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分析
2018-02-12骆媛媛
骆媛媛
摘 要:美育是五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学生健康审美能力的重要责任。音乐课堂是实现美育的有效途径,能够让学生在感受音乐的过程中获得美的享受,在获取相应音乐知识的同时不断提高对音乐的鉴赏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小学音乐教学课堂中,合唱是常见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参与合唱训练既能够提高学生的音乐水平,又能够让学生在合唱的过程中感受团结合作的力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因此,广大小学音乐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合唱教学的有效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有效性分析
小学音乐教学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音乐课堂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娱乐性和活动性比较强,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中充分感知音乐世界的魅力,给学生的学习生活带去更多的快乐。合唱是小学音乐教学的常见教学形式,一方面能够让学生通过合唱练习掌握更多的音乐技巧,另一方面合唱也是学生团结合作的一项重要活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比较高,但是小学生的年龄较小,他们对于专业的音乐知识理解较弱,因此在合唱时难以达到教师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出发,设计更加有效的合唱教学策略,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合唱。
一、合理安排曲目,降低技术难度
合唱的曲目选择是非常重要的,从难度上来说,难度过高的曲目,没有一定的音乐专业知识很难完整地进行演绎,也会挫败学生的积极性;而难度较低的歌曲又让合唱练习显得有些单调无味,达不到合唱训练的目的。从歌曲内容上来说,活泼有趣的歌曲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合唱热情,一首学生听起来就觉得没有意思的歌曲,很难让他们全身心投入到合唱训练之中,因此,在合唱曲目的选择上,以生动有趣、难度适中的歌曲为最佳。每一首歌曲都有不同的演绎方式,不同的方式当然也存在着难度的不同。有的教师过于追求形式上的华丽而忽略了学生的基本音乐素养,在合唱中安排多个声部,进行多层次的改编,导致学生难以在短时间内消化吸收教师安排的内容,久而久之对于合唱的热情就会慢慢消退。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当前的基本能力进行合唱内容的编排。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学习一首完整的歌曲就已经达到了音乐教学的要求,因此在合唱安排上,就尽量做到简单,降低合唱的技术难度,可以不进行声部的分配,或者分为两个声部,以小组为单位,如合唱《春天在哪里》这首歌曲时,可以把歌曲分为几个段落,由不同的小组演唱不同的段落,副歌部分进行全班的大合唱,这样每一个小组都有了自己要完成的段落,他们就会更加投入到合唱之中,让自己的小组争取表现得最好。在全班合唱中,学生也能够感受到与小组独唱的区别,融入合作歌曲的氛围之中,这样简单的合唱练习能够很好地满足低年级学生的需要。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各方面的能力已经得到了比较好的发展,因此过于简单的合唱练习已经不能够满足他们的学习需要,教师就可以适当地提升合唱的难度。比如可以适当将学生分为三个声部,从单音的和声开始练习,让学生感受到声部合唱的技巧和魅力,在歌曲中适当添加多声部演唱,不宜过多,点到为止,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专业合唱的艺术魅力,提高学生的合唱能力。
二、丰富练习模式,激发学习热情
如果只是单纯进行歌曲合唱的循环练习,学生很容易失去合唱的兴趣,并且这样的教学效率也比较低,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丰富合唱练习的模式,用其他方法为合唱练习进行能力铺垫,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丰富有趣的课堂中获得学习的热情和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进行默契歌唱训练,选几位学生上台,教师在学生合唱的过程中进行指挥,教师的手指到谁,谁就要唱,没有指到的学生则不能唱,如果同时指到两个人,则两个人要一起唱,唱错则换下一組学生,看看哪一组最先完美地进行演唱,成为最佳默契小组。这一练习能够加深学生之间的默契程度,有的学生在教师指到的时候没有反应过来,旁边的学生就提醒他,大家互相帮助,最终完成歌曲的演唱。这种带有游戏色彩的练习也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担当指挥者,增强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让学生玩得开心、学得快乐。教师还可以将学生的合唱练习录成视频,在多媒体上播放,让学生直观感受自己在合唱时的表现,比如有的时候学生在合唱时感受不到自己唱的不齐,而在视频中他们就很容易发现哪一个小组演唱的问题比较多,从而进行针对性的改正,可以让学生根据视频中的内容进行点评,然后改正,获得自我成长。
三、提供展示舞台,优化教学效果
给学生提供一定的展示舞台不仅能够提高合唱练习的效果,还能够让学生获得较高的成就感。比如可以进行班级合唱的联排,让几个班的学生都能够有机会互相欣赏其他班级的合唱成果,感受差距,弥补不足。在学校的元旦晚会中、儿童节的汇演中,都可以给学生一个合唱展示的机会,这样学生对于合唱的热情更加高涨,也会更加投入,对于每一个细节都会进行仔细的琢磨,包括在合唱时的动作手势他们也会十分上心地进行设计。学生在舞台上进行合唱展示的同时也是对他们学习成果的肯定,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助力学生的健康成长。
在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当前的学习能力进行合唱曲目的选择和编排,降低合唱的技术难度,让学生感受合唱歌曲的快乐,同时丰富合唱练习模式,使得课堂充满活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要适当给学生展示的舞台,让他们能够将自己辛苦的练习成果展现给别人看,提高学习的成就感。
参考文献:
[1]徐玲.基于班级形式的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有效性探索与研究[J].音乐时空,2015(19).
[2]周雪玉.试论如何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