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农村中学古诗文教学中的作用
2018-02-12叶娜
叶娜
摘 要:多媒体教学弥补了农村古诗文教学在激发兴趣、创设情境、突破难点等方面的不足,显示出得天独厚的优势,在美感熏陶中拨动学生美的心弦,对学习古诗文、提高语文综合素质确有帮助。必须充分理解和认识多媒体教学所蕴含的现代教育理念,努力寻求它与古诗文教学相适应的结合点,真正发挥其辅助教学的优势,使农村中学古诗文走出传统,迈向现代化。
关键词:激发兴趣;创设情境;突破难点
古诗文教学的目的是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古诗文时,必须改变教法,指导学生在咀嚼、体会、感悟和创新上下功夫,放手让学生自主诵读,从整体上去感知古诗文的音乐美,让他们自然而然地步入诗文的意境,最终获得思想的启迪。农村学生获得信息渠道单一,学生视野狭窄。古诗文的教学也仅仅是老师的“串讲教材”,想让学生通过诗文拓展视野往往是难上加难。
初中语文课本中有相当比例的作品,以深刻的思想内容为基础,通过丰富、灵动、神采飞扬的文字,赞美祖国大好河山,弘扬中华民族美德、精神等。教学这类课文,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独特的美育功能,诱发学生的“乐学”情绪,透过声音、文字、图画等表象载体,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传递出灵魂深处的震颤、共鸣……这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和手段。下面我結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就多媒体技术在农村古诗文教学中的作用,浅析一些自己的观点。
一、科学使用多媒体可以充分激发农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
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古诗文的教学大都采用的是老师的讲解分析,古诗文创作的背景距离今天的孩子们年代久远,学生与古诗文之间有“代沟”。我校农村远程教育项目实施后,教师利用远程多媒体资源让课堂“活”了起来。
在古诗文教学中,让学生理解和欣赏古诗文是一项重要的内容。传统的教学都是老师泛读,学生跟读。但是由于身边环境的影响,大家都说方言,而并非普通话。老师的普通话不标准,自然也就不能声情并茂地朗诵古诗文。没有声情并茂的语言,就很难触及到美的语言下所蕴藏的丰富情感。教师尚且如此,学生更不用说。自从有了远程教育网络资源,这一现状得到了改变。在讲《江城子 密州出猎》(苏轼)时,感触极深。我被视频资料中那种壮志凌云、英雄豪迈的朗诵深深吸引,在授课时,学生也被那视频中的声音所感染,并且体悟到了为国杀敌立功的壮志。具有韵味的朗读,不仅仅能使学生掌握朗读的基本要领,还能加深学生对古诗文情感的理解。
二、使用多媒体可以创设古诗文中的情景,直接进入文本意境
文学作品的美,含蓄、深邃、广博……包罗万象,单纯依靠教师的指引,让学生感受,是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的,需要借助多媒体,将静态的画面与动态的声音结合起来,巧用录像,培养深思的习惯。
如讲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时,先给学生展现岳阳楼四周波涛浩渺、壮阔无垠的美丽画卷,用视觉冲击,激发学生对祖国美丽江山的热爱之情;边配乐边朗读课文,边给学生播放一段或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或春和景明、波澜不惊阴晴变化不定的图景,让学生在动静结合里体会登楼远眺的情景,深思作者写景的妙处和深意。看完视频后,有的发出了惊叹声;有的手托在腮边,早已陷入沉思……从这样的状态出发,学生理解阴晴变化里融合的悲喜之情就容易多了,胜似教师千言万语的空洞说明,更为理解下文博大胸怀和宏伟抱负奠定了基础。这堂课,借助多媒体,以创设古诗文中的情景,直接进入文本意境。一幅幅波澜壮阔的美景自然而然进入到了学生的脑海里,学生对古诗文中的景象理解得更加透彻。现在在教学中许多写景的古诗文课件材料的制作,我们都会青睐于多媒体。
三、合理使用多媒体,带动学生高效理解古诗文中的重难点
农村中学传统的语文教学工具是粉笔,传统的教学流程是从书本到黑板,由于受板面的影响,许多重要的内容不能在黑板上呈现,师生互动效果不太显著,学生容易疲劳,思维常常停滞。这是高校课堂实施的壁垒,而多媒体内容含量丰富,在理解古诗文的重难点方面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利用多媒体帮助学生挖掘古诗文中的人物形象。课本中的许多优秀人物形象需要通过他们的一言一行,剖析他们的内心世界,挖掘他们身上所具有的高尚品质与可贵精神。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表现中国人民铮铮骨气的文天祥,《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委婉劝谏的方式等,我都制好课件,上课时把图文并茂的课件放映出来,唤起学生对相关背景知识的回忆,使文中人物的品德感动人、信念鼓舞人、心灵震撼人,促进了学生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发展,从而了解了人物形象。
综上浅析,多媒体技术正在日新月异地改变着人们的思维习惯和生活方式。与此同时,多媒体也在改变着教师的授课方式和教学手段,也给农村古诗文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参考文献:
[1]张明.多媒体网络教室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优势[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2(3).
[2]刘成新,王焕景,褚晓红.立体化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探索[J].电化教育研究,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