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2018-02-13孙冰
孙冰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的新课改进程在不断推进,素质教育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诸多的语文教育专家提出这样的观点:小于语文教学期间,情感教育所发挥出的作用巨大,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在实践教学中科学地应用各种情感教育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掌握学习语文的有效途径,全面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质和综合素质,另外也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水平。鉴于此,本文对在小学语文教学阶段科学地實施情感教育方案进行深入的分析及探讨,为实践教学提供诸多有价值的参考,以促进我国小学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 情感教育 应用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1-0170-02
在教师的教学期间,情感教育产生的作用巨大,并且属于小学语文教育工作中的一项不能够缺少的关键内容。情感教育的实施需要语文教师在平日的教学中,对学生的各种举动进行认真、仔细的观察和了解,对其学习状态、心理状态予以分析,更加关注学生个体的思想变化以及情感态度等,进而能够及时纠正学生产生的错误思想,采取有效的方案予以调整,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尚不成熟,所以在此环节加入积极有效的情感教育,可以推动学生素质提升。
一、情感教育的教学应用要求
情感教育对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在小学生的学习期间,语文教师对其产生的引领作用巨大,教师在学生面前所表现出的举止动作、仪表状态等等,均能够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而且可以间接影响学生的成绩。作为优秀合格的语文教师,应该对学生多予以积极的鼓励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减少批评式教育,将学生作为主体服务对象,对其做到充分的尊重,严禁因成绩的高低因素而差别对待。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上起到主导作用的是语文教师,学生在学习上是被动接受,所以大大降低了学习的热情,并影响到课堂教学效率。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转变传统师生角色,注意学生的感受,提升其在课堂上的参与感,采取视频影像以及团队讨论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另外,语文教师需要加强教学研究讨论,引入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思想。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期间应用情感教育的重要价值
(一)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小学语文课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将作者内心的思想以及各种情感进行充分的展示,包含的内容丰富多样。在实践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能培养小学生审美的情趣,让其掌握各种类型的审美方式。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科学地应用情感教学法,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而且能够增强自身的情感素养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丰富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情趣,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审美熏陶。
(二)调节学生的情感方向
小学生的发展处在一个特殊的时期,存在丰富多彩的内心情感。实施情感教育的举措,主要就是为了积极引导学生将更多的情感投入到学习中,并且辅助其深入地发展情感,达到一种健康平衡的状态,进而调动学生对学习产生的积极性。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失去了主体地位,教师讲授为主,只是单纯地向学生讲解教材的内容,所以相对来说学生发言、表达的机会少,难免抑制学生情感的输出,阻碍其情感丰富,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其身心健康地发展。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严格以遵循学生年龄特点、身心发展的实际情况作为依据,与学生进行积极的交流,采取科学的方案引导情感教育的落实,良好地控制、调节学生的情感发展。
(三)增进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
在情感教育实施期间,教学的方式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教师更加重视学生的感受,无论在课上还是课下,均更关注学生,所以凸显出了学生学习的主导地位。这样一来,也会增加学生同教师之间的联系,拓宽双方的沟通空间,增进师生情感,使双方相处得更加融洽,让学生对教师充满尊敬感、信任感,而且也能够在一种平等沟通交流的状态下,营造学习的积极氛围,有利于提升课堂的学习效率。而且师生之间营造一种和谐的交流氛围,可有效降低学生学习的精神压力,自然而然地激起学生语文学习的热情。
(四)提升语文教学的质量
实施情感教育方式能够明显推动语文教学向前发展。学生在学习期间更加投入,注意力集中,不是填鸭式的、一言不发地接受知识,而是增加了主动性,跟进教师的教学思路,能够让教师的教学工作顺利地开展。所以,能够明显地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更适应当前教育的发展形势,推动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
三、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建立起合理的教学情境
小学生处在一个特殊的生长发育阶段,思想还没有发展成熟,其情感很容易受到外界各种环境的干扰而发生变化,所以教师可以科学合理地创建教学情景,以这种方式向学生传达课本中的情感,同时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情感获得发展。例如,采取多媒体手段设计教学主题以及创设情感环境,可播放音乐等以渲染课堂的气氛,让学生处在一种身临其境的状态下,将注意力充分投入到动态图像上。观看视频后,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某一印象深刻的片段等,提供发言表达的机会。另外,也可以通过游戏活动等方式,增强学生学习的参与感,建立起一种良好的竞争氛围,在学习中玩,在玩中学习,间接地获得感情的升温。教师可以依据小学语文教材的内容和特点创建教学情景,例如在学习《十里长街送总理》这篇氛围相对低沉悲壮的课文时,可以选择能传递悲伤情绪的背景音乐,让学生采取低沉的朗读方式,激发出内心的怀念、敬爱的情感。
(二)正确掌握教材内容,使学生获得情感的共鸣
小学语文教材的知识丰富,拥有众多的情感表达类型。教师只有良好把握教材内容感情基调,才可以更好地实施情感教育,实现学生在情感教育期间产生情感共鸣的效果。例如,学习《夸父逐日》一课时,由于其是典型的神话故事,情感教学中教师应该在深入分析课文以后,找到情感的切入点,让学生于实际的学习中体会更丰富的情感。情感切入点即为夸父的“三天逐日”,也就是夸父逐日期间的坚持不懈的精神。整个神话故事可以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认知夸父的坚强、坚持、坚定等精神,达到情感共鸣的效果。而且可以积极引领学生体会夸父不畏艰辛的性格和情感,让其不禁赞叹夸父的精神品质。endprint
(三)师生之间建立起愉悦的交流氛围
进行情感教育期间应该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需要一视同仁,充分尊重学生,不能对学生产生偏见,伤害到学生的幼小心灵。所以,应该给学生提供健康快乐的学习氛围。另外,教师也应该充分爱护学生,遵循人性化的教学理念,在学习中多予以学生关怀爱护,放下教师的架子,同学生建立起平等交流的关系。例如,教学《游山西村》这首古诗时,学生对于古诗的理解能力有限,教师不能以高高在上的姿态教学,而应该打造和谐氛围,贴近学生,积极地进行引导以及启发,加强情感教育,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古诗作品的情感表达,增加学习的热情。
(四)对语文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完善和丰富
由于各地区的小学语文教材版本存在差异性,所以一些课程内容跟小学生的实际生活有脱节的现象,这就削弱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所以,教师应该合理地依照学习情况增删知识,但这是建立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前提之下。教师需要科学地寻求教学突破口,在日常生活中融入个人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习《卜算子·咏梅》一词时,因年代相对久远以及内涵丰富,所以诗歌的主旨不容易理解。教师需要对写作的背景进行深入的讲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增强学生对诗歌的把握能力。另外,学习《丑小鸭》时,可以适度讲些安徒生的其他童话故事,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不断创新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期间,在课堂上融入情感教育以后,可以对教学方法不断进行创新以及完善,让小学生于思想教育期间学生语文知识、培养思想情感。当前,最有效的教学手段之一就是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完美地融合课堂教学以及情感教育。例如,学习《少年闰土》一课时,播放鲁迅小时候的一些图片或者将相关内容制作成视频资料等,在不知不觉中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度,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情感。
四、结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阶段,情感教育模式发挥的作用巨大。在实践教学期间,语文教师必须充分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采取最优的情感教学方式,推动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另外,情感教育需要教师、学生以及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配合才能顺利地实现,以推动各项教学目标良好地落实。
参考文献:
[1]董媛.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与实施对策[J].知音励志,2016(18):153.
[2]马云秀.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与实施对策[J].中华少年,2017(7):14-15.
[3]王芳.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學中的应用与实施对策[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7(3):75.
[4]王玉新.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上),2017(2):226.
[5]李金葵.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江西教育,2017(9):49.
[6]张云云.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实施[J].学苑教育,2017(11):35.
[7]王立新.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与实施策略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5(20):35.
[8]张光泽.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语文学刊,2015(22):168-169.
[9]王翠林.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5(12):37-38..
[10]张梅景.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知音励志,2016(3):189+19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