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英语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与发展对策

2018-02-16纪晓丽王妍方小勇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 2018年12期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师教育信息化

纪晓丽 王妍 方小勇

摘 要:对江苏省大学英语教师信息化技能现状进行调查分析表明,尽管有较高的信息技术意识,教师对信息化工具的使用主要局限于课堂中使用“PPT”和“多媒体教室系统”进行教学,对微课制作软件和在线开放课程平台等新的信息化工具和手段熟悉度不够,使用率不高。男教师的信息化能力高于女教师,随着年龄、教龄和职称的增长,教师信息化能力在下降;而随着学历的增长,教师信息化能力在上升。统计结果显示,年龄在40-50岁之间、教龄在5-10年之间、职称为副教授的教师的信息化工具使用能力最低。参加过信息化培训的教师信息化水平要显著高于未参加过培训的教师。信息化教学的效果主要受到学校配套设施和教师自身的信息化能力的限制。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师;教育信息化;信息化能力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8)24-0072-05

大学英语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多数非英语专业学生在本科教育阶段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1]。《新大学英语教学指南》要求大学英语教师与时俱进,不断提高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在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中融入并合理使用信息技术元素[2]。信息化教学能力作为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教师专业发展和教育质量[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第十九章也明确提出要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能力,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本文以江苏省76所高校327名外语教师为研究对象,对高校外语教师的信息化能力进行调查,以期了解高校外语教师信息化能力的现状,为《新大学英语教学指南》的执行提供参考和依据。

一、研究设计

1.问卷设计与统计

本研究旨在对江苏省高校大学英语教师信息化能力进行调查,在大量文献研究分析的基础上[3-8],从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的意识、能力和制约因素等方面设计问卷,问卷问题多采取5度量表的形式,问卷结果借助SPSS22.0进行统计分析。

2.研究样本

借助于江苏省高校青年外语教师培训基地平台,我们对江苏省76所高校的387位教师进行了调研,回收有效问卷327份。76所高校中,部属院校为7所(占9.2%),省属院校26所(占34.3%),市属院校2所(占2.6%),民办院校2所(占2.6%),独立学院15所(19.7%),高职院校24所(31.6%)。调查覆盖全省12所城市,具体分布如图1所示。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样本基本情况统计分析

参加调查教师性别、年龄、教龄、学历和职称等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从表1可以看出,大学英语教师女性较多,占85%。从年龄上看,多数教师年龄在30-40之间(占62.4%)。教龄方面,教龄11-15年之间的教师占35.5%,教龄在5-10年和16-20年之间的教师各占20%左右,教龄在5年以下和20年以上的教师占10%左右。学历方面,大多数教师具有硕士学历(75.5%),具有博士学位的不到10%。职称方面,高达69.4%的教师为讲师,1/4具有高级职称(副教授和教授)。

2.教师信息化技术能力现状

(1)教师信息技术意识调查分析

教师对信息技术意识的调查包括两方面,一是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作用的认识,二是对学习者作用的认识[3]。问题均采用5度量表的形式,1表示完全不同意,5表示完全同意。表2是教师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作用的认识。

从表2可以看出,参与调查的教师已经认识到信息技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大部分教师认为信息技术“可以使教学内容形象生动”“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这点从“作用不明显”选项的平均分只有2.39也可以看出。值得注意的是,选项“减轻教师教学负担”的均值为3.4,有1/4左右的教师认为信息技术不能减轻教学负担,并没有为教学提供便利。

从表3可以看出,大部分教师认为信息技术对学生大学英语学习有积极促进作用,认为信息技术可以“有效鼓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能更容易理解掌握所学知识”“使学生能够随时与教师同学交流”并且“培养了学生良好信息素养”。而“利于学生之间协作学习”和“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两项的均分略低于4分。

(2)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调查分析

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调查包括了两方面,一是教师对信息化教学工具的熟悉程度和使用情况,二是教师对微课制作和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参与程度。对教师信息化教学工具的熟练程度和使用情况的调查采用5度量表,1表示非常不熟悉或者不使用某一种信息化教学工具,5表示非常熟悉或者总是使用某一种信息化教学工具。

从表4可以看出,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PPT教学”,均值为4.67,高达76.5%的教師表示在课堂教学中“总是使用PPT”。但“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使用频率很低,均值只有2.43,且标准差为1.421,有40.1%的教师选择很少“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在课外,教师对网络的使用多局限于“利用网络获取教学资源”,均值为4.28。另外教师使用网络“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和“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频率一般,均值分别为3.76、3.63和3.25。在线上教学中,教师“利用网络进行翻转课堂”的使用频率很低,39.4%的教师表示自己不会或者很少“利用网络进行翻转课堂”,均值仅有2.91。

从表5可以看出,教师对“PPT”和“多媒体教室系统”的熟悉度较高,分别有60.9%和41.6%的教师表示自己对“PPT”和“多媒体教室系统”非常熟悉。对“音视频处理软件”“网络自主学习平台”和“在线开放课程平台”的熟悉度一般,均值分别为3.61、3.47和3.25。教师对“微课制作软件”和“动画制作软件”的熟悉度非常低,均值只有2.61和2.47,有1/4左右的教师表示对两种软件非常不熟悉。

从教师对信息化工具的使用和熟悉程度调查分析结果可以推测,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信息化工具是“PPT”和“多媒体教室系统”,对“交互式电子白板”等信息化工具的使用率不高。在课外,教师经常使用网络“获取教学资源”,但局限于使用现成资源,一般不用音视频处理软件对网络获取资源进行处理,使其符合自己的教学需要,教师对音视频处理软件的熟悉度也一般。另外,使用网络“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和“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频率一般,网络自主学习平台的熟悉度也一般。教师利用网络进行翻转课堂的频率较低,对“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微课制作软件”和“动画制作软件”的熟悉度也很低。

本文进一步对教师微课制作和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参与程度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57.8%的教师制作过微课,而参与过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教师只有36.7%。

(3)教师信息化能力发展的制约因素

为了找出教师信息化能力发展的制约因素,我们对教师的性别、年龄、教龄、职称和学历等不同组教师的信息化工具的使用和熟悉程度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男教师的信息化工具和熟悉程度均高于女教师,但只有熟悉程度具有显著性差异(p=0.025)。整体来说,随着年龄增长,教师对信息化工具使用和熟悉程度在下降,40-50岁之间的教师的信息化工具使用和熟悉程度均是最低,均值分别为3.48和3.35,50-60岁之间的教师的使用和熟悉程度均有小幅度回升,但是ANOVA结果显示,只有40-50岁之间的教师使用程度显著低于20-30岁之间的教师(p=0.021),其他均未有显著性差异。另外,教龄在5-10年之间的教师信息化使用和熟悉程度最低,但事后检验结果显示,不同教龄组教师信息化工具使用和熟悉程度均没有显著性差异。职称调查结果显示,从助教到副教授,信息化工具使用和熟悉程度均在下降,教授两者都略有提升,事后检验结果显示,不同职称教师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从学历来说,随着学历的升高,教师信息化工具的使用和熟悉程度均在升高,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信息化工具使用程度要明显高于硕士和本科学位的教师。我们将各因素和信息化使用和熟悉程度做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除了性别与熟悉度显著相关外,教师的年龄、教龄、职称、学历均未与教师对信息化工具的使用和熟悉程度呈现显著相关。

为了进一步找出教师信息化能力发展的制约因素,我们对教师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主要困难以及信息化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统计,题目设置为多选题。

从表6可以看出,有超过80%的教师认为信息化教学影响因素中“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观念和意识”“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学校的软硬件条件”比较重要。相对来说,“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学生已有的学习习惯”不是那么重要。

表7统计了教师在应用信息化工具教学时遇到的主要困难包括“没有足够的技术性支持”“缺乏优质教学资源”“计算机计能不足”和“没有配套的硬件设备支持”。

也就是说,信息技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制约因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教师自身信息技术能力;二是学校提供的相关政策、技术支持和配套设施(包括软硬件两方面)。

我们进一步调查了教师参加信息化培训的情况,并将教师对信息化工具使用和熟悉程度与参加培训与否做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参加培训与否与教师对信息化工具使用和熟悉程度呈显著相关,参加过培训的教师信息化使用和熟悉程度均高于未参加过培训的教师(p=0.007,p=0.000)。我们对教师认为有效的信息化能力培训方式进行调查,采用5度量表形式,1代表没有作用,5代表作用非常大。从表8数据可以看出,较有效的培训方式为校内外提供的面授学习和培训。

三、调查结果

2003年,教育部正式启动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2007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发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倡导采用课堂面授和计算机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4]。从问卷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这10年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总是利用PPT辅助课堂教学的教师比例高达70%以上,利用网络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比例达到了66%。

然而《新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提出要鼓励教师建设和使用微课、慕课,利用网上优质教育资源改造和拓展教学内容,实施基于课堂和在线课程的翻转课堂等混合式教学模式。调查结果显示,教师对动画制作软件、微课制作软件和在线课程网络平台等信息化工具均不够熟悉。只有57.8%的教师制作过微课,36.7%的教师参与过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或者利用网络实施翻转课堂,这说明要实现《新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所提倡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仍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通过进一步调查发现,男教师的信息化能力高于女教师,随着年龄、教龄和职称的增长,教师信息化能力在下降;而随着学历的增长,教师信息化能力在上升。分別统计结果显示,年龄在40-50岁之间的,教龄在5-10年之间的,职称为副教授的教师的信息化工具使用能力最低。另外,调查发现,参加过信息化培训的教师信息化水平要显著高于未参加过培训的教师。

教师信息化教学的实施与性别、教龄、职称和学历等因素关系不大,主要影响因素有两个,一方面是教师自身信息技术能力的不足;一方面是学校提供的相关政策、技术支持和配套设施不完善(包括软硬件两方面)。

四、对策与建议

根据调查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在构建大学英语课程体系过程中提高教师的信息化能力

调查发现,大多数教师已经认识到信息技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积极作用,然而教师的信息化能力却不高,这说明教师还没有意识到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大学英语教学的必要性。各高校应以大学英语课程为平台,建设线下教学和线上教学的大学英语课程新体系,在构建新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实践中推进教师发展,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的意识,从而自主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2.应结合高校自身实际,建立系统的、有针对性的教师信息化技术培训制度

高校往往注重新教师的教学能力的培训和进修,调查发现年龄在40-50岁之间的,教龄在5-10年之间的,职称为副教授的教师的信息化工具使用能力最低。各高校应该结合自身情况,对教师定期展开信息化能力的调查,基于调查结果,对相关教师进行信息化能力的培训。另外,各高校可以在有能力的情况下成立教育信息化部門,为教师搭建交流平台,随时为教师提高技术指导和支持。

不管各高校的差异如何,大学英语教学系统正在《新大学英语教学指南》的要求下发生新的范式的转变,新范式对大学英语教师的信息化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因此,为了加快大学英语教学信息化的进度,高校可以结合自己学校实际情况,一方面,增强数字化教学环境的建设,搭建适合本校的网络学习平台,构建新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并为教师制作微课、慕课、实施翻转课堂提供充分的软硬件支持;另一方面,建立大学英语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制度,搭建交流平台,提供技术指导和支持,促进信息化能力较低的大学英语教师群组主动参与培训,提高教师信息化技术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守仁.中国外语教育发展研究(1949-2009)[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2]王守仁.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要点解读[J].外语界,2016(3):2-10.

[3]张一春,王宇熙.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及提升对策——基于江苏省74所高职院校的调查[J].职业技术教育,2015,36(36):70-74.

[4]王海啸.大学英语教师与教学情况调查分析[J].外语界,2009(4):6-13.

[5]王守仁,王海啸.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调查及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方向[J].中国外语,2011,8(5):4-11+17.

[6]张松松,顾云锋,潘艳艳等.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研究报告——以南京地方高校为例[J].外语电化教学,2016(2):70-74.

[7]张松松,顾云锋.大学英语教师教育技术发展调研分析——以南京地方高校为例[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6(4):65-70.

[8]张一春.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及培训策略[J].教育与职业,2009(2):82-84.(编辑:鲁利瑞)

猜你喜欢

大学英语教师教育信息化
浅析空间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
学术沙龙:大学英语教师在职专业发展的可行之路
专家评价对大学英语教师课堂教学影响的叙事探究
中医药院校公外教师向ESP教师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如何加强校园信息化建设创学校发展提速平台
中国—东盟背景下广西地区大学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的问题和对策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地方高校实验教学探讨
信息技术与教学难以深度融合的成因及解决途径探析
高职学院信息化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