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训,让教师拔节生长

2018-02-13罗婷婷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8年11期
关键词:西陵区西陵参训

罗婷婷

“我享受着西陵教师思想碰撞的智慧和对教育精神的感悟,敬畏着西陵教师的学习态度和自律精神,敬畏着西陵教师的发展力量!”在西陵区首期骨干教师培训结业典礼上,华东师范大学李家成教授用“享受”与“敬畏”二词评价西陵教师的表现。一期普通的骨干教师培训,一群普通的西陵参训教师,为何得到了授课教师如此“厚爱”?这要归功于西陵区对教师培训的高点定位和实效管理。

培训,作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西陵区将其定位于“学习先进教育理念的快车”和“触摸教育发展前沿的高台”。用培训开拓教育视野,用培训引爆全新思维,用培训引领、优化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这是西陵区教师培训追寻的目标和意义。为此,西陵教师培训高起点谋划、严要求推进,实实在在做培训,真真切切促成长。

实用:立足区情定制专属课程

课程设计是培训目标的集中体现,也是每次教师培训项目的重要着力点。

2011年5月,首届骨干教师培训班在华东师大开班,参训教师的平均年龄在30岁至45岁之间,平均从教时间为12年。这批教师已经有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是全区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和西陵教育未来发展的引领,但面临着教育激情减退、教育思想故步自封、发展动力不足等障碍。对这批教师的培训,目标定位是:学习新理念、启发新思考,为西陵区培养一批教育教学改革的领跑者。

围绕这个目标,西陵区教育局与华东师大基础教育研究所花了整整三个月时间对课程进行精心设计、反复推敲。在课程推介会上,西陵区教育局副局长冯发柱用八个字概括了为期15天的课程设置:“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所谓“虚”,指的是抽象理论;“实”指具体课堂实例;“动”指实地观摩和研讨;“静”指听讲座和个人反思。内容涵盖了新基础教育理念、课堂教学改革、学生研究、学习方式变革等方面。在授课的深度上,则定位为当前相关领域最新成果的研讨与实践。

最终,一份沉甸甸的课程安排表摆在了参训教师面前。本次培训没有一天休息,共安排了17位教授和教育名家授课,共计20次(70个小时)的专题讲座,另有五次全班专题讨论、课堂教学录像分析、入校课堂教学观摩及现场研讨,还有两篇课外作业和一篇学习总结。

拿到这份课程表,老师们又爱又恨。“爱”的是,课程内容正是自己成长所需,可谓专属定制,授课教师都是专家教授,可谓名师云集;“恨”的是,课程安排得满满当当,彻底熄灭了“上海一游”的遐想。学习,实实在在地成了本次培训的唯一目的。

实招:严格管理提高成长自觉

保障培训效果,关键在于课程实施。对此,本次培训有两大“实招”,促进培训教师主动学习反思,提高成长自觉。

一是严格制度管理。培训前,区教育局制订了严明的培训纪律和安全管理要求。临行前的动员会,更多意义上是一次纪律宣讲会,人人签订纪律和安全承诺书。“上课必须关闭手机”“提前10分钟签到,严禁迟到、早退、旷课”“特殊情况需请假必须报教育局党组同意”“晚上十点钟主动接受班委查寝点名”,这些都是明文规定的培训纪律要求。纪律之严、要求之细让很多教师戏言:“我们又回到了学生时代。”也正因为有严明的纪律做保障,即使是下午一点开始上课,或者晚上临时加课至九点,所有培训教师都全员出勤,无人迟到早退。中午在教室里的小憩,“夜学”后踏着月光回寝室,也成为培训中的难忘记忆。

二是促进学习反思。培训班实行“每日培训实时报送”的学习分享制度。每天一期培训纪事,通过网站向西陵区全体教师分享当天的学习情况,此举让每一位参训教师有了交流展示的责任感和荣耀感。为了精彩展现每天的学习成果,每名教师课堂上认真聆听讲座,详细做好笔记,积极参与讨论,课后撰写感悟、拓展阅读,晚上回到寝室再进行简报编辑,经常忙到半夜还兴致勃勃。第二天的学习简报分享更是全班关注的焦点,谁的感悟最引人共鸣,谁推荐的书目最引人好奇……可以说,培训纪事极大地提升了参训教师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效果,也成为深受参训教师喜爱的学习交流平台。

实干:自主改革实现专业成长

“笼罩在眼前的迷雾被拨开,沉睡的梦想被敲醒,教育的激情被再次点燃!”“这是一次自我修炼,让我的专业成长再次拔节!”在结业典礼上,参训教师们抑制不住满心的激动,分享着培训带来的成长幸福。

局领导亲笔写来了祝贺信:“这次学习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是视野的转换,也是一次调标与重新定位。亲爱的老师们,我在家里等着你们回来!”带回先进的思想种子,开启西陵教育教学改革“探索之旅”,才是这次培训的终极意义。

专题分享,辐射培训收获。首届骨干教师培训班的每位学员,回到学校的第一件事,就是举办个人专题分享会,向全校教师汇报培训内容和收获。学生立场、成长需求、生命自觉、长程结构、重心下移、开放互动、情知相长……系列新名词、新理念犹如一颗颗种子,悄悄种进了全区各校教师们的心中。此次专题分享也为全区教师打开了一扇窗,当前教育的最新动态美景一下子展现眼前,点燃了教师们心底教育教学改革的热情之火。

自主实践,迈出探索步伐。有了新思想的洗礼,一股强烈的改革冲动在参训教师们心中涌动,一场“静悄悄的革命”在全区孕育。作为引导,西陵区教科院随即提出了“学为第一,教助学成”的课改目标,提出了构建“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思路。与以往不同,没有统一号令,不做硬性要求,更不做统一模式,给予学校充分的教学改革自主权。这种宽松的环境赋予教师极大的自由,一粒粒改革的种子在西陵各校园自由生根发芽。“小组合作”“生根大阅读”“空间变革”等各项改革探索纷纷起步。据不完全统计,这一年,54名学员和所在的教研组自主开启了近60个小改革。葛洲坝实验小学、学院街小学等5所学校主动申请成为改革试点学校。

搭建平台,展示改革成果。为进一步激励广大教师主动参与改革,做“有思想的改革者”,西陵区积极搭建“工作坊”“教学节”等展示交流平台,提升教师在改革探索路上的归属感、获得感、成长感。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分享成长,也形成了一道独特的西陵研修文化风景。首届骨干教師培训班开班6年之后,西陵教育7项教学改革成果亮相全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主持人均为骨干教师培训班学员。7年之后,西陵区又首开先河举办了首届区级公益博览会,全区共申报了近500项学校及教师个人创新成果,100多项改革成果现场展示。

“如果培训仅停留在听过、看过的层面,那是一种巨大的浪费。”用培训打开教师的眼界,仰望星空;用培训激发内生动力,脚踏实地。立足“实”字,西陵骨干教师走进我国基础教育的前沿阵地开展封闭式高端培训,至今已坚持八个年头。八年来,一批又一批骨干教师接受新思想的洗礼,带着新的视野回到西陵教育大家庭,重新开启新的耕耘。西陵教师,也因此被称为“有思想的教育人”,西陵教育,亦成为最活跃的教改实验区!

(作者单位:宜昌市西陵区教育局)

责任编辑  张敏

猜你喜欢

西陵区西陵参训
构建新疆基层教师国家通用语培训体系策略研究
清泰陵卜建影响西陵寺庙布局考析
贺宜昌市西陵区诗词学会第二届代表大会圆满闭幕
参训学生在实验室建设和实训项目开发中的作用
幼儿教师眼中的“幼师国培”绩效评估
宜昌市西陵区创新举措开展全民阅读
“师太”扛枪
处理土地权属纠纷要讲『 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