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在教学行为中体现教育公平的社会学分析

2018-02-12张会霞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8年2期
关键词:教育公平课堂教学教师

张会霞

内容摘要:现如今教育事业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所以人们对教育公平性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目前的教育并没有达到每个学生都能被公平地对待的要求,教学中不公平现象普遍存在。对学生来说,学生实现茁壮成长的目标会很艰难;对教师来说,教师的信誉度会降低,人们会怀疑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教师教学素养;对社会发展来说,教育的不公平会成为社会形成良好风气的绊脚石。因此,为了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笔者就分析出的教学不公平因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方案。

关键词:课堂教学 教师 教育公平 社会学分析

一.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育公平的定位

(一)教育公平,学生心中才会有衡量公平的正确标尺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公平地对待每个学生,学生心理才能健康地发展。否则,学生会因为教师的不公平待遇而采取消极态度。在不公平教育下成长的学生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不公平待遇会采取不反抗并接受的态度;除此以外,学生也会受教育不公平的影响而对其他人不做到公平对待。并且,学生也不容易形成正确的公平标尺,即学生不知道何为公平和何为不公平。

(二)教育公平,社会公平才会一直维持不散

当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待学生极度不公平时,学生的性格也会被扭曲。学生会认为不公平的事的发生很正常,并且学生对于不公平的事会不以为意;另外,学生还会受教育不公的影响而形成一种对社会上不公平的现象冷漠以对的态度。所以,只有当在课堂上教师做到教育公平,社会公平才会一直发展和延续下去而不消散。

二.在劣质教育普及而好的教育稀缺的背景下教育公平出現的“病症”

目前在课堂教学中,大部分教师教学仍然带有很多的主观情感,所以整个教育事业总体来说是没有实现教育公平的。除此之外,虽然在现存的好的教育中教师做到了对任何学生都一律公平而且对待每一个学生都格外亲和,但是劣质教育却更加地普及,所以整体教育仍是有问题的。其实,现今的教育公平“病症”可以分为两大类“症状”:一是教师区别对待不同等级学生的不公平行为:二是教师以自我为中心,按照个人喜爱来区别对待学生。

(一)教师在对待不同等级学生的表现

1.教师对待优等生和差等生的表现

按照常人的心理,人们会偏爱优秀的人而忽略差劲的人。在如今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也是以这种方式对待学生的。至于这方面的常见的具体表现:教师愿意耐心回答优等生的提问,但对差等生的提问,教师则相对敷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愿意和优等生进行积极互动,而漠视差等生的存在;另外,教师对于优秀的学生会进行表扬,对于差等生则采取一昧批评的态度;当优等生对教师打招呼时,教师会微笑着回应,而当打招呼的换作差等生时,教师则以冷漠回应;教师更愿意和优等生闲聊,而教师和差等生闲聊次数屈指可数;甚至有时候教师会对做错事的优等生从轻处理,而教师对做错事的差等生则从重处罚。由此可见,教师的教育对差等生来说是极其的不公平。

2.教师对待有无担任职务学生的表现

教师相对来说更看重有一定的能力的学生。但现实是,教师对一些担任职务的学生过于看中了。教师会给担任职务的学生职务范围以外的特权。例如,寻常的值日,教师则提出班干部可以免除值日任务;又如,像三好学生等评选,教师直接从班干部里面选则,却忽略了普通同学评选的资格。同样,班干部受到批评的次数少之又少,受到表扬的次数多;相对而言,普通同学受到批评的次数很多,但受到表扬的次数少。

3.教师对待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的表现

究竟出生在什么样的家庭里是学生无法选择的。但是,学生们在教育中常会受到家庭背景的影响。教师会时不时地表扬或亲近一些家境好的学生;相反,教师或怜悯或看不起家境清贫的学生。教育中还有一种严重不公平的现象,即对于官员的孩子,教师会采取放纵及放任的态度,比如教师不处罚犯错误的官员孩子;对比来说,像农民工这类家庭背景下的孩子常受到排挤和欺负时,教师或者从轻处理,或者采取不管不问的态度;另外,对于家境差且处于叛逆期的学生,教师常常严厉批评,有时还会对学生进行人身攻击,这样是严重打击到了学生的自尊心。可见,现代课堂教学体现了对家境差的学生的不公平待遇。

(二)教师以自我为中心区别对待学生的不公平表现

课堂教学中,普遍的现象就是教师在对待学生时会通过语言或者行为来表达出喜欢以及讨厌某些学生。不因为任何原因,教师凭个人情感而偏爱某些学生。比如,有的教师是颜控类型的人,因此教师会过度偏爱长得漂亮的学生,而教师对待长相普通的学生则是不冷不淡的态度;又或者有的教师喜爱书法,那么写字好看的学生尤其受教师喜爱和倚重,而写字难看和普通的学生则受到教师的嫌弃;再比如,有的教师看重乖巧的学生而讨厌性格乖张的学生。可见,教师的任性做法也会导致课堂教学中教育极度不公平的现象发生。

三.对课堂教学行为中的教育公平进行“对症下药”

(一)提高教师教学素养,使教师公平对待不同等级的学生

1.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公平观念,不偏袒任何一个学生

教师在公平教育中起到关键作用。如果教师课堂教学过程中没有保持着合理的公平理念,那么学生的性格会扭曲,教育事业也会逐渐下降,社会公平也会遭到破坏[1]。那么,教师要如何树立正确的公平理念呢?首先,教师应该正确理解公平教育的概念(公平教育要求教师理智地对待每个学生,而且教师要时常保持态度和蔼可亲);其次,教师应该在正确理解公平教育后身体力行,不偏袒任何一个学生;最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时常接受学生的建议,并且合理地更改公平的界限定位让公平教育更加地契合班级教学。这样课堂教学才能更加轻松快乐和教学氛围会更加融洽。

2.教师公平地对待有差异的每个学生,就事论事

其实,当教师偏爱优秀生而罔顾差等生时,学生们会极端化:即优秀生会变得骄傲自满,差等生会变得极度自卑。因此教师不应该对犯错误的差等生进行过分严格的处罚,并且教师更不应该从言语及行为上贬低学生的价值;除此以外,教师对待犯错误的优等生时应该按照班规处理,不包庇学生,做一个受人爱戴的教师[2]。除此以外,教师不能扩大化班干部的权限,让班级秩序紊乱。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每一个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互动,对待每一个学生态度要和蔼可亲;另外,教师应该耐心地对每个学生的提问进行解答,并且积极地帮助每一个学生提高成绩,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己受到教师的重视;并且,无论是优等生还是差等生、无论是班干部还是普通学生,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都应该一视同仁。endprint

3.教师不能受学生家庭背景影响而区别对待每个学生

家庭背景是学生的硬性条件,学生无法改变,但教师应该记住这并不是教师们不公平对待学生的理由。教师不能因为学生是官员的孩子或者是富商的孩子就区别对待他们(例如教师允许他们课堂上睡觉、吃东西、聊天甚至在课堂上和学生发生需要冲突等)。另外,在课堂教学时,教师不能对家境贫寒的学生进行言语攻击或者怜悯这些学生。其实当教师这样对待家境清贫的学生时,学生的自尊心都是会受到伤害的,学生会极度自卑。所以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以正常的心态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教师不在课堂上给家庭背景好的学生特别权限,不歧视或悲悯家境差的学生。教师应该以亲切和蔼的态度给学生进行教学[3],并且教师应该用足够的耐心和爱心教育学生,以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活跃教学氛围。

(二)教师应该将学生作为重点教育对象,不带入个人主观情感

教师是为学生服务而产生的,是一个无私奉献的神圣职业。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學中不能太过于自私和任性,不应该把自己的个人主观情感加诸到学生身上。而当教师的个人主观态度带入教学中的直接影响是给学生造成或轻或重的心理创伤。教师不能因为个人特别喜爱某个学生而忽略其它学生的感受,教师应该改正自己的个人情绪,不只关注自己偏爱的学生;相反地,教师应该关注班级里的学生,细心地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最后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特点和优势。简单地说,教师应该把以自我为重心的对象换成学生,教师关注的目标应该是学生能积极自由地发展。

总结

教育公平在当代并不普及,甚至可以用稀少来形容。为了实现教育的公平,然后学生能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公平对待每个学生则显得十分重要。当然从社会学分析,教师需要的不仅是提高个人对公平的理解能力,还应该让公平教育即契合课堂教学理念还契合社会对公平的要求。学生、教师和社会都不应该对公平教育只滞留在当前的水平,而应该不断地提高公平教育界限以提高教学水平。因此,不断完善的公平教育不仅对学生和教师有利,而且,对于推动社会公平也能更加地有利。

参考文献

[1]吕星宇.论教育过程公平[J].教学与管理,2009,(7).

[2]徐华.我国教育公平的现状及其对策[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9).

[3]顾明远.教育公平与素质教育[J].教育发展研究,2002,(1).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育公平课堂教学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秋天在哪里
教育公平视角下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研究
基于教育公平视角的少数民族义务教育发展
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问题研究
美育教师
财政教育支出区域公平性的双权重泰尔指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