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双重维度

2018-02-19毛志强熊官旭朱庭欣

学术探索 2018年2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特色理论

毛志强,熊官旭,朱庭欣

(1.云南中医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2.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1921年中国共产党就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通向社会主义理想的康庄路径。这一历史课题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必须依据中国所处的阶段特征和中国的具体国情在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国社会现实状况之间构建一种合理的尺度与张力,阐释中国社会通向社会主义理想的时代特征、现实基础、主要矛盾,基本方略、阶段性目标和战略步骤。这一合理的张力和尺度要求中国共产党人,一方面需要不断自我求证。理论展示自身价值追求的合理性,即中国共产党对社会理想的追求是否能够被人民接受和认可,是否具有自身说服力的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观表达了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诉求;它要获得人民的认同,就需要不断证明这种诉求不仅是需要的,而且是具有极大可能性去实现的。另一方面需要根植于中国的实际,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精神去实践和创造。即作为实践的理论——特定理论价值追求的内容展开,揭示应该“如何做”的问题。因此作为一种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双重维度。

“作为一种思想,既具有理论性的价值,又具有实践性的价值,两者既具有同构性又具有差异性。”[1](P1)对两者关系的把握和梳理,将成为坚持与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在需求。怎样将社会主义理论的价值诉求与中国社会所处的特定发展阶段充分地结合起来,实现双向的良性互动,使社会主义理想能够成为指导和引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两项历史使命的精神动力和思想指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核心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产生是以科学社会主义对人类发展规律的揭示为判断依据,并科学地建构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宏伟蓝图,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目标与旨归,具有理论与实践统一的双重维度,一方面来源于马克思主义,表现为社会主义理想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实发展之间的合理张力,另一方面根植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国情。

一、应然与实然:基础理论与中国现实的落差

一种理论是否能够为人们普遍坚持与认同,一般取决于其理论本身的说服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形态取决于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与马克思的“两个必然性”——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联系在一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需要回答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如何做的问题;第二,为何做的问题;第三,做的发展趋势及前景如何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从社会主义必然性的视角证明并解答了这些问题: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通过剩余价值理论证明了“两个必然性”,从而说明社会主义的合理性;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唯物史观证明了社会主义的发展趋势及美好前景;科学社会主义则通过社会运动揭示自身的本质规定性,说明其存在的现实必然性。这从整体上证明了社会主义的实践诉求和理论旨归。作为一种理论价值形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本身就是一种中国发展的实践标准,体现了满足主体需要为标尺的主客体的辩证关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要揭示的是社会主义本身存在及实践的合理性,他的诞生是建立在向我们展示“为何”“如何”及“会怎样”的科学证明的基础之上。

目前形势的发展并没有显示出马克思对“两个必然性”的判断是过时的,但应该承认,与马克思主义原生形态的理论设想相比,在理论呈现的状态及发生的条件上都出现了重大变化。按照马克思的设想,人类社会发展演进的五个社会形态中,社会主义应该诞生在生产力发展水平比较高的资本主义社会,而社会主义由理论形态变为现实没有按照马克思事先设定的发展节奏和顺序发生及发展,社会主义国家并没有诞生在资本主义最发达的欧美各国,而恰恰发生在生产力比较落后的俄国和中国等国家。中国是一个直接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国家,而如何科学地构建理想社会与中国现实之间的合理张力,寻找符合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成为中国共产党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重大课题。而解决理论与现实的巨大差距,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历史阶段、奋斗目标和发展战略等来衔接。

中国直接跨越“卡夫丁峡谷”进入社会主义,这种跨越无疑使得理想社会与现实状态存在着巨大的落差。弥补因为这种跨越所带来的差距就必须通过创新理论与勇敢实践的有机结合。社会主义运动的特点是理论的预设——马克思主义告诉人们,社会主义是能够取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他是通过逻辑证明的方式做到这一点的。而逻辑证明就成为社会主义运动需要接受的前提,所以任何社会主义运动的发生和发展,都不能脱离理论先入为主的地位,否则社会主义作为目标就失去了合理性;但问题恰恰出在这一前提上,作为一种系统的思想体系,虽然他在遵从规律方面、在判断社会发展趋势方面是成立的,但很难避免在解释规律的具体内容方面、在顺应社会趋势的战略选择方面有时偶尔会出现误判。事情的难点在于: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论证,需要严格遵循的内容和需要辨析并重新选择的内容是交织在一起的,初入道者很难划清其中的界限,因为这种界限往往需要在实践过程中才能显现出来。换句话说,人们只能以某种教训为代价才能真正辨别其中的界限。就此而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往往生成于失败之后:失败本身所形成的逻辑张力质疑了原创结论的不合理,这才使修正其内容成为可能。这一事实虽然残酷,却屡屡发生。而判断中国共产党所做工作是否正确,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是否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即是实践。而纠正实践失败的不二法门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而达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摆在他面前的首要问题就是中国的前途和命运问题。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所面对的国情是:在政治、经济比较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农民人口占大多数,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人民遭受了列强和封建势力的双重盘剥和压迫。为了带领中国人民走出这种窘境实现民族独立与人民幸福,中国共产党人经历了“三次起义”失败后,总结出三次武装起义失败的原因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采取了武装夺取中心城市的斗争手段。三次起义失败的结果表明中国革命不能照搬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要找到与中国国情相符合的道路。毛泽东与朱德总结南昌起义中没有与当地农民运动相结合而失败的教训,开始重视解决武装斗争与群众斗争相结合的问题。后来朱德在回忆这段经历时说:“失败后,军队正是与农民运动相结合,才最终得以生存、发展和壮大。”[2](P126)中国共产党从实践失败的经验中找到了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理论,从而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邓小平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基础上汲取十年“浩劫”的教训,开创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20世纪50至60年代,强调阶级斗争,发动“文化大革命”,形成“左”倾路线的根本原因是在特定形势下,僵化使用理论解决现实问题造成的。但事实上还有一个高于马克思主义具体原理的东西,即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原则。只有依据这一原则,社会主义者才能在面临新问题、新情况下去科学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道路,形成社会主义的新理论。鉴于“文化大革命”的教训,中国的改革必须首先跳出经典社会主义理论的束缚。而改革意味着对既定原则、既有路线、既得利益的调整和修正,从一开始就伴随着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过程。邓小平坚持以“解放思想”开道,以“实事求是”为基本准则,为中国共产党人通过改革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了前提。邓小平理论的崛起是从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开始的。这一命题成功地把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分离开来,从而把落后国家率先建成社会主义的目标明确下来,进而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制定了“一国两制”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方针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等理论。这就表明,邓小平理论的确立,已经要求社会主义者从坚守发达国家率先建设社会主义的应然性理论,转变到了研究落后国家率先建设社会主义的实然性理论。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生产力领域自由竞争发挥了极大的激励作用和创造力,在生产关系领域优胜劣汰运行机制造就了一批先富起来的阶层——民营企业家。这一现象的出现与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中社会主义是不存在剥削的理论相矛盾。此时,我们将如何选择社会主义改革的发展方向呢?江泽民秉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重新界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承认民营企业家是社会主义建设者的一部分,允许其入党。中国共产党人通过实事求是、解放思想,解决了如何坚持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从理论上为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铺平了道路,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市场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贫富分化、人与自然关系恶化等问题,面对新矛盾和新问题,胡锦涛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态度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表明了新一轮的解放思想需要超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眼界,去发展新的市场机制,使之能够与社会主义共富原则相符合;也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改革策略开始从“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到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的转变,体现了社会主义对市场经济优胜劣汰机制的改造,并利用市场经济达到共富的社会主义目标。

今天中国处于改革的攻坚期和深水区,面对的难题史无前例,既有改革“难啃的硬骨头”,又有“利益固化的藩篱”,既有“利益格局”,又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暗礁”“潜流”“旋涡”和“险滩”等。[3](P1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同时,面临着诸多难题。使事情变得更加复杂的是,中国改革正处于进行时,不仅共同富裕的目标没有达成,而且共同富裕与市场经济之间急需理论创新来完成。面对新的挑战,习近平与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攻坚克难、锐意进取,创造性地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从“理论与实践结合上系统地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4]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与最终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联系在一起。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通过竞争制度,在促进整体社会进步的同时是以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环境恶化、两极分化为代价的;要实现马克思设想的“两个必然”,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差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呈现出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优越性,解决资本主义无法化解的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目前的发展方式表明:即通过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实现。

二、理论与实践:构建两者之间的合理张力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历史性飞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两维统一。黑格尔曾说:“理论的东西本质上包含于实践的东西之中。”[5](P1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包含于社会改革实践之中并推动社会改革实践,而且改革实践也推动了理论本身的诞生。恩格斯曾说:“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6](P1003)以习近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改革的新的历史阶段,通过艰苦的探索实践及深入思考,以问题为导向,坚持运用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解决中国面临的时代问题。明确了改革中国社会的历史任务,清晰界定与区分社会理想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现阶段的奋斗目标,避免把社会理想直接付诸时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创造性地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社会理想与中国现实的发展要求有机地结合起来——“两个谋求”问题,即“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7]而这是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就确立的奋斗目标;是目前不断践行与努力实现的奋斗目标,也是马克思主义原创理论与中国现实相结合的产物。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而新征程的确立是在继承中国共产党一直坚持的“三步走”战略思维模式,在“新三步走” 战略(第一步,2000年到201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010年到2020年,达到富裕小康水平的现代化;第三步,2020年到205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提出新征程(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同时阐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已经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对中国主要矛盾进行准确判断的基础上的丰富和发展。他既确立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又阐明了实现这一历史使命的路径(伟大事业、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梦想的相互贯通、紧密联系及相互作用);既回答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围绕的主题,又阐明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及十四条基本方略。所以说,这一思想系统地回答了“如何做”“为何做”和“做的发展趋势及前景如何”的问题。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理论与实践的两维统一,一方面根植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另一方面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价值诉求,因此思想本身就内含着实践与理论的张力结构。毛泽东曾说:“事情是不断变化的,今天要把将来的所有事情全部描绘出来,是不可能的,但其大体的发展走向及前景是可以指出来的。”[7](P10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精神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一切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在实践中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通向理想社会的正确道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地建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美好蓝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及实现美好蓝图的治国理政思想(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五大发展理念及“一带一路”倡议构想等)体现了社会理想与中国实际的合理张力。习近平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实际,认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因此必须立足于这个最大的实际,坚持党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4]这是习近平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及发展目标的深刻思考。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理想社会与中国最大实际可行地联系到一起,搭建起中国社会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通向理想社会的桥梁,内蕴实践与基础理论感召的有机统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是在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去的总结、现在的研判及未来的谋划基础上设置了“时间轴”,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基础上把2020年到2050年具体细化为:“第一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在中国社会发展进入了新时代和新征程,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迎接新使命,出现主要矛盾的新变化之际而诞生的,而在新旧变化之间,他本身就充满了理论与实践的内在张力。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就“新”在十九大报告中对“五个新”的阐述——“新思想”“新时代”“新矛盾”“新策略”“新目标”的具体判断,打破了“三种理论”即“文明冲突论”“历史终结论”及“西方中心论”的包围,证明了马克思“两个必然性”的预判是正确的。“文明冲突论”认为,不同文明的国家间必然会发生战争和冲突。“历史终结论”认为,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是人类的终极选择。“西方中心论”认为,只有西方文明才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西方文明是最优文明并无可替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诞生及其指导下取得的中国成果无不证明“文明冲突论”是一种谬论,习近平提出了“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该理论以“世界怎么了,我们该怎么办”的哲学问题为导向,向世界贡献了“中国方案”:“中国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坚定不移地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4]这为不同文明之间和谐相处贡献中国智慧。这一理论也逐渐得到世界各国大多数人们的接受和认可。“历史终结论”本身就是不成熟的理论,因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已经逐渐凸显,他展现出前所未有的生命力和创造力。这足以通过中国共产党建党90多年的发展历程,新中国60多年的伟大实践,改革开放近40年所取得的伟大成绩来证明社会主义是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而中国共产党正是发挥了正确的领导作用才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正如习近平所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4]十八大以来的五年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新成就,这里主要包括“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制定‘十三五’规划等重大问题的部署与决定;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筹‘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使得‘十二五’规划顺利完成,‘十三五’规划顺利实施,全面开创了党和国家事业的新局面”。[4]五年来中国共产党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所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成绩印证了理论本身的合理性和说服力,因此得到了中国人民的认同。“西方中心论”是不全面的,“条条大路通罗马,但通往罗马的大路不一定通往香格里拉”。人类文明的道路选择是具有多样性的,而非单一选择,许多道路具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实践证明东方文明在现阶段的发展比任何一个时代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理论的指导下实现这一理想是可行的,人们对实现这一理想也是满怀信心。因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了文明发展道路的标杆和旗帜。因此习近平提出了“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主张,着力于“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等,实现文化创新与文化进步。所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取得的实践成绩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提出有力地消除了以上三种错误理论对东方文明及社会主义的诋毁,证明了社会主义本身巨大的优越性,为其他国家在道路选择上提供中国方案及中国智慧。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地建构了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实践之间的合理张力。这其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具代表性。理论与实践统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考虑到了历史生成与客观规定的统一:第一,他的诞生有赖于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即是对马克思主义客观规律的认同,所以其内容是具有确定性的;第二,由于理想社会的实现需要长期的历史过程,需要不同民族的参与和实践,这两者都意味着多元的认识视角和表达方式,所以价值的认同会经历求同存异,大同小异,凝聚共识,最终达到殊途同归的过程。习近平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第一,一般意义上的价值观都具有指导与说服体系;第二,现实意义上,理论与实践之间具有二重性(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确定性是指理论目标是确定的,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诉求是以消灭剥削与压迫、人民翻身做主人为前提,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不确定性是指实践目标仍未实现,目标的实现需要一个不断实践的过程,而目前正处于不断接近这个目标的过程中。以消灭剥削与压迫、人民翻身做主人为前提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这一目标按照马克思的设想是通过变私有制为公有制实现,而中国的现实是在落后的生产力下选择了用市场经济代替了计划经济,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代替了单一公有制。这种选择导致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趋同,社会主义鲜明的价值本质变得不清晰。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理论形态需要在引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后进行新的补充。因此在党的十八大上,习近平在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并阐述了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在这两层意义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矛盾论与本质论,为不断发展的实践提供使其不断完善的理论支持;实践也为理论的丰富与发展提供现实支持,以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合理性。

总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地建构了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与中国社会发展实践之间的合理张力。一方面,表现在他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最大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在认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描绘了宏伟目标,科学系统地阐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临的挑战、历史阶段、主要矛盾、总任务、发展战略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提供科学理论指导;另一方面,也是最为重要的方面,表现在他对作为中国改革在过去五年所取得伟大成果的科学构想及其成功实践中。只有这样,理论与实践成果才能相互验证。

[1]余金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J].攀登,2014,(5).

[2]朱德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3]荣长海.全面深化改革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学习论坛2014,(2).

[4]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光明日报,2017-10-18(001).

[5]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7]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特色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特色种植促增收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完美的特色党建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