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云石与李白相似之处及原因探析
2018-02-20朱秋德李登叶
朱秋德,李登叶
(石河子大学 文学艺术学院,新疆 石河子 832000)
一、引言
贯云石是元代散曲创作成就最高的维吾尔族作家,也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用汉语创作的少数民族优秀作家之一,历代评价甚高。《元史》有传。钟嗣成《录鬼簿》将其列为“前辈已死名公有乐府行于世者”[1]。姚桐寿《乐郊私语》称“云石翩翩公子,无论所制乐府、散套,骏逸为当行之冠”[2]。杨维桢《东维子集》卷十一《沈氏今乐府序》称其为“一代词伯”,同书同卷的《沈生乐府序》称卢挚和贯云石“始是大家”[3]。朱权《太和正音谱》称其散曲如“天马脱羁”。王世贞在《曲藻序》中将其列为第一:“诸君如贯酸斋、马东篱、王实甫、关汉卿……咸富才情,兼善声律,以故遂擅一代之长。”[4]徐渭《南词叙录》列举元曲家首推马致远,第二为贯云石。
近人研究贯云石的大家首推陈垣,其《元西域人华化考》谓:“元人文学之特色,犹在词曲,而西域人以曲名者,亦不乏人,贯云石其最著也。”“云石之曲,不独在西域人中有声,即在汉人中亦可称绝唱也。”[5]此后任讷编辑《酸甜乐府》,隋树森编辑《全元散曲》,两人在收集、整理贯云石作品的同时,亦考论其生平与创作,为贯云石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
1983年,杨镰《贯云石评传》出版。这是贯云石研究史上的第一部专著,对贯云石的生平和创作进行了全面评述,其资料丰富,考辩精审,评论详实,堪称力作。其书第五章“十年高卧老乾坤”之“学习与探讨”一节中说:“贯云石最熟悉、最敬仰的古人是屈原、李白、陶渊明。”接着就“主要谈谈贯云石受到的陶渊明的影响”,认为“陶渊明的处世态度使贯云石受到极大的启示,陶渊明的诗文对贯云石的创作起了潜移默化的影响”[6],并未详及屈原、李白。或受杨镰启发,张玉声1997年发表《贯云石何慕陶渊明》一文,专论贯云石的“慕陶现象”:“一是为何而慕?一是如何以慕?”他认为贯云石:“一提起陶渊明来,贯云石便一扫悲凉情绪,更没有啧责之语,而是充满欣喜,对他那种弃绝功名的襟怀和回归自然的人生道路,无限企慕,无尚景仰,因而他笔下的陶渊明,就仿佛是志同道合、趋舍共路的挚友,一心向往之,津津乐道之。”张玉声也提到和承认“惺惺相惜,浪漫主义作家贯云石对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陶渊明、李白都很钦慕,但作品中流露的热爱之情却颇有差异”[7],但未细论贯云石所受屈原、李白之影响。
顺着杨镰、张玉声的研究话题,本人想清理贯云石与李白的关系,由此证明贯云石为人行事及创作与李白的相似之处是最多的,其受李白影响是最多、最大的。
二、贯云石与李白的关系
前人对贯云石与李白的关系早有认识,元末著名诗人杨维桢《庐山瀑布谣》诗及序云:
甲申秋八月十六夜,予梦与酸斋仙客游庐山,各赋诗。酸斋赋《彭郎词》,予赋《瀑布谣》:
银河忽如瓠子决,泻诸五老之峰前。我疑天仙织素练,素练脱轴垂青天。
便欲手把并州剪,剪取一幅玻璃烟。相逢云石子,有似捉月仙。
酒喉无耐夜渴甚,骑鲸吸海枯桑田。居然化作十万丈,玉虹倒挂清泠渊。[8]
明代蒋一葵《尧山堂外纪》卷七十七·元·杨维桢条亦载此事:
至正甲申秋八月十六夜,廉夫梦与酸斋仙客游庐山,各赋诗,酸斋赋《彭郎词》云:
番之湖兮云水香,万顷晴波净如扫。相逢渔子问二姑,大姑不如小姑好。
小姑昨夜巧妆束,新月旱痕玉梳小。彭郎欲娶无良媒,飞向庐山寻五老。
五老颓然不肯起,彭郎怒踢香炉倒。彭郎彭郎归去来,陶令门前烟树晓。
廉夫赋《瀑布谣》曰:
银河忽如瓠子决,泻诸五老之峰前。我疑天孙织素练,素练脱轴垂青天。
便欲手借并州剪,剪取一幅玻璃烟。相逢云石子,有似捉月仙。
酒喉无耐夜渴甚,骑鲸吸海枯桑田。居然化作十万丈,玉虹倒挂清冷渊。
诘旦,以语富春吴复,复拍几大叫曰:“酸斋之词,滑稽谑浪,固风流才仙。而先生之谣,雄伟俊逸,真天仙也。各以其才相胜。”
至正甲申是公元1344年,距贯云石去世20年整。杨维桢比贯云石小10岁,亦未曾谋面,但由此诗及序可见其对贯云石充满了追忆、仰慕之情。他称贯云石为 “酸斋仙”,认为他很像捉月而逝的诗仙李白。
元代著名散曲家张可久有《南吕·骂玉郎过感皇恩采茶歌·为酸斋解嘲》散曲一首:
君王曾赐琼林宴,三斗始朝天,文章懒入编修院。红锦笺,白苎篇,黄柑传。学会神仙,参透诗禅。厌尘口嚣,绝名利,近林泉。天台洞口,地肺山前。学炼丹,同货墨,共谈玄。兴飘然,酒家眠。洞花溪鸟结姻缘,被我瞒他四十年,海天秋月一般圆。
张可久与贯云石为好友,约比贯大十余岁。这首散曲是他在贯临终时写的总结其一生的纪念之作,其中的语词及内涵都有把贯云石比似李白之意。
贯云石对李白神交已久,倾慕于心,化而成文,有诗为证。28岁时写的《桃花岩》并序云:
白兆山桃花岩,太白有诗。近人建长庚书院来京师,时中书平章白云相其成,求诗于词林臣。李秋谷、程雪楼、陈北山、元复初、赵子昂、张希孟与仆同赋。
美人一别三千年,思美人兮在我前。桃花染雨入白兆,信知尘世逃神仙。
空山亭亭伴朝暮,老树悲啼发红雾。为谁化为神仙区,十丈风烟挂淮浦。
暖翠流香春自活,手捻残霞皆细末。几回云外落清啸,美人天上骑丹鹤。
神游八极栖此山,流水杳然心自闲。解剑狂歌一壶外,知有洞府无人间。
酒酣仰天呼太白,眼空四海无纤物。明月满山招断魂,春风何处求颜色。[9]
白兆山桃花岩是李白“酒隐安陆”十年隐居读书处。贯云石对此命题之作不是敷衍了事,而是因人而发,有动于衷。诗中把李白视为神仙,白兆山桃花岩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活用李白的诗句贴切自然。当他“酒酣仰天呼太白,眼空四海无纤物”时,则有“太白是我,我是太白”之气概与风采。
贯云石29岁“称疾辞归江南”作十年壮游时,专程来到李白的去世地当涂凭吊李白。蒋一葵《尧山堂外纪》卷七十一记载:
贯酸斋过当涂,作《采石歌》吊李白云:“采石山头日颓色,采石山下江流雪。行客不过水无迹,难以断魂招太白。我亦不留白玉堂,京华酒浅湘云长。新亭风雨夜来梦,千载相思各断肠。”(宋牟存叟端明守当涂,郡圃有脱靴亭,以谪仙采石得名。乃绘之图而赞以诗曰:‘锦袍兮乌帻,神清兮气逸。凌铄兮万象,麾斥兮八极。我思古人,伊李太白,孰为使之朝禁林而暮采石也?其天宝之嬖幸欤?公则何所于欣戚?”)
贯云石由李白待诏翰林而自请还山的经历,联系自己请辞翰林之事,乃谓“我亦不留白玉堂”,自认找到了知音,是学了李白的榜样,不免欣慰自得,乃有“京华酒浅湘云长”。最后直抒自己对李白的“断肠”之“相思”。贯云石“月明采石怀李白”(钱惟善《酸斋学士挽诗》)成了与李白有关的文坛佳话。
三、贯云石与李白的相似之处
考察时人及后来者的说法,贯云石与李白相似之处主要有四,一曰“狂”,二曰“仙”,三曰“天马”,四曰“清新俊逸”。
首先说“狂”。
李白之“狂”人所共知,如李白自言:“揄扬九重万乘主,谑浪赤墀青琐贤。”(《玉壶吟》)“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如杜甫所言:“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赠李白》)如传世故事“力士脱靴”、“贵妃捧砚”,等等,不胜枚举。
贯云石也有“狂”名。1349年,萨都剌经过安徽鲁港,见到了贯云石写在驿壁上的七言古诗,欣然挥笔,和作一首《过鲁港驿和贯酸斋题壁》:
“吴姬水调新腔改,马上郎君好风采。王孙一去春草深,漫有狂名满江海。歌诗呼酒江上亭,墨花飞雨江不晴。江风吹破蛾眉月,我亦东西南北客。
萨都剌约比贯云石大十多岁,久闻其大名,无由得见。今贯已去世二十多年,尚有缘见其亲笔,不由激动不已。诗中说贯“漫有狂名满江海”,当为时人共识。
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卷六载明人刘士亨《山舟》诗:
高僧住处屋如舟,卧稳浑无夜壑忧。篙橹不施随地泊,波涛已断乐天游。
香飘半入苍龙窟,梦落多迷白鹭洲。唤起酸斋狂学士,虎溪溪上共夷犹。
由刘诗可知,明人亦称贯云石为“酸斋狂学士”。
贯云石所作散曲多见其学李白 “痛饮狂歌”、慷慨激昂之态。如《双调·清江引》:
弃微名去来心快哉,一笑白云外。知音三五人,痛饮何妨碍?醉袍袖舞嫌天地窄。
如《双调·殿前欢》:
楚怀王,忠臣跳入汨罗江。《离骚》读罢空惆怅,日月同光。伤心来笑一场,笑你个三闾强,为甚不身心放。沧浪污你,你污沧浪!
又如《正宮·小梁州》:
东家醉了东家唱,西家再醉何妨?醉的强,醒的强?百年浑是醉,三万六千场!
又如《中吕·红绣鞋》:
东村醉西村依旧,今日醒来日扶头,直吃得海枯石烂恁时休!将屠龙剑、釣鳌钩,遇知音都去做酒。
其狂态如见,狂态可掬,直追李白,不作第二人想。
其次说“仙”。
李白之“仙”亦人所共知,李白在《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中自言:
近者逸人李白自峨眉而来。尔其天为容,道为貌,不屈己,不干人,巢由以来,一人而已。乃虬蟠龟息,遁乎此山。仆尝弄之以绿绮,卧之以碧云,嗽之以琼液,饵之以金砂。既而童颜益春,真气愈茂,将欲倚剑天外,挂弓扶桑。浮四海,横八荒,出宇宙之寥廓,登云天之渺茫。
“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李白俨然仙人降临,不可一世。
李白在《答湖州迦叶司马问白是何人》诗中说自己:“青莲居士谪仙人,酒肆藏名三十春。湖州司马何须问,金粟如来是后身。”
唐孟棨《本事诗》载贺知章对李白的赏识与盛赞:“李太白初自蜀至京师,舍于逆旅。贺监知章闻其名,首访之。既奇其姿,复请所为文。出《蜀道难》以示之。读未竟,称叹者数四,号为“谪仙”,解金龟换酒,与倾尽醉。期不间日。由是称誉光赫。”
杜甫有《饮中八仙歌》:“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新唐书·李白传》称“与知章、李适之、汝阳王、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酒中八仙人’”。
贯云石《双调·清江引》:“荣枯自天休觊图,且进怀中物。莫言李白仙,休说刘伶墓,酒不到他坟上土。”称呼“李白仙”。前引《桃花岩》诗并序中称呼李白“神仙”,说李白隐居之地是“神仙区”。又如前引杨维桢《庐山瀑布谣》诗称李白为“捉月仙”,等等。
贯云石也有“仙”名。如前引张可久《为酸斋解嘲》散曲中就说贯云石“学会神仙”。前引杨维桢《庐山瀑布谣》诗及序中称贯云石为 “酸斋仙”。钱惟善《酸斋学士挽诗》首句“身骑赤虬揽江海”刻画了一幅贯云石的神仙形象。
贯云石所作散曲多有描写隐逸闲适充满神仙意趣的作品。如在散曲《双调·寿阳曲》“松杉翠,茉莉香,步回廊老仙策杖。月明中晚风宝殿凉,玉池深藕花千丈”中就以“老仙”自居。如散曲《双调·殿前欢》:
怕西风,晚来吹上广寒宫。玉台不放香奁梦,正要情浓。此时心造物同,听甚《霓裳》弄,酒后黄鹤送。山翁醉我,我醉山翁。
如《仙吕·村里迓鼓》:
【游四门】药炉经卷作生涯,学种邵平瓜。渊明赏菊在东篱下,终日饮流霞。咱,向炉内炼丹砂。
【胜葫芦】我则待散诞逍遥闲笑耍,左右种桑麻,闲看园林噪晚鸦。心无牵挂,蹇驴闲跨,游玩野人家。
【后庭花】我将这嫩蔓菁带叶煎,细芋糕油内炸。白酒磁杯咽,野花头上插。兴来时笑呷呷,村醪饮罢。绕柴扉水一洼,近山村看落花,是蓬莱天地家。
【青哥儿】呀,看一带云山,云山如画,端的是景物,景物堪夸。剩下残山向那答?心无牵挂,树林之下,椰瓢高挂。冷清清无是无非诵《南华》。这里乾坤大。
又如诗作《君山行》:
北溟鱼背几千里,负我大梦游弱水。蓬莱隔眼不盈拳,碧落香销吹不起。茜裙女儿怀远游,远人不归明月羞。宝钗绾髻翠欲流,凤鬟十二照暮秋。
女娲炼石补天手,手拙石开露天丑。琼楼玉宇亦人间,直指示君君见不。斯须鱼去梦亦还,白云与我游君山。
贯云石留给世人的就是这样一位“遁迹复逃形,丹成养性灵”(《赠法师俞行简》)的逍遥自在、我行我素的神仙形象。
其三说“天马”。
李白一生为人作诗皆天马行空,不可一世,不受拘勒。他晚年写有《天马歌》一诗托物明志:
天马来出月支窟,背为虎文龙翼骨。嘶青云,振绿发,兰筋权奇走灭没。
腾昆仑,历西极,四足无一蹶。鸡鸣刷燕晡秣越,神行电迈蹑慌惚。
天马呼,飞龙趋,目明长庚臆双凫。尾如流星首渴乌,口喷红光汗沟朱。
曾陪时龙蹑天衢,羁金络月照皇都。逸气棱棱凌九区,白璧如山谁敢沽。
回头笑紫燕,但觉尔辈愚。天马奔,恋君轩,駷跃惊矫浮云翻。
万里足踯躅,遥瞻阊阖门。不逢寒风子,谁采逸景孙。
白云在青天,丘陵远崔嵬。盐车上峻坂,倒行逆施畏日晚。
伯乐翦拂中道遗,少尽其力老弃之。愿逢田子方,恻然为我悲。
虽有玉山禾,不能疗苦饥。严霜五月凋桂枝,伏枥衔冤摧两眉。
请君赎献穆天子,犹堪弄影舞瑶池。
此诗是西域天马诗的集大成者。李白以天马自喻之意甚为明确。
贯云石也有“天马”之名。比贯云石年长近30岁的忘年交邓文原写于延祐二年(1315)的《翰林侍读学士贯公文集序》曰:“宜其词章驰骋上下,如天骥摆脱馽羁,一踔千里,而王良造父犹为之愕眙郤顾。吁!亦竒矣!”“天骥”者,天马也。贯云石生前好友,比他大3岁的欧阳玄在贯去世25年后,受贯子阿斯兰海涯之托,撰写了《元故翰林学士中奉大夫知制诰同修国史贯公神道碑》,其中铭曰:“呜呼贯公,神龙天马。其变不可测,其常不可窥者乎!”元人陈基在《夷白斋稿·外集》《跋贯酸斋书归去来辞》中说:“酸斋公如冥鸿逸骥,不受缯缴羁靮,而其蝉蛻秽浊,逍遥放浪,而与造物者游,近世盖未有能及之者。”明初朱权《太和正音谱》曰:“贯酸斋之词,如天马脱羁。”蒋一葵《尧山堂外纪卷》卷七十一“涵虚子《元词记》‘贯酸斋如天马脱羁’”皆可资佐证。
最后说“清新俊逸”。
杜甫《春日忆李白》诗中有“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高度赞扬李白的诗像庾信那样清新,像鲍照那样俊逸,说明了李白诗歌的风格特点主要是清新与俊逸,对此毋庸赘述。
贯云石作品亦具有李白作品的清新与俊逸的特征,前人对此多有指证。元人孔齐《至正直记》明确说贯云石散曲风格是“清新俊逸”。清人顾嗣立在《元诗选·萨都剌传》中说:“有元之兴,西北子弟尽为横经,涵养既深,异才并出。云石海涯、马伯庸以绮丽清新之派振起于前,而天锡继之,清而不佻,丽而不缛,真能于袁、赵、虞、杨之外别开生面者也。”明确指出贯云石、马祖常、萨都剌等属“绮丽清新之派”。元人姚桐寿在《乐郊私语》中说:“云石翩翩公子,无论所制乐府、散套,骏逸为当行之冠;即歌声高引,上彻云汉。”骏逸与俊逸同,姚桐寿认为贯云石是元散曲俊逸风格特征的代表。前引元人邓文原《翰林侍读学士贯公文集序》、陈基《夷白斋稿·外集》《跋贯酸斋书归去来辞》皆持此论。近人吴梅《顾曲尘谈》认为贯曲“清高拔俗”。梁乙真《元明散曲小史》称贯散曲“以豪放清逸为主”。陆侃如、冯沅君《中国诗史》与梁说同。
四、贯云石与李白相似的原因
贯云石与李白相似之处明显且为世所公认。那么,相似之原因何在?以下略作分析。
其一,地域因素的影响。两人皆认同西域出身,皆把西域当故乡,皆有浓重的西域情结。
李白身世资料主要见之于李阳冰《草堂集序》和范传正《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并序》。李《序》云:“李白字太白,陇西成纪人。凉武昭王暠九世孙。蝉联珪组,世为显著。中叶非罪,谪居条支,易姓与名。然自穷蝉至舜,五世为庶,累世不大曜,亦可叹焉。神龙之始,逃归于蜀。”
范《碑》云:“公名白,字太白,其先陇西成纪人。绝嗣之家,难求谱谍。公之孙女搜於箱箧中,得公之亡子伯禽手疏十数行,纸坏字缺,不能详备。约而计之:凉武昭王九代孙也。隋末多难,一房被窜於碎叶,流离散落,隐易姓名。故自国朝已来,漏於属籍。神龙初,潜还广汉。因侨为郡人。”
综合二者概括而言的《新唐书·李白传》道:“李白字太白,兴圣皇帝九世孙。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
李《序》中的“条支”是唐羁縻都督府之一。龙朔元年(公元661年)置,位于今阿富汗中部。府治优宝瑟颠城,即鹤悉那城(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南方的加兹尼一带),领羁縻州九,属安西大都护府。(薛宗正《安西与北庭》)
范《碑》中的“碎叶”是唐朝安西都护府所属“四镇”之一:“调露元年(公元679年)以碎叶、龟兹、于田、疏勒为四镇。”(《册府元龟》卷967)碎叶位于中亚楚河流域,是丝绸之路上一重要城镇。玄奘《大唐西域记》载:“清池西北行五百余里至素叶水城。城周六七里。诸国商胡杂居也。土宜糜麦蒲萄。林树稀疏。气序风寒。人衣毡褐。素叶已西数十孤城。城皆立长。虽不相禀命。然皆役属突厥。”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云:“至素叶城,逢突厥叶护可汗。方事畋,戎马甚盛。……既与相见,可汗欢喜,云:‘暂一处行,二三日当还,师且向衙所’。……三日可汗方归,引法师入。可汗居一大帐……法师去帐三十余步,可汗出帐迎拜……因停留数日……又施绯绫发服一袭,绢五十匹,与群臣送十余里。”
“条支”“碎叶”俱属西域,又俱属安西都护府管辖,所以李白称“安西”为故乡。其《江西送友人之罗浮》中有“乡关渺安西,流浪将何之”之诗句。另有《答湖州迦叶司马问白是何人》诗云:“青莲居士谪仙人,酒肆藏名三十春。湖州司马何须问,金粟如来是后身。”迦叶,即迦叶氏,西域天竺人。金粟如来即出自西域的维摩诘居士。李白明白无误地告诉对方,自己和你一样是从西域来的。李白号“青莲”涵义丰富,主要是纪念自己及其父祖生活了近80年的西域故地。清代王琦《李太白年谱》认为:“青莲花出西竺,梵语谓之优钵罗花,清净香洁,不染纤尘。太白自号疑取此义。”青莲(今名雪莲)乃西域名花,佛教圣物。唐代诗人岑参《优钵罗花歌》并序云:
参尝读佛经,闻有优钵罗花,目所未见。天宝庚申岁,参忝大理评事,摄监察御史,领伊西北庭度支副使。自公多暇,乃于府庭内,栽树种药,为山凿池。婆娑乎其间,足以寄傲。交河小吏有献此花者,云得之于天山之南。其状异于众草,势巃嵸如冠弁。嶷然上耸,生不傍引,攒花中拆,骈叶外包,异香腾风,秀色媚景。因赏而叹曰,尔不生于中土,僻在遐裔,使牡丹价重,芙蓉誉高,惜哉!夫天地无私,阴阳无偏,各遂其生,自物厥性,岂以偏地而不生乎?岂以无人而不芳乎?适此花不遭小吏,终委诸山谷,亦何异怀才之士,未会明主,摈于林薮邪?因感而为歌,歌曰:
白山南,赤山北。其间有花人不识,绿茎碧叶好颜色。
叶六瓣,花九房。夜掩朝开多异香,何不生彼中国兮生西方。
移根在庭,媚我公堂。耻与众草之为伍,何亭亭而独芳。
何不为人之所赏兮,深山穷谷委严霜。吾窃悲阳关道路长,曾不得献于君王。
西域不仅只是李白意念中的故乡,而且是有实际和直接联系的相思之地。有《寄远十二首》其十云:
鲁缟如玉霜,笔题月氏书。寄书白鹦鹉,西海慰离居。
行数虽不多,字字有委曲。天末如见之,开缄泪相续。
泪尽恨转深,千里同此心。相思千万里,一书值千金。
西域人事对李白来说可谓“剪不断,理还乱”。
贯云石虽出生在元大都郊外的“畏吾村”,但他从未忘记自己“从哪里来”。 前引欧阳玄《贯公神道碑》说他“公家世北庭”。他爷爷阿里海涯出生于西域北庭(今新疆吉木萨尔),忽必烈称阿里海涯“小北庭”。贯云石撰于元武宗至大元年(公元1308年)的《孝经直解》序署 “北庭成斋自叙”。写于元仁宗延祐六年(公元1319年)的《今乐府》序署“北庭贯云石序”。他认为自己“总是江南客”(《蝶恋花·钱塘灯夕》),总是“身在东南忆西北”(《观日行》)。在1313年任翰林学士时给一位回到故乡北庭的朋友写的《神州寄友》中慨叹“沧海茫茫叙远音,何人不发故乡吟!”在1315年辞职后漫游江南时“遥想着通过玉门关前往家乡北庭的漫长路途”(《贯云石评传》),贯云石不禁吟出“村酒尚存黄阁醉,短擎犹照玉关情。料应今夜怀乡梦,残叶萧萧月二更”(《秋江感》)的诗句抒发思乡情怀。
作为深受中华传统文化思家念亲影响的西域之子,贯云石与李白一样具有强烈的西域认同和浓重的故乡意识。“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相同的西域背景和故乡情怀把两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其二,家世因素的影响。李白与贯云石二人的祖辈皆经变故,对后代影响至深。两人的孤傲狂放皆与此有关。由前引李白身世资料可知,李白祖辈遭难,被迫隐姓埋名逃亡西域。笔者认同李白为李建成后代或李轨后代说,认为李白一生怀有“宗室情结”,此处不便展开,故不赘述。贯云石出生的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公元1286年),他的祖父元朝开国元勋阿里海涯,被人指控侵蚀帑藏,仰药自杀,家产籍没。后来贯云石放弃正三品的两淮万户达鲁花赤军职和从二品的翰林学士文职,应与其祖父之死很有关系。他经常唱的是“田翁无梦到长安”,“荣华富贵皆虚幻,觑功名如等闲”(《双调·水仙子》),“觉来评,求名求利不多争……功名戏我,我戏功名”(《双调·殿前欢》)。
由于祖辈惨痛经历留下的教训和阴影,贯云石与李白同病相怜,两人的思想意识、人生态度、价值观等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其三,相似际遇的影响。二人皆有入翰林院又辞职离去的经历。李白“天宝中,皇祖下诏,征就金马,降辇步迎,如见绮、皓。以七宝床赐食,御手调羹以饭之,谓曰:卿是布衣,名为朕知,非素蓄道义何以及此?置于金銮殿,出入翰林中。”(李阳冰《草堂集序》)“天宝初,召见於金銮殿,元宗明皇帝降辇步迎,如见园、绮,论当世务,草答蕃书,辩如悬河,笔不停缀。元宗嘉之,以宝床方丈赐食於前,御手和羹,德音褒美。褐衣恩遇,前无比俦。遂直翰林,专掌密命。”(范传正《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并序》)李白待诏翰林三个年头,因故自请还山。据欧阳玄《元故翰林学士中奉大夫知制诰同修国史贯公神道碑》载:“仁宗正位宸极,特旨拜翰林学士、中奉大夫、知制诰、同修国史。”贯云石于元仁宗皇庆二年(公元1313年)27岁被授予翰林侍读学士,到29岁辞职,也是三个年头。贯云石所为是有效仿李白之意的。前引《采石歌》“我亦不留白玉堂,京华酒浅湘云长”及诗后自注即是明证。散曲《双调·清江引》“竞功名有如车下坡,惊险谁参破?昨日玉堂臣,今日遭残祸,争如我避风波走在安乐窝”,也有此意。
贯云石与李白同拜“玉堂臣”,皆因“素蓄道德”与才学优长;同辞翰林,皆因忧谗畏讥,急流勇退。两人之行为方式何其相似乃尔!
五、结语
综上所述,贯云石追慕李白,两人在“狂”“仙”“天马”“清新俊逸”之类关键词上有相同、相近之处。其之所以相似主要是由于地域、身世、际遇的相似使然。反观贯云石与陶渊明,两人只是一种泛泛的关系。自屈原、陶渊明出,两人被偶像化和符号化,成为士人两种基本的人格范式,历代文人不是学屈,就是学陶,或兼学之。可以说,历代文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陶渊明的影子。在此语境下讨论某个作家受陶渊明影响,就如同讨论“人是人”一样,是没有多大实际意义的。一般人认为李白是很难学的,甚至是不可学的,而贯云石学李白并为世所公认,这就是特殊的“这一个”。因此,笔者认为贯云石所受前人影响中受屈原、陶渊明影响是历代文人共有的,而受李白影响是具体而微的,其为人行事及创作与李白的相似之处也是最多、最大的。
[参 考 文 献]
[1] 中国戏曲研究院.中国古典戏曲集成(六)[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104.
[2] 姚桐寿.乐郊私语[M].宋元笔记小说大观(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6109.
[3] 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21册)[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7:478.
[4] 中国戏曲研究院.中国古典戏曲集成(四)[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38.
[5] 陈垣.元西域人华化考[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74.
[6] 杨镰.贯云石评传[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3:135.
[7] 张玉声.贯云石何慕陶渊明[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87,(4):18.
[8] 杨维桢.铁崖先生古乐府(卷三)[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3.
[9] 胥惠民,张玉声,杨镰.贯云石作品辑注[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6: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