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之“知错就改”
2018-02-12王云
王云
摘 要:主要提出有效的学习方法之一——错题分析,并详细阐述了做错题分析的目的,本着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针对自己的情况拥有属于自己的错题分析本,建立属于自己的“学习档案”,以求在历次的考试中能够真实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分数,同时使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达到查漏补缺或者是二次修正的目的。
关键词:核心素养;错题分析;物理
物理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物理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學生通过物理学习内化的带有物理学科特性的品质。如何让知识的学习过程转变成素养的形成过程?人们需要先经历学懂到悟会到运用的过程,寻找通过“感悟”促进学生“物理核心素养”养成的策略。学生要想熟练掌握各门知识,并灵活应用解题方法,必须掌握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错题分析就是一种“感悟式”的学习
方法。
科学家提倡留给学生自由活动的空间,他获得的就不仅仅是一个问题的解决、一种方法的掌握,而是一个人从整体意义上对科学知识的领悟。学生无论如何都应该给自己留出做错题分析的时间,给自己一个充分的思维空间,让做题时的思想如何运转与思维如何推进一点点呈现在脑海里,再与老师所授的正确思维一一对照,从中找出自己到底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出了什么样的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错误,以后有类似的变式训练,自己是否能够掌握,是否需要加强此类题型的训练等。并予以归类,同时形成自己独有的认识。
那么错题分析该如何做?
1.讲究时效性,当天把错题分析做完。对每个学科来说,初期做错题分析慢,耗时长,但随着慢慢积累,错题分析会越做越快,贵在坚持。
2.内容上有错题、错解、正解、错因、归纳总结等。错题分析里要有错误答案,还原做题后的最原始状态,若只有正确的解答,那么它的价值将会大大降低,因为这不再具有唯一性,每个学生都会如出一辙。
3.错误原因分析及如何改正?即“改正”的呈现。还原做题时的心境,找出错因。错因一般有以下几种:(1)答题失误,答题过程中紧张或者太过放松都会导致低级错误,原因是学生没有做思维的主人,应集中注意力审题和答题,减少思维空白区。(2)审题出错,生活现象中构建物理模型的过程出现问题,作者的题意学生没有真正弄明白,或者其中一个环节与作者描述的不符,那么做出的答案肯定与正确答案大相径庭。针对这种情况,学生就应该有意识地训练类似的题型,逐渐培养自己的建模能力。(3)思维方法错误,针对特殊类型题的解题方法未掌握,不知道如何下手,此类题需要像学新知识一样重新学习。(4)计算失误,这是非常常见的错误,它可以通过规范学生的计算习惯得以改善。学生的计算失误大多都出现在“神奇的草稿纸”上,未正规运算,字迹潦草,顺序混乱,应规范计算习惯,消除一切可以引起计算失误的因素。(5)知识错误,未掌握原始知识点引起的错误,那么就应该对照正确答案寻找其中自己“错过”的知识点,尽快补上。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特点做出自己的错题分析,如例题:
如图所示,一木箱内装一铁球,木箱的内宽与高恰好与铁球的直径相等,当木箱自由下落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计空气阻力时,铁球对木箱下壁有压力
B.不计空气阻力时,铁球对木箱上壁有压力
C.有空气阻力时,铁球对木箱上壁有压力
D.有空气阻力时,铁球对木箱下壁有压力
涉及的知识点:(1)整体法与隔离法;(2)牛顿第二定律;(3)牛顿第三定律。
错解:A
错因:思维方法错误。
正解及分析:D。在本题中A、B中无空气阻力,自由落体,整体加速度a=g,再隔离法小球只需要重力提供加速度,因此无需挤压木箱,无压力,A、B错误;C中有空气阻力,整体a 总结及反思:此类题做题方法:(1)先整体受力分析求加速度再隔离法求内力;(2)找提供加速度的合外力来源;(3)使用牛顿第三定律,明确研究对象的受力方向,做出正确的受力分析。 对学生来说,做错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错再错,盲目刷题,只求量,不求质,最终劳而无功。我国高考物理学科研究员孙恒芳老师曾说过,做好一套题的作用远远大于匆忙做十套题。为了达到更高效的学习,学生应该一题多做,错题精改,把每道错题当成一个课题去研究它,找出它属于的模型、知识点、题型,以及相关的变式训练,让错题分析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好帮手。知错就改,归纳总结,逐步建立自己的“学习档案”,随时翻阅,可使学生学习更有针对性,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徐学.基于核心素养下物理概念建立的案例研究[J].物理教师,2017(1):10. [2]杨亚芳.基于“感悟”的物理核心素养:内涵与策略[J].教学研究,2017(5):102. [3]刘海明.初中物理课堂的留白意义与策略[J].中学物理,2009(5):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