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细小病毒病诊断及防治措施
2018-02-13王春明
王春明
(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农业农村局,廊坊 065000)
0 引言
猪细小病毒病的病原为猪细小病毒,该病是一种繁殖障碍疾病,母猪一旦感染该病,胚胎和胎儿也会受到感染。尤其是初产母猪,感染该病毒后容易出现产死胎、畸形胎和木乃伊胎等,但是母猪本身并没有明显的症状。该病还可能导致母猪不孕,其他猪感染后没有明显症状。猪细小病毒病主要通过带有病毒的病猪传染,传染渠道多样,如交配、消化道传染、胎盘传染等,且该病毒的生命力顽强,一旦暴发,将会引起大范围扩散,很容易引起大面积感染,难以根除。
1 病因
猪是唯一已知的易感细小病毒病的动物,尤其是初产母猪,最容易感染该病,其病原为细小病毒,病猪和带毒猪都是传染源,感染猪的排泄物、分泌物中也含有较多病毒,是常见的传染源。如果在胚胎期感染该病毒,则出生后9周仍可带毒排毒。经口、鼻、交配感染较多,病毒可以在被污染的猪舍中存活很长时间,容易引起长期性连续传播。如果采用带毒精液配种,则会增大传播的风险。猪细小病毒病没有明显的季节性[1]。
2 临床症状
年幼仔猪和母猪发生急性感染时,通常不会出现明显症状,但是其体内的很多器官都会带毒。繁殖期的母猪被感染后,临床表现比较明显,主要表现为母源性繁殖障碍,如不孕或者出现死胎、流产等。妊娠早期如果感染细小病毒,直接导致胚胎死亡,且病毒侵染母猪内部机体,长期会影响母猪的交配,降低饲养价值。妊娠中期感染时,分娩出的胎儿为木乃伊化胎儿或弱的活胎儿,妊娠70 d后感染,胎儿基本可存活,其外观正常,但是长期带毒排毒,不宜作为种猪。猪细小病毒病主要发生于初产母猪,首次感染后可以获得一定的抗病能力,甚至产生终生免疫力,仔猪感染后会出现腹泻、皮炎等症状。公猪感染该疾病后,无明显症状,对其影响较小,人可以正常生长、繁育,但交配时可能导致母猪受到感染,进而对生产的仔猪造成一定影响,降低成活率。
3 流行病学
常发生于母猪交配和产仔时,呈地方性流行,传染规模较大,给养殖户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带病毒的猪以及受污染的猪舍、用具等都是传染源。猪细小病毒的抗热能力强,因此加热并不能有效治疗该病,即使使用常见消毒剂,也很难将其杀灭。该病毒可随粪便、精液以及其他分泌物排出体外,与健康猪接触后发生感染,不断扩大传播范围,给养殖户造成较大影响。
4 病理变化
(1)母猪。当母猪发生流产时,肉眼可见其子宫内膜有轻微炎症,胎盘部分钙化,胎儿在子宫内死亡后被母体的软组织吸收。组织学上病变为母猪的妊娠黄体萎缩,子宫上皮组织以及固有层有局灶性和弥散性单核细胞浸润。受病毒感染后的胎儿死亡后可见多种组织和器官细胞坏死,并伴有炎症和核内包涵体。
(2)胎儿及仔猪。胎儿及仔猪也是易感群体,大多数死胎、死仔或比较孱弱的仔猪,都可以看见其皮下充血或出现水肿、出血,体腔中有淡红或淡黄色渗出液,伴随脱水症状。其感染的胎儿及仔猪肝、脾、肾等组织有肿大或者萎缩。个别死胎的皮肤还会出血,弱仔出生后较短时间内,其颈部、胸部、腹部及四肢上端内侧出现淤血、出血斑,半天内皮肤变紫而死亡。经过组织学检查可以发现死胎的大脑灰质、白质和软脑膜出现炎症,通常认为是感染细小病毒引起的病变[2]。
5 防治措施
由于猪细小病毒的抗性很强,该病暂时还没有治疗痊愈的方法,通常从养殖管理和预防角度入手。
5.1 做好免疫接种工作
免疫接种是预防细小病毒病的重要措施,要加强对当地免疫工作的管理,并加大宣传免疫接种的优势。通过提前实施免疫接种,提高猪自身免疫力,有效降低发病几率。该种细小病毒主要针对母猪的配种与繁殖时期,在母猪配种前1个月实施一次接种,确保免疫接种效果,配种期20 d左右再进行一次免疫,加强免疫效果,以提升母猪在怀孕期间的免疫力和抵抗力。由于公猪也会感染该病,所以对于公猪也要做好免疫接种,在配种前的1~2个月内肌肉注射疫苗。常见的抗细小病毒病的疫苗有弱毒疫苗、单价灭活疫苗、灭活二联疫苗、核酸疫苗。养猪场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免疫程序,繁殖母猪可采用灭活疫苗进行注射,灭活苗安全性较高,效果较好,免疫时间长,可达4个月以上,能有效避免母猪经胎盘发生感染。另外,已被污染的养殖场,可采用自然感染免疫方法,即在后备猪群中放进一些血清试验结果呈阳性的经产母猪,或者将后备母猪饲养于感染圈舍内,使其发生自然感染,产生免疫力。但这种方法也具有一定的风险,会使猪场受强毒污染越来越严重,不能输出种猪,因此在猪种培育场不能实施。
5.2 加强养殖场管理
(1)坚持自繁自养。为防止该病大肆传播,应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防止带毒猪进入养殖场。引进种猪时应加强检疫管理,不从疫区引进生猪。如果从外地引进生猪,要进行隔离观察,隔离至少15 d,并且进行2次血凝抑制试验,保证引进猪的血凝抑制滴度低于1∶256或呈阴性时,才可以混群养殖。
(2)加强环境卫生管理。环境卫生管理不到位也是诱发该病的主要原因,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可以有效预防该病。在养殖中要不断改善猪场环境,保持猪场具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如果资金充足,还可以在养猪场安装风扇系统,确保风扇正常运转,定期对养殖场的通风设备和风扇系统进行检查,确保通风效果良好。定期检查滴水喷雾是否堵塞,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保持养殖场地面干燥,并且定期对养殖场进行消毒和清洁,使用消毒液,对所有的器具和设备进行消毒。同时,还要做好灭蚊、灭鼠工作。
5.3 及时处理染病猪
染病猪是细小病毒病的主要传染源,一旦发现带毒猪,必须要及时对其进行隔离,将其与健康猪分开饲养,必要时还可以进行扑杀,彻底切断感染源。对于死亡猪、胎儿以及病猪的粪便、排泄物、分泌物必须要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加强消毒和定期监测,确保环境清洁,避免发生二次感染。另外,可以采取药物治疗方法,对于怀孕期间患病的母猪,每日注射2次头孢注射液,持续注射3~5 d,对于延时分娩的病猪,要及时注射前列腺烯醇注射液,实施引产,使胚胎排出体外,避免在子宫中发生腐败,影响后期正常繁殖[3]。
6 结束语
猪细小病毒病是一种常见疾病,主要感染繁殖期的母猪,感染后的母猪还可能将病毒传染给胎儿,引起流产、死胎等问题。细小病毒病对猪群的危害十分严重,在养殖中要加强对这种疾病的控制,对养殖环境进行控制,保持养殖场清洁,一旦发现要立即隔离,同时要及时用药,减少疾病传播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