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立德树人”理念推进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模式的探讨

2018-02-12任永辉

青年与社会 2018年29期
关键词:立德树人教学改革

任永辉

摘 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是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同时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标。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也面临着新一轮的改革与创新。若想要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发挥出“立德树人”的作用,那么就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改革教学形式,创新教学内容,从而真正实现高校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

关键词:立德树人;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

一、高校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虽然大部分高校在思政课教学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

(一)学生存在认知误区

当前,在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很多学生缺乏学习思政课的积极性,认为思政课是可有可无的学科,不学也无妨,因此将原本作为主修课的“思政课”当做是“副业”,用应付的态度来面对思政课,并且存在一定的认知误区和偏见。很多学生以实用主义和功利心态来衡量所学科目的价值,认为只有具有实用性的科目才有学习的意义,而思政课偏向理论性,并没有明显的实用价值,因此普遍轻视思政课,没有认识到思政课对于培养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意义和作用。这些错误的认知阻碍了高校思政课教学,使教学效果达不到目标和要求。

(二)西方错误思想削弱了高校思政课的育人功能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与推进,西方各种观念与思潮也纷纷涌入我国,一些虚无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错误思想打着“民主”、“人权”等伪善的面具,对我国或其他地区进行抨击。特别是一些西方错误思想经过新闻媒体的巧妙包装,在舆论的引导和攻势下,对我国的形象进行威胁和抹黑。这些不良事件对于大学生而言很容易受其诱惑和鼓动,甚至被一些错误的西方思潮牵着鼻子走。然而,这些伪善的思想经不起时间的推敲,因为它违背了基本常识,虽然很容易蒙蔽人们的双眼,但是却无法遮盖事物的本质。大学生由于还没有步入到社会,眼界和认知有限,很容易被一些错误的思想影响对事物的判断,这也导致高校思政课的育人功能受到了影响。

(三)新媒体的发展对高校思政课提出了挑战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无法自拔,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几乎每个学生都成为了“低头族”,捧着手机应接不暇。而迅猛的网络时代也衍生了各种各样的副产品,大量的手机游戏、新闻、视频源源不绝,这浪费了学生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使他们无暇顾及到学业和生活,更无暇顾及到思政课学习。另一方面,多媒体技术手段的发展也给思政课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传统思政课教学已经无法满足当前时代的要求。多媒体教学工具具有形象、生动、直观的特点,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将多媒体教学工具纳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既是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四)高校思政课教师参差不齐

高校思政课教师是思政课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因此思政课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教学能力直接影响着思政课的教学成果。自党的十九大会议召开以来,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大部分教师都能够在教学中勤于律己、兢兢业业,但教师队伍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也是不容忽视的。例如,一些思政课教师存在业务素质不高、教学科研任务重等问题,甚至一些青年教师阵地意识不强,容易受西方思想的鼓动,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认识不清、信心不足,这显然影响到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并且也无法满足当前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和要求。

二、“立德树人”理念推进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改革模式

(一)创新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高校思政课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就必须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创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形式,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的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首先,采用情境教学模式,对教学内容进行情境化设计。高校思政课中有大量的理论教学内容,很多学生认为理论内容枯燥无味,对此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形象,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思政课的基本理论,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问题能力,达到“立德树人”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将学生所熟悉的事物用来进行情境化设计,以“和谐校园”为主题,并向学生展示出环境杂乱的校园和环境优美的校园对比图,并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以供思考:(1)在我们的校园有没有乱扔垃圾的现象?你乱扔过垃圾吗?(2)乱扔垃圾对构建和谐校园有什么直接影响和危害?(3)创建和谐校园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4)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有什么关系吗?通过让学生思考这些问题并进行相关讨论,能够使学生认识到个人与社会和谐的关系,从而使学生的思想觉悟得到提高和升華,最终达到“立德树人”的教学效果。

其次,以微电影的形式开展体验式教学。体验式教学是近些年来被教育者广泛关注的一种教学方式,在思政课教学中采用体验式教学能够有效发挥出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的自主参与。微电影在大学生群体中有较高的关注度和流行度,将其融入到思政教学中能够让学生在体验中理解思政课基础理论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共同制作微电影,从而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锻炼自身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对此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应合理分配学习小组,并安排任务和要求,在制作微电影过程中共同确立拍摄主题和内容。

(二)探索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

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包含教学计划、方案、教师奖励机制和学生评价机制,各个环节相互关联。首先,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和方案,并且与学分、学时挂钩,纳入到高校人才培养的方案中。同时针对不同的教学项目都要有具体实施的教学计划和方案,以此明确教师的教学目标。其次,应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师奖励机制和学生评价价值。奖励机制应包含教师在实践项目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学生评价机制应结合学生的理论课表现与实践课表现,包括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实践成果等综合方面,同时,还要融入学生的自评环节,自评包括学生对自己实践项目的参与度评价、对实践参与的感受以及自我评定等,从而体现出评价的公平性、科学性和全面性。

(三)加强思政课实践教学教师队伍建设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若想要实现“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就必须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首先,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对于教师的教学经验、水平、能力和创新意识有较高的要求,因此构建出一支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对于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的作用不言而喻。其次,高校应重视对思政课实践教学指导教师的队伍进行分类培训,为其定期组织校内学习以及校外培训,并按照教学内容对其进行模块化培训,使思政课实践教学队伍综合教学水平得到提升。最后,高校之间建立多边交流合作机制。高校之间可以就实践教学模式建构以及教学资源进行分享和交流,教师之间也可以借助现代化网络工具进行沟通,如QQ、微博、微信等通讯工具,互相分享教学心得和教学形式,以此相互学习,互相促进。

综上所述,改革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是培养中国特色主义接班人的需求,也是实现“立德树人”的需要。高校思政课面对各种挑战,需要强化思政课实践教学内容,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发挥思政课引领作用,从而切实落实“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

参考文献

[1] 黄艳.五大理念推动高校思政课在立德树人中的引领作用[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7(09).

[2] 张金伟,吴琼.高校思政课教师践行立德树人的困境与对策[J].广西社会科学,2017(08).

[3] 姚芳芳,陈赤华.论立德树人理念下高校思政课教学体系的构建[J].才智,2017(15).

[4] 刘娟,闫翠玲.“立德树人”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实现路径探析[J].高教学刊,2016(21).

[5] 张翠方.高校思政课立德树人教育在微时代的创新[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5(06).

猜你喜欢

立德树人教学改革
立德树人视阈下的服务型基层党支部构建方式探究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