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圆环病毒Ⅱ型感染的诊治

2019-01-19秦智勇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8年12期
关键词:圆环猪群猪舍

秦智勇

(江苏省如皋市东陈镇畜牧兽医站,江苏 如皋 226571)

南通如皋某养猪场暴发以母猪产仔数偏少,且弱胎死胎数量较多,仔猪生长发育不良,关节肿大,被毛粗乱,腹泻,黄疸等为特征的传染病。剖检病死猪发现淋巴结肿大、黄染,肺脏大面积坏死,肝脏发暗、坏死,肾脏水肿苍白,胸腔积液,肿胀的关节囊中有大量渗出液,部分猪发生胸膜炎和心包炎,且有白色纤维素样渗出等。根据病猪表现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结合实验室检测结果,确定该猪场病猪感染了猪圆环病毒。

1 病原学特征

1.1 形态及理化特性

猪圆环病毒(Porcine circovirus,PCV)为圆环病毒科圆环病毒属成员,圆环病毒是单股环状的DNA病毒,是已知最小的动植物病毒,猪的圆环病毒是本属最具代表性的,与僵猪综合征有关。

1.2 血清学特性

PCV有两种血清型,即PCV-1和PCV-2。PCV-1基因组全长间的核苷酸同源性在96%以上,已知PCV-1对猪的致病性较低,偶尔可以引起怀孕母猪的胎儿感染,造成繁殖障碍,但在正常猪群及猪源细胞中的污染性极高。PCV-2对猪的危害极大,可引起一系列相关的临床病症,其中包括PMWS、皮炎肾病综合征(PDNS)、母猪繁殖障碍等。此外,还可能与增生性肠炎、坏死性间质性肺炎(PNP)、猪呼吸道综合征(PRDC)、仔猪先天性震颤、增生性坏死性肠炎等有关。

1.3 流行病学

猪圆环病毒感染,可以感染各种年龄的猪,仔猪感染后发病严重。胚胎期或生后早期感染的猪,往往在断奶后才可以发病,一般集中在18周龄,尤其在6~12周龄最多见,在PRRS阳性猪群中更易继发本病。怀孕母猪感染PCV后,可经胎盘垂直传播给仔猪,并导致繁殖障碍。感染猪可由鼻液、粪便等废物中排出病毒,经消化道、呼吸道引起感染。

PCV是致病的必要因素,但不是充分条件,必须在其它因素共同参与下,才能导致明显的和严重的临床病症,这些因素除了常见的、重要的病原体外,还包括饲养管理不善、通风不良、温度不适、免疫接种应激、不同日龄和来源的猪混养等。

1.4 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临床表现:主要特征为体质下降,消瘦,贫血,黄疸,生长发育不良或停滞,腹泻,呼吸困难,母猪繁殖障碍、内脏器官及皮肤的广泛病理变化,特别是肾、脾脏及全身淋巴结的高度肿大、出血和坏死。本病还可导致猪群产生严重的免疫抑制,从而容易导致继发或并发其它传染病。

1.4.1 猪断奶后多系统衰弱综合征(post-weaning multisystemic wasting syndrome,PMWS)

通常发生于断奶仔猪,该病的重要来源是PCV-2。患猪表现精神欠佳,食欲不振,体温偏高,肌肉衰弱无力、下痢、呼吸困难、眼睑水肿、黄疸、贫血、消瘦,生长发育不良或停滞,与同龄猪体重相差甚大,皮肤湿疹,全身淋巴结肿大,尤其是腹股沟,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明显,发病率为5%~30%死亡率为5%~40%不等,康复猪成为僵猪。剖检可见淋巴结肿大,肝硬变,多灶性黏液性脓性支气管炎。肺脏衰竭或萎缩,外观灰色至褐色呈斑驳状,质地似橡皮。脾脏肿大、坏死、色暗。肾苍白、肿大有坏死。心包炎,胸腔积水并有纤维素样渗出,胃肠黏膜有出血和坏死。组织学上可见肉芽肿性间质性肺炎,气管上皮坏死或脱落并演发为细支气管炎。淋巴组织多灶性凝固性坏死。肝、肾、胰脏实质细胞变性、坏死,并伴有不同程度的淋巴细胞浸润。

1.4.2 皮炎和肾病综合征(porcine dermatitis and nephropathy syndrome,PDNS)

通常发生于8~18周龄的猪。本病的发生除与PCV-2有关外,还与PRRSV、多杀性巴氏杆菌、霉菌毒素等的参与有关。发病率为0.15%~2%,有的高达7%。以会阴部和四肢皮肤出现红紫色隆起的不规则斑块为主要临床特征。患猪表现皮下水肿,食欲丧失,有时体温上升。通常在3d内死亡,有时可以维持2~3周。剖检可见肾脏肿大、苍白、有出血点或坏死点;皮肤苍白或黄染;肌肉萎缩;淋巴结肿大,肺肿胀,实如棕皮,肝脏发暗,小叶间结缔组织增生;病理组织学变化为出血性坏死性皮炎和动脉炎以及渗出性肾小球肾炎和间质性肾炎,这种损伤是由免疫复合物在血管壁的沉积而引起,是Ⅲ型过敏反应的结果,出现胸水和心包积液。

1.4.3 增生性坏死性间质性肺炎

此病主要危害6~14周龄的猪,与PCV-2及其它病原有关。发病率为2%~3%,死亡率4%~10%。眼观病理变化为弥漫性间质性肺炎,颜色灰红色。

1.4.4 繁殖障碍

PCV-1和PCV-2感染均可造成繁殖障碍,导致母猪返情率增高、产木乃伊胎、流产以及产死胎和产弱仔等。

2 初步诊断

2.1 眼观结果

母猪产仔数偏少,弱胎死胎数量较多,仔猪生长发育不良或停滞,伴有呼吸困难,后肢关节肿大,挤堆,食欲不振,被毛粗乱,腹泻,黄疸,死前大多有痉挛、抽搐等神经症状(见图1~2)。

2.2 剖解结果

剖解发现病猪淋巴结肿大、水肿、出血、有的甚至黄染,肺部粘连,肺脏大面积坏死,肝脏发暗、部分坏死,肾脏水肿苍白,胸腔积液,有的病死仔猪肠鼓气严重,肿胀的关节囊中有大量渗出液,部分猪发生胸膜炎和心包炎,且有白色纤维素样渗出等病理变化(见图3~8)。

3 防治

PCV-2引起的PMWS迄今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也没有疫苗可以使用,加上PCV-2对常规消毒抵抗力很强,难以从猪场消除,会在较长时间内困扰养猪业。特别是在现今集约化养殖规模大、密度高的条件下更是要以预防为主。

3.1 猪场净化措施

3.1.1 坚持自繁自养,严格引种检测,最好能做到全进全出

3.1.2 改善养殖环境和设备,注意环境卫生,彻底搞好消毒对圈舍要有良好的通风、透光、保湿、防暑和清洁干燥,更要做好消毒措施,其程序应该是:空栏→除污→高压冲洗→喷药→干燥(数日)→二次消毒→干燥(次日)→备用,管理人员要做好更衣、换鞋、洗手等工作后,才可入舍。

3.1.3 严格进场检疫,及时处理病尸 买猪前做好引进种的疫情调查,病死猪不售、不运、不宰、不食,坚持深埋、焚烧或无害化处理。

3.1.4 加强饲养管理,健全防疫保健 限制混群,断奶和生长期猪舍各栏之间,加装隔板,防止猪鼻与猪鼻之间的接触;增加料位,保持较小的饲养密度;保持分娩母猪的健壮,良好的泌乳能力,这样能保证新生仔吃到初乳,增强抗病能力;关注仔猪的断奶关,保证一切对断奶仔猪有利的条件;在个阶段的猪群最好都使用营养丰富的全价饲料,提高抗病能力。

3.2 使用自家灭活苗预防或者应用“感染物质”

用本场病死猪病变严重的组织脏器制成灭火苗,免疫猪群;或者是采集病猪含度量高的内脏器官(如肺脏、脾脏、淋巴结等),研磨拌料,饲喂猪群,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3.3 药物预防

定期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类药物如支原净、金霉素、阿莫西林等,对预防本病或降低发病率都有一定的作用,主要是因为抑制了猪群中的一些常见细菌性病原体,增强了猪群抵抗力。对发病的猪群最好淘汰,不能淘汰的使用以上药物配合对症治疗,可降低死亡率。

4 总结

该猪场位于如皋市东陈镇境内的一块独立农田中,距猪舍西面3m有一绿地,每排圈舍之间有5m宽的绿化带,该猪场投入使用10年,现在的规模大约有生产母猪650头,后备种公猪3头(杜洛克和长白品种),后备母猪130头,年出栏数11700头。繁殖障碍疾病的发生对猪场的危害还是很大的,需对该猪场的免疫程序和饲养管理进行分析,以找到病因所在。

后备种公猪105和135日龄各免疫一次口蹄疫疫苗,115和145日龄各免疫一次猪瘟疫苗,125、155日龄各免疫一次伪狂犬病和疫苗,155和180日龄各免疫一次乙型脑炎疫苗,155、180日龄各免疫一次细小疫苗,引进后备种猪根据月龄大小,配种前20d安排口蹄疫、猪瘟、伪狂犬病、乙型脑炎、细小病毒疫苗各免疫二次。

生产母猪每年2月、6月、10月的5~10日各普免一次猪瘟疫苗,每年3月、7月、11月的5~10日各普免一次口蹄疫疫苗,每年1月、5月、9月的5~10日各普免一次伪狂犬病疫苗,一胎母猪产后3周免疫一次乙脑疫苗和细小病毒疫苗,每年11月20日、1月20日各免疫一次流行性腹泻和传染性胃肠炎。

生长猪7和21日龄各免疫一次支原体疫苗,25~30、55~60日龄各免疫一次猪瘟疫苗,3日龄(选用)、45日龄、85日龄(选用)各免疫一次伪狂犬病疫苗,75和105日龄各免疫一次口蹄疫疫苗。

从免疫程序可以看出,该猪场并未对猪群进行蓝耳病的免疫,据驻场技术人员透露,因考虑成本问题,只有母猪在某些流行严重时才使用蓝耳病疫苗,该猪场感染猪圆环病毒病主要有以下原因:

(1)猪场并没有坚持“自繁”的饲养模式,猪场种公猪主要用于母猪诱情,并没参与生产繁殖,这种情况下,引进精液的同时,很有可能将某些种猪疾病带进猪场。

(2)病猪的处理不当,发病的仔猪只是从小猪舍中隔离出来,并没有将其带离健康猪群,甚至出现病猪群和健康猪群只有0.5m高的矮墙相隔的现象,这样不彻底的隔离,也是导致传染病不易控制的因素。

(3)病死猪的处理不当,该猪场病死的仔猪,一部分用来饲喂看门的2只狼犬,一部分丢弃于距猪舍西面3m绿地坑中,这部分病死猪没有撒消毒试剂,也未进行深埋,甚至没有掩埋。如此不善的处理方式是加快疾病传播的主要因素。据观察,该猪场饲养员在转移病猪及病死猪后,未经消毒,便进入猪舍,由此可见,猪场人员的消毒意识还有待加强。

(4)环境卫生的不洁净,首先是该猪场的粪便未经处理,便直接排放入猪舍前的河流里,长期以来,河水下层堆积了大量的猪粪,使得周围的空气混浊恶臭,对人和家畜的健康都有影响;加上该猪场的每个猪舍与猪舍间都有一个5m宽的池塘,池塘中丢弃了许多污物,这样的环境更是容易滋生细菌,给猪群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如果猪场能上述问题加强改善,淘汰病猪,对猪场彻底的整修和消毒,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并针对性地使用一些药物进行预防,笔者认为该猪场疾病应该能有所控制。

猜你喜欢

圆环猪群猪舍
健康猪群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猪圆环病毒病的发生、诊断和防治
母猪怀孕后如何控制猪舍环境
冬季猪舍有啥讲究
五环填数
防控猪群免疫抑制的技术措施
巧剪圆环
阳光猪舍与普通猪舍育肥对比试验分析
转动戒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