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三磨 真正以学生发展为本
2018-02-13周静
周静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许多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应运而生,教学研究的重点也从对教材的关注转变到对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关注,教师不再单纯地思考“教什么”,而是更多地思考“如何教”。从平时的听课调研中,笔者发现:有些课堂虽然注重学生的活动,却缺乏有效的引导和思考;看似紧凑的教学节奏,贯穿始终的是师生间的一问一答。为此,笔者在本学科组内开展了一次专题研究活动,以《探究中点四边形的形状》为课题,指导一位教师备课、磨课、上课,让其在新旧教育理念的碰撞冲击下获得观念的提升。
单线直进 波澜不惊
第一次,教师按照自己的思路去备课、上课,以下是笔者在听课过程中记录的教学片断:
师:(投影图1及问题1)依次连接任意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到的四边形是什么形状?
生:(七嘴八舌,有的说矩形,有的说平行四边形,有的说菱形。)
师:同学们对这个四边形的形状好像不太确定,我们一起来推导一下。大家还记得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吗?
生:(齐答)记得!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师:四边形可以转化为三角形吗?
生:可以。
师:怎么转化?
生:连接对角线。
师:(做辅助线BD)如果我们连接对角线BD,就得到两个三角形△ABD和△CBD,这样就可以运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教师讲解并展示推导步骤)
师:通过上面的推导,我们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生:依次连接任意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到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师:像四边形EFGH这样的四边形,我们把它叫作中点四边形。下面我们要继续研究一些特殊四边形的中点四边形是什么形状。
师:(投影图2及问题2)正方形的中点四边形是什么形状?
生:(异口同声)正方形。
师:我们再来研究一下菱形和矩形的中点四边形形状。(投影图3和图4)
生:菱形的中点四边形是矩形,矩形的中点四边形是菱形。
这节课是典型的“单线直进”式,一开始,教师投影出图1,让学生观察、猜想平行四边形的中点四边形形状,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被充分调动起来。但是,教师没有抓住这一时机为学生创造自主探究的条件和氛围,而是通过问答的方式将知识传授给学生,随着教师提问的逐渐深入,学生的回应越来越少,大部分学生只是沉默地倾听或观看。教学中看似教师引导着学生观察、猜想、证明,经历几何探究过程,实则课堂始终被教师主导和控制,学生的思维一直局限于单个问题,对整节课的知识缺乏整体感知,在“被动接受”中逐渐丧失积极思考和主动参与的动力。
明确主体 取舍有度
经过认真思考,教师进行了第二次备课,确定教学目标如下:一是经历画图、观察、猜想的过程,探究特殊四边形的中点四边形的特征,并证明结论;二是探究中点四边形的形状与原四边形之间的关系。目标一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指明本节课要运用的探究方法;目标二关注学生的深度思考和深度学习,让学生在知识结构上获得整体感知。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从原来“能证明几何结论”改为“掌握几何探究的一般方法”,难点也从“掌握四边形问题转化为三角形问题的常用辅助线方法”改为“探究中点四边形的形状与原四边形之间的关系”。组内教师针对这两个目标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笔者也给出如下建议:一是精心设计每个教学问题,让问题更清晰、更明确、更符合学情;二是精心设计每个数学活动,对探究的方法和活動应有必要的指导和要求,让课堂教学更有实效性。
整体建构 教学相长
于是,教师又着手进行了第三次备课,以下是笔者在第三次听课中记录的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我们在学习四边形的知识时,经常会类比三角形的学习思路,有时还会将四边形转化为三角形来研究,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在数学学习中是经常用到的。今天,我们就要用这种方法来研究四边形的一个性质,请大家画一个任意四边形,取各边中点,然后顺次连接这四个中点。(学生自己在纸上画图,教师同时在黑板上示范画图)
师:顺次连接一个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到的四边形叫作中点四边形。大家将自己画的图与其他同学的图比较一下,仔细观察,猜一猜这个中点四边形是什么形状?
生1:我认为它有可能是平行四边形,也有可能是矩形或菱形,还可能是正方形。
生2:我认为它一定是平行四边形。
(其他学生有的赞同生1,有的赞同生2。)
师:为什么大家的意见不一致?
生3:有的人画的不是任意四边形,是特殊四边形,所以中点四边形也很特殊。
师:看来,大家画的图形不一样,所以观察得到的结论不一样。那么,一个任意的四边形(不特殊四边形)的中点四边形是什么形状?
生(异口同声):平行四边形。
师:下面,请大家证明,任意四边形的中点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分小组交流,教师任意点一个小组进行展示,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和评价,并对证明方法进行总结。)
师:大家在之前画图时已经发现特殊四边形的中点四边形也比较特殊,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研究一下,我们学过哪些特殊的四边形?
生:等腰梯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
师:要研究特殊四边形的中点四边形,我们还是和刚才一样,先画图,然后观察猜想,最后进行证明。
(学生分小组活动,教师巡视并进行指导。)
……
师:四边形的形状是由哪些要素确定的?
生:边、角、对角线。
师:我们在研究特殊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时,也是从边、角、对角线这几个方面来研究。大家思考一下,中点四边形的形状和原四边形的哪个要素有联系呢?
生(兴奋地):对角线。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在前面证明中点四边形的形状时,我们都连接了原四边形的对角线,都是用的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所以肯定跟对角线有关。
第一次上课时,教师的讲授占据了教学的大部分时间,从启发学生思考辅助线的做法到推导证明的每个步骤,教师都进行了详细地讲解,整节课的教学内容多,但思维容量不足。而在第三次上课时,教师依据“以生为本”的理念,从整体对知识进行建构,以问题作引导,将教学内容大量删减,虽然讲得少,但是学生通过一些数学活动,自己学、自己悟,不仅掌握了数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思维也得到充分发展。
课程改革的成败取决于教师,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则是新课程改革的灵魂。只有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落实到日常的每一堂课中,才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给他们带来的成就感,从而在知识和能力上获得更多、更广阔的发展。
(作者单位:宜昌市西陵区教育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