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式转换层建筑施工技术浅探
2018-02-15张跃忠
张跃忠
1 引言
伴随着历史的发展,我国的经济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也越来越高,这就归功于蓬勃发展的建筑行业。城市的建筑也越来越多,尤其是建筑。为满足人们需求,近年来国内外建筑发展迅速,并且逐渐朝着多功能、多用途的方向发展为。在我国,建筑的施工技术中的梁式转换层已经有了不错的成绩,并且也被充分应用于众多的大型工程中,但是在建筑事业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尤其是建筑施工技术及施工环境中所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依旧阻碍着建筑事业的发展。
2 转换层结构
2.1 梁式转换层结构概述
在建筑中,由于上部结构的受力较小,下部结构的受力较大,所以上部柱墙少、网疏,下部柱墙多、网密的布置是正常合理的。这样就导致矛盾在常规结构的布置与建筑功能的要求之间产生。为了使建筑多功能的要求得到满足,建筑结构的形式实现自上而下,轴线的布置实现自然过渡。在结构中,就必须设置转换结构构件。
2.2 转换层的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对生活条件,物质条件,居住条件的要求不断的提高。在当今社会下的建筑层数越来越高,甚至达到几十、上百层,如果每一楼层的功能用途和结构形式都几乎是一样的话,那么不仅不能使楼层的运用合理充分,而且也不能充分满足当代人的审美情趣。相比较之下,传统建筑的一幢楼只有一种居住功能,人们更喜欢将一幢楼的下部楼层布置成超市、餐饮和文化娱乐等设施;将中间楼层布置成办公用房;将顶部的楼层布置成住宅,这样,同样的一幢楼就可以有各种不同的用途及功能。这样做可以使得建筑的布局变得越来越丰富,但是时间长了就会暴露出其中的突出问题。建筑要求上部的小开间的轴线布置较多的墙体,中部的办公用房要求较小的和中等的室内空间,下部的公共设施部分,则希望有较大的自由灵活空间,柱网要求大,墙体要求少。这样的要求与建筑结构的自然不知、合理性恰好相反,那是因为结构的下部楼层的受力相对来说很大,也就是说正常的结构应该是下部的柱网密、刚度大、墙多,越往上部越弱。布置的结构与常规的方式相反是为了满足建筑功能的要求。为避免这些的问题出现,需要在结构中设置转换层。
3 梁式转换层在建筑应用的指标分析
(1)经济指标
转换板的厚度一般在2.0~2.8m之间,这个厚度值是从抗剪和抗冲切的角度考虑的。混凝土用量大、板厚重量大这两个方面对下部垂直构件的设计提出了很大的要求。转换梁从经济安全的角度出发,截面高度通长为1.6~4.0m。适用于跨度较小及承托数较少的转换梁截面高度在0.9~1.4m;适用于有特殊构件要求且跨度较大承托数较多的转换梁截面高度一般在1.5~4.0m。
(2)抗震指标
转换板由于厚度大、刚度强质量大等特点,使板本身承受很大的压力,且在竖向刚度突然变化的情况下,上下相邻层之间的作用力也很大。如果发生地震,在强烈震感反映下,特别容易发生震害。根据有关的实验研究表明,厚板的上下相邻层易出现混凝土裂缝及剥落在作用力的影响下。并且有关数据还表示厚板不仅会在竖向荷载作用和地震力的破坏下发生剪切破坏,还可能会发生冲切破坏,因此为了保证有较好的抗震能力,在厚板中应该三向配筋。
(3)转换层设计指标
建筑转换层在设计时为了满足上下部楼层刚度的变化,一般都会将下部楼层设计的刚度小于上部楼层的刚度。为了保证建筑满足抗震和抗风的设计要求,在设计时应尽量减少转换层上下楼层的承载力变化和结构抗侧刚度,并保证转换构件的安全性能。对于要求为2.8度的抗震设计,一方面要考虑构件的竖向地震作用,另一方面还要考虑竖向荷载、风荷载和水平地震的作用。
4 探讨转换层的运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4.1 转换层在设计中会出现的问题
在现代建筑中,尽管转换层的运用能够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诸多的方便,但转换层却受到设计和运用方面的阻碍。对现在设置转换层的建筑来说,当我们在对其进行设计的时候,在这之前,需要仔细的考虑转换层下部楼层的功能与设置的空间大小的关系,并使整个建筑物的刚度得到合理的控制,这样才能确保转换层的安全性和使用性。然而,如果为了确保楼层的安全性,采用了厚度相对较大的转换板,这样做不仅增加了建筑物的基础的压力,与此同时混凝土资源被大量的浪费了,给施工单位增加了很大的经济压力。
4.2 转换层在应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在转换层设计和制造的过程中,我们要采用较厚的混凝土以保证楼层的安全。但是,在采用较厚混凝土的同时会增加建筑物自身的重量,降低楼层的承载能力。这就导致在地震发生时,由于混凝土过于厚重而使其刚度变大,产生强烈的晃动,强烈的晃动会使得墙体和周围的混凝土块掉落,危机墙内外人员的生命安全,并会对墙体的美观造成一定的影响。许多商贩为了节省转换层在设计和制造时的成本,运用不合格的产品,导致工程的质量出现问题。他们在原材料方面,采用了不合格的材料,虽然这样制造出来的转换层表面上看似符合顾客的要求,其实其安全性能和使用功能远远不能达到合格标准,这就会导致豆腐渣工程,严重时甚至危及人们的生命安全。
5 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
5.1 钢筋施工技术
5.1.1 钢筋连接
各部位钢筋连接宜综合考虑受力情况、施工难易程度、经济效益等采用不同的连接方式。
转换梁的主筋,应采用最可靠且对钢筋无损害的连接方式,通常采用机械连接法;柱钢筋、剪力墙竖向分布筋宜采用电渣压力焊;转换层主梁腰筋及箍筋、联系梁主筋、板钢筋一般采用闪光焊接;其他受力较次要部位,如联系梁架力筋及箍筋可采用绑扎连接。
5.1.2 钢筋安装
通常采用的程序如下:搭设钢管平台支架→安装大梁底筋→套少量定位箍筋→自下而上分层铺设梁底筋→分层吊挂上部纵筋和腰筋→调整钢筋位置和间距箍筋逐根绑扎固定→柱头钢筋绑扎→拆除钢管支架。转换梁钢筋安装需特别注意是由于转换层施工工期较长、荷载较大,转换梁底部保护层垫块容易被压碎最终导致露筋严重。施工中混凝土保护层垫块可采用短钢筋裹高强水泥浆垫块或花岗岩垫块。同时箍筋安装过程中可采用开口焊接箍筋,可避免套箍筋施工困难。同时在安装过程中可采用节点部位预埋钢套筒的方式,以避免构件底部空洞。
5.2 混凝土浇筑技术
在浇筑过程中要注意分层浇筑,并且每一层的高度要控制在0.4m。混凝土的浇筑分为以下两个环节,即竖向结构和梁板结构。前者主要是墙、柱的混凝土浇筑,施工前,要对钢筋及预埋件进行全面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浇筑,若发现问题须及时处理,浇筑过程中要做好振捣工作,确保振捣密实,不过振、不漏振,并在混凝土初凝前进行二次振捣,借此来增强混凝土的密实度。混凝土浇捣完毕,并完成二次收平拉毛之后,应及时进行养护。按规范要求,采用覆盖保湿的方法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并在混凝土浇筑24h后,对其进行洒水养护,需要注意在洒水养护时,不得将覆盖在混凝土上的覆盖物全部掀开。梁底、梁侧及底板可采用带模自然养护的方式,这样可降低水分散失,当连续覆盖养护达到7d后,可将混凝土表面的覆盖物全部揭开,并进行洒水润湿,同时将梁侧模拆除,对梁进行洒水养护,养护时间为7d。
6 结语
综上所述,为保证建筑的工程质量,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方法,严格的组织,仔细认真的施工,确保了梁式转换层的施工质量,从而保证建筑的工程质量。
[1]中国建筑施工手册(5 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7:62~66.
[2]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102~103.
[3]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