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钦国运用“辛润法”治疗肾性水肿经验探微
2018-02-15张恩兰聪颖汤水福指导洪钦国
张恩,兰聪颖,汤水福 指导:洪钦国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东 广州 510405;2.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 广州 510006
洪钦国教授是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名中医,从事中西医结合防治肾病临床、教学、科研工作50年。洪教授勤求古训,博采众长,擅长治疗各种肾脏疾病。在临床上以辛通温润法治疗肾性水肿疗效独特,笔者有幸师从洪教授,现将其运用“辛润法”治疗肾性水肿的经验总结如下。
辛润法源自《素问》,《素问·脏气法时论》曰:“肾主冬,足少阴太阳主治,其曰壬癸,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素问·至真要大论》亦云:“寒淫于内,治以甘热,佐以苦辛,以咸泻之,以辛润之,以苦坚之。”后世医家对此多有阐发,如《本草纲目》载:“肉桂下行,益火归源,此东垣所谓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其气者也。”《本草经疏》曰:“桂枝、桂心、肉桂,夫五味辛甘发散为阳,四气热亦阳……辛以散之,热以行之,甘以和之,故能入血行血,润肾燥。”历代医家或述其象,或寻其因,或论其法,或探其药,或究其方,对此不断引申发挥。洪教授苦思经旨所蕴而有一得,结合临床实践,使经典回归临床,指导临床实践,用辛通温润法治疗肾性水肿取得很好的临床效果。
洪钦国教授认为,肾为水火之宅,内藏元阴、元阳,肾阴主水,是为元阴,肾阳主火,是为元阳。在生理情况下肾水应上济于心,以养心火,使心肾相交,水火既济;病理情况下,肾水不升,心火无制,可致心肾不交。而肾水不升的原因一般都认为是肾阴不足,往往忽略了肾阳不足也可致肾水不升,因肾阳不足时,寒凝腠闭,津液输布不畅,周身失去濡养;鼓动无力,不能蒸腾肾水上升,心肾不交,心火亢上,从而出现咽干口燥等燥象。因此,“肾燥证”是继发于腠理闭合、津液输布不畅的一种病理表现,而不是一种致病因素[1]。清代尤怡将燥分为“阴凝之枯燥”和“阴竭之枯燥”,由上述可知,“肾燥”当属前者。张景岳曰:“肾为水脏,藏精者也,阴病者苦燥,故宜食辛以润之,盖其能开腠理致津液者,以辛能通气也,水中有真气,唯辛能达之,气至水亦至,故可以润肾之燥。”辛润法的机理是用大辛大热之品,辛以散之,热以行之,起沉寒,破痼疾,行气化水,布散津液,破阴回阳,散寒通脉,最终达到“燥者润之”“燥者濡之”的目的[2]。故洪教授认为,“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可理解为:当肾阳不足,不能蒸腾肾水上升而出现燥象时,应用辛通温润的方法来治疗,因辛能通阳化气,温可强壮元阳,使肾水得以蒸腾,津液布施正常,则全身得以濡润。
1 “肾燥证”与肾性水肿
肾性水肿是指各种原发性或继发性肾脏疾病所致的水肿。首先发生在组织疏松部位,如晨起时发现眼睑和面部水肿,然后发展至足踝、下肢,严重时波及全身,甚至出现胸水、腹水等。现代医学认为肾炎时,机体出现免疫性炎症,蛋白大量从尿液丢失,导致低蛋白血症,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水分从血管腔内进入组织间隙而发水肿;或肾衰时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而见尿少,体内水钠潴留而致水肿。本病病理机制比较复杂,临床西药治疗有一定疗效,但副作用较大,而中医药治疗凸显优势,因此利用中医理论辨证施治显得尤为重要。
洪钦国教授认为,肾性水肿主要与肺脾肾三脏相关。《素问·水热穴论》云:“其本在肾,其末在肺”;《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景岳全书·肿胀》:“凡水肿等证,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唯畏土,故其制在脾”。肾主行水,机体气化功能的发挥及正常的水液代谢,全赖肾阳的气化作用。脾主运化水谷精微和水湿,对被吸收的水谷精微中多余的水分,能及时转输至肺和肾,通过肺肾的气化功能,化为汗液、尿液排出体外。津液由阳气所化,亦赖阳气敷布,即气能生津,又能行津。若脾肾阳虚,腠理闭塞,气化无力,津液无法输布,潴留在内则出现水肿,外无阴水之濡润而见“燥”象。因此,“肾燥之证”和“水肿”都是脾肾阳虚,水液不行所导致的病理结果。同时,水肿既是病理结果,又是病理因素。清·叶桂《温热论·外感温热篇》说:“湿胜则阳微”。《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湿胜则濡泄,甚则水闭胕肿。”湿为重浊有质之邪,湿邪入侵,人体阳气与之对抗,故湿邪侵人,易伤阳气,更伤脾肾之阳。同时湿邪易留滞于脏腑经络阻遏气机,使脏腑气机升降失常、经络阻滞不畅,阳气郁闭,无法推动津液的生成及运行输布,从而加重燥象。再者,津血同源,水肿时津液从脉管溢出停滞于四肢、胸腹,则脉管中血量减少,血液循行滞涩不畅,从而发生血瘀之病变,血瘀易致气滞水停,愈加加重燥象。
2 辛润法与肾性水肿
张景岳在《类经》中注释:“肾为水脏,藏精者也,阴病者苦燥,故宜食辛以润之。盖其能开腠理致津液者,以辛能通气也。水中有真气,唯辛能达之,气至水亦至,故可以润肾之燥。”“辛”味可温肾阳助蒸腾气化,可暖中焦脾土升散津液,有利于脾津上达于肺,肺通过宣发肃降发挥其“主行水”的功用,将水液润布于周身表里,周身表里才会滋润,未有所燥,达到“润”的功效,故可“以润治燥”[3]。辛润法治疗肾性水肿的原理:一是辛温化气。以辛温助阳之品鼓动阳气,化气行水,推动阴精的敷布,方能润泽周身,消除水肿。二是辛散行气。《本草纲目》有云:所谓辛走气,能行气,辛以润之是矣。通过“辛走气”,“辛散”的作用特点能使人体闭合之腠理开泄,寒邪得散,阳气得通,气机通畅,津液得以正常输布排泄,机体得润,水停所造成的干燥之象随之而去。因此,“润”是“辛”的目的与结果。故“辛以润之”,其润燥的效果是通过其行散作用而产生的治疗效应,非直接生津以润。即通过“辛走气”,“辛散”的作用,使津液在气的推动下,得以正常的输布、排泄,从而达到了“燥者润之”“燥者濡之”的目的。洪教授在临床中主张辛通温阳和利水合用治疗脾肾阳衰型肾性水肿,虽然力缓,但疗效巩固,消肿后复发少,常用附子、生姜之属,附子与白芍配合使用,能增强利尿作用,白芍还能制约附子温燥之性。即使患者微有口干、苔微黄之征,也要认清此为肾阳虚不能蒸腾阴津之故,不要轻易转化为清利湿热。
肾性水肿是一个气乱血水的过程,亦即由气分病致血分瘀,血分瘀致水分肿,水分肿气分更病的恶性循环过程[4]。叶天士云:“络以辛为泄,辛散横行入络”。“辛”味药能开发郁结,宣通气血,活血通络。辛味之类如姜黄、延胡索、红花、川芎、莪术、当归、乳香、郁金、香附、桂枝等正是行散、活血、通经、润燥的常用药物,故能改善营血瘀阻所致血行障碍,促进水液输布,改善水肿及脏腑组织器官失去濡润之“燥”证[5]。
3 辛润法临证常用方剂
洪教授运用辛润法治疗肾性水肿常用的方剂主要有真武汤、温脾汤等。真武汤为温阳利水的代表方,源于仲景《伤寒论》,方中以辛温之附子为君。《本草正义》云:“附子,本是辛温大热,其性走散,故为通十二经纯阳之要药,外则达皮毛而除表寒,里则达下元而温痼寒,彻内彻外,凡三焦经络,诸脏诸腑,果有真寒,无不可治。”故附子可温肾助阳,助肾化气行水,达辛润之功,配合辛温之生姜散中土之寒水,白术健脾燥湿,茯苓渗利水湿并健脾,白芍补阴以敛阳,使阳气不外越,得附子、生姜而无寒凉之虑,且缓附子刚燥之性。实脾饮以附子、干姜大辛大热,温壮脾肾,白术、茯苓益气健脾,配枳实、木香、草果、大腹皮等行气利水之品,共奏温阳行气利水之功。洪教授认为,浮肿越明显,阳虚越重,可加重温肾阳之药,除加重附子用量之外,可选加桂枝、淫羊藿、仙茅等以助附子温阳利水,配合牛膝、丹参起活血化瘀之效,车前草加强利水消肿作用。
4 病案举例
蔡某,男,26岁。患者浮肿反复发作3年,再发3月就诊。患者因全身浮肿及蛋白尿,在某医院肾内科住院,诊断为肾病综合征。用大量糖皮质激素治疗,致消化道大出血,遂停用激素,其后浮肿日益严重后转本院。入院时见全身浮肿,下半身为甚,形寒怯冷,腹胀纳呆,恶心作呕,口干咽燥,舌质淡红,苔微黄,脉沉细。诊断:水气泛滥之水肿证(脾肾阳虚型)。治以温阳利水法,方用实脾饮合五苓散加减:熟附子、茯苓各18 g,桂枝、大腹皮、枳实各15 g,猪苓20 g,白术、木香、草果、干姜、泽泻各10 g。治疗月余,浮肿全部消退,后用健脾固肾法治愈,追踪10余年未见复发。
按:本案患者因有口干咽燥,舌苔微黄之表现,易误认为湿郁化热,而投以清热利水法。辨证的关键在于掌握浮肿严重,以下半身为甚,形寒怕冷。脉象沉细是为阳虚水泛之征;至于口干咽燥,舌苔微黄,乃是肾火不足,不能蒸腾肾水上升之故。《内经》云:“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此即温润之法,临证上常见水肿证口干者,此为肾阳虚不能蒸腾阴津上升之故,用附子等温阳药治疗后反觉口淡,可见《内经》理论之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