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美青海路

2018-02-22

中国公路 2018年24期
关键词:玉树公路职工

青海省玉树公路总段 严玉花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开放的时代号角。40年里,青海和全国各地一样,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玉树作为青海省的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州,40年的大规模交通建设,让这片昔日广袤无垠的戈壁荒滩、神秘悠远的雪域高原上,建起了一座座车水马龙、四通八达的高原新城;天路入云端,一条条土路、砂石路变成了沥青路,国省干线、高速公路纵横雪域穿境而过,犹如献给青藏高原的一条条象征幸福和吉祥的“哈达”。公路交通的发展改变了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成为青海玉树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搭建大藏区互联互通的交通格局

改革开放前,青海全省公路多为砂石路,通车里程只有1.3675万公里、等级公路仅为8038公里,公路上行驶的车辆大部分为解放牌卡车和青海湖牌小卡车。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自然条件严酷的玉树农牧藏区,很多地方还是荒滩枯草连片,人踩马踏的羊肠小道,连“路”都称不上,畜力车、人力车是最主要的交通工具,农牧民都是赶着驮队去县城、集镇购买生活用品和粮食,来回一趟需要二十几天,甚至更久,一路上尝尽路途困苦;路不通,农牧民生病只能靠偏方、土法子……多年来,落后的交通,束缚着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和青海省政府高度重视交通建设,特别是在公路建设方面,通过长期国债资金、中央财政性建设资金、国家政策性银行贷款,以及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优惠贷款等方式,加大了对西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青海省委、省政府紧抓机遇,在确定“两横三纵”国道主骨架的基础上,先后制定了项目审批、土地征用划拨、施工单位营业税先征后返、提高养路费征收额等一系列加快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措施,最大限度弥补资金不足,为公路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和资金保障。

改革开放的40年,玉树搭建起大藏区互联互通的交通格局。

修成一条路可带动一方经济,铺就一张公路网可拉动一个地区的整体经济。2017年8月1日,共和至玉树(结古)高速公路(简称共玉高速公路)通车运营。作为国务院《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中,构建“一纵一横两联”生命线公路通道的重要路段和交通运输部西部大通道“八纵八横”中的一横,共玉高速公路与现有国道214线构成了通往玉树的高速化大通道,成为青、藏、川、滇藏区黄金旅游线的重要路段。2017年11月,香(日德)花(石峡)高速公路、花(石峡)久(治)高速公路相继通车运营,搭建了大藏区互联互通的交通路网格局。

2017年,青海全省公路总里程突破8万公里,高速公路达3900公里,实现了所有市、州通高速公路,所有县级行政区通二级公路,98.6%的乡镇、97.1%的建制村畅通。其中,较2010年震前的79.3万平方米,新玉树的交通运输面积达到149.6万平方米,增加了88.7%。通水、通路、通电、通手机(电话)、通广播电视的“五通”工程有条不紊地进行。

有了路,牧民群众的出行环境越来越好,旅游经济、虫草经济、农牧经济也随之蓬勃发展,牧民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升,现在家家户户都有了摩托车、客货两用车或者越野轿车,牧民们可以骑着摩托车去放牧,用私家车迁移牧场等。

正是一条条穿梭在冰雪云雾中的“天路”,改变了无数个牧区村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生存模式,改变了生活中的那些无奈和困苦,是公路让古老的玉树从传统迈向了现代,打开了新时代的大门,拉近了玉树人民和外界的距离。

如今,站在海拔近4000米的当代山观景台俯瞰新玉树,经过数年灾后重建,“四纵十六横”的道路串联起整座城市,色彩明快的藏式民居错落有致、大小车辆川流不息。作为地震的经历者、新玉树建设的参与者和受益者,玉树公路人真正体会到了灾后重建让玉树实现“跨越发展20年”,同样感受着涅槃重生的欢欣鼓舞,迎来了崭新的幸福生活。

玉树公路总段机关 吕鹏辉/摄

青海公路的现代化机械养护

将唐蕃古道的繁荣延续在“天路”上

探寻玉树公路交通事业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处处呈现出转型跨越、追赶进位的发展势头。

建制于1986年,养护着青康线489公里至727公里、歇石线0公里至22公里的玉树公路总段。初期,养护工具只有铁锨、洋镐、扫把、人力车、手扶拖拉机等,养护路面大部分为砂石路和土路,每个所属公路段的养护车辆屈指可数,由于高寒缺氧,每年的黄金有效施工期只有5个月,各类施工机械能够发挥的最大功率只有平原地区的60%。

因恶劣的自然气候环境、各类冻土地质公路病害、短缺的养护资金、单一的劳动工具等种种境况,“七五”之前,玉树公路总段投入到养护中的劳动力仅有每公里0.5人;旧路改建、油路铺筑等经费严重不足,给贯彻实施养护方案带来了困难。作为青海省公路局的下属单位,玉树公路总段一直走着靠国家投资、吃养路经费的老路子,决策思想保守,缺乏事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为打破这一局面,深化改革时期,玉树公路总段从养管模式上逐步实行局、总段、公路段、道班四级分层承包,变定员养护为定额养护,变粗放型经营为计量式养护,变全能型的行政管理为合同管理;生产方式上,由原始手工操作逐步变为半机械化操作,并以提升好路率为中心,坚持路况检查制度化。

养护体制的改革激发了发展的内动力,市场机制配置养护资源的优势得以发挥,公路养护工作初步实现了“三个转变”——养护成本大幅度降低、养护效率和养护工程质量得以提高、给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在青海,公路交通成为了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先行官”。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青海省公路局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玉树公路总段以加强公路全面养护管理为中心,坚持依靠机械化养护提高公路路况水平;坚持日常养护和预防性养护巩固建设成果;坚持科技信息化兴路战略;坚持以安全管理为基础保障;坚持以文明行业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广大干部职工以“缺氧不缺精神、海拔高追求更高”的豪情壮志,在频繁的雪阻和水毁抢修保通工作中,将“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五特别”精神发扬到了极致,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有力保障了青南地区的公路安全、畅通,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便捷出行提供了良好的道路条件,将曾经繁荣的唐蕃古道以新的姿态延续在了天路之上。

此外,党的十八大以来,玉树藏族自治州形成了以结古镇为中心,以国道214线为主骨架,以县乡公路为辐射的公路交通网络。公路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玉树发展环境,拉近了玉树与全省、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距离,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活力。截至目前,玉树公路总段管养总里程已经增长到2734.323公里, 其中,国省干线达2195.183公里;高速公路从无到有,达539.14公里,共拥有各类养护机械设备及车辆357台(辆),现代化的机械配置有效提升了养护质量和效率,职工劳动强度大大降低。目前,三江源地区以高速公路、普通国省干线为骨架,以农村公路为脉络的公路网络已初步形成,反应快速、保障有力的交通运输安全和应急处置体系已基本建成。

组图:以人力为主的青海公路养护时代

以前养护工的工闲时刻,只能是下象棋,休闲方式十分单一。

住进公寓 步入机械化养护时代

随着公路交通事业的蓬勃发展,交通基础设施规模迅速扩大,公路运输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在青海省交通运输厅、省公路局各级党政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玉树公路总段干部职工的工作生活环境有了极大的改善,工作、生活等各项硬件条件有了极大地提升,彰显了人文关怀,凝聚了人心力量,提升了行业形象。

建段初期,玉树公路总段及各段的工作住房一部分是砖木结构的平房,囊谦、黄河沿、花石峡等分段还有部分工区住的是帐房。玉树地区气候恶劣多变,夏天雨水多,帐房潮湿,职工晚上脱下的衣服,早上穿是湿的,盖的被子也是潮湿的,因此很多职工患上了关节炎。遇上刮风下雨更是苦不堪言,房外大雨瓢泼,房内小雨淅沥;雪天户外天寒地冻,基本都是零下三十余度的极寒天,房内滴水成冰,火炉取暖作用微乎其微;职工吃水用水难,从拉河水饮用到用塑料桶蓄水,要么水质不合格影响身体健康,要么蜘蛛、老鼠时不时浮现在水罐之中;因体力劳动强度大、吸氧设备极度短缺,每个职工都有头晕、恶心、胸闷等高原反应;职工的文化生活,只能在每天晚上用柴油机发电的两个小时里,看电视、下象棋或者看看为数不多的书籍杂志,业余生活单调枯燥……

澜沧江工区现代化的职工宿舍 贾进彪/摄

玉树灾后重建国道214线、省道308线、省道309线,成为改善职工工作、生活环境的重大机遇。在各方支持下,玉树公路总段及各分段设施逐年达标升级,干部职工工作生活条件明显提升。玉树公路分段“一穷二白”的景象,已经成为过去式。各工区内,冰箱、洗衣机、液晶电视、医药箱、办公桌椅、文体用具、健身器具等一应俱全。具备条件的工区,还建设了温室蔬菜大棚、“职工之家”“职工书屋”等,满足了职工的生活和文体需求。

现在的玉树工区,一栋栋宽敞明亮的办公楼、宿舍楼拔地而起,一线养路工告别了四处漏风的“帐篷工区”、狭小简陋的土坯房,住上了公寓。公寓内,制氧设备、网线齐全,职工在工作之余,也能通过视频与家人交流。此外,在新建道段的工区,还建起了特色文化墙、硬化了地坪、统一了外观标识;部分水质不达标的工区,也配备了净水设备……

职工工作环境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同时,玉树总段的机械保有量也在不断攀升,养护机械设备从“十一五”末的251台(辆)增至2018年的357台(辆),多功能扫路车、拖挂式扫路机、大功率鼓风吹路车、抛雪机、挖掘机、装载机等科学配置和充分利用,极大地促进了玉树公路养护由人员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养护方式的转变。管养干线公路的路面,也已变为沥青混凝土、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职工劳动强度大幅度降低,工作效率显著提升。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青海省的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人民群众的便捷出行,正是40年来青海公路事业变迁发展的缩影。40年的发展巨变,40年的筚路蓝缕,离不开改革开放。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交通强国,标志着建设交通强国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青海省公路人正在以时不我待、敢为人先的历史担当,继续谱写着交通强国的青海新篇章。

20世纪80年代,养路工住的帐房。

改革开放初期,因条件有限,养路工只能在雪地午餐。

猜你喜欢

玉树公路职工
以职工之家为抓手 让职工享“家”温暖
职工书画
我国建成第三条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
“十四五”浙江将再投8000亿元修公路新增公路5000km
我家门口的玉树
公路断想
玉树留芳
《最美职工 职工最美》 曲谱
公路造价控制中的预结算审核
白衣如风拂玉树,冷浸溶月小龙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