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猪瘟与典型猪瘟诊断与防控
2018-02-13全丽娟
全丽娟
(广西省桂林市灵川县灵川镇水产畜牧兽医站,桂林 541299)
0 引言
截止到2018年9月22日,我国非洲猪瘟疫情已经达到了20例,非洲猪瘟已经蔓延到我国部分地区,而兽医人员也需要更加深入和全面地思考疫情的诊断和防控方式,并将有效的非洲猪瘟疫情防控方式推广到全国。
1 诊断
1.1 非洲猪瘟
1.1.1 红细胞吸附试验
红细胞吸附试验诊断方式适合应用在新型疾病病毒诊断工作中,如非洲猪瘟,同时也是应用频率较高的野外病毒诊断方式。红细胞吸附试验检测到的ASFV较为敏感且特异性较强,同时检查效率较高,通常能在12 h内得到检验结果[1]。在非洲猪瘟红细胞吸附试验诊断中,试验人员可以用病猪的骨髓细胞或白细胞培养ASFV,并对其进行试验,如果检查结果为ASFV,能导致细胞病变并且产生红细胞吸附现象,则代表此疫情为非洲猪瘟,因为典型猪瘟病毒不能导致红细胞吸附。
1.1.2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是目前ASF血清检验中最为有效的诊断方式,此试验主要检验的是ASFV蛋白结合的病毒抗体,具体是用酶标记ASFV中的A蛋白,A蛋白会与底物发生显色反应,此时试验人员只需要通过肉眼或分光光度仪定量分析便可以判定试验结果。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诊断方式在非洲猪瘟诊断中的应用,具有特异性较强、灵敏度较高、操作简单、结果容易诊断等优势,适合被应用在病猪血清诊断中。
1.2 典型猪瘟
1.2.1 直接免疫荧光试验
在直接免疫荧光试验中,试验人员需要选择病猪病原体组织触片,通过丙酮将试验物质固定好,并对其进行荧光抗体染色,随后对其进行PBS洗涤、无离子水冲洗、风干处理,最后用甘油封片,用荧光显微镜检查[2]。如果试验人员在荧光显微镜下发现,病猪扁桃体隐窝上皮细胞胞浆内和淋巴结生发中心的网状内皮细胞存在荧光斑,则表示病猪患有典型猪瘟。
1.2.2 免疫组化试验
在免疫组化试验中,试验人员需选择病猪的组织触片或白细胞涂片,通过丙酮将试验物质固定好,并对其进行抑制内源酶处理,在其中加入相应的结合物,随后对其进行酒精脱水处理、二甲苯清洁处理、风干处理,最后将其封闭,用显微镜检查。免疫组化试验在非洲猪瘟与典型猪瘟诊断工作中的应用依据为组织触片或白细胞涂片显色的深浅程度。
1.2.3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在实际试验中,将1∶4抗猪瘟血清滴加在病料组织片上。当完成上述操作30 min后,再将抗猪IgG荧光抗体加入上述试验材料中。待其作用30 min后,漂洗、干燥后再对其进行荧光检查,最后对其结果进行分析判断。
2 防控
2.1 非洲猪瘟
目前,我国针对非洲猪瘟尚未总结出有效的治疗方式,只能采取常规牲畜疫情防控方式预防非洲猪瘟,如屠宰病猪并烧毁病猪尸体、对猪圈进行全面消毒处理等。家猪养殖人员一旦发现病猪,需要及时汇报给当地相关部门,并由兽医和相关人员进行进一步血液检验和组织检验,而病猪接触过的地方则需要用火碱消毒[3]。我国科技医疗部门正在尝试用基因编辑技术研制非洲猪瘟疫苗,并取得了一定成果。
2.2 典型猪瘟
2.2.1 预防接种
典型猪瘟已经可以通过预防接种的方式实现有效防控,养殖猪在接种疫苗后4 d内便可以产生对典型猪瘟的免疫力,因此,针对已经出现典型猪瘟疫情地区的养殖猪,养殖人员可以通过预防接种的方式,实现对疫情的有效抑制。并且在对生猪进行预防接种时,养殖人员需要对注射针头进行消毒,避免通过人为方式进一步传播典型猪瘟疫情。
2.2.2 加大检疫力度
典型猪瘟病毒目前已经在我国养殖猪猪群中长期保存下来,典型猪瘟容易形成亚临床传播,这种传播方式主要针对在预防接种中被忽略的怀孕母猪及猪崽,并且临床症状较少。养殖人员和相关部门需要通过加强检疫的方式,实现对典型猪瘟的全面预防。
2.2.3 妥善处理疫情
当典型猪瘟疫情发生时,需要采取针对性方式实现对疫情的妥善处理。一旦养殖人员发现病猪,需要立即将病猪隔离,并请兽医诊断,确定为典型猪瘟后需要进行封锁处理,以此缩小疫情的发病范围;同时对已经被污染和可能被污染的猪圈及其内部设施进行消毒处理,可应用火碱加生石灰乳或者漂白粉;及时烧毁病猪尸体和屠宰病猪尸体;直到疫情解除前,禁止进行生猪交易或调动。
3 结束语
目前我国尚未找到非洲猪瘟的防控方式,因此,需要兽医人员和家猪养殖人员共同努力和探索,为避免非洲猪瘟带来的巨大影响和损失,兽医人员需要掌握非洲猪瘟和典型猪瘟的诊断方式和防控方式,实现对非洲猪瘟与典型猪瘟的有效区分和及时诊断,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