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猪大肠杆菌病与副伤寒混合感染诊治
2018-02-13李金容刘新鲁必均
李金容,刘新,鲁必均
(重庆市渝北区畜牧水产站,重庆 401120)
0 引言
猪养殖产业快速发展,各种生猪疫病呈现高速流行的态势。猪大肠杆菌病和副伤寒的致病原分别为致病性大肠杆菌和致病性沙门氏菌,上述2种致病菌属于条件致病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通常上述2种致病菌并不会表现出明显的致病能力。但猪群受到外界多种因素影响,如饲养环境突然发生改变、分群不合理、饲养密度过大、猪舍温度与湿度不合理、通风不良、粪便堆积、有毒有害气体积累饲料、营养价值低、维生素与矿物质投入不充足等,会导致猪群身体抵抗能力下降,就会为该种致病菌侵袭提供条件。因此,要加强饲养管理,采取措施有效防控该种疾病。
1 发病经过
2016年1月13日重庆市渝北区某乡镇的一个养殖户中,持续发生以腹泻为主要临床症状的患病猪,主要表现为3月龄内的仔猪发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养殖场发病后,给养殖户带来不小的经济损失。在发病初期,养殖户将患病猪单独隔离养殖,并使用了几种常见的抗生素和抗腹泻类药物进行治疗,但没有取得明显的治疗效果。随后病情向养殖场进一步传播流行,发病1周左右养殖户将病情上报当地兽医单位。兽医到达养殖场后,调阅了该养殖场的饲养管理档案,发现该养殖户进行了比较科学的疫苗免疫接种,但是养殖场内部存在多种应激因素,主要表现为猪群分群不合理,饲养密度较大,猪舍内的粪便严重堆积,进入猪舍后能闻到浓郁刺鼻的气味。通过调查发现,该养殖场的患病猪主要表现为腹泻症状。首先怀疑是大肠杆菌病,但由于腹泻物和大肠杆菌病的临床症状相差较大,随后怀疑是多种致病原混合感染导致的腹泻。通过采集病料带回实验室进行严格的实验室诊断,明确为混合感染后,结合药敏试验,制定了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很好地控制了病情,避免损失进一步增加。
2 临床症状
养殖场发病比较突然,出现临床症状后,患病猪主要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食欲逐渐下降,体温升高到40 ℃以上,眼结膜潮红,从眼角分泌出清澈分泌物,随后逐渐变成脓性分泌物。患病猪出现了严重的腹泻症状,腹泻初期排出粥样的腹泻物,在粪便中常夹杂未消化的饲料和凝乳块,随后粪便逐渐变稀,呈水样,在粪便中常夹杂肠粘膜和粘液,身体逐渐消瘦,并且发现背部出现紫红色的不规则斑块[1]。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患病猪停止采食,饮水欲望增加,身体逐渐衰弱,卧地不起,不愿意走动,强迫驱赶患病猪行走,患病猪表现为行走左右摇摆,全身肌肉震颤。发病1~2周后,养殖场的7头猪衰竭而死。
3 病理学变化
将该养殖场的3头猪解剖后,发现各个脏器都存在普遍的病变现象。病死猪身体消瘦,肺脏存在明显的变化,肺小叶充血明显,在肺小叶表面还存在出血坏死病灶。所有病死猪心肌松软,表面粗糙,质地变硬。病死猪的肠道病变最为明显,回肠、大肠黏膜高度充血潮红,部分粘膜脱落,肠粘膜严重扩张,外观呈现半透明状,肠系膜淋巴结高度充血肿大,表面呈现条纹状病变。有的病死猪肝脏淤血肿大,在肝脏表面存在绿豆大小、向内凹陷的坏死病灶[2],病灶周围存在直径1 cm左右的白色圆环。
4 实验室诊断
结合发病经过、临床症状以及病理学变化,可以对病情做出初步诊断,怀疑是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混合感染引起的疾病,但要确诊,还需要进一步做好实验室诊断。在无菌环境下,采集上述病死猪的典型病变组织,带回实验室后进行涂片镜检。选择使用革兰氏染色剂,将制成的涂片进行充分展示,放置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视区域能够看到2种形态的致病菌,多为革兰氏阴性染色,一种呈现球杆菌,另一种为中等大小、两端钝圆的小杆菌[3]。将采集到的病料全面粉碎后,接种到普通琼脂培养基、血液琼脂培养基、麦康凯琼脂培养基、SS琼脂培养基、厌氧肉汤和普通肉汤中,放置在恒温培养箱内,温度控制在37 ℃,持续培养24 h,发现在普通琼脂培养基、血液琼脂培养基、麦康凯琼脂培养基、SS琼脂培养基分别生长出2种不同形态的致病菌菌落;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上生长出了针尖大小、湿润光滑、透明和不透明中间凸起的致病菌菌落;在血液琼脂平板上,分别生长出灰色和灰白色的2种不同形态的菌落;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上生长出一种致病菌,菌落呈现红色,一种致病菌呈现灰色;SS培养基上生长出2种不同形态的致病菌菌落;厌氧肉肝汤没有出现浑浊,没有出现致病菌生长情况;普通肉汤中存在致病菌生长,无致病菌环,无菌膜,试管底部存在少量灰色的沉淀物,振荡后溶解消失。小心挑取分离得到的2种形态的致病菌菌落,分别选择革兰氏进行充分染色,为革兰氏阴性染色的中等大小、两端钝圆的杆菌和呈现球杆状的球菌。结合最终实验室诊断结果,可以判定为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药敏试验发现大肠杆菌对美罗培南、丁胺卡那霉素、新霉素高敏,沙门氏菌对哌拉西林、氨曲南、丁胺卡那霉素、新霉素高敏。
5 防治
5.1 治疗
该结合药敏试验,选择2种致病菌共同高敏的抗生素进行对症治疗。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很容易产生耐药性,在治疗中,也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轮换使用多种抗生素,进行针对性治疗。治疗前将患病猪进行科学分群,对于临床症状较为严重、没有治疗价值的猪,立即扑杀,无害化处理,共扑杀处理3头猪。可使用98%的丁胺卡那霉素粉剂,每1 g兑水15 kg,让猪自由饮用,连续使用5 d。对于不能自主饮水的患病猪,人工灌服,每次100 mL,每天3次。用药5 d后更换硫酸新霉素溶液,每250 mL兑水100 kg,全群猪自由饮水,连续使用7 d。通过采用上述综合治疗手段治疗12 d,有1头患病猪,由于临床症状较为严重,治疗无效死亡,其余的患病猪全部恢复健康,但有部分患病猪恢复健康后,生长发育停止,成为僵猪,将其淘汰处理。
5.2 预防
为预防大肠杆菌病和沙门氏菌病混合感染,需要制定完善的疫苗免疫程序,要及时对猪群免疫注射三联疫苗和副伤寒疫苗。同时,在日常养殖中,还应该强化饲养管理,保持圈舍良好的卫生,定期卫生消毒。每周对养殖场内外部环境进行1~2次的消毒,还应该严格对养殖场外部饲养用具、交通用具等设施进行定期消毒。养殖户应该科学引种,在引种前一定要进行严格的产地检疫,生猪到达养殖场后,要进行严格的隔离观察,通常至少隔离观察30 d以上,防止带菌猪进入养殖场。发现发病后,应该立即将患病猪隔离,将病情及时上报当地动物部门,由兽医进行专业诊治,明确病原后,进行针对性治疗,对于没有治疗价值的猪应该立即淘汰,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禁止上市销售。
6 结束语
大肠杆菌病和副伤寒混合感染发生后,一方面会导致猪出现严重的临床症状,另一方面还会使猪群生长发育受到影响,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威胁整个生猪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要采取科学的诊断与防治措施,明确病原,对症下药,有效防控该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