独立学院食品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2018-02-22王秋玲阳春苗
◎ 王秋玲,阳春苗
(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广西 南宁 530222)
独立学院的办学模式结合了公办(母体)和民办(自身)两校的优质资源,其入学分数门槛低、学费相对较高,而教学资源主要依托母体公办院校的特性,吸引了不少家境较好但高考分数却不是十分理想的学生报考。由于生源的偏向性,使独立学院学生的优缺点分明,学生思想、学习态度、集体观念等方面问题较为相似[1-2]。针对当前大学生生活懒散、学习倦怠、思想麻痹、价值取向分散多变等现象[3],结合相关行业人才需求,以学生为主体、就业为导向探究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人才培养方案,从而引导学生在校期间规划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增强学生就业自信心。
1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和创新
1.1 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基本概况
2013—2015年,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赛院以“理论够用,专业技能扎实”和“早临床,多临床”为理论基础,开展了全院所有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结合赛院自身办学条件和母体院校的师资情况,赛院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制订了以食品检验分析、食品质量控制与管理、食品行政管理和营养保健与养生4个方向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方案(以下简称“新版人才培养方案”),并设置了较为系统的知识结构,大幅度增加了见习实践环节。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以教学进程和实践教学环节的修订为主,适当调整了人才培养目标。
1.2 新版人才培养方案的创新点
1.2.1 以学生就业为导向设置课程体系
新版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以食品检验分析、食品质量控制与管理、食品行政管理和营养保健与养生4个就业方向为主线设计,4个工作方向均有系统化的知识结构予以支撑。
1.2.2 提前开设部分专业课程
将部分理化逻辑关联性不大的食品专业课设置第一、二学年,如食品安全概论、食品营养学、食品检测与分析等。在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适当讲述当前社会食品行业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和该专业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对食品质量与安全的兴趣爱好。
1.2.3 尽早安排学生外出见习专业技能
为了让学生尽快进入专业角色,提前安排学生进入企、事业单位进行专业技能实践,第4~7学期,每学期进行为期一个月的食品检验技能见习。2013级学生在原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于第6~7学期增加了8周的食品检验技能见习实践,2014级学生从第2学期开始执行2015版人才培养方案,2015级学生全面实施最新版人才培养方案。
学生进入到专业岗位,接触社会专业人士后,开始思索自己将来要走什么样的路,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由此从麻痹懒散的生活状态逐渐醒悟,投入到自身职业生涯规划中。经过对三届学生的观察,在食品检验技能见习阶段学生的变化最明显,大一时无心学习、经常逃课、夜不归宿的学生都慢慢开始对学习感兴趣。学生纷纷表示“对专业相关知识地了解越深入越感兴趣”,也开始考虑以后要走什么样的路,有的开始通过网络资源寻找专业就业平台,有的开始准备考研,有的考虑报考公务员或事业单位。
1.2.4 整合知识重复的学科,增加实验课时
本着“理论够用,专业技能扎实”的理念,将一些知识重复的学科整合,适当增加见习课时和实验课时。既减少由于知识重复讲授而造成的资源浪费,又能将空出的课时分配到实验课和专业技能见习上,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 新版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过程中的困境
2.1 任课教师对新版人才培养方案不理解
新版人才培养方案将部分专业课放于第一学期开设,如“食品安全概论”;大学第一、二学年逐渐引入专业基础课,如“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学”。课程开设时间如改动较大,受到部分任课教师的质疑和不满。原因主要有以下2点。①传统教学逻辑思维固化,认为课程设置必须严格遵守传统教学逻辑: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认为如此循序渐进的知识灌输才有利于学生学习。②部分食品专业基础课的授课教师为药学专业背景,受药类学科及研究方法的思维局限,对食品专业基础课的认识不够深入,如将食品化学课程当作化学分析和食品分析课程讲授。食品化学的授课重点应侧重于食品中主要化学成分的性质及其在储藏、加工中的变化和原因,而非化学成分的分析与检测。而分析化学是一门理化逻辑联系非常紧密的学科,要遵循“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的教学规律,若在大学第一、二学年过早涉及,学生听不懂,教师授课难度大。
2.2 部分课程教学达不到预期效果
许多教材内容出现了重复和交叉,新版人才培养方案将部分课程进行了融合。但由于授课教师大部分来自于母体学校,学院缺乏对本部教师的教学管理,导致教学改革中部分课程达不到预期效果,主要存在以下5个方面的问题。
爱是一种热情、一种自我牺牲的道德情感。教师对教育事业和学生的热爱,是基于对革命事业的高度责任感,认识到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认识到教师肩负的重任。
(1)将“食品原料学”和“食品安全质量控制与认证”课程融合为“食品原材料质量控制与管理”,48学时,但实际授课内容仅为食品原材料学的内容。
(2)将“食品微生物学”和“食品微生物检验”课程融合为“食品微生物学(含微生物检验)”80学时(理论32学时,实验48学时),但实施过程中微生物检验学知识相对较少,所开设的实验课中没有常见微生物检验项目如细菌总数、大肠菌群的测定等。
(3)将“高等数学”改为“高等数学(含线性代数)”,课时增加到了80学时,目的是增加原本没有的线性代数模块的教学,但学生反馈该课程并没有涉及线性代数。
(4)“食品毒理学”一直是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核心课程,是食品安全性评价必须具备的一项专业技能。将“食品毒理学”的课时增加到了80学时(理论40学时,实验40学时),目的是提高学生食品安全性评价的技能操作。然而,该门课程任课教师的专业背景为药理学,授课方向和实验内容偏向药理学。经过初步沟通,授课教师不是非常愿意专为该课程设计较为合适的教学方案,反而认为食品专业没必要开设毒理学课程,开设40学时的实验课太多更是浪费。
(5)“食品化学”72学时(理论48学时,实验24学时)是专业基础课,但实际上该门课程的理论课偏向于化学分析,实验课也变成了食品工艺实验课:橘子皮果酱的制作、黄酮类色素芦丁的提取分离和鉴定。
2.3 学生对课程体系设置的不理解
由于未在新生入学教育时进行专业介绍及课程引导,学生对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开设人体解剖学、生理学、中医基础等课程不理解,认为是学校随意给学生开设不相关专业。在平时上课过程中,本部授课教师抱怨说赛院课程设置不按教学逻辑、太凌乱,使学生质疑本校课程的开设。
2.4 各部门相互间的配合与衔接不到位
新版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涉及多个部门,而各部门的工作都相对独立,缺乏沟通。因此不断出现各种各样的冲突,如:系部和教务处在课程安排上的冲突,使有些课程在该安排的时候未正常安排;实验中心和采购部门在实验耗材和实验设备增补上的冲突,使增加的实验课程得不到顺利实施;教务处与后勤保卫处在学生见习派车问题上的冲突,使学生外出见习时偶尔迟到甚至中断等。各部门工作的配合和衔接出现较为严重的脱节,使整个教学过程非常烦乱。
2.5 协同育人单位在人才培养合作上不够积极
2015年,赛院与协同育人合作单位的相关负责人共同制定了学生食品检验技能见习方案,方案中细化了学生每个阶段到用人单位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和目标。至今已往协同育人单位送出3届学生,分别去了2个不同的事业单位,即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药品检验所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分析测试与研究中心。
在合作的第一学期,上述两个单位的一对一指导老师都非常积极,很用心地对学生进行了指导和教授。然而,第二学期两个单位的指导老师对学生的见习指导较为冷淡。可能是由于根据学生的人才培养计划,第二学期学生要按部就班地入点见习,合作单位的领导不再像刚合作时对本单位员工强调指导学生见习的工作,指导老师对学生的见习稍有忽视。第二学年和第三学年学生入点,合作单位的指导教师开始对赛院学生有各种怨言,不再像最初那样富有耐心和包容心。这不仅跟学生表现较差有关,更重要的是赛院老师建立了人才培养实践基地之后,逐渐疏忽了与合作单位之间的沟通,造成学生有一点错误就会被扩大化。
2.6 学生毕业就业方向离预期有差距
对两届毕业生就业1~2年后进行跟踪调查,大概情况如下。①2013级学生普遍由家庭安排进入了各种食品行政管理岗位,普遍表示大学四年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各种化学类课程和检验技能培训和见习,但是现在最缺乏的是食品安全质量认证、食品管理体系的建立、流通环节食品质量的监管和食品行政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认为在学校学到的行政管理知识较为琐碎,缺乏系统性。②2014级学生大部分要自己找工作,很多同学在自己寻找实习单位时已经确定了毕业就业岗位。在应聘和就业过程中,食品检验技能是他们最强有力的竞争条件。
从2013级和2014级两届毕业生的反馈看,新版人才培养方案中大幅增加实验课和食品检验技能见习学时,的确有利于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增强了学生在食品分析检验工作中的就业竞争力,但同时也反映出该方案只侧重食品检测分析的理论与实践,轻视了食品质量安全认证和行政管理。
3 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建议
根据2015版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以来出现的问题,结合两届毕业生的反馈,对2015版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修订,2018版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指导性教学进程(选修课部分)见表1;2018版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指导性教学进程(必修课部分)见表2。
表1 2018版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指导性教学进程表(选修课部分)
表2 2018版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指导性教学进程表(必修课部分)
3.1 增加食品安全质量认证和风险评估类课程
增加“食品安全质量控制与认证”“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基础知识”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等课程,使学生食品安全质量认证、食品管理体系的构建和食品产业链的相关行政管理等知识更为系统化,并以此作为修正人才培养目标的支撑。
3.2 将选修课部分以就业方向为模块,完善知识地系统化构建
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在专业必修课的基础上,完善选修课部分内容。将原属于专业基础必修课的部分课程设为选修课,让学生根据自身发展情况和就业意向进行选修。升级教务选课系统,将原来第二学期选完整个大学期间选修课程的方式,改为每个学期均有机会选择下一学期选修课,满足学生调整自身发展方向的知识需求。
3.3 提前开设与其他学科逻辑关系较少的专业课程
在第一学期开设“食品原料学”,第二学期开设“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基础知识”“食品标准与法律法规”和“食品添加剂”,第三学期开设“食品安全质量控制与认证”。
3.4 整合内容重复的课程,修订教学大纲
将“分析化学”和“仪器分析”整合为“化学分析”。邀请讲授该课程的母体院校教师本着“理论够用,专业技能扎实”的理念修订教学大纲,减少理论性强、公式推导复杂的内容,增强实验基础操作能力的培养。
4 其他建议
4.1 召开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教学工作大会
独立学院依赖着母体本部院校的教学资源,有相当一部分授课教师来自本部。本部传承着较为传统的教学体系,人才培养严格遵循传统的教学逻辑,对赛院专业课提前上的做法极为不理解。实际上,有不少发达国家的高校第一学年就开设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4]。适当调整专业课程的开课时间,让学生尽早接触专业课及专业课教师,加深学生对所学专业的了解,拓宽学生专业视野,有效激发学生对本专业的兴趣和爱好,让学生走出学习倦怠期。这对摆脱第一、二学年全是复杂、难理解的基础理论知识,大学所学枯燥无味等思想有积极意义。
因此,召开教学工作大会,与本部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教师一起分析独立学院学生的生活学习情况,向学生解释提前开设专业课的必要性,探讨如何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教学大纲、增加实验课内容等十分有必要。
4.2 召开院内教学工作协调会
召集新版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涉及的各部门召开工作协调会,向各部门分析新版人才培养方案的变动,指出各部门需要做出哪方面的配合,加强沟通,促成新版人才培养方案的顺利实施。
4.3 加强与协同育人单位指导教师的沟通
改变以往只与协同育人单位高层领导接触沟通的方式,积极主动与各部门各科室指导教师沟通联系,并与一线指导教师共同制定适合双方的见习实习方案。
4.4 加强专业介绍和知识体系的回顾
对入学新生进行专业介绍,告知学生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大学期间所要学习的课程,以课程设置拓扑图(见图1)的形式向学生宣传课程设置的总体思路及其就业方向,加强入学新生对该专业的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在毕业岗前培训中,对大四毕业生进行大学知识体系的回顾,让其了解到自己这4年来学到的知识是具有系统性的,并非一无所学,增强毕业生的就业信心。
4.5 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寒暑假时间充电
除去寒暑假,大学四年实际上只有3年,在时间和精力有限的情况下,要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具备扎实的技能操作能力,开拓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必须充分利用寒暑假的宝贵时间。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合适的寒暑假管理制度,为学生在寒暑假进行专业技能实践、留校学习考研/公务员、留校做科研实验等提供良好平台。
图1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课程设置拓扑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