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搭起创新桥梁开拓求异思路

2018-02-12刘英庆

新课程·中旬 2018年10期

刘英庆

摘 要:阅读教学中,教师对课文的分析不能以自身的权威给学生绝对的结论,把学生的思维禁锢起来。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营造氛围、把握时机,唤醒、激活学生的求异思路,精心培育学生独创的思维品质。

关键词:寻求答案;训练求异;展开想象;内外互补

阅读教学中处处有学生创造性思维训练的时机,需要教师即时准确地把握,合理精心地引导,我在语文教学中结合新课程标准,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摸索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

一、寻求多种答案,激发创新意识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得好:“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在课堂中就要注意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条件使学生产生主动的思维倾向,尽可能地让学生去感悟文本中蕴涵的思想,畅谈自己最新的东西。“诗画互动”的这种教学法,如果运用得好,就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从诗的字里行间去想象诗的意境,用画补白诗人的情感,让古诗焕发新的活力,闪烁古诗创新的光彩。如,教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时,课堂教学中教师就要根据诗的特点,全诗入画,即诗的每一句都能形成一个画点,各个画点又能结成一幅完整的画面,表达一个完整的画意。还可以使“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部分诗句入画,根据诗的意思,把“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含义深远而又表义明晰的诗句入画,起到强调、刺激感官和加深理解的作用。另外,还可以疑问引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动学习、探索的模式,采用“自学生疑,尝试排疑,启发释疑,练习解疑,创造质疑”等几个步骤,环环相扣,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

二、不同角度“引诱”,训练求异思维

教育学生不能用单一的思维方式去想问题,而要引导他们学会求异,学生的思维才会闪耀出智慧的火花。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身心的发展规律,从各种设想出发,从不同的角度去“引诱”,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思维的亮点,让他们不拘泥于一个途径,尽可能做出合乎条件的多种解答。如在《音乐巨人贝多芬》的教学中,教学的重点我不是引导学生如何剖析贝多芬的人物个性特点,而是把全班学生分成六个小组,让他们选择两至三个角度进行探讨,交流学生自己心目中的贝多芬。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积累出发,观察、剖析着贝多芬,极富个性地谈出了自己的真切感受。这样,把学生的思维方向引导纵深发展,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使学生的求异思维得到了训练。

三、展开丰富想象,探求无穷意境

想象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是创造性思维的前提,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王朝闻先生说:“没有想象就没有创作,没有想象也就没有艺术欣赏。”教师要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加强对学生的想象训练,使学生通过想象再现文章对人物和景物的描写,进入画面,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给他们创造想象的机会。诗歌教学中,我常常注重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进入意境,让学生沉浸在诗情画意中,获得闪光思想的启迪。如何其芳的《秋天》、曹操的《观沧海》、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光未然的《黃河诵》等篇,都有动人的诗、意、画。讲读诗时,我拿来自己绘制的图片,让学生欣赏黄河的九曲连环、大海的波澜壮阔、秋天的迷人景观、北固山的凝重寂静。配乐颂诗,让学生感悟体味,唤起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引起翩翩的联想,激起浓浓的感情,让他们欣欣然地走进诗歌的意境,从而有了对诗歌的独特感受。

四、课内课外互补,拓展思维空间

语文课堂是最具开放性的课堂,语文教学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进行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新课标语)在教授小说《杨修之死》一课时,我专门设计了一个诱导式的教学环节作为尾声:“杨修是个颇负才名的文士,但他自以为能读解曹操的心思时,等待他的却是死亡。学完课文,我们的思考也应该成熟,就你对文章的感悟,自己选择角度在杨修的墓碑上写上一句话。”课上学生兴致勃勃的题写,如“能探知奸雄的用心,却没有保住自己的性命。”“平生全仗聪明,身死只因才华。”“聪明过了头顶,才气用错地方。”真是妙语如珠,很有创意。这样的结尾,既是对课文的总结,又是课文的一个延伸拓展。在教授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时,我这样结课:“一首《沁园春·雪》只不过是毛泽东撒在民族精神文化长河中的一朵小花,诗路花雨还在前面等着大家呢!在毛泽东的诗词里,有蓬勃的青春意气,有婉丽的爱情悲欢,有残阳如雪的壮烈,有战地黄花的灿烂,有风流人物的慷慨,有人间正道的沧桑。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自己课外摘抄的毛泽东诗词。”这种交流作用一是丰富了课堂教学资源,另一个是“留白”,课虽然结束了,但学生的学习并未结束,这样可激发学生补足自己诗歌储存库中的空白。“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知识能力的增长,情感态度的养成,终将在不断积累的课外延伸中得到实现。

创新意识的培养,关键在于教师要站在“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高度,注重积累,勤于思考,寻求最佳的教学方案,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求知,学会创新。

参考文献:

[1]徐小林.浅析创新思维培养[J].青年文学家,2011(24).

[2]爱德华·德博诺.创新思维训练游戏[M].中信出版社,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