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习方法指导要具体

2018-02-13吴忠豪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8年11期
关键词:写作方法课文语言

吴忠豪

最有效的语文教学不是指导学生理解、分析课文内容,感悟教师对课文解读的感悟,而是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掌握学习方法远比理解课文内容重要,因为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举一反三,获得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这个角度讲,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只是“授人以鱼”,而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才是“授人以渔”。

语文教师一般都很重视指导学生体会文本的表达方法。比如,教学写人记事的记叙文,几乎每篇课文都要教学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描写。然而,按这样的方法从小学一直教到中学,还是有不少学生写作文时不会描写人物。什么原因?主要是因为教师教学人物描写的方法时,往往是画出相关语句让学生体会,而缺少具体指导。泛泛而谈地指导其实很难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因为小学生认识事物的基本特点是感性的、具体的,教师如果仅仅画出人物语言、神态、动作描写的句子,让学生体会这些描写表达了人物怎样的内心思想,学生认识到的只是“人物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等抽象概念,而不是实实在在的方法。学生最需要学的是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的方法,而如何指导学生掌握这些描写的方法,不少教师自己并不十分清楚。这就是问题的根本症结。

下面我们一起研读特级教师汤瑾《和氏献璧》(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的教学实录片段,看看她是怎样指导学生掌握“让故事中的人物会说话”这种学习方法的。

片段一:聚焦第三次语言描写

1.失去双脚的卞和捧着那块石头泪流满面。他想:这无价之宝难道真的要永远被埋没吗?(课件出示:“武王死后,文王登位。卞和捧着那块石头在楚山脚下痛哭了三天三夜,直哭得双眼泪尽,泪中含血。”学生齐读。)

2.这一“捧”一“哭”写尽了卞和的内心悲痛。于是,武王派人去了解情况。(课件出示:“那人问卞和:‘天下被砍去脚的人很多,为什么唯独你哭得这么悲伤呢?卞和回答:‘宝玉却被说成普通的石头,坚贞之士却被说成骗子,这才是我悲痛的原因啊!”)

3.交流:卞和的话表达了他怎样的心情?(一颗诚心被质疑,这是何等的痛啊!真是痛不堪言,痛彻心扉!)

4.指名读卞和的话。

这个环节主要引导学生读熟、读懂课文。教师以卞和三次献璧的具体描写为基础,通过抓关键词语读读议议,帮助学生体会人物的内心思想,引发学生对故事中语言描写的关注。如此设计,目标指向集中,环环相扣,颇具匠心,同时为体会文章写作方法的教学埋下伏笔。

片段二:对比朗读,体味人物语言描写的作用

1.人物的语言能传递出人物的情感。玉匠质疑的是卞和的自信、眼光和忠诚,而卞和急切地解释中掩饰不住心中的悲愤。如果此处这样写呢?

课件出示两组句子。学生对比朗读,体会句子在表达上的区别。

第一组

A.玉匠仔细端详一番说,这是一块普普通通的石头。卞和解释说,石头里藏着稀世珍宝,大王不要听信玉匠的话。

B.玉匠仔细端详了一番,说:“这只是一块普普通通的石头。”卞和急切地解释说:“这块石头虽然外表一般,但它的内里却藏着稀世珍宝!玉匠无知,您不能听信!”

第二组

A.那人问卞和为何哭得这么悲伤。卞和说出了自己悲痛的原因。

B.那人问卞和:“天下被砍去脚的人很多,为什么唯独你哭得这么悲伤呢?”卞和回答:“宝玉,却被说成是普通的石头;坚贞之士,却被说成是骗子,这才是我悲痛的原因啊!”

2.读读议议。(引导学生体会:让故事中的人物会说话,能让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具有立体感,让读者读后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3.齐读课文,再悟人物语言描写的作用。

让学生体会故事中人物语言描写的作用,如果仅仅读课文中的句子,他们很难体会这样描写的好处。这个环节,教师通过句子比较的方式,将课文中的人物语言改为叙述性的句子。改写后的句子表达的意思变化不大,但表达作用却有很大差别。通过比较,学生非常直观地体会到写文章时让故事中的人物会说话能让读者产生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阅读效果。

片段三:想象创编,让故事中的人物说话

1.聚焦第二次语言描写,想象描写人物对话

第二次,当卞和把宝石献给武王时,课文是这样写的:武王登位,卞和又把那块石头献给武王。武王还是让玉匠鉴别。玉匠不屑地说:“这不过是块普通的石头。”武王也认为卞和犯了欺君之罪,下令砍去他的右脚。

这段话中,武王、卞和都没有说话。想一想,此时此刻武王会说什么,卞和可能会说什么。拿起手中的笔,写一写,让故事中的武王、卞和说话。

学生写完后,交流点评。

2.聚焦第三次献玉,再次想象描写人物对话

(课件出示:经过仔细打磨,玉匠把一块温润澄净的美玉呈献上来,在场的人都惊呆了)课文只用“惊呆了”描写在场人的神态。想象一下,此时此刻,文王和卞和会有一番怎样的对话?

集体讨论,再次描写文王和卞和的对话。

交流评议,自主修改,同桌交流。

阅读教学中,体会文章写作方法的目的是指导学生运用。对学生而言,运用写作方法的难度远远超过对写作方法的理解,所以教师设计了“想象创编,让故事中的人物说话”环节。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这节课所学的写作方法。更主要的是,通过这样的实践,学生以后能在其他语境中迁移运用这种写作方法。片段中,教师有意识地设计了两次创造性地描写人物对话的练习。这样可以让学生真切体会到不同语境中人物的对话是不同的,人物语言应该反映人物不同的内心思想。

通过这个课例,我们能对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获得以下几点启示:

首先,学习方法指导要具体,要切实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教师根据小学生认识事物的基本特点,将“体会人物语言描写”的表达方法单独作为一个环节精心设计:先通过两组人物语言描写的实例(一句只是简单地叙述,一句是人物语言的具体描写),让学生非常具体地认识到什么是人物语言描写,然后通过比较体会,让他们对文章中人物语言具体描写的效果有了感性认知。

其次,学习写作方法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运用。学生认识了某种描写人物语言的方法,也知道了这种方法对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作用,但这与能够运用某种方法描写人物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因为运用比理解更难,往往需要花费两倍三倍甚至更多的时间才能真正学会。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理解表达方法之后,最好趁热打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运用学到的表达方法。汤老师特意设计了“想象创编,让故事中的人物说话”的动笔实践练习,引导学生将学到的表达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写完后再组织学生交流评议,检查他们是否能在实践中灵活运用。这样的实践练习和交流评议,讓学生对如何正确描写人物对话有了更加真切、深刻的了解,为他们在其他语境中正确运用这样的方法打下了基础。

第三,学习方法指导要突出重点,不能蜻蜓点水。第一次设计时,汤老师根据课文的写作特点,将教学目标确定为“通过对人物语言、行动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了解寓言以故事说道理的表达方法”。教学中,她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反复朗读,体会课文通过人物语言、行动表现人物内心的写作方法。虽然花了很多时间,但由于目标过于宽泛、不够明确,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后来,她将教学目标聚焦在学习“让故事中的人物会说话”这个点上。由于目标集中,教学中就可以围绕目标充分展开指导。即:先关注三次献璧过程中的人物语言描写,然后通过朗读、对比认识让故事中的人物会说话在表达中的作用,最后创设情境,指导学生运用这种方法写话。这样层层推进、不断深入,使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无论是语文知识还是语文方法,教师都应该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一般来说,学生学习一种新的方法需要经历“认识——实践——总结”的认知过程。以往的语文课教学效率之所以不高,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想教的知识或方法过多。其实,评价一堂课的效率主要不是看教师教了多少,而是看学生学会了什么。学生要学会,必须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操练,而这必然要最大限度地压缩教师教的时间。因此,语文教师一定要转变教学观念,深刻认识语文课程实践性的特点,变追求“教过”为追求让学生“学会”。

责任编辑  姜楚华

猜你喜欢

写作方法课文语言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研究性论文摘要的写作方法
网络新闻写作方法与技巧刍议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