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抓四种环节培养自学习惯
2018-02-12张佳佳
张佳佳
在学校教育中,“教师、教学内容、学生”是多向互动中不可或缺的节点因素。科学合理地组建完整系统并充分发挥各个节点的应有作用,是学校教育实现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在新课程教育理念下,学生是教学活动中毋庸置疑的主体力量。正因为如此,只有赢得学生的积极进取和主观能动性,才能攫取事半功倍且持久热烈的良性发展效应。“教儿婴孩,教妇初来。”在传授学科知识、培养学习能力的同时,我们更应把培养小学生的自主意识与良好习惯放在战略指向和战术指导并重发展的重要位置。究竟如何培养小学语文自主学习习惯呢?笔者拟就如下四种环节,试对此作出简要性阐述。
一、以课前预习为抓手,培养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古语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它意在强调课前备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教师指导学生积极开展自主预习活动,不仅有利于实现课堂教学“窗口”的有效前移,而且有利于养成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良好学习习惯。就小学语文学科来说,自主预习主要分为“预设单元目标”和“预设课时目标”两大基本类型。对于前者,可让小学生提前一周左右时间预习整个单元的学习目标。比如,本单元描写主题是什么,共有哪几篇课文,它们所描写或表达的侧重点分别是什么,习作主题和内容是什么,有哪些方面的练习内容。通过自主预习,让小学生对单元目标和具体内容“大致了然于胸”,从而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做到“有章可循”。对于后者,预习内容主要包括有:了解作者简介和作品背景,自学课文中的字词句段,触摸并努力解决重难点内容,完成部分课后练习题,找出并阅读一些“互文”等。只有做好并做足这些“诗外工夫”,才能更好地开展课堂多向化互动,教学效果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二、以主体教学为抓手,培养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课堂教学不仅是“传道、受业、解惑”的主要阵地,而且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与基本素养的重要平台。在这一活动环节,我们应始终本着“以生为本、以学为主”指导思想,努力把“教师”角色转化为“导师”角色,把“教学”行为转化为“导学”行为,最大化地做到“让学于生、引思为本”,以积极有效地“激励、唤醒、鼓舞”学生,为促进他们的自主性发展、可持续发展和个性化发展逐步打下坚实性基础。以《詹天佑》课文教学为例。首先,引导小学生明确文本之始的这一“中心”句式;在此基础上出示导学线索:(1)为什么说詹天佑是“爱国”工程师?(2)他的“杰出”才能主要体现在哪些地方?然后让学生以多人小组为单元,开展相互之间的合作与探究学习活动;最后,通过师生双方共同参与,开展梳理与共享、总结与提炼活动。期间,笔者引导学生采用“图画法”把“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法”和“竖井凿进法”画下来,还借助多媒体演绎了“人”字形线路的实际通车状况,帮助小学生不仅完成了自学任务,而且增强了他们的进取精神和成功信念。
三、以消化巩固为抓手,培养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俗话说:“编筐编篓,贵在收口。”在课堂教学活动环节,许多教师对于教前导入、主体教学是非常重视的,然而他们对于“消化与巩固”这一环节就显得过于简单或比较低调了。此时此刻,他们多以同一形式、相同要求进行简单的“收尾”,久而久之,难免给小学生造成“曲终人散”“虎头蛇尾”的严重不对称之感。其实不然!无论课时收尾还是单元总结,不仅有利于帮助小学生进一步消化知识、巩固技能,更好地掌握重点内容,而且有利于他们不断地“拾遗补缺”和“温故知新”,这对于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意识、能力与习惯大有裨益和促进之效。以《嫦娥奔月》课文为例。在课堂教学任务结束后,笔者要求小学生联系课文内容和课堂学习,以个体思考与相互合作的形式,来认真完成如下两项消化性要求:(1)结合课文插图,想象嫦娥在飞天过程中可能会想些什么呢?(2)在每年的八月十五中秋节晚上,乡亲们在祭月遥祝嫦娥的时候又会说些什么呢?如此而为,这不仅是对课文内容的“补白”和“深化”,而且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学习与思维习惯。
四、以拓展延伸為抓手,培养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课堂教学固然是教书育人的主要形式,基础教材也是从事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然而它们都绝不是“唯一”,并且“语文教材(只)是几个(典型的)”例子而已。这就是说,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除了要善于抓住“课前预习”“主体教学”“消化巩固”等环节外,还要高度重视并认真对待课后时空的拓展与延伸活动。比如,在教学《海伦·凯勒》后,既可要求小学生课后阅读主人公的自传体作品——《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从中切实体会作者对于光明的渴盼和对于生命的热爱之情;又能引导小学生把之与《轮椅上的霍金》《理想的风筝》相互联系起来“互读参悟”,从中体会霍金和刘老师“身残志不残”的乐观进取精神。再以《梦圆飞天》教学为例,在课文结束后,激励小学生通过网络、书刊等多类途径和形式,搜集并阅读现代中国(甚或全世界)关于航天技术的重大发展信息,并且形成一些专题性“知识集锦”或者“航空素材资源库”。这不是一种实践操作类的自主学习培养吗?
综上所述,“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只要我们善于抓住“课前预习”“主体教学”“消化巩固”“拓展延伸”这四种环节进行训练,就能逐步培养小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