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课堂生成理念打造精彩语文课堂
2018-02-12李发春
李发春
摘 要:“预设”与“生成”是新课程强调的一个重要理念。通过合理的预设,注重课堂生成理念,发挥教师智慧,灵活驾驭课堂,语文课堂才能充满活力,充满智慧的碰撞,才能使语文课堂具有其独有的生命气息和情趣。打造生成性的语文课堂,首先要求教师转变观念;其次,要求教师灵活预设;再次,要求教师富于智慧,善于把握课堂的生成点,灵活加以调控。
关键词:语文教学;预设;生成
“预设”与“生成”是新课标强调的一个重要理念。预设反映的是教师对教材的挖掘,对学情的掌握,是落实课堂教学目标的重要前提。但是仅有预设,“死”的教案限定和制约了“活”的学生,遏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生命的激情,使原本充满灵性、充满情趣的语文课变得呆板、凝滞、死气沉沉,这是我国语文课堂教学的一种缺憾。因此,通过合理的预设,注重课堂生成理念,发挥教师智慧,灵活驾驭课堂,我们的语文课堂才能充满活力,充满智慧的碰撞,才能使语文课堂具有其独有的生命气息和情趣。
一、打造生成性的语文课堂,要求教师转变观念
教师要明确清晰地认识到,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共同的生命历程,我们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认识和定位语文课堂教学,树立新的课堂教学观。教学不能完全依据教师的预设进行,没有动态生成的课堂是一潭死水,缺乏生机和活力,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和灵性。久而久之,学生失去了语文学习的兴趣,语文素养的提升有限,更不要说放飞灵魂、张扬个性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生成理念,发挥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师生双方的思想与文本之间不断碰撞,学生新的探索方向、学习需求不断涌现,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思想认识和情感体验不断得以深入,这样的语文课堂,学生能够得到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也放射出智慧的火花,师生都能感觉到生命活力的涌动。这样的生成性课堂教学,才应该是新课程标准下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
二、打造生成性的课堂,要求教师灵活预设
要想使语文课堂教学充满创造性,富有生命的激情和活力,离不开教师的灵活预设。教师在预设的过程中要把自己的科学思想和人生智慧融合进来,对教材内容进行科学整合,形成富有教师个人教学风格的预案;预设应该从学生的学情着手,找准生成的出发点、兴趣点以及生长点。总之,教师要考虑到与课堂有关的一切因素,使预案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并且要灵活预设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安排。同时,预设时要避免深耕密植,不宜刻意追求“完美的课堂流程”,而应当是以约驭博。这样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知识和灵魂共举,精彩灵动,教学过程迸射出一种生成的智慧之美。
三、打造生成性课堂,要求教师富有智慧
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生成就是“突破”,它会呈现一种化茧成蝶的变化之美,它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突破定式的、惯性的思维,带给学生新鲜的、充满创造性的知识和体验。因此,课堂教学既要根据学情,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又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学生的发展。突破的活动,就是变化、生成的过程。如何使课堂变成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焕发语文课堂的生命活力,全在于教师运用自己的教学智慧,灵活驾驭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有效地促进课堂的精彩生成。
(一)善用疑问
新课改提倡的课堂教学是一种开放性、多向性的信息交流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及时抓住学生的质疑问难,顺着学生有生成价值的疑问延伸下去,从而生成新的教学生成点和深入点。
(二)敏于傾听
苏格拉底有言“上天赐人两耳两目,但只有一口,欲使其多闻多见而少言。”这句话形象而深刻地阐明了“倾听”的重要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课堂中突如其来的信息,做到敏于倾听,尊重学情,发挥智慧,及时跟进,从而演绎出“潜心会文,疑义相与析”的精彩对话。教者珍视教学活动中出现的“旁逸斜出”,会使课堂走向灵动,充满智慧。
(三)将错就错
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出现一些错误的甚至奇怪的想法是很正常的,教师如果能捕捉这些想法中有生成价值的东西,将错就错,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将会起到纠正学生偏差,拓展学生思维,加深学生印象,巩固知识掌握的目的。
(四)类文比较
《诗经》中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叶圣陶先生也这样说过:“不用旁的文章来比勘、印证,就难免化不开,难免知其一不知其二。”这些话充分阐明了类文对比阅读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语文学习的空间是广阔的,教师要善用教材之间的联系乃至于教材之外的其他相关资源,教学中采用类文对比阅读的方法,能够让学生最终达到豁然开朗的境地。
通过以上举措,我感觉到语文课堂再也不是一潭死水,变得鲜活、灵动,富有生命的激情和活力。学生对于语文课充满了期待和热情,创造的火花不时闪现,语文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得到了很大的拓展。
参考文献:
[1]王丹.浅谈语文教学中的预设和生成[J].新课程研究(上旬),2018(3).
[2]孙衍明.语文教师要多上“放胆课”[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旬),20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