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2018-02-12臧燕蕾
臧燕蕾
摘 要:在小学课程教育体系中,数学既是能力教学内容,又是知识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占有很重的地位。学生在小学阶段心理和智力水平上发展较快,抓住这一阶段的特点,帮助小学生建立数学思维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十分重要。应用题由于具有实际应用背景,帮助小学生掌握分析和解决数学应用题的能力对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具有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教学;解题能力;应用题
随着数学教学的改革,小学生的数学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提高他们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具有实际背景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数学教育中应该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加强引导,开发小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耐心地培养小学生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培养学生的身体能力
解决实际应用问问题的关键在于学生是否能够很好地理解题意,如果小学生不能理解题目的意思,或者将题目理解错了,自然就不能解决问题。小学生解决应用问题时常见的错误就是读题着急,理解混乱,对于一些容易混淆的关键词,如“不多于,少于,大于”等不能准确的理解。以致在解题中糊里糊涂,也就不能正确解决问题了。久而久之,会造成对数学的畏惧,心里留下解题阴影。所以说,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审题习惯是帮助小学生解决问题的前提。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应给培养学生读题的耐心。在解决实际应用题的时候,解题的时间应该有很长一部分用在读题上,题目读取不清楚,所有的解题都是无用的。读题时,要一字一句认真理解题目中出现的条件,认清每一个字,尤其是关键词的理解。再者不能根据自己的臆想胡乱加减词语,读题要慢,审题要细。其次,应该对一些常见的难理解的词加以区分。比如说,常见的例子中,红红摘了10个苹果,姐姐比红红多摘了10个,姐姐摘了几个苹果?这是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学生一般会很容易就能理解用加法求解。但是稍微复杂的,比如说条件改成姐姐比红红摘的多,她们两个差10个,问姐姐摘了几个苹果?第二个问题小学生就会很容易用减法,这就是理解题意不清造成的。再者,最终问题如果改成她们一共摘了几个苹果?这个问题相比之下就更加具有难度。所以说,培养小学生自己理解题意的能力很是重要。教师在平时可以帮助小学生做一些类似的,修改题设条件的应用题目,提高他们理解题意的能力。
二、注意一题多解
教师在教授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解题的严密逻辑,也要注重解题方法的多样性和最简性。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多思维、多角度解题,并且善于总结什么样的题适合用方程解,什么样的题适合用算数法,尽量用最简便的方法解题。下面举个例子详细说明:1.根据主要变量的等量关系列不同方程。如:紅红去超市买三条一样的毛巾,付款时交给售货阿姨50元,红红又收到12.5元,问每条毛巾多少钱。学生可以转换解题思路:(1)付的钱=找回的钱+三条毛巾的钱;(2)三条毛巾的钱=付的钱-找回的钱。相应的方程分别为50=12.5+3x以及3x=50-12.5。2.移动左右因式从而获得不同方程。例如方程5x=12×3+9,通过小小的变化可得5x-9=12×3,5x-12×3=9。
此种方式的训练可让学生多角度理解方程的由来,还有利于学生培养多向思维,打破固有解题套路,从而形成学生深刻的思维能力。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
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大多是依靠老师在讲台上讲解题目,引导学生理解题意。这一过程由于比较抽象,教学方式枯燥,很容易引起小学生的厌恶情绪。现阶段,随着多媒体教学的流行,教师也可以适当利用,提升课堂的学习氛围。但是应该注意利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和时间,不能让多媒体过多的泛滥于教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播放一些教学动画,可以提升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比如:小明要组织800位同学参观游乐园,每辆车可以运送50个人,学生参观票价为25元,可以问小明需要安排几辆校车?大家一共花了多少钱用于购买门票等问题。将学生引入多媒体的情境中,让同学们帮助小明解决问题,就会让数学问题变得更加贴近生活,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但是应该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数学问题在实际中都很容易变成多媒体教学,教师应该在讲解动画后,帮助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题目,建立抽象数学模型的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效力。
总之,小学数学的教学工作看似简单,却会影响他们学习数学知识的信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培养他们理解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举一反三的能力,提升他们参与课堂的热情,培养他们对实际应用问题的理解和解决能力,改进教学方法,最终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孙淑敏.基于自主探究模式的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2.
[2]杜剑影.小学数学简单应用题教学策略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