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的“存真去伪”
——评科西克《具体的辩证法》
2018-02-21关巍
关 巍
以哲学之思关照日常生活,是20世纪突出而重要的一种哲学趋向。哲学对日常生活这一处女地的开垦,充分表明日常生活已成为人类社会多重矛盾的角斗场。不论是胡塞尔对生活世界的现象学分析,还是海德格尔对日常生活存在状态的关注,或者是列斐伏尔要求日常生活成为艺术品并号召对其蕴含的希望与解放力量进行哲学省思,抑或是赫勒对日常生活社会再生产理论的深刻阐释,都将日常生活研究与理论建构推向新的高潮。科西克是东欧日常生活理论研究的重要旗手,在其《具体的辩证法》中,他对日常生活严谨的哲学分析和独特的理论建构,开启了日常生活“存真去伪”的哲学探索。
科西克在《具体的辩证法》中指出,由于日常生活的本真状态并不直接呈现在人们面前,因此,在从事认识和实践活动的主体的头脑中,日常生活表现为一系列日常思维或观念,但是,这种日常思维与日常生活的本质和规律总是处于矛盾关系中,其原因在于日常生活中的人们总是以功利主义的实践和认识模式来处理日常事务,个体出于生存需要而建构了一个虚构的世界。在这一世界中,人们不自觉地按照日常思维和他人、他物打交道,并将自己沉迷于这一安适状态。虚构的世界披上了真实的外衣,成为伪现实、伪具体,真实的世界则隐而不显。而具体的辩证法将成为从现象通达本质的桥梁——在把握现象和本质辩证关系的基础上,扬弃伪具体而达到具体,进而揭示日常生活的本来面目。
科西克认为,摧毁伪具体的帷幕后,真实世界并非已给定或是以现成的状态呈现出来。人必须在把握日常生活本真状态的过程中充分“用力”。人作为社会历史的真正主体,在对日常生活“存真去伪”的过程中,要充分意识到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理解并构造真实世界。“用力”使人们摆脱功利主义的认识和实践,使自身摆脱“自然状态”而成为人。“人构造着人类实在,从根本上说,他是作为实践性存在行动着,只有在这一限度内,人才能对实存有所认识。”科西克指出,实证主义和科学主义将人类世界贫乏化和单向度化,严重分裂了人类世界,使之丧失丰富性与完整性。在资本主义日常生活中,实证主义、科学主义的思维和实践模式已成为日常生活异化的重要原因,并且它们高度简化和抽象化了日常生活。
日常意味着时间的组织模式,以重复性得以体现并发挥作用,日常生活因而呈现节奏化的特点。虽节庆等可以偶然打破这一模式,但它们也只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日常生活的时间组织使人们处于本能的、下意识的生活状态,因而,日常世界意味着确定的、熟悉的世界,是人们手边的可操作、可控制、可理解和可预测的世界。即使“历史”打破了日常生活,但其最终也将被日常生活所战胜,日常生活默默地展示着历史。科西克认为,日常生活的重复单调,淹没了主体,带来“无此人”的尴尬境遇并产生了严重的荒诞感。尤其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人已经被高度整合进一个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系统中。日常生活主体的匿名性,使之成为非人力量驰骋与专制的舞台。但是在科西克的眼里,主体的匿名状态终将难以为继——人的实现和进化是将人与非人、真实与非真实分开的实践进程,而艺术最终承担起日常生活“存真去伪”、摧毁伪具体的重任。
科西克的理论建构为推进日常生活研究、批判和省思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日常生活及其异化状态作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但是,科西克的日常生活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存在主义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范畴之间来回切换、嫁接,导致自身思想的前后不一致。科西克将艺术解放作为日常生活解放的重要方式,虽有其合理性,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马克思主义的客观性与真理性。
(作者单位: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