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之我见

2018-02-15屈大伟

读天下 2018年24期
关键词:初中数学培养核心素养

摘 要:伴随着现代化教育教学的全面发展,课堂教学改革逐渐地深化,各种新颖独特的课堂教学模式,应运而生,深刻地影响着课堂教学形式的转变和创新,而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越来越受重视。初中数学教师根据自己所任学科的特点,把握课堂教学发展的规律,把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放在重要位置来抓,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学生逐渐地构建数学模型,强化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达到课堂教学效率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生;核心素养;培养

现代教育教学的全面发展和进步,促使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化,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逐渐提升到日程上,展现出与众不同的魅力和独特的优势,促使学生逐渐形成优秀的道德品质和修养,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初中数学牢牢地把握新课改前进的航向,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加强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为学生提供和创造更多的机会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学习数学知识,深度地挖掘课堂教学中的创新资源,找寻到与学生实际相吻合的生活资料,建立科学的数学知识体系,引领学生积极地探索和发现数学知识,促使学生数学能力和素养的提高,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实际入手,就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如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和探索:

一、 营造自主预习的良好氛围,促使学生主动地开展学习

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离不开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只有让学生主动地融入到学科知识的探究中,学生才会发现自己在学习中的不足和缺陷,在课前自发地进行预习,整合学科知识,搭建知识交流的平台,用所学的知识分析新知识,实现新旧知识之间的串联,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所以初中数学教师要运用恰当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预习,为核心素养的培养奠定基础。比如学习在学习“相似三角形”这部分内容时,教学之前,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进行自我预习.在预习中,教师可以对学生提出一系列的问题:什么是相似三角形?如何证明相似三角形?相似三角形和全等三角形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在预习的时候就能够有目的地进行.预习中学生会对相似三角形的定义有一定的理解,在判定一些相似三角形时,也许学生会出现一些问题,例如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中有这样一条定理——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组对应边的比相等,并且相应的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此时学生就会产生疑问:为什么要限定是夹角,为什么不能是别的角?学生不能理解的時候,便会将这些问题拿到课堂中进行讨论,教师向学生解释的过程中,就可以利用全等三角形类似的判定定理帮助学生理解——在全等三角形的证明中有“边角边”的判定定理,但是并没有“边边角”的判定定理,同时可画出一些反证的图形以帮助学生理解.通过学生自我学习、提出问题以及教师释疑的过程,就能增强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自我分析能力也会得到提升。

二、 优化课堂教学的结构和环节,深入贯彻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

课堂教学结构、环节在设计过程中,必须遵循新课标的要求,以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为宗旨,选取能突出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内容,强化学科知识的重难点,促使学生更便利地掌握学科知识。为此,初中数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设计时,要把教学结构的调整、教学环节的更新,放在重要位置,真正把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末。例如,在对勾股定理知识内容开展教学时,教师可以将古代“结绳记事”引入到课堂中,借助于绳子上的点寻找直角,然后提出勾三股四弦五的观点,并对《周髀算经注》中提及到的勾股定理知识进行讲解,最后讲解书本中的勾股定理知识,使得学生在对这些知识了解的基础上深入了解我国数学发展史,从而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提高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三、 把握数学学科的特征和规律,有效地提高学生创新思维意识

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仅表现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上,更主要地体现在创新思维意识的发展上,只有学生在学习中,形成优秀的思维品质,课堂教学才会充满活力和生机。为此,初中数学教师要为注意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采用有效的措施,拓宽学生学习数学的范畴,促使学生核心素养的不断加强,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首先,于课堂教学时需针对性采取个性化指导,使得不同成绩、不同层次学生均可参与至教学中;其次,需结合数学特征,精心设计讨论话题,且对学生实施个性化指导,使其思维品质得以提升。例如:教师于教授“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这一知识点时,可先组织学生自行动手做出三角形三个内角,使其学会通过使用辅助线把三角形三个内角转化,以帮助学生于实验几何——推理几何这一教学过程中拓展数学学习思维。之后,数学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探讨数学知识,利用辅助线运用不同转运方式,使其意识到几何证明的不变性与变性。所以,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时,教师需将数学知识作为载体,重点培养学生数学思维,为提高其核心素养打好基础。

总而言之,我国的教育教学体制逐渐健全和完善,促使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步伐不断地深入,在实际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更加主动地运用上述方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精心地设计教学过程和环节,营造出自主、自由的课堂氛围,实现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的密切结合,循序渐进地渗透数学思想,强化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从而全方位锻炼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以推动学生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杨舒雅.浅谈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科技资讯,2016(44):167-168.

[2]刘思文.初中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方法[J].发现(教育版),2017(04):68-69.

作者简介:

屈大伟,重庆市,重庆市酉阳第一中学校。

猜你喜欢

初中数学培养核心素养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