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化动因探析

2018-02-19孙祈文

学术探索 2018年2期
关键词:中华民族马克思主义文化

胡 刚,孙祈文

(贵州财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待解决的问题。”[1](P534)从文化的视角看,马克思主义之所以中国化,既是马克思主义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又是中华民族文化追求现代化的需要使然。由此,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文化不断互动,并在互动中实现融合,进而在融合中实现创新。由此而形成新的文化形态。

一、中西文化激荡中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文化的互动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以工业文明为基础的西欧,中华民族文化产生于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东方。令人惊奇的是,这两种特色迥异的东西方文明成果之间竟然展开了互动与交流。不言而喻,这其中有着深刻的历史与现实背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需要通过汲取外来文化的先进成分,更新“血液”,从而实现向现代化转换。马克思主义不仅具有西方文明的特征,而且其发展指向是以指导世界无产阶级为己任的。于是,这就形成了这样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中华民族文化在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需要先进的理论为指导,而马克思主义的开拓性、实践性决定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现实可能性。

(一)事物的联系性决定了互动的必然性

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着的,即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与其他事物处于相互联系之中,这些其他事物是该事物存在发展的条件,失去了这些周围事物该事物就失去了自身存在和发展的条件。而且事物之间既有横向的联系,也有纵向的联系。当然,联系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

尽管马克思主义属于西方文明,中华民族文化属于东方文明,但是,我们知道二者共存于同一个现实世界中。这是任何人都不可否定的事实。于是,事物的联系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文化之间必然会产生相关联系。这是因为,随着资本主义对世界市场的开拓,“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2](P276)不难看出,东西方文明共存于同一个世界的交际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华民族文化发生联系、产生互动的必然性。

(二)新文化运动创设了互动的舞台

新文化运动是由胡适、陈独秀、鲁迅、钱玄同、李大钊等一批受过西方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命运动。1915年,陈独秀在其主编的《新青年》刊载文章,提倡民主与科学(旧称“德先生”与“赛先生”)。这次运动沉重打击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礼教,启发了人们的民主观念,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

首先,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文化的互动创设了舞台。新文化运动期间,中西文化激荡不断。新文化运动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和启蒙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道路。新文化运动前后,中国的思想文化界完全是两种状态。新文化运动前,中国的思想文化界表现的是封闭性、落后性;新文化运动后,中国的思想文化界展现出开放性、进步性,并开始甄别、吸纳先进文化中的有益成分。也正是在中西文化激荡中,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先进性才突显出来,受到中国先进分子的青睐。

其次,积极探索中的中国先进分子成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文化互动的“中介人”。中国先进分子对待马克思主义和中华民族文化的态度经历了一个由全面否定到重新诠释的过程。起先,由于历史的原因和意识的局限,中国先进分子只是把马克思主义当作一种新的学说进行翻译、传播,并没有真正地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后来,中国先进分子通过比较、深入研究才慢慢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并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批判和否定。再后来,中国先进分子开始自觉地意识到“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1](P534)无疑,中国先进分子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文化互动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三)俄国十月革命提供了互动的契机

1917年11月7日,十月革命爆发,并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十月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并建立自己政权的革命运动,不仅对俄国消灭剥削和压迫进而建成平等社会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殖民地半殖民地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起到极大的鼓舞效应。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遭受深重苦难,无数仁人志士为寻求救国救民真理而尝试各种主义和思潮,但都以失败告终。但是,一次次的失败让中国人民认识到,没有先进的理论做指导,革命难以取得成功。十月革命的胜利,使在黑暗中彷徨无计的中国先进分子受到极大震撼和激励,燃起了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新希望。中国先进分子运用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武器,认清了帝国主义瓜分世界并压迫中国人民的现实,认清了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中国革命的目标,最终找到了挽救民族危亡的根本出路——走十月革命开辟的社会主义道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3](P1471)从此,中国人民立场坚定地选择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指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当然,这其中还包含着指导中华民族文化进行现代化转换。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文化在互动中实现融合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文化交流互动是一个高度自觉的过程。也正是这种高度的自觉促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文化进行融合。

(一)中华民族文化追求现代化使然

自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就有一个伟大的梦想,即实现现代化。“广义而言,现代化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进程,是指人类社会从工业革命以来所经历的一场急剧变革,这一变革以工业化为推动力,导致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全球性的大转变过程,它使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引起深刻的相应变化;狭义而言,现代化又不是一个自然的社会演变过程,它是落后国家采取高效率的途径(其中包括可利用的传统因素),通过有计划的经济技术改造和学习世界先进,带动广泛的社会改革,以迅速赶上先进工业国和适应现代世界环境的发展过程。”[4](P17)可以看出,现代化主要表现为经济领域的工业化和市场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和法制化、思想文化领域的理性化和科学化等。

在世界现代化潮流中,中国作为一个具有古老文化传统的东方国家,在西方近代文明的直接冲击下,与西方近代文明相汇合,并在本民族文化精神的支配下,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走上了独具特色的现代化发展道路。中国在现代化过程中,一直贯穿着两大核心问题:一是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二是繁荣富强和持续发展。

自近代以来,中国落伍了。这不仅表现在坚船利炮的器物层面上,还表现在制度层面上,更深层次的还表现在思想文化层面上。实践证明: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中国落后的状况难以改观。而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存在两千多年的中华民族文化,已经难以适应新时代、新发展的要求,难以引导中国人民走向国强民富的道路。于是,中国传统文化亟待进行现代化转换。而如何进行现代化转换,我们需要充分认识到,“排外主义的方针是错误的,应当尽量吸收进步的外国文化,以为发展中国新文化的借镜;盲目搬用的方针也是错误的,应当以中国人民的实际需要为基础,批判地吸收外国文化。”[5](P1083)也就是说,中华传统文化现代化转换的诉求,使得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有了“用武之地”;同时,经过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换有了实现的可能性。

(二)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自从诞生之日起,就紧密地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联系在一起,不断从指导革命到总结革命经验中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如总结法国巴黎公社革命经验、指导俄国十月革命、指导亚非拉革命运动等,并形成了一系列新的思想和理论,如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胡志明思想等。从另一个角度看,马克思主义只有与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得到充分的检验、丰富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现在,已经有160多年的发展历史了。但是,一直发展到现在,其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究其根本原因,就是马克思主义具有真理性以及能够不断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结合19世纪的具体实际而产生,结合20世纪的具体实际而发展,更会结合21世纪的时代特征而不断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正如列宁所说的那样,“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精神,它的整个体系,要求人们对每一个原理都要(α)历史地,(β)都要同其他原理联系起来,(γ)都要同具体的历史经验联系起来加以考察。”[6](P785)显而易见,马克思主义与各国具体实际的密切联系,一方面检验了其真理性,另一方面也体现其与时俱进的品质。由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为题中应有之义。

(三)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文化融合的现实性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文化融合的现实性主要体现在二者具有共通性。如果没有共通性,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文化之间根本谈不上融合。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文化之间的共通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一是社会理想方面的共通性——对“大同社会”的追求与对共产主义社会的追求。大同社会是中国古代儒家所宣传的最高理想社会。大同社会是全民公有的社会制度。在这种社会制度中,每个人都是社会的平等一员,社会有每人的一份,衣食有着,地位平等,无胁迫的可能,无依附的必要,是大同世界人际关系总的概括。大同世界描绘的社会是人人敬老,人人爱幼,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礼记·礼运》讲道,在大同社会里,“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任何人都能得到社会的关怀,任何人都主动关心社会。人们不计报酬、高度自觉的劳动态度支撑了大同世界的理想社会,而大同世界高度民主的政治制度和切实可靠的社会保障又是这种劳动态度产生的前提和基础。社会给人们提供了和谐优越的生存条件,人们回报社会以高度的自觉劳动,二者互为条件,互为因果,而又互相促进。而共产主义(Communism)主张消灭私有制,并建立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社会,是一个实现人类完全解放的社会,也是一个社会化集体大生产的社会。共产主义者认为未来所有阶级社会最终将过渡到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共产主义社会,人类社会的意识形态将进入高级阶段。

二是注重人本方面的共通性——“人最为天下贵”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中国传统思想认为世界上人最可贵、作用最大。《尚书·泰誓》中说:“惟人万物之灵”;老子则把人与天、地、道合称“四大”;《荀子·非相篇》中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最为天下贵也。”到了汉代,董仲舒认为人“超然万物之上而最为天下贵”;王充则进一步解释“天地之性,人为贵,贵其识知也”。马克思主义最为关注的问题是追求人类的解放,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问题。如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是人们从几千年前直到今天单是为了维持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从事的历史活动”。[7](P531)因此,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然后,在满足物质条件的基础上,逐渐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归根结底是要实现人的这样的目标状态:“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8](P53)

三是注重实践方面的共通性——“知行合一”与注重实践与认识的辩证统一。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马克思主义哲学首先强调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又承认并十分重视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认识具有相对独立性,遵循其特有的活动方式和发展规律,它一经形成,便能反作用于实践。

四是注重人民群众的共通性——“民为邦本”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为邦本”是儒家政治思想的一项重要内容。孔子指出:“民以君为心,君以民为本”,“心以体全,亦以体伤。君以民存,亦以民亡”。荀子还曾形象地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贵君轻”说。民为邦本的思想在以法家思想为指导的秦王朝遭到摒弃,但通过秦末农民起义和秦王朝的速亡,人们对这一思想进一步加以肯定。贾谊强调“国以民为安危,君以民为威侮”。唐太宗李世民则从隋亡的教训中,总结出“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的道理。民为邦本的思想尽管并非认为国家应以人民为主人,而是为了更好地维护以君为主的统治,但它在一定程度上提出了如何正确处理民众、国家、君主三者之间的关系问题,对确定统治方法具有重要启示。马克思主义指出,人民群众既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又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一方面,这是人民群众生存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正是人民群众的创造才推动了人类社会滚滚向前发展。所以,“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5](P1031)

五是改革创新精神的共通性——革故鼎新与变革发展的观点。中华民族是善于创新进取的民族,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改革创新的光荣传统。如秦朝商鞅变法,将一个贫穷积弱的秦国变成大国,并且奠定了统一的基础,这次变革影响深远。宋朝王安石变法,要改变文强兵弱的局面和官员冗余财富集中等现象。明朝张居正变法,成为挽救大明王朝的一次历史革新。当前,我国进行的改革开放更是体现出中华民族革故鼎新的传统。马克思主义认为,事物的发展就是新事物取代旧事物。人类社会一直处于变革发展之中。马克思指出:“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9](P10、13)“人类史同自然史的区别在于,人类史是我们自己创造的,而自然史不是我们自己创造的。”[9](P429)

另外,中华民族文化中的求真务实精神与马克思主义中的实事求是精神等都是共通的。可以说,这些体现在文化精神上的共通性,成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文化融合的根本原因。

三、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文化在融合中实现创新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文化在融合中达到升华,进而实现创新。并且,这种创新是持久的、永恒的。

(一)马克思主义实现了中国化

正是由于与中华民族文化不断互动和融合,马克思主义在得到实践检验的同时,也进一步得到深化。

一是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得到了检验与发展。在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指导下,中国共产党结合中国具体的国情,经过反复探索,领导中国人民探索出了一条与“城市中心论”相反的革命新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二是马克思的东方社会发展理论得到了检验与发展。革命取得胜利后,接下来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是该如何从封建主义社会或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马克思曾经提出跨越“卡夫丁峡谷”的设想,认为落后的东方国家可以直接跨越到社会主义社会。中国正是在马克思这种“跨越”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直接进入到社会主义社会。

三是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得到了检验与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最终要实现生产力高度发达、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于是,中国共产党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并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以,我们要充分地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坚定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指引人民推动社会进步、创造美好生活的科学理论。要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紧密结合中国实际、时代特征、人民愿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10](P12)

(二)中华民族文化不断实现现代化

“马克思主义经过中国化的转化,成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经过创造性的转化,成为社会主义新儒学,新的中国文化。”[11]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华民族文化不断向现代化转换,已经实现两次飞跃,形成了两大文化成果——新民主主义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首先,形成了新民主主义文化。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二者在融合中创造了新民主主义文化。这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中华民族文化进行现代化转换而形成的第一个创新成果。新民主主义文化坚持无产阶级领导,为人民大众服务,坚决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民族的。“它是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的。它是我们这个民族的,带有我们民族的特性。”[1](P706)新民主主义文化强调中华民族在文化发展上的独立性,也即反对外来民族对中华民族的侵略和殖民,维护民族的独立和尊严。从根本原因看,这也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所面对的历史任务所决定的。但是,在强调民族性的同时,还要反对狭隘的民族主义,建设开放的文化。“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这种工作过去还做得很不够。”[1](P706)对于外来文化,我们还要批判地吸收借鉴,只有“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有用处,决不能主观地公式地应用它。”[1](P707)

新民主主义文化是科学的。“它是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主张理论和实践一致的。”[1](P707)新民主主义文化提倡科学,反对封建迷信,提倡先进,反对愚昧落后。新民主主义文化将“糟粕”与“优秀”区别开来。新民主主义文化是从古代的旧文化发展而来,因此要尊重自己的历史。“但是这种尊重,是给历史以科学的地位,是尊重历史的辩证法的发展,而不是颂古非今,不是赞扬任何封建的毒素。”[1](P708)

“新民主主义文化是大众的,因而是民主的。它应为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1](P708)新民主主义文化从人民大众中来,到人民大众中去,真正体现为人民大众服务。这是新民主主义文化区别于以往一切剥削阶级文化的显著标志。从人类社会发展史看,不论是奴隶社会文化,还是封建社会文化,抑或是资本主义文化,这些文化都是为剥削阶级服务的文化。而新民主主义文化是为工人、农民等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文化。这是新民主主义文化又一显著特征。

其次,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中华民族文化进行现代化转换而形成的第二个创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四有”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具有科学性、时代性、民族性、开放性、人民性、创新性。

一是科学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科学的品格和科学的精神,他正确地反映了自然和社会的发展规律,为我国文化科学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当然,在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还要继续“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蚀。”[12](P43)

二是时代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充分体现了时代性。这是因为,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13](P161)

三是民族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5000多年连绵不断、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14](P201)

四是开放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一种开放的文化,具有鲜明的开放性。“中华民族是一个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民族,在漫长历史进程中,不断学习他人的好东西,把他人的好东西化成自己的东西,这才形成我们的民族特色。”“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14](P203、204)

五是人民性。人民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最本质的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持人民性,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满足人民精神需求”。[13](P154)

六是创新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想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要想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就需要创新发展。否则,就会难以跟上时代的步伐。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12](P41)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文化的互动、融合和创新将是一个长期、持续不断的过程。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既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华民族文化,推进中华民族文化实现现代化,又要用中华民族文化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促进马克思主义实现民族化。

[1]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5]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0]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11]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互补的[N].北京日报,2017-07-31.

[1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13]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14]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M].北京:学习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2016.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马克思主义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谁远谁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