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生物应用概念图教学实践及反思

2018-02-12李建军

新课程·中旬 2018年10期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应用实践概念图

李建军

摘 要:据资料可查,概念图(concept map)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是一种用节点代表概念、连线表示概念间关系的图示法。概念图能够直观形象地表达知识结构的方式,它能有效地呈现知识关联,有利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快速记忆。通过多年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广泛地使用概念图辅助教学的实践,发现其可以有效地提高初中生物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概念图;初中生物教学;应用实践

奥苏贝尔(David P.Ausubel)认为:人的学习是有意义学习,学习就是建立一个概念网络,不断地向网络增添新内容的过程。美国康奈尔大学诺瓦克(Joseph D.Novak)教授等人,根据奥苏贝尔学习理论提出概念图(concept map)教学技术。本人在多年初中生物教学实践中,注重在教学中运用概念图的方法辅助教学,确实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注意力,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得以逐步提高,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教学效率。

一、在新授课中巧妙应用概念图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第一次学习新教材”中认为:“学生学业落后、成绩不及格的根源之一,就是第一次学习新教材没有学好。”“第一次学习新教材”,是由不知到知、由不懂到理解事实、现象、性质、特征的实质而迈出的重要的第一步。在新授课的各个过程中,巧妙使用概念图教学,能够符合学生学习规律,进行有效学习。

1.用概念图引导学生预习

预习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课前预习是一个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提高预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除了加强对学生课前预习的检查督促,更重要的是要对学生加强预习方法的指导,为学生安排具体明确的课前预习任务,使学生知道怎样做、做什么,这样学生预习起来就会得心应手,也为新课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如七下新学期第一课“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可以在课前要求学生做好预习并完成教师自己设计的概念图(如图1)。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并完成(可独立或合作完成)概念图,已能够基本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知识脉络。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更加主动地进行新课学习了。

2.用概念图复习导入新课

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用复习法导入新课是老师们经常使用的方法之一。可通过提问、复述,回忆上一节课(或单元、章节)的主要知识,或以前所学的内容,从旧知识去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产生寻求答案的强烈愿望。利用概念图的形式展现所要复习引入的内容,不是简单的对旧知识的重复,而是要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实际,将旧知识进行再加工,可以更直观,而且只要设计巧妙,还能够为新课教学做好铺垫。

例如,在上“消化和吸收”一节时,提问:“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如何进入人体细胞内?”引导学生思考,并通过在PPT展示概念图(如图2),复习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哪六类营养物质?”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而将6类营养物质归纳为大分子物质和小分子物质,从而导入新课“消化和吸收”的学习。

3.用概念图进行生物概念学习

生物新课程规定的任务之一,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生物学概念。利用概念图进行学习,可以让学生清楚、准确地理解掌握生物概念,及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能更好地获得生物知识,深刻地认识生命现象及其变化规律,形成一定能力,促进智力发展。

利用概念图进行教学的初期,教师可以通过巧妙地设计问题,通过PPT逐步展示概念图(也可在黑板上画),通过师生互动,学生能够理清每一部分内容所包含的知识点及其概念,并了解不同概念之间的联系。在学生初步掌握概念图的构建要素和步骤后,就可以指导学生(独自完成或合作完成均可)在纸上构建概念图了。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画的概念图进行评价,并指导其进行

改进。

4.用概念图进行板书设计及课堂小结

传统的板书是以文字为主的条款形式罗列,这样的板书呆板、枯燥,不够直观,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学中,有机地结合概念图的形式进行板书设计,并在课堂小结中加以利用,学生能更加清晰准确地掌握知識重难点,巩固记忆。

例如,在“开花和结果”一课中,可以结合课后练习题2,将板书设计成一个概念图(如图3)。课堂小结时,通过PPT按一定的顺序展示,让同学进行抢答,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同学的积极性,及时反馈教学信息,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程度。

二、概念图在复习课中的应用

上好复习课,不但可以让学生对现有知识进行查漏补缺,还可以帮助学生理清已有的知识体系。复习课不是炒冷饭的过程,而应是引导学生对已经学习过的知识进行梳理、总结、拓展,进而锻炼提高知识应用和迁移能力的过程。如果简单地将书看了一遍又一遍,或者机械地要求学生按照教材目录将各个章节的重难点摘抄下来,其结果学生对知识还是无法理解,思路混乱,会很快遗忘。刘恩山教授认为:“核心概念是基于整个课标某个主题的知识框架中概括总结出来的,强调概念之间的关联与概念体系的结构。”在复习课中运用概念图,通过精心设计,将同一主题的知识集中在一起,通过概念图的方式表示出来,可以把知识及其体系、结构层次等一目了然地表达出来,便于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理清不同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提高复习的效率。

在复习七下“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二、三节时,在课前就明确地向学生说明将采取学生自己构建概念图的方式来检查他们对课本内容的掌握情况,同时对本章的内容进行巩固、整理,将零碎的知识转化为结构化知识,并对重要概念进行比较。接下来,老师引导学生回忆相关概念,为构建概念图做好准备。学生分小组(4~5人1小组)讨论,先完成第二节的概念图,再完成第三节的概念图,最后将概念图合并起来。老师通过巡视,将几组较好的概念图展示出来,请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老师根据学生的评价进行简要的点评,再引导学生进行修改。最后,老师展示自己画的概念图(如图4),供同学比较、参考。一节课下来,学生不但可以深刻理解教学内容,知道“反射”是建立在“反射弧”的基础之上的,而且进一步理解感悟“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三、概念图在教学中的应用反思

概念图在课堂上的高效使用,能够把老师的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学习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学生有意义地学习,进而学会学习,提高教学效果。如何能够更有效地应用概念图教学?一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教师应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师应会启发指导学生了解知识掌握过程,让学生学会获得知识的方法并能创造性地运用知识解决理性和实际问题。基于此,就要求教师要积极发挥“主导”功能,在课前就做好认真的备课,充分预设整个教学过程。在使用概念图教学的时候,还要有机结合其他教学方法,科学有效地帮助学生建立起整体的、结构层次分明的知识体系。二要科学使用概念图。要结合学生思维发展特点和认知发展规律,在课堂中使用概念图教学。不能简单地就概念图教学而使用概念图,还要认真研究如何引导学生画概念图?如何展示概念图?是否有必要使用概念图?等等。三要及时评价,及时改进。教学的预设有时候是主观的,在实际教学中的效果不一定好,对不同学生的效果也不一样。要引导学生产生“怎样才能把我的概念图画得更好”的想法,科学主动地使用概念图学习。

随着生物中考的改革,《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也越来越多地在考试中呈现。应用概念图教学是一个很好的教学策略,需要我们在以后的初中生物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对概念图进行研究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刘恩山,徐洪林.运用概念图进行生物教学对学生认知方式的影响[J].学科教育,2003(7).

[2]王华.基于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自主构建概念图的教学探索:以“细胞免疫”为例[J].生物学教学,2017(12).

猜你喜欢

初中生物教学应用实践概念图
概念图在小学高年级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措施
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概念图教学功能初探
概念图构建中概念关系提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