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修剪技术
2018-02-11黎绍震
黎绍震
(霍山县漫水河镇林业站,安徽 霍山 237200)
猕猴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钾、钙及胡萝卜素等多种维生素,营养价值极高,具有清理肠胃、调节血液循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功能,被人们称为“果中之王”。猕猴桃果实不仅可以直接食用,而且可以加工成果汁、果酱、水果罐头、果酒果脯等产品。因此,猕猴桃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猕猴桃的生长发育可以分为4个时期,分别为幼树期、初果期、成熟期和衰老期。一般幼树期1~4年,初果期两三年,盛果期15~35年,衰老期5~10年。为保证猕猴桃的栽培效益,促进猕猴桃产业发展,在栽培过程中应根据不同树龄时期的生长发育习性采取不同的整形修剪措施,保证猕猴桃健康生长。
1 猕猴桃冬季修剪方法
1.1 幼龄期
通常,12月至翌年1月猕猴桃进入休眠期,在此期间即可对猕猴桃进行修剪。我国部分研究人员认为,对于幼龄期的果树一般以培养主干为主要目的,使得幼枝分布合理,为果实日后的生长发育打好基础。此阶段的修剪原则是:以培养树形为主要目的,在修剪之前定好果树的主干及主蔓,对主枝和中央领导干延长头在饱满芽处短截,使得枝条生长更加茂盛。如果此时枝蔓比较少,可以采用短时弓形捆绑来促使果树萌发更多新生枝;如果此时果树的枝蔓比较多,可以择取生长比较健壮的枝进行拉平捆绑,将其培养成后期结果母枝,将长势较弱的枝进行短截。
1.2 初果期
在初果期,果树树形已经基本定型,结果的母枝较少,果树主干的负荷比较轻,故而树势较旺。此时期需要培养大量的母枝,增加果实产量,而且可以用果实来压低树势,进而稳定树势,为果树成熟打下良好的基础。此时期的修剪原则为:扩大果树树冠,进一步改善果树骨架;诱发潜伏的枝芽萌发,使果树生长更加茂盛。
1.2.1 疏除结果枝。长势较弱的短枝、病害严重的结果枝需要全部剪除。对于生长较旺盛的结果枝,可以依据当年果树更新枝的数量来为其留下一定的生长空间:①如果当年更新枝比较多,但仍有一定的生长空间,可以在树枝的3~5个芽处进行短截;②如果当年更新枝比较多,但是没有生长空间,可以在靠近基部的两三个芽处进行短截;③如果当年更新枝比较少,有较大的生长空间,可以在树枝的7~9个芽处进行短截。
1.2.2 规划利用更新枝。大部分更新枝都需要被保护利用。首先,对于比较短的更新枝,需要在其两三个芽处进行短截,促使其枝更好地生长;其次,对于比较长但长势较弱的更新枝,可以在其5~7个芽处进行短截;最后,对于生长健壮的更新枝,可以依据实际情况对其在10~15个芽处进行短截。
1.2.3 对长枝进行重剪。对于有生长空间的长枝,可以在3~5个芽处进行短截;如果长枝没有生长空间,可以在其基部进行短截;对于长在果树主蔓背部的长枝来说,需要在其两三个芽处进行短截,进而促进果树健壮生长。
1.3 成熟期
在猕猴桃成熟期,果树的主干构造基本完成,树势渐渐由旺盛趋向中庸,果树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渐渐趋向中等。此时期的结果枝、更新枝的修剪可以以果树幼龄期作为参考,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要保护树体的基本结构,保证树体生长健壮,维持树体稳定。此外,还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3.1 剪除病虫枝。①疏除比较健壮的直立枝条,因为这种枝条比较难以控制,在对其进行捆绑之时易被折断,用处比较少;②疏除果树上的病枝和衰老枝,因为这种枝条的结果率比较低,并且会降低果实品质;③剪除下垂枝,因为下垂枝难以捆绑,并且其所处位置没有充足的阳光,故而容易引发虫害。
1.3.2 及时更换结果枝。在猕猴桃成熟期,结果枝的更新会极大地影响果树的生长质量,故而结果枝的更换极其重要。对于多年持续性没有果实或者果实比较少的枝条需要及时清除,并且要培养其附近主蔓的更新枝来进行替代,以保证果树树体的稳定性。自成熟期开始,可以每年更换一次结果枝。
1.4 衰老期
处于衰老期的猕猴桃树枝长势明显偏弱,果树开的花比较多但结果率很低。此时期的果树需要进行重剪,促进其生长更多的更新枝,保留生长比较旺盛的枝条,并剪去长势弱的枝条。
2 猕猴桃夏季修剪方法
猕猴桃生长势强,新梢生长量大,生长速度十分快,仅靠冬季修剪难以保持生长与结果的平衡。因此,必须进行夏季修剪,及时控制新梢旺长,消除过密枝条,避免不必要的养分消耗。猕猴桃夏季修剪主要采用抹芽、疏枝、绑蔓等措施。
2.1 抹芽
从4月上旬展叶期开始抹除,主要是去除刚萌发的新芽或者是生长位置不当、生长过密的芽。从春季开始,猕猴桃的主干及主蔓上会萌发许多潜伏芽,这些潜伏芽不仅不会长出花蕾,以后还会长出徒长枝。对于这些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其去留:①如果潜伏芽在主蔓上或是位于结果枝的基部,且有一定的生长空间,通常需要保留,但是需要及时绑蔓、合理摘心;②如果潜伏芽长在结果枝顶端或者中部,需要将其全部抹去。抹芽是一项持续性工作,一般从芽萌动期开始,每隔一两周进行一次,并且抹芽要彻底、及时,以防止浪费树体营养,并大大减少其他环节的工作量。
2.2 疏枝
猕猴桃叶片大,光线不易透过,容易造成树冠内膛遮阴。而基于营养就近供应的特性,叶片长期处于营养缺乏状态,导致这些枝条上着生的果实生长不良、糖度低、贮藏性降低、花芽发育不良等,因此要合理疏枝。疏枝一般在猕猴桃授粉后30 d天开始,在枝条生长比较茂盛时期(一般是每年6月或7月),要及时清除结果母枝上多余的更新枝或者徒长枝,保障结果枝拥有比较旺盛的生长空间。疏枝的对象一般涵盖当年不结果的结果枝、发育不好的枝条以及生长势弱的枝条和病虫枝。
3 猕猴桃修剪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我国猕猴桃种植过程中,大部分人认为需要保留长势较好的旺枝来更新结果枝,在旺枝的饱满芽处进行短截。这种修剪方式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证果树当年的产量。但是从长远角度来看,采用这种修剪方式会出现很多问题:①在果树的饱满芽处进行短截,增大了果树短截芽的顶端优势,如此一来,在果树春季萌芽时,顶端的芽就会长成徒长枝,导致结果枝外移;②降低次年猕猴桃果树的萌芽率,旺盛枝的结实率较低,生长芽不够饱满,抗性差,进而导致来年果树的萌芽率降低。
4 结语
我国猕猴桃种植业起步比较晚,对于猕猴桃修剪技术的研究比较少。经过前人的不断探究,已经逐渐形成了我国独特的修剪技术,但是不同研究人员的研究结果大不相同。本文对猕猴桃修剪技术进行了详细的探究,以期能够对我国猕猴桃种植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