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教学改革“西陵答卷”
2018-02-13肖昌斌姜楚华尹培文刘家璇冯发柱刘春林乔能俊付蓉
肖昌斌 姜楚华 尹培文 刘家璇 冯发柱 刘春林 乔能俊 付蓉
2017年12月6日,宜昌市体育馆内展台林立,人头攒动,西陵区首届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简称“教博会”)在这里隆重举行。“县(市、区)级单独举办教博会,这在全国少见。我没有想到,西陵教育人投身教学改革的热情如此之高!西陵区这些年来的教改成果如此丰富!”北师大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副院长郑琰说。
西陵区是全国首批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区,是湖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区。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十五”、“十一五”、“十二五”期间,学校办学条件根本改善,校园建设一流,教学设施、设备先进。在此背景下,西陵教育怎么办?“全面推进教学改革,向改革要质量,用改革求公平,让改革成为助推新时代西陵教育发展的强大引擎!”西陵区教育局局长、党组书记田俊生说起西陵的教学改革,充满自信与坚定。
这些年来,西陵教育人勇于投身改革,用行动向社会、向新时代交上了一份有质量的“西陵答卷”。
做有思想的改革者
教学改革,时下教育的热门话题。纵观当今的改革,很多具有运动式特征——都是对别人、外地改革的一种简单模仿或复制。因此,许多改革雷声大雨点小,开始轰轰烈烈,不久便销声匿迹。
西陵区的教学改革有自己的一套认知体系:要么不改,要改就是系统变革;要么不改,要改就是持续进行,一改到底。这里的改革,虽然也学习别人、外地的经验,但绝不照搬照套;这里的改革,丝毫没有跟着改、跟风改、被动改的现象。
西陵区的教学改革,为什么能形成这种局面?“这些年来的西陵教学改革,我们首先强调在一定思想指引下改革,因为我们深刻认识到,没有一定的思想指引,教学改革必定失之浅薄,走不远。”西陵区教科院院长刘春林道出了破解教学改革困局的办法。“做有思想的改革者,实际上是要求改革者先理解教学,再改革教学,先形成一定的教学思想,然后在思想的指导下开展改革,遵循的是思想主导行为的法理。”刘院长补充说。
做有思想的改革者,首先吸引记者的是“西陵教育思想”。
作为宜昌市的中心城区,西陵教育人矢志不渝追求的是“首善教育”。它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办最好的教育。什么是最好的教育?西陵区的规划是:教育理念先进、硬件现代、团队优良、资源丰富、质量一流,让西陵教育成为鄂西渝东地区最新教育理念的生发中心、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示范中心、优秀教育人才的聚集中心、教育信息的资源拓展中心和教育教学改革的实验中心。这一规划落实到学校、教师和学生层面,就是要让每所学校充满生机,让每位教师充满智慧,让每名学生充满活力。二是让学生得到最好的人生起步。“首善”,始善也。“首善教育”的这种内涵,回答了西陵教育要培养什么人的问题。
在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前提下,西陵教育培养的人有什么特别之处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生力军。”西陵区的回答十分响亮。“生力军”原指新投入作战的战斗力很强的队伍,现在比喻新投入某种工作或活动能起积极作用的人员。西陵教育就是要培养这样的人。
“首善教育”折射出西陵教育人对教育的炙热情怀和美好追求,是西陵教育思想的生动外显,而不只是一个空泛的口号。这些思想大致包括——
区训:兼容 求索 大气 和美
教训:学为第一,教助学成
学训:敢为天下先,勇争天下强
研训:坚持 坚守 坚定 反思
区域办学理念:
祖国在我心中,祖國利益高于一切(政治观)
教育需要创新,更需要遵循常识(基础观)
润物无声,静待花开,让教育独具魅力(艺术观)
教育是着眼未来的事业,未来已来(发展观)
西陵教育发展战略:
前瞻(站在发展的前沿,超前思考,超前规划)
向内(向内使劲,走内涵发展之路)
坚守(认准了的事一抓到底,不放弃,不折腾)
西陵教育发展战术:
均衡+规范+特色
现代+精细+个性
西陵教研策略:
严活并举 闹沉相间 进退有致
文化引领 集团运作 市场调节
学校环境建设追求:
一砖一瓦皆有意,一草一木都含情
西陵网校建设愿景:
学生学习的园地,教师教学的凭借
领导管理的平台,家校联系的纽带
西陵教育人追求:人格高尚,学术精湛
西陵教育人日思录:
为西陵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今天我做了什么?
为自己充实而有意义的人生,今天我留下了什么?
这份西陵区首善教育思想清单看似散乱,如果进行归因分析,不难发现,它从不同维度、方向指向“首善教育”,形成了一整套“首善教育”思想体系。
“我很认同西陵区提出的‘首善教育思想及其为实现这种思想而规划的一系列战略、战术。西陵区对教育的理解是正确的,有些理解是比较深刻的。这样的理解和规划使西陵教育有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和特色,而统整于这种思想背景下的一切行动将是十分有力的。”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西陵区特聘教学改革导师杨小微十分肯定“西陵教育思想”。
“一个区域就像一所学校一样,有自己的办学目标、办学理念、教训、学训等,在全国并不多见,而它们对于推动区域教学整体改革,提升区域办学品质十分有利。”复旦大学高教所教授、西陵区特聘教学改革顾问徐冬青对“西陵教育思想”也赞赏有加。
千万不要小视首善教育及其思想清单。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西陵区许多学校领导、老师办公桌上都放着这份清单。“我们很珍惜思想单,虽然它还不够完善,但毕竟是西陵的。放在案头,我们常常琢磨,努力用实践来阐释它的意义。”宜昌市实验小学校长黄荣指着思想单说。“思想一旦形成,行动就如虎添翼。有了思想的指引,教学改革还会随便、随意、随性吗?”西陵区教育局副局长蒋葵林满脸喜悦。
到西陵区采访,记者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做有思想的改革者”所带来的冲击力、行动力,和蒋副局长一样充满喜悦。与西陵教育人接触,总有一种很特别的感受,“我认为”“我的理解是”常常挂在西陵教育人的嘴边;“做有思想的人,干有价值的事”已成为西陵教育人的座右铭。最能折射出西陵教育人思想光芒的是“教学空间翻新”。
为什么要翻新教学空间?西陵教育人认为:要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让学生从小就敢为天下先,勇争天下强,教学必须创新。创新的原点在哪里?原点在空间翻新上,因为一定的教学理想、教学形态需要一定的空间支持。2000多年前,柏拉图在雅典城外的阿卡德摩斯森林中创建了阿卡德米学园,学园里设礼堂和图书馆各一,演讲室、生活室若干。孔子带着他的弟子游走于诸国,“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柏拉图和孔子为实现他们的教学理想创设了属于自己的教学空间。
教学空间的变革直接影响着教学理想的实现和教学形态的存在。一部教育发展史,也是一部学校空间的变迁史。空间改变一小步,却是教育理念改进的一大步。实现首善教育,必然要翻新教学空间。
有了翻新教学空间的思想基础,西陵区翻新教学空间的行动有序又有力。这些行动中,最值得一提的是“两搬一放”行动。“两搬”:一是将学校图书室里的一般性图书从图书室里搬出来,放置到教室窗台、学校走廊书架等学生易拿易放的地方,方便学生随时随地阅读。学校图书室只放置部分工具书和大部头经典书。二是在满足信息技术课堂教学需要的前提下,将电脑从专门的电脑室里搬出来,放置到楼梯间、宽敞的过道外和各个教室里,满足学生随时、随地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开展网上互动交流的需求。“一放”,教室外的校园要安放足够的可供师生坐下来休息、交流的座椅。还比如改造教室和功能室。学校想方设法扩大功能室面积,每室设置教学区和实践操作区。称谓上,不再称功能室,而称教学空间,如音乐室、美术室称为“艺术空间”。对教室和功能室进行全面改造,实现“一室多区”。每间教室都设置相对独立的听讲、笔记、作业区,网络学习和交流、讨论区,实践、活动区。将部分小教室腾出来,改造成个性化学习室。个性化学习室配专用电脑、条桌和4~5把椅子,供学生独立自学或小组合作学习。建设学科教室,放手让学科教师和学生依据学科特点和教学需要装扮教室,学生则走班上课。
思想有多远,目标就有多远,脚步就能延伸多远。西陵翻新教学空间取得的硕果,与其说是大胆行动的结果,不如说是西陵教育思想的胜利。西陵区教育局分管教师工作的副局长郑凯说,这些年,我们倾力培养有思想的改革者,形成了“西陵路径”。
“西陵路径”的核心是“培训与分享”。西陵区将组织教师“培训与分享”作为教师管理的主要任务,做实,做久,做出了成效。
借助高校培训。西陵区教育局每年预算200万元,专门用于教师参加高校培训,形成了“高端+特长+特色”培训模式和“名师+骨干+新秀”梯队培养格局。教育局依托北师大、华东师大、武汉大学等名校,从西陵教改需求出发自立项目合作办班,将一批批教育管理者、骨干教师、教坛新秀送到高校,开展“教育创新与校长领导力提升”等专题培训,让受训者接受专业培训与教育思想的洗礼。目前为止,全区教育工作者参加高校培训面已达到80%。“与高校联合培养师资、开展改革,教师才能快速生长思想,区域教育才有高品质。”西陵区教育局副局长张鹏深有体会。
参加教育联盟。“两基地两联盟格局的建立,让西陵教育改革在现代化发展道路上越走越稳。”谈起“两基地两联盟”,西陵区教育局教师管理科科长罗婷婷如数家珍:2016年5月13日,区教育局与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加入全国教育创新区域联盟,携手共建教育创新成果孵化示范区;5月19日,西陵区成为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研究所“教育现代化样本区建设基地”;12月15日,西陵区成为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教学改革)实验区,12所中小学成为第一批实验学校。
搭建分享平台。记者发现,在西陵区,“教学节”“教师学术节”是高频词。两年一次的西陵区“教师学术节”上,高峰论坛、示范课堂、成果展示等形式多样,学校、片区、全区层层展开,教师成为主角,人人争当专家。各校的“教学节”每学期开展,成为主题研讨、学术沙龙、教学竞赛的主阵地。此外,校校设有论坛,如清雅讲坛、首善讲坛、岭上论坛等,一月一次,成为常态。“我要感谢‘分享平台,是它把我引入对教育的深度思考与实践。”湖北名师、桃花岭小学教师胡春蕾充满感激。
如果说借助高校培训、参加教育联盟是借外力,那么搭建分享平臺就是向内使劲。正高级教师、西陵区营盘路小学校长杨凌云认为,这些培训与分享为教师指引了方向,促使大家反思,进而成为有思想的教学改革者。
扛起推动区域教学改革的大旗
谈到西陵教育改革,不得不提“现代课堂”。这场聚焦课堂教学的“静悄悄的革命”,以“现代”的名义回应着时代对教育的召唤,体现出西陵教育人的责任担当和革故鼎新的勇气。
围绕“现代课堂”,西陵教育推出了一系列原创成果:
2011年,在“我讲你听”一统天下的课堂教学背景下,毅然提出“学为第一,教助学成”,并将其作为区域教学改革的价值追求和基石。
2012年,从时间、空间、权力三个维度构建“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格局,让学生在课堂上站立成大写的“人”字。
2013年,针对教学目标大而空、宽而泛的现状,提出“聚焦目标,一课一得”,倡导基于目标的课堂教学。
2014年,从“科学、民主、公平、正义、可持续发展”五个方面研制“现代课堂评价标准”,完成了这场改革由稚童到少壮的成人礼。
2015年,以“空间改变一小步,却是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改进的一大步”的思想,拉开了翻新学校空间的序幕。
2016年,给课改实验学校挂牌,全方位升级改造课程、教学、空间、研训、行管等,彰显把改革进行到底的决心。
2017年,举办教育成果公益博览会,近500项成果参评,100多项成果现场展出,教师成为这场盛会的主体。
2018年,召开全区学校空间建设推进会,明确提出“筑就属于学生的学校空间”主张。
这场旷日持久的改革,发轫于课堂教学,但又不囿于课堂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食”,但又提供诸如课程、空间、管理等“套餐”。这就是西陵教育人对改革的基本认知: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要用工程的思维选点布局、重点突击。
深究这场改革还需回溯到2011年。
2011年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年份。那一年,“高效课堂”响彻大江南北,“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进行得如火如荼。那年春天,记者去西陵区采访,与冯发柱副局长聊起课堂教学。在近三个小时的访谈中,他接连抛出严肃而凌厉的话题:如今的课堂只见教师不见学生,这种“隐形人”的课堂谈何有效乃至高效?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能学到什么呢?二十年、三十年后,“钱学森之问”是否依然重门深锁?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学生提前离席了课堂?判断一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难道是教师教得如何精彩吗?当前有多少课堂教学改革是动真格的?不断涌现的教学模式真的触及教育的痛点了吗,有多少原创性可言?谈到动情处,他面色凝重,在办公室里走来走去——脚步跟随思绪越过一个个习以为常而又充斥着傲慢与偏见的樊篱,努力探寻下一个未知的高峰。最后,他夹着香烟的手一挥,说:“该是决裂与突围的时候了!”
在这场课堂教学的突围战中,西陵教育人祭出了“学为第一,教助学成”的大旗。“学为第一”,即课堂为学生设立,学生的学习与成长是一切教学行为的“法理”基础,是教师考虑课堂教学一切问题的基点,并以此作为课堂教学唯一的价值判断。“教助学成”,即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中的“同路人”与“帮助者”,不学不教,为学而教,顺学而导,学有所获。如果把学习比喻为一场战役,学生就是冲锋陷阵的士兵,教师的任务是在学生可能经过的每一个十字路口埋下指南针、作战地图和情报,在他们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走的时候,敏感地发现这些资料,并做出选择,继续前行。
在“学为第一,教助学成”理念的主导下,西陵区课堂教学改革的帷幕徐徐展开。之后,这场改革的内容与形式、内涵与外延不断拓宽、丰盈,并最终命名为“现代课堂”,但“学为第一,教助学成”一以贯之,始终是其灵魂与核心,与“现代课堂”互为表里。
教育改革从来都是如此:拥抱观念容易,行动起来难于上青天。西陵改革也不例外。所幸的是,他们智慧地理清了这场改革中如麻似网的错综关系,让课堂教学绽放出别样的精彩。
首先是教与学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讲,课堂教学改革就是革除旧有的、建立新型的教与学的关系。如何从当前“教”的一枝独秀,走向“教”与“学”的齐头并进?西陵教育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设计“学”的活动与策略。学生只有在讨论、探究、实验、质疑、辩驳、追问、补充、鉴赏等“学”的活动中才能建构意义,发现自我。围绕这样的理解,备课中的教学设计不再只是教学过程的线形描述,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及相应策略的预设;课堂推进从过去只关注“怎么教”转变为关注“如何学,学的状态怎样”。这种改变把学生从“被牵着走”的困境中解脱出来,也把教师从孤立的教学方法层面解放出来。
形成结构化的学习过程。最有效率的学习是帮助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结构。具体到某一项内容的教学,教师先引导学生整体学习知识的大框架或上位概念,再学习大框架中的局部知识或下位概念。这种方法可以简要地称之为“学结构——用结构”策略。如教学五年级的《白杨》时,第一课时以课文为例,重点探究“借物喻人”表现手法中人与物的关系,了解其主要特征;第二课时则运用所学方法,阅读两篇同类型的散文,感悟文字中蕴含的思想情感。
建立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西陵区提出了听评课的四大基本原则:上课教师课前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做学情分析;听课教师必须坐到学习小组中去,收集学习信息;评课以数据和事实为依据,减少感性的、经验性的评说;以改进学习为目的,重构教学策略。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打破了从教师到教师、从教法到教法的观(评)课模式,建立起新的评价机制:听课者和执教者在课堂上收集学生现场学习的证据,通过对学习证据的归因分析,发现学生不同的学习特点和教师教学的不足,并基于这些证据和分析制订课堂教学改进方案。评价视角的转变,让课堂教学摆脱了囿于教学方法原地打圈圈的怪象,驶向“深蓝”。
其次,改革与常规的关系。课改之初,有学校、教师强烈要求教科院提供诸如“三三六”“自学—合作—展示—反馈”等“套路”,但最终没有如愿。这也招致了部分教师的不满:“有了方向,但我还是不知道怎么走路啊。”“告诉我们该怎么做就行了,其他的都不重要。”面對抱怨,教科院多次召开恳谈会,最终大家达成一致意见:课堂教学改革,改变的不仅仅是课堂形态,还有教师的思维方式;课堂教学改革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但说到底是一项极富创造性的、个性化的行动;在宽容、自由的氛围里,教师从来不欠缺实践智慧;只有教师成为积极的学习者,才能与学生“共舞”;课堂教学改革的目的之一,就是让每个教师拥有自己的教学主张。
思想解放,只为焕发创造力。在“学为第一,教助学成”的旗帜下,每所学校、每个教研组,甚至每个教师都迸发出巨大的活力,纷纷亮出自己的“旗号”:西陵区外国语实验小学走课程整合之路,打破了学科内部及学科之间“老死不相往来”的局面;绿萝路小学一年级实行包班教学,是全区第一所“吃螃蟹”的学校;桃花岭小学开设整本书阅读课程,给语文学习插上腾飞的翅膀;钱丽娟老师的绘画日记让作文变得好玩,汪蓉老师的批注式阅读风靡全校,石谦老师研发的数字电表在初中电学实验中发挥极大作用……这些五花八门的改革共同构成了多样性教学生态,惠及每位学生。
如果说“学为第一,教助学成”是一面高扬的旗帜,那么它不是定于一尊的图腾,而像丹柯手中的火把,召唤教师加入,与之共情、共舞。西陵教育人最希望看到的图景是:人人都有一面旗,人人都来扛“学为第一,教助学成”这面旗。当有一天,每个教师的头顶都飘扬着一面属于自己的旗帜时,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批判性思维就离学生不远了。
西陵教育人也深知,改革不是“拍脑袋”“跟时尚”,更不是颠覆一切,走向虚无主义,如果不守住底线和常识,教学将极不安全,来之不易的教改成果将付诸东流,改革的大旗也将黯然无光。为此,在推崇改革的同时,他们开展了两项极有意义的活动:一是在全区开展“读教育基础理论,做教育实践明白人”读书活动。教育局每年召开主题会议,向全区中小学、幼儿园赠送书籍,发布推荐书目。学校每学期开展读书分享、评选等活动。读书活动促使教师站在理论的高度审视课堂教学,让改革多了一份学术底气。二是研制《学科教学常识》,以“常识”的方式总结、巩固、传播课改成果。教研员带领学科骨干教师研读课标,梳理课改成果,花费近两年时间形成了学科手册单行本。如,小学数学在陈晓华老师的带领下,围绕“如何进行数的概念教学”“如何进行问题解决的教学”“如何进行图形认识的教学”“如何进行图形测量与计算的教学”“如何进行统计与概率的教学”等专题,用活泼的语言、生动的案例勾勒出小学数学全景式影像,让神秘的数学宫殿变得触手可及。
这两项活动都是笨功夫、慢功夫,但“笨”与“慢”之间最见精神:教学不需要狂飙猛进式的改革,在一路高歌向前的时候,不妨回头望望来时的路,想想当初为何出发。
最后,激情与理性的关系。这场改革始于民间,自下而上,没有政绩的考量,更没有行政命令的要求,完全出于西陵教育人的忧患意识和主城区价值担当——本来,他们可以躺在舒适区内安享既得成果,但他们偏偏选择了做教育的“堂吉诃德”。正是这份纯粹,让一切行动充满了激情,让本该沉重的步伐有了轻盈的节奏。
记者随手翻开西陵区教科院副院长、小学语文教研员乔能俊的工作笔记,发现这样一段记录:
10月8日上午,到滨江小学听课改实验教师张小林的课,课后就“如何指导学生组建合作学习小组”展开讨论。
10月9日上午,到三江小学听课改实验教师张雪的课,探讨小组合作学习推进的方式、步骤,下午召开全区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工作会。
10月10日上午,带领西陵名师诊断三江小学课堂教学,下午带领课改实验教师观摩天问小学的“分享式”课堂。
10月11日上午,在常刘路小学执教《游洞庭》,并与教师探讨基于校情的课改路径。
10月12日上午,到三江小学听课改实验教师邹慧琼的课。下午,所有课改实验教师集中于滨江小学,就本周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的共性问题进行梳理、研讨,走出会议室已是华灯初上。
这段记录只是乔副院长厚厚的工作笔记中一个极小的片断,但其中透露出的激情和理性清晰可见。事实上,为了减少“摸着石头过河”所产生的风险,教学改革之初,区教育局就邀请杨小微教授领衔的华东师大基教所的专家团队对改革的指导思想、成果预期、行动路径、实施策略等进行了反复的商讨、评估和完善,之后又长期跟踪,定期会诊。专家团队的介入为教学改革筑起了一道防火墙,既确保了学校和教师有翻越腾挪的自由,又不至于迷失方向、误入歧途。
教学改革的理性还体现在一线教师基于实践的研究之中。下面是记者从一位课改实验教师围绕“古典白话小说《‘凤辣子初见林黛玉》教什么”所开展的专题行动研究中撷取的片断。
第一步:在网上收集所有关于本课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录,然后做文献综述。
第二步:学习有关阐述明清小说基本特征的文章,了解其整体风貌。我们希望在一个较为宏阔的学术背景下解读《红楼梦》。
第三步:阅读《红楼梦》原著。带着研究的眼光读《红楼梦》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这样的阅读常常是从家务清零、妻儿熟睡之后开始。
第四步:收集近一百多年来学者关于这一章节、关于王熙凤的评论性文章。这些学界研究成果应该成为思考本课教学的基石。
第五步:做足以上功课之后,集中讨论:本课该学什么?哪些能成为核心知识?这样的研讨,往往会持续几个下午和晚上,并伴随着激烈的争鸣。
第六步:经过较为审慎的学情分析之后,拟订具体的学习目标。短短的几十个字,每个字都渗着思想的甘苦。
第七步:设计教学方案。立足于学生的“学”,设想大体流程,开发学习工具。这又是一次挑战性极高的创作,每一次设计都得经历十月怀胎般的生产过程。
第八步:进入“上课——听课——议课——重构”的循环模式。
第九步:反思总结,发现规律,即这类课文该教什么,怎么教。
九个步骤看起来有些琐碎、冗长、乏味,但触及筋骨的教学改革本就如此。改革没有那么多的“石破天惊”“前无古人”,改革也不是唱唱高调、动动笔头、贩卖几个时髦的词汇就功德圓满,而需要坐冷板凳、啃硬骨头、干苦活脏活,需要经历艰苦的学理上的思考、梳理和行动上的否定之否定。西陵教育人常挂在嘴边的是:教学改革要“眼高手低”“顶天立地”。所谓“眼高”,就是要视界开阔,目及学术前沿;所谓“手低”,就是要从常态的、共性的问题切入,以小搏大,改进实践,使教学改革上能“顶天”(追求高远),下能“立地”(不落入虚空)。西陵行动再次证明,改变了教学中某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固态,也许就打开了课改的一方新天地。
激发内生动力,开展有生命质感的改革
为什么西陵的老师这样热爱教育、醉心教学改革?“在西陵!”是记者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在西陵”有什么特别之处?老师们说,选择西陵是最佳的选择,在西陵从教是最大的福利,在西陵开展教学改革是最大的幸福。
究竟是什么吸引着一大批教师扎根西陵,活力迸发竞相成长?西陵区委书记卢斌的一席话道出了其中的奥秘:“教育始终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是党委、政府关注的重中之重。”西陵历届区委、区政府都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把教师队伍建设摆在首位。西陵区委、区政府每年关于教育的专题办公会不低于5次,有时甚至达到10多次,专题研究、解决一个又一个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难题;西陵区的每所中小学、幼儿园都有区级领导包校联点;西陵区的教育财政投入,2016年是5.59亿元,2017年是6.69亿元,2018年预算是7.33亿元。
区委书记卢斌、区长任蔚等四大家主要领导走遍了辖区内所有的学校。2016年4月,卢书记到得胜街小学时,看到学校给树挂上了“身份证”。他在赞赏这种做法的同时,提醒随行人员:“可不要用铁丝当绳子哟,以免影响了树的生长!”卢书记对区域教育也有深入思考,那就是按照“全国一流、市级龙头、城区样板”的标准,用“智慧教育”的双手去开创“绿色西陵、智慧西陵、品质西陵、文化西陵、幸福西陵”的美好未来。“突出教育科研,高质量推动综合改革示范区的建设”就是八大方略之一。它写进了区委、区政府教育办公会议纪要,写进了西陵教育“十三五”发展规划,也写进了每位教师的心里。
围绕发展规划,区教育局建立了“合格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明星班主任、明星教育管理者)→西陵名师→特级教师”的阶梯式教师成长机制,定期评选表彰;不断完善了保障教学改革的管理制度,如《西陵区学校管理现代化操作指南》《西陵区教师专业荣誉制度》《西陵区教育科研成果评选表彰办法》《西陵区教育局关于“十三五”期间教育课题研究工作的意见》等。一个个政策、一项项制度、一条条举措、一次次行动温暖着西陵教师的心,激发着他们的内生动力。
任何教学改革都是外部支持与内生动力的结合,外部动力在于激发和推动,内生动力在于生长和创造。两者结合的关键点在哪里?教学研究。在西陵,研究已成为教师的一种力量、一种习惯、一种文化。之所以形成这样的浓厚氛围,是因为西陵教育人对“研究”有自己独到的认知:研究的价值性——能有效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有效促进教育教学现代化进程。研究的精准性——目标精准,拒绝空洞和泛化;过程精准,有具体、可感的操作步骤,有较强的“产品属性”,拒绝模糊和概念演绎;效果精准,在相同或相似情形下,能有效迁移或复制,拒绝缥缈和纯理论说教。研究的真实性——由单位和个人独创,无抄袭引用之嫌。
翻阅近500份翔实的教博会申报书和厚厚的教博会活动手册,观看成果展示画册和视频,实地走访、现场感受各校的教改成果和特色课程,记者发现这些成果大都是从工作坊专题行动研究和课题研究中生长出来的,个个彰显着研究的力量,富有生命质感,可学习,可复制,可推广。
工作坊专题研究是一种行动研究,指向实践与实践的改进,其功能不在于教学技艺的研磨,而是寻求解决某一类问题的规律,形成“类经验”。其基本流程如下:
确定专题。研究之前撰写研究主题,说明本次研究主题是什么、为什么,以及要达到什么目的。
基于教师个人经验的备课。执教教师独立撰写教学设计;第一轮听课,第一轮研讨。
基于团队协作的备课。工作坊成员集体撰写第二份教学设计;第二轮听课,第二轮研讨。
基于反思的备课。执教教师撰写第三份教学设计;第三轮听课,第三轮研讨。
总结性反思。工作坊所有成员对三轮研讨进行横向与纵向比较,梳理出有一定规律性的理念、策略、模式等。
西陵区推行工作坊专题行动研究的过程充满艰辛。以前,大家习惯了听听课、评评课、说三个优点加一个缺点式的单一、粗浅、形式化的教研方式。如何改变这种状况,让教研真正起到指导教学、催生教学改革成果的作用?西陵教育人以工作坊为平台,以专题行动研究为抓手,开始了真刀真枪的“革命”。
桃花岭小学“岭上工作坊”的8名成员在坊主的带领下,研制“语文学科课程计划(三年级下学期)”。刚开始,成员们懒懒散散、松松垮垮,直接从网上拼凑了一份课程计划交给坊主。“课程计划与教学计划有什么区别?”坊主问。面对突如其来的问题,大家面面相觑,无言以对。坊主微微一笑,拿出一份精心制订的“工作坊公約”:
我们是几个致力于改善小学语文教学的志愿者。
我们很清醒:我们的力量十分有限,但我们毫不自卑,相信只要我们努力干,坚持做,一定会有所作为,一定会给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带来积极影响。
我们很率真:既然走到了一起,我们就是事业上最好的朋友,绝不计较个人得失,绝不保留和遮掩,而是倾其所有,尽其所能,合作进步。
我们很努力:参加工作坊,就意味着与苦、累结伴,我们不会以任何借口放弃。
我们很执着:愿以问题为导向,着力解决每一个问题,不达目的不罢休。我们倍加珍惜历次活动,我们都是活动的主人,都要用心、动情地参与,任何时候都不当旁观者。
坊主带领工作坊成员集体宣读了这份公约,并带头庄重地签下自己的名字。有了公约的激励与约束,懈怠、应付、散漫之心慢慢消失。团队成员围绕主题,历时数月,集中研讨五场,形成了近五万字的研究成果。
渐渐地,工作坊公约和专题行动研究在全区推广开来。“坝前作文工作坊”“和美德育工作坊”“公民办幼儿园手拉手名师工作室”……学校倡导以及教师自觉自发组建的工作坊、工作室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围绕专题,各工作坊成员展开了一轮轮研讨与争辩,时常踏着夜色匆匆而归;潜心阅读一本本专著,有的撰写笔记数万字;对课例自主速记、录制、剪辑、编辑,既分工合作又独当一面,个个成了多面手,个人和团队都进入了专业成长的快车道。
工作坊研究的是学科,带来的却是学校的成长与发展。西坝小学因至喜长江大桥建设、西坝岛规划调整等客观原因,近年来几乎没有获得新的投入,校园建设面临较大困难,但学校并没以此为托词而停滞发展。他们依托工作坊向内发力,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最终在硬件建设数年如一日的情况下,让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感谢工作坊,它让我们在困难时找到了动力,在迷茫时找到了方向。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工作坊建设,就没有西坝小学的今天。”西坝小学校长向咏梅和她的团队分享工作坊经验时,在场的每个人都深受感染。
让坚守成为一种力量
有人这样定义成功:成功与不成功之间距离很短,只要后者再向前几步。西陵教育的成功就在于他们比别人多走了几步:学校文化建设,自2000年起风雨兼程18年;西陵网校建设已走过16个年头;学校项目式管理实施至今已11年;现代课堂已推进了8年……
这期间,西陵教育经历过领导班子换届;这期间,同时起步的同仁们早已变换“城头旗”;这期间,教育领域风起云涌,兴起许多新思潮。西陵教育却始终“咬定青山不放松”。为什么能够坚持下来?西陵区的校长、老师给出了这样一些答案:“我们相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所以坚持了下来。”“因为目标明确,所以行动坚定。”“教育是‘农业,只有像老农那样耕耘,才会有收获。”
这就是西陵教育人的品质!他们不以轰轰烈烈的“运动”推动教学改革,也不因追赶时代潮流而放弃自己的坚守,更不会出于政绩的考量而不断推陈出新。坚持的背后是对当下教育冷静、精深的判断,是站在时代前沿的高瞻远瞩,是多年教育探索所积累下来的自信。
说到底,坚守的是一种思想,一种自我认同。
学校文化建设在西陵区走过了18个年头,如今已长成参天大树。回顾成长历程,西陵教育人记得很多关键节点:2004年4月,启动西陵区教育史上最大规模的学校改造工程;2008年9月,宜昌市实验小学、东方红小学等八所学校确立文化主题,教育局授牌确认;2009年10月,全省“一校一特”现场会在西陵区召开;2011年9月,形成了“兼容、求索、大气、和美”为核心的西陵教育文化精神;2012年5月,“京沪基础教育快线第六次论坛”在西陵区举行,主题为“学校文化理解与区域建设视角”;2018年6月,区域整体推进教学空间变革,学校文化建设的维度再次延展。
西陵教育人至今仍清晰地记得2000年以前的校容校貌:灰蒙蒙的教学楼,煤渣铺成的跑道,刷着老套、生硬标语的围墙……“要把学校办得像学校,而不是像即将倒闭的工厂。”区教育局痛下决心。
怎么才能把学校办得像学校?在没有现成经验的前提下,教育局决策层开启了“逆向思维”:学校不能让人一走进校门就感到冷冰冰、硬邦邦;学校不应只抓考试和分数,而把素质教育停留在口头上;学校不能办成工厂或机关,到处充斥着规约与等级;学校不能以安全的名义,限制学生自由活动的天性;学校不能成为学生讨厌的地方,而应是他们向往之所;学校不应该成为文化的荒漠,而应成为文化的高地。
对,就是“文化”!抓住了“文化”,就抓住了学校的“魂”。什么是学校文化?学校文化是全校师生教育实践活动方式及其创造成果的总和,是师生核心价值观的体现。学校一旦建立起自己独立品格的文化,就建构了全校师生的认同感和责任感,具备了凝聚全校师生的感召力、锻铸各种意志的向心力和催人奋进的鞭策力。然而,这只是部分人士的看法,教育局内部意见就不统一。“什么叫‘文化?谁能把‘文化说清楚?尽搞些务虚的噱头!”有人公开反驳。在首次学校文化建设座谈会上,有校长“开炮”:“文化可以慢慢搞,教育局首先要考虑钱的问题。有了钱,硬件条件改善了,学校也就像学校了。”当时,这种想法很普遍,很多校长把学校文化建设窄化地理解为硬件环境改造。
回忆起学校文化“草创”阶段的情形,冯发柱副局长至今还心有余悸:“当初一片反对声,认为这是瞎折腾。听多了反对意见,我也有些拿不准,睡到半夜里时常问自己,万一弄错了怎么办,自己岂不成了历史罪人?经过无数个不眠之夜的深入思考,我横下一条心:副局长的帽子可以不要,学校文化建设一定要做。”
本着“摸着石头过河”的想法,教育局出资10万元,让康庄路小学(今桃花岭小学)和三江小学进行前期探索。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康庄路小学的“诗词特色”、三江小学的“书画特色”初具雏形。
“那一年多时间,我几乎每周都要到这两所学校去走一走、看一看,和校长、老师们聊一聊。2001年,西陵区首届学校文化建设观摩研讨会在三江小学召开。头天下午,布置完会场,我站在三江小学的操场上,看着翰墨飘香的校园,忍不住泪流满面。那一刻,想起遭受到的非议,想起化解思想问题、经费问题、师资问题、设计问题、施工问题所付出的心血,真是百感交集、五味雜陈。改革不是想走就走的旅行,坚守的背后是一种责任担当。”冯副局长这段特殊的心路历程生动地诠释出,面对故步自封、习以为常、自以为是的各种壁垒,如果改革者没有舍我其谁的勇气,没有永不言败的韧性,没有敢打仗、打硬仗的功力,最初的理想就可能胎死腹中。
勇气固然可贵,但应建立在“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基础上。为了减少学校文化建设“暗中摸索”的风险,防止盲目和随意,教育局聘请杨小微教授的学术团队对西陵区历史、文化、社会、经济等状况以及辖区内的学校进行了考察,最终确立了从“地域文化”角度,通过“事件开掘式”“项目拓展式”“校名联想式”“综合解读式”四条路径提炼个性化文化主题的基本思路。葛洲坝实验小学因葛洲坝水电工程而建,师生大都是三峡水电工程建设者的家属或子女,学校据此开掘出“水电文化”主题;刘家大堰小学由“大堰”联想到“大雁”,进而开掘出“大雁文化”主题;三江小学多年来开展书画教育,学校顺势而为,开掘出“书画文化”主题;宜昌市实验小学的“首善文化”主题,既源自对校名的联想,又源自对学校重大事件的考察,还源自对学校特色项目的研究,属于“综合解读式”主题构建路径。
文化主题及其核心理念的提炼、解读是个漫长而折磨人的过程,短则一年,长则三五年,期间伴随着一系列的探讨。记者参加过一次现场会。会场内专家、领导、教师代表济济一堂。会议先由校长阐述学校文化核心理念,然后专家提问,形式与氛围如同研究生论文答辩。稍有不同的是,校长、教师亦可向专家发问。这样的“攻辨”环节让会场气氛时而激情高涨、“金句”不断,时而陷入集体沉默,只听得见翻动书页的声音。一所学校的核心理念往往要数易其稿,经历几个回合的论证才能最终确定下来。有位校长调侃说,这是一个“逼着公鸡下蛋”的过程。事实上,只有经历了这个痛并快乐的过程,学校文化的内在光芒和整体架构才会呼之欲出、瓜熟蒂落。
学校文化主题、核心理念一旦确定,教育局以授牌的形式加以认证,确保继任者不随意改弦更张。刘家大堰小学在文化建设的第一阶段,由贺金莲校长依据校名提出了“大雁文化”构想,并围绕“守信、乐群、奋飞”六字理念,主要从学生德育活动方面进行构建。进入第二阶段,袁娅娜校长丰富了“大雁文化”的内涵,“把‘人字大写在校园”作为办学理念,并围绕这一理念打造了全新的校园环境,开发了独具特色的“雁娃当家”课程。到了第三阶段,章晓莉校长在继承前任校长做法的基础上,富有远见地提出了“从雁娃当家到雁阵高歌”的思路,把学校文化建设引入到学校组织变革的探索之中。
教育改革是一项周期性很长的工程,其间充满着许多不确定性,“改变已经改变的”很有必要,但这并不意味着“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它更需要历任校长接好棒,以“接力”的方式迎接未来的挑战。因此,西陵教育人一再强调:在坚守中求发展,在发展中体现坚守的价值。然而,坚守的过程常常面临挑战。
经过几年的努力,西陵区学校文化建设进入良性发展轨道,在省内逐渐小有名气。与此同时,各种质疑声、批评声又隆隆而来。两种观点最具代表性:“学校文化说到底还是锦上添花的事,当前西陵教育更需要做雪中送炭的事。”“怎么老提学校文化建设?难道就提不出一个新的点子?教育要与时俱进。”其后,学校文化建设专项经费逐年减少,重视程度日益减弱。受此影响,不少学校也开始偃旗息鼓。
为了让来之不易的学校文化建设“活下去”,西陵教育的坚守者们采取“化整为零”的行动策略,提出了“花最少的钱做最有价值的事”的原则。实施过程中,更加注重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注重师生全员参与和自力更生,注重从环境文化、制度文化、课程文化、活动文化、主体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领导文化)五个维度进行学校文化构建,把学校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渗透到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
十多年的毅然坚守,十多年的艰辛付出,西陵教育实现了当初“把学校办得像学校”的承诺。如今,西陵的每所学校都有个性鲜明的文化特色,活泼、温润的价值阐释,整体、精致的空间布局,绿色、智能的基础设施,开放、融合的学习生态。“学校文化”已经成为西陵教育最亮丽的名片。
“西陵网校”的建设同样体现了西陵教育人自己与自己“死磕到底”的特质。
请看“西陵网校”建设的几个重大节点:2002年,区政府一次性投入800多万元,为全区每所学校建起了校园网。同时,在全省率先配备了信息技术教研员,以指导、研究、管理信息技术课程教学。2004年,开展“两搬行动”,即把电脑、图书搬出电脑室和图书室,放到教室和楼道。2010年,区财政投资近2000万元,改造学校网络硬件设备。2011年,投入100多万元建成教育信息技术中心机房、教学演播室、视频会议室。同时,以“群众战”的方式建立资源库。2012年,实现在线学习,共享全区优质资源。
网校建设是“烧钱”的建设,所以建设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质疑声:“教育要量力而行,要考虑成本的问题。”“一个区级财政,动辄投入上千万武装教育,是不是太超前了?”……面对质疑,区教育局一方面细化、深化、优化网校课程资源,提高利用率;另一方面通过多种途径让大家认识到,互联网的发展已经对基础教育提出了严峻挑战,回避或反应迟钝,最终都会付出更大的代价。同时,区教育局还在认真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确定了网校建设目标,即让其成为学生学习的园地,教师教学的凭借,家校交流的纽带,学校管理的平台。
有了明确的目标,建设的步伐有序而有力——
2011年秋季学期,全区上百名教师在教育信息技术中心录播教学视频。凡是身怀“绝技”的教师,都有机会通过这个窗口跻身西陵网校,走进辖区每所学校的教室或每个学生的家庭。
2012年,铁路坝小学完成了基于信息技术的“机器人教室”“iPad教室”“视频录播教室”及“智慧树成长乐园”学生评价系统建设。尤其是后者,依托无处不在的网络,为师生、家长提供了儿童化、可视化的学生评价信息,将过程性评价变为现实。学校花大力气开发了“智慧树成长乐园”软件系统,分低、中、高三个年段,以品德习惯、学习实践、合作交流、强身健体、审美表现、个性特长六个维度,制订出详细的评价指标。每个学生拥有一个专属账号,家长及师生只需用手机扫描学校二维码,即可通过学生的“智慧树”形态了解学生的发展情况。这套评价系统的信息输送并不只是学校单方面的行为,家长和学生也可以将信息输送给教师,以提出意见或寻求帮助,三方拥有平等的话语权。主体多元、内容多元的学生评價系统形成了育人合力,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时任省政协主席杨松在铁路坝小学调研时感慨地说:“这所小学外观很普通,但处处充满了教育现代化的气息。”
2015年,教育局投资500多万元在全区中小学整体启动“智慧教室”建设,着力打造“云教育”。至此,“西陵网校”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在一次全省教学研讨会上,有人问冯发柱副局长,西陵教育成功的经验是什么?他脱口而出:“西陵教育的成功就是坚守的成功!”凭借这种有智慧、有力量的坚守,西陵教育不断书写着自己的华章。
与时代合拍,甘做时代弄潮儿
教学改革需要坚守,也需要创新。“西陵教育人坚守但不守旧,他们既有很强的定力,又有很强的未来意识,所以他们的教学改革常做常新。”多年来持续关注西陵区教学改革的宜昌市教科院书记范俊明深有感触。
西陵区的创新首先体现在管理创新上。2014年,西陵区现代课堂建设进入高潮——传统的课堂教学局面被打破,课堂上,学生活跃起来了,教师民主起来了。怎样保持这种来之不易的局面,把现代课堂建设推向深入?西陵教育人清醒地认识到,教学改革推进到一定程度后,必须进行管理改革。于是,一系列适应现代课堂建设的学校管理改革拉开了帷幕。
宜昌市实验小学的“卓越绩效管理”是其中一道亮丽的风景。教师评优晋级是学校考核、评价教师的重要手段,但怎样做到公平公正,历来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如今在宜昌市实验小学,这个“老大难”问题却变得十分简单——把每名教师的基本信息输入卓越绩效管理工具后,几分钟内即可确定优秀教师名单,并在校内公示。为什么能够如此迅捷?因为学校结合战略目标和发展方向,以“对所有的人平等对待,对不同的人差别对待,对有特殊需求的人特别对待”为原则,创建了“五步监测法”:“日清”,将学校一周的工作分列到每一天、每一个具体的部门或个人,要求责任人当天完成;“周督”,行政人员每周督查,发现问题及隐患,并及时整改到位;“月考核”,各部门每月全方位考核全体教职员工,并表彰、问责到位;“学期研判”,学校每学期汇总工作绩效,颁发教育质量奖;“年度评优”,学校根据学年表现评先推优,颁发特殊贡献奖。“五步”监测法从动态的角度确保了过程管理的规范性和实效性,为学校管理数据库提供了真实、原始的参考数据。评优晋级时只需调出相应数据并计算出结果,每名教师的考核结果就一目了然了。由于所有结果都来自于平时,都是过程的真实记录,所以被评价者心服口服。更重要的是,这种以过程为导向的管理理念让老师们心中有数,有效提升了大家工作的积极性。
学院街小学倡导合作分享式学习。为了适应这种学习方式,学科组经过长期实践与研究,形成了相应的“分享式”教研模式。以年级和学科为单位组建教研小组,小组有组名、公约及明确的组员分工。每轮教研活动必须历经以下四个环节:开心一刻——团队融炼;互动活动——破冰之旅;课例研讨——梳理问题;研究在线——寻找策略。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创新,让学院街小学的老师更深入地理解了小组合作的内涵,让自己真正融入小组建设之中。
类似的管理创新举不胜举。在记者看来,西陵教育人的创新更多体现在以课堂为基础,在坚守规律的同时不断加入与时代合拍的新元素。创客教育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
“首善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现代化”意味着什么?西陵教育人在持续推进现代课堂建设的同时,敏感地意识到这个问题,于是自觉地开展了创客教育实验。西陵的创客教育是以“草根式”研究开端的。宜昌市第二十四中学开始实验时,既没有专门的教室,也缺乏相应的器材。学校把原有的两间教室进行了简单改造,并配备了必备的工具、操作台,引导学生做中学。在这个开放的空间里,学生利用小电动机、泡沫塑料、饮料瓶等“随意鼓捣”,制作出了吸尘器、水陆两栖飞机等,学习兴趣越来越浓厚。
每年十月,东山中学语文组的创客们都会筹备一年一度的盛会——“金柿子杯”微电影节。去年,微电影大赛活动启动不到一个月,组委会就收到了近百部微电影创作剧本。经过一次次研读、讨论,26部精品脱颖而出。之后,拍摄、剪辑、配音……师生沉浸其中,不亦乐乎。这些由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微电影,绽放出华美青春和无限创意,是科技与文化的完美融合。
生态教育也是首善教育孕育出的娇子。2016年11月,一堂向全区中小学生直播的“特殊”公开课在宜昌市实验小学六年级一班开讲。在雷鸣老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视频,在感受长江宏伟博大、历史悠久、气势磅礴之美的同时,耳闻目睹了身边这条母亲河遭遇白色污染的现实。这节课的课题是《可怕的白色污染》,选自全国首套生态教育系列校(园)本教材——《生态好市民》小学高年级版,编写者是西陵区骨干教师团队。其中,幼儿园版教材以“感”为主,通过大量的图片让幼儿感受生态;小学低年级版以“识”为主,图文结合,让学生认识生态常识;小学高年级版以“行”为主,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生态技能;初中版以“理”为主,明理导行。
“西陵区推出的《生态好市民》实验教材,从教育的角度将生态公共管理系统化,是将环保理念转化为行动的有益尝试。”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蒋天文给予这套教材极高的评价。特级教师、人民教育出版社特约编审余蕾告诉记者:“生态教育是对当前教育聚焦中小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积极响应。教材的推广使用和课程的全面实施,对区域教育改革和发展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助推作用。”
生态教育课程的实施悄然改变着师生的生活方式。走进宜昌市第二十五中学,你会看到校园深处一片专门为学生开辟的校园生态基地。在生物老师的带领下,学生仔细地拔草、除虫,细心地呵护亲手种下的农作物,忙得不亦乐乎,他们还每天关注和记录作物的生长状态,欣喜地分享植物不同阶段的变化。要是有个别作物不幸夭折,多情的“农夫们”会剪下残存的叶片制成标本,以延续它的生命。走到食堂后面,你会看到几个白色的大桶,里面装的是学生用蔬菜、瓜果等厨房垃圾自制的环保酵素——这可是全校师生每天都要用到的洗手液。在这里,环保不再停留在书本上、课堂中,而是实实在在地内化到了学生生活的每个细节里。
教育需要“应时而作”,没有强烈的未来意识,就谈不上办好教育。未来已来,作为新时代的西陵教育人在实践中更加坚信:聆听时代的声音,在继承中发展,在坚守中创新,才是深化教学改革的正确方式。
此地江山连楚蜀,钟灵神秀在西陵。深耕于西陵大地上的教学改革为我们展示了如下风采:深入理解教育,在一定思想指引下改革教学,做有思想的改革者,避免改革成为一种时髦,一种跟风;发挥区域作用,注重形成合力,扛起推动区域教学改革的大旗,避免改革“四分五裂”,各自为政;变“要我改”为“我要改”,激发内生动力,开展有生命质感的改革;认定了的项目就一抓到底,既坚守又创新,甘做时代弄潮儿。这五个方面,“做有思想的改革者”是前提,“扛起推动区域教学改革的大旗”是主要战略,“激发内生动力,开展有生命质感的改革”是根本保证,“让坚守成为一种力量”“改革與时代合拍,甘做时代弄潮儿”是基本措施。
这就是新时代教学改革的“西陵答卷”!
责任编辑 姜楚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