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用情境激情促趣
2018-02-12吉海燕
吉海燕
情境教学法是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为起点,借助于事物的想象,通过形象化的影响或富有故事化的情节,有情、有理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在入景动情的环境中,提高学生主动锻炼的积极性,使其充分体验到学习过程的成功乐趣,身心得到和谐发展。
那么,在四年级“胸前传接球”单元教学中如何利用情境教学优化教学过程,丰富教学内容,完善考核方案,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并逐渐认识到集体力量的重要性是我思考的重点。下面谈谈我在实施过程中的几点反思:
一、创设生活情境,优化教学过程,激发学习情趣
在体育课堂上,如果教师絮絮叨叨一味地讲解、示范,久而久之,不用说学生就是教师也会感到厌烦。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能够巧妙创设一些生动形象的生活情境,不但可以充分展现教师的教学艺术,还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和学习兴趣。
在“胸前传接球”第一课教学动作技术时,我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迎送客人”来展开教学,把传球为“送客”,接球为“迎客”,缓冲为“到家”。想象日常生活中你接待客人的场景,然后示范讲解“送客”“迎客”和“到家”这三个环节展开教学,在“迎送客人”的情境中练习,兴致尚高。但问题随即而生,四年级的孩子理解动作的能力尚可,但动作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出现了传球力量大、接不住球的现象,面对这些问题我紧急集合,再次提出练习要求。(1)传球:师:孩子们,“客人”到“主人家”做客,要怎么做?“主人”才能开心地迎接呢?生:不要大声说话,动作要轻……师:同学们说得真好,那我们传接球时一般以2~3米为宜,力量适度,准确地把球传到对方的胸和腹部之间。不能凭自己的喜好去传球,不然主人就不喜欢你了。(2)接球:师:家里要来好朋友了,开心吗?生:开心。师:那我们怎么欢迎“客人”呢。生:快快开门,准备水果……师:对了,“客人”来了要欢迎,双手极早伸出摆好八字手型,脚步移动要灵活。(3)缓冲:师:水果准备好了,让“客人”吃点水果休息吧。这样,在“迎送客人”这一情境中进行教学,激发了他们学习的情趣。
二、创设游戏情境,丰富教学内容,保持学习兴趣
情境是引起学生心理活动的外在条件,适宜的情境能唤起人适宜的情感。因此在接下来的练习课中,我给学生确立内容:在规定范围内传接球。要求:(1)传接球15次以上。(2)尽可能少运球,少犯规。(3)无球队员要快速跑动,找到适合的接球位置。学生分,在组长的带领下各组创设不同的学习情境,进行传接球练习。
通过小组合作,创编不同的情境进行“胸前传接球”的练习,让简单的一个传接球动作更丰富,更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胸前传接球的基本动作、提高学生主动传接球和积极跑位的意识,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学习的兴趣更浓、效果更好。
三、创设考核情境,完善考核方案,体验学习快乐
考核情境是指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挖掘学生的体育兴趣,创设考核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积极、主动地进行考核。
在“胸前传接球”这一内容考核时,我制定了“我是优秀传输员”的考核评价方案(见情境考核方案)和量化表(见情境考核量化表)。在起初的实施中,由于与学生自己制定的情境不同,学生一开始配合起来不是很好,学生的兴致不高。所以我及时调整了考核方案和考核量化表,量化标准和考核方法中不允许带球跑,这样学生在实施過程中难以完成任务,无法获得成功的喜悦。后来将考核方案和量化表适当更改,学习积极性提高。每个学生都能带着我是最棒的传输员的情感去练习、去考核,入情入境,不知不觉提高了篮球传接球水平,超出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在情境考核中每个学生都有多重角色,分别体验着不同的快乐。当他(她)是传输员时,他们体验着传输成功,救助同伴的成功喜悦;当他(她)是小小考核官们时,他们体验着客观、公正的评判后赞许的喜悦;当他(她)是观众们时,他们体验着小伙伴们考核中给他们带来考核后的思考,启发他们的思维碰撞。
通过情境考核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增强了学生之间的默契度,并使学生逐渐认识到集体的重要性。
四、情境考核中的不足
体育课课堂分组也是组织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分组教学可以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有目的地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在教学中一开始我根据学生个子的高矮进行分组,但是在实施中发现四年级男女有了一定的差别,男生跑动积极,做阻拦者时女生传接球难以进行。后来分成男生组和女生组进行小组合作,效果较好。后来学生考好后学生自己进行练习,我发现他们自主选择练习伙伴,练得兴致更浓。如果一个动作稍差的学生和他的好朋友们在一起,他们会用友好耐心的态度,热情地鼓励他,带他一起练习,并给予指导和帮助,同时他也会很放松、毫无顾忌地与好朋友一起活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采用这种形式分组教学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所达到的教学效果要比教师分组效果好得多。
总而言之,在体育教学中,情境作为“中介”的手段,用情境法进行“教学再创造”,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教学质量,同时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中接受体育教育,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