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布鲁菌病误诊为梨状肌综合征1例

2018-02-12阙方绪王文春

西南国防医药 2018年9期
关键词:睾丸炎布鲁菌骶髂

阙方绪,王文春

作者单位:610083成都,成都军区总医院康复医学科

病例男,21岁,西南某高校大一学生,因“反复右侧臀部疼痛18 d”收治入科。18 d前,患者平地行走时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臀部疼痛不适,疼痛呈持续性钝痛,疼痛程度尚轻,卧床休息后疼痛可有所缓解,患者未行特殊处理。后上述疼痛逐渐加重,至发病后第3 d,右侧臀部疼痛剧烈忍受,行走困难,并伴有右小腿外侧及足背放射性疼痛。患者遂赴当地县医院就诊,诊断为“梨状肌综合征”,予以口服消炎镇痛药物、针灸、中药局部外敷等治疗,右侧臀部疼痛稍有所缓解。发病后第8 d,患者出现发热、左侧睾丸肿痛,最高体温38.8℃,遂以“急性睾丸炎;梨状肌综合征”收入医院泌尿外科。予以“头孢哌酮他唑巴坦”抗感染治疗1 w后,发热、左侧睾丸肿痛症状消失,但右侧臀部疼痛未见明显缓解,遂转科继续治疗。

入科查体:患者一般生命体征平稳,腰椎生理曲度存在,各棘间、棘旁未见明显压痛、叩击痛,右侧骶髂关节上部及右侧梨状肌体表投影中、上1/3处压痛明显(疼痛VAS评分 7分),右侧髋关节因局部疼痛各方向主动活动严重受限,无双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等,双下肢轻触觉、针刺痛觉及位置觉、运动觉对称存在;右侧“4”字试验阳性,右侧梨状肌紧张试验疑似阳性,双侧直腿抬高及加强试验阴性,双侧膝反射、跟踝反射正常,双侧病理征未引出。患者既往无特殊病史。入科后完善相关检查,血常规未见异常;生化检查示:谷丙转氨酶 122.40 IU/L,谷草转氨酶 72.10 IU/L;超敏C反应蛋白24.69 mg/L;二便常规无异常。骨盆MRI提示:右侧骶髂关节炎性改变。右侧臀部肌骨超声提示:右侧骶髂关节滑膜炎。神经电生理检查:左侧比目鱼肌运动单位时限延长,腓肠神经感觉电位及H反射异常之电生理表现,考虑S1根性病变。入科后予以局部微波、磁热、干扰电、蜡疗、针灸治疗,患者右侧臀部疼痛较前有所缓解,疼痛VAS评分下降至 5分。患者入科3 d后反复出现夜间发热,多发生于凌晨3~4时,最高体温39.0℃,发热时右侧臀部疼痛剧烈,清晨时分出汗明显,可将衣物、被褥打湿,汗出后体温可下降至正常,右侧臀部疼痛缓解,自觉疲倦乏力明显。复查血常规示:白细胞11.38×109/L,淋巴细胞比率 19.72,中性粒细胞绝对值8.38×109/L;超敏C反应蛋白 64.54 mg/L,降钙素原 0.06 ng/ml。

(收稿日期:2018-05-21)

为明确病因,再次追问患者病史,得知患者3个月前寒假期间回辽宁老家,家中圈养较多猪、羊,并与之直接接触较多,当地人患布鲁菌病亦较多,遂考虑患者患布鲁菌病可能。即行血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血培养检查,结果提示布鲁菌病。予以口服多西环素(200 mg/d)、利福平(600 mg/d)治疗。2 d后患者未再出现发热、出汗症状,且右侧臀部疼痛较前缓解,患者要求出院回老家继续治疗。1个月后电话随访,患者连续服用多西环素、利福平5 w后,右侧臀部症状已基本消失。

讨论 布鲁菌病是由布鲁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乙类传染疾病,其主要传染源为患病的牛、羊等疫畜,并可通过破损的皮肤黏膜、消化道和呼吸道等途径传播[1],我国主要流行于黑龙江、内蒙、新疆等地。布鲁菌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常见的症状有发热、多汗、肌肉和关节疼痛、乏力,男性病例可伴有睾丸炎,女性病例可见卵巢炎,少数可有心、肾及神经系统受累表现。潜伏期一般为1~3 w,部分病例潜伏期更长。本例以肌肉、关节疼痛为首发症状,常规的非甾体类镇痛药物及物理因子治疗效果不明显,继之出现睾丸炎、发热,发热发生于凌晨3~4时,清晨大汗后热退,伴有疲倦乏力。结合患者既往接触史、血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及血培养检查可确诊。因该病例潜伏期较长,以臀部剧烈疼痛起病,同时伴有下肢放射性疼痛,很容易被误诊为梨状肌综合征;加之医院离草原牧区相对较远,部分医生从未接触过此病,缺乏对布鲁菌病的足够认识,是该病例被误诊的重要原因;再者部分医生过度依赖于辅助检查,忽视了详细的体格检查及病史询问,遗漏了患者既往接触史这一重要信息,进而导致误诊。

猜你喜欢

睾丸炎布鲁菌骶髂
江西省布鲁菌分离株的鉴定及分子特征分析*
睾丸炎和附睾炎的区别
腮腺炎与男性不育
广西羊种布鲁菌病菌株种型鉴定及评价
MRI和X线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价值研究
某县布鲁菌病的血清学监测分析
治疗急性睾丸炎的中药验方
自回归求和移动平均乘积季节模型在我国布鲁菌病短期月发病人数预测中的应用
螺旋CT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炎的临床分析
骶髂关节CT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运用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