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猪丹毒病的防控要素
2018-02-14曲世銮
曲世銮
(辽宁省瓦房店市动物卫生监督所,辽宁 瓦房店 116300)
饲养方式可以改变猪的一些疫病的发生规律,如具有明显季节性的疾病-猪丹毒,由于舍饲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此病是人畜共患病,不但会给养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还可能对饲养者或消费者造成一定的健康危险,使人患上类丹毒。为了更好地控制本病的发生,笔者将该病的情况简介如下。
1 临床主要表现
猪突然不吃食、体温为41.5℃左右,全身发抖、卧地不起、眼结膜充血,粪便干硬,背部、腹侧以及股内侧皮肤上出现了一些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红色疹块,用手触摸皮肤疹块明显凸起,用手指压色泽消退,放开手指后又迅速恢复原色。
2 剖检主要变化
剖检死亡的猪,背部、腹侧以及股内侧皮肤上有不同程度的形状各异的凸起疹块,肺充血,胸腹腔积液增多,胃肠道内黏膜弥漫性出血,脾切面在白髓周围会出现“红晕”现象。肾脏肿大也呈暗红色(花斑样),心肌出血。慢性心内膜炎(心脏二尖瓣增生)以及肾脏贫血性梗死等病变。
3 主要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表现、剖检变化及化验室检查(显微镜镜检无菌取患猪的肝、脾、淋巴结涂片,瑞氏染色后镜检,可见在细胞间有少量小杆菌),便可诊断为猪丹毒感染。
4 采取的主要措施
对病猪进行隔离,做好猪舍及周围环境的消毒,同时对发病猪进行用药治疗。
4.1 预防措施
预防方面除了做好卫生消毒、提高饲养管理等一般性措施外,在该病常发的猪场可在仔猪60~90日龄时,进行猪丹毒单苗或三联苗免疫接种。平时遇到气候多变或饲养条件改变时,可使用广谱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土霉素等)进行预防性用药。
4.2 治疗措施
可肌肉注射阿莫西林、安痛定、地塞米松等药物,对全群猪进行投药,如氨苄青霉素、氟苯尼考等药物,连续饲喂3~5d。
5 启示
5.1 注重查找病因
由于猪丹毒的病原菌在自然界中分布较广,除猪以外,鱼类、禽类以及某些野生动物也能携带该菌,特别在富含有机物的碱性土壤中可长期生存和繁殖。所以该病在散养户以及饲养管理水平较差的小型养猪场中时有发生,而在规模化、标准化饲养的养猪场中很少见。除此之外,近年来广谱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也是猪丹毒发生少的主要原因之一。
5.2 注意公共卫生
人一旦经外伤感染,可表现为局限性肿胀,红或紫红色,边际稍隆起,中间稍下陷,向周边发展,可伴有低热。偶有水疱、坏死,局部灼痛或痒感,伴有淋巴结肿大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