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岭南民俗文化与生态文化的融合发展*
2018-02-11黄玉华徐勇志
黄玉华,徐勇志
(佛山职业技术学院a.机电工程系;b.组织人事处,广东 佛山 528137)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着人民福祉,关乎着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千百年来,岭南人民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下,创造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和地域特征的岭南民俗文化。自然环境的影响和多元文化的融合使得岭南民俗文化具有丰富的生态意蕴。在广东省2010年提出建设文化强省和2017年提出到2030年建成生态文明模范省的双重背景下,挖掘岭南民俗文化的生态意蕴,促进岭南民俗文化与生态文化的融合发展,对于岭南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以及美丽广东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岭南民俗文化的生态意蕴
岭南作为一个地域概念,一般指五岭以南,包括今天的广东、广西、海南、香港和澳门等区域,尤以广东为代表。作为一种区域文化,岭南文化的发展来源于南越土著文化、中原文化、西方文化三个方面,加上依山傍水的自然环境、偏重商业的经济背景等诸要素,共同孕育了岭南民俗千姿百态的多元品格和独具岭南特色的生态文化。千百年来,岭南人民不仅在倚山邻海的地理环境下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而且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劳动实践中形成独具地域特色的生态文化。这种遵循自然规律、适应自然条件、改造自然环境和追求自然美的生态观,在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建筑风格、民间节日和宗教信仰等民俗文化形态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一)岭南物质民俗中的生态智慧
人类社会作为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不仅要依赖自然,通过生产劳动从自然界中获取必需的生活资料,而且要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在这种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中,开拓进取、敢为人先的广东人民积极借鉴和吸收中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先进生产生活方式,并有机地融入到日常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独具岭南特色的民俗文化。在服饰、茶楼、建筑等有形物质民俗中,岭南建筑作为岭南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缩影,既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又彰显了岭南人民高超的生态智慧。因岭南地区地处热带、亚热带之间,属于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高温、多雨、潮湿的气候特点使得建筑必须具备防晒、降温、防雨、防潮等功能。这种因气候环境的差异而形成的建筑文化不仅体现了岭南建筑对当地气候的适应、利用和改善,而且表现了人民追求“人—建筑—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的生态学思想。以风靡广州街景的“骑楼”建筑为例,沿街架空首层作公共行人道的“骑楼底”正是适应了岭南地区日照时间长、高温多雨的气候特点,从而为行人提供了一个遮阳挡雨通风的活动空间,为人们的日常出行、逛街购物带来了极大便利。“骑楼”建筑在岭南的风行,体现了岭南人民遵循自然规律、适应自然、利用自然的“天人合一”生态观。
(二)岭南精神民俗中的生态意识
在人类社会生活的早期,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的科学知识匮乏,认知能力有限,万物有灵的思想观念左右着人们的生活。在这种万物有灵观念的支配下,人们产生了以自然崇拜和神灵崇拜为主要内容的原始信仰。尽管时代在变迁,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尊重之心仍然以各种形式呈现在精神民俗中。由于岭南地区全年气温较高,降水充沛,加上森林、湿地、海洋、动植物等资源丰富,岭南人民很早就产生对动物、植物、水等自然神的敬畏和崇拜心理,并由此形成了众多蕴含生态意识的民俗活动,例如,龙母信仰、波罗诞、岭南醒狮、广府庙会等等。以盛行整个西江流域的龙母信仰为例,每年农历五月初八的龙母诞辰日,德庆悦城龙母庙吸引了来自西江沿岸、珠江三角洲以及港澳、东南亚等地的数以万计的游客,形成了人头攒涌、万人空巷的热闹场面。龙母实质是水神,因西江流域水灾时常发生,而龙母在人们的观念中掌管水患,能够保佑西江两岸人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是故时至今日,西江上的航船凡是经过龙母祖庙前都会燃鞭炮、鸣笛致意,以表示对自然神的敬重。总的来说,在岭南人民心目中,自然万物都是有灵魂的,是人类的保护神,人类要爱护自然、尊重自然、遵循自然法则,它们才会佑护人民,为人们带来幸福、美好的生活,这就是最为原始的朴素生态意识。
(三)岭南社会民俗中的生态理念
人类的生活资料来源于自然生态环境,因此人们采取的生活方式对生态环境具有直接的影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出于对消费异化的反思和幸福生活的觉悟,追求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态生活方式已经成为一种社会趋势和潮流,这种生态生活方式在岭南社会民俗中得到充分体现。在岭南,“饮早茶”、除夕花市、小榄菊花盛会等民俗深受岭南人民乃至外来务工者的喜爱,成为老百姓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饮早茶”独具岭南特色,已然成为传播岭南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每至清晨,尤其是周末、节假日,广式茶楼门庭若市、座无虚席,人们经过了一天的紧张忙碌工作后,需要放松身心,在茶楼“叹杯茶”便是极佳的生活选择。一方面,茶楼的装潢与摆设别出心裁,亭台水榭、假山奇石、小桥流水、奇花异草等生态元素遍布其中,与大自然浑然一体的生态布局让人引人入胜、流连忘返;另一方面,人们既能在饮茶、品尝各式早点的同时与家人、朋友们谈笑风生,增添生活情趣,又能在茶余饭后欣赏茶楼美景,令人心旷神怡。“饮早茶”这种超越物质性生活的生态生活方式使得人们能够减少物质资料的生产和消费,留给自己更多的闲暇时间去参与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追求精神的自由和超越。可以说,这不仅减少了对自然资源的索取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而且使人们获得更充分的幸福感[1]。
二、岭南民俗文化与生态文化融合发展的当下价值
民俗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一经形成便世代相传,产生规范、调节、教化等功能,约束和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尽管如此,它作为经济发展的产物,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居住环境大大改善,生活方式更加多元化,许多年轻人的节日观念日益淡化,一些传承已久、蕴含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特质的岭南民俗正走向濒临消亡的边缘。在此背景下,将生态文化建设融入到岭南民俗文化发展中,将产生重要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不仅能为岭南民俗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带来契机,而且有利于促进岭南生态文化建设,推进美丽广东建设。
(一)岭南民俗文化资源是发展生态文化产业的重要资源
岭南民俗文化是历经数百年历史变迁沉淀下来的独具岭南特色的文化,包括民间的物质文化、口头文学及一切非物质文化遗产[2]。在保护与传承基础上,将岭南民俗文化资源加以开发、利用,以生态文明为价值取向,以生态、知识、智力资本为基本要素,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共生为根本目标,融合发展为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生态工艺等生态文化产业,将有力推进岭南民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生态文化产业的生产过程以低消耗、低污染、资源循环重复利用为特征,减少了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最大限度地保护民俗文化资源和民俗生态环境;另一方面,生态文化产业能吸引更多的人暂时放下生活包袱,回归大自然,体验原生态文化,实现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从而激发和引导众多民众主动保护当地的民俗文化资源和生态环境。
(二)岭南生态文化建设为民俗文化的保护与开发提供经济支撑
岭南民俗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属于上层建筑范畴,由经济基础所决定,这意味着岭南民俗文化的繁荣发展不能脱离现有经济条件,并且离不开经济发展的物质支撑。为了加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保护,岭南许多优秀的民俗被列入国家、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小榄菊花省会、官窑生菜会、陈村花会、雷州歌等等,挖掘、保护与传承优秀民俗文化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也需要培植民俗赖以生存的土壤。除了国家、广东省政府下拨专项保护资金外,如在2017年广东投入3200万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3],地方政府还需要在资金、人才培养、设施建设等方面进行财政支持,但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尤其是山区县市在这些方面并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保护。因此,在抓好岭南民俗文化原真性保护体系建设的前提下,激活民俗文化的潜力,扩展民俗文化的民间资本显得尤为关键。而以“人类—自然—社会—经济”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为目标,走民俗文化资源与生态文化融合发展之路,不断加大民俗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民俗文化的挖掘,大力发展民俗生态旅游,从而拉动地方经济增长,为岭南民俗文化的保护与开发提供经济支撑。
(三)岭南生态文化建设的融入有利于促进民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悠久的中原移民和海外贸易历史使以古老的百越文化为底色的岭南民俗文化,融汇了中原文化与西方文化,使它自身具备了强大的包容性,对新事物敏感,接受能力强,但是由于文化根基薄弱,对来自四面八方的各种文化元素缺乏宏观掌控的整合能力,使得岭南民俗类型千姿百态[4],使岭南民俗文化的传播力相比于燕赵文化、江淮文化、齐鲁文化等区域文化明显偏弱。因此,如何提升岭南民俗文化的文化传播力,促进其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而将生态文化建设融入民俗文化发展中,通过减少民俗文化资源的缺失和保护面临消亡的民俗资源,如复兴岭南古村落、修葺宗祠祖宅等,大力发展民俗文化生态旅游,提高人们保护岭南水乡、桑基鱼塘等自然环境和原生文化环境的生态意识等实践路径,实现人文与生态的自然融合,将丰富岭南民俗文化的内涵,增强岭南民俗文化的生命力和吸引力,让更多人了解、保护和传承岭南民俗文化,提升文化传播力和影响力,从而促进岭南民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三、岭南民俗文化与生态文化融合发展的实践路径
岭南民俗文化是孕育广东人精神的沃土,在建设文化强省和美丽广东的时代背景下,积极探索岭南民俗文化与生态文化融合发展的实践路径,使鲜活的民俗文化更能体现丰富的岭南文化精神和当今的时代气息。
(一)依托高校专家智囊团,深化对岭南民俗生态文化理论体系的研究
虽然说实践出真知,但是实践的持久有序推进需要理论进行指导。发挥岭南高校岭南文化研究的智囊团作用,在文化强省和美丽广东建设的双重语境下,挖掘和整合岭南民俗文化资源,深化对岭南民俗生态文化体系的研究。经过专家、学者多年的努力,岭南文化研究在中国学术文化之林中挺拔而出,取得了不少可喜的成果:不仅推出了《广东地方文献丛书》《岭南丛书》《岭南民俗文化》等一大批水平高、影响大的基础性资料和研究著作,而且形成了诸如华南师范大学岭南文化研究中心等一批高层次的研究机构,凝聚成一支高素质、富于开拓性的研究队伍[5]。然而,结合生态文化建设来深化岭南民俗文化体系的研究成果目前还比较少,加上这些研究及其成果散存于各自领域,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航空母舰”,而生态文化恰恰是一个包含生态哲学、生态伦理、生态美学、价值观念,以及思维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文化载体和生态制度在内的文化体系。
同时,加倍重视挖掘岭南民俗中的生态文化智慧,建构具有岭南特色的生态哲学流派,建立符合岭南民众心理结构的生态伦理规范,培育岭南民众结合自然美与人文美的生态审美观,建立岭南民俗生态文化理论体系,从而深化对岭南民俗生态文化的研究和挖掘,为广东文化强省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文化支撑、智力支持。在实践中,一方面,依托广东各大高职院校的相关研究部门和研究团队为基点成立岭南民俗生态文化研究中心,为深化研究岭南民俗生态文化搭建优质平台;另一方面,扩大研究面,由相关党政机构如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省文广局等单位发起向社会公开招标,征集岭南民俗生态文化研究课题,也可邀请专家、学者、教授等参加学术研讨会,集思广益,力求在岭南民俗生态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众多有价值的科研成果。
(二)加强岭南民俗生态环境的保护,培养民众建设生态家园的价值理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化发展给民俗文化生态环境带来了严峻考验,例如,一些岭南古村落因工业发展需要被拆迁建厂;蚕桑习俗、桑基鱼塘等具有岭南水乡特色的农耕生产民俗因人们外出谋生而面临无人发展的尴尬境地;新建房屋把原有的古屋、古巷、书舍摧毁等等。所以,要构建一个有鲜明岭南水乡特色,丰富岭南文化内涵的生态家园并非一件易事。只有从文化价值观念上进行彻底改革才能真正解决民俗生态环境的危机。具体来说,人们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民俗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民俗生态环境,从而提高全民保护民俗文化生态环境的自觉性。
在实践上,可以通过建设有岭南特色的民俗文化生态博物馆,制作民俗生态主题电影和电视片,开展各种民俗生态展览等方式,利用图片、文字、实物、模型、视频等载体,向人们展示广绣、广雕、粤剧、岭南建筑等蕴含岭南精神的民俗文化,传播保护民俗文化生态环境知识,引导广大群众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培育建设生态家园的价值理念,让广大群众成为民俗生态文化建设的主力军,不仅要保护和传承家乡民俗文化,而且要保护孕育民俗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此外,在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中,许多优秀的岭南民俗赖以存续的环境和土壤正在发生改变甚至消失,例如,宗祠祖宅无人修缮、水塘水质变差、古建筑自然毁损等等,政府要提供资金、技术支持等措施加强民俗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
(三)大力发展民俗生态文化旅游,实现民俗生态文化多赢发展
文化因旅游而生动,旅游因文化而精彩。岭南民俗文化因受到地域、气候、环境等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及有本土文化、中原文化和西方文化等多元文化的丰富和滋养而呈现出千姿百态的多元品格。不仅有“波罗诞”千年庙会、赛龙舟等独特的节庆民俗文化,也有天后、龙母等多样的民间信仰民俗,有商业骑楼、西关大屋等传统民居建筑风格,还有饮早茶、行花街等社会生活民俗等等。与此同时,岭南地区位于中国最南部,属于热带、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高温多雨、昼长夜短,所以林木茂盛、百花争艳、动植物种类繁多;地貌复杂多样,山地、丘陵、台地、平原交错,尤以山地居多;南邻南海,水系发达,有中国第二大河流珠江贯穿其中。由此可见,岭南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加上岭南优越的自然环境、浓厚的岭南水乡特色,将生态旅游业融入岭南民俗文化中,大力发展岭南民俗生态文化旅游潜力巨大。
岭南民俗生态文化旅游是以民俗文化和生态文化为载体开发的旅游,其开发过程是将原生态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和文化商品的过程,有着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文化建设意义。它不仅有利于创造更多创业、就业机会,让拥有民俗文化资源的当地民众率先脱贫致富,而且能有效地保护旅游地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促进民俗文化绿色发展。在实践中,将灿烂的岭南民俗文化融入到原生态旅游中,一方面要以自然资源为依托,做精一批民俗生态文化特色景区。岭南地区河流纵横,山清水秀,树木四季常绿,鲜花四季盛开,也有着悠久的桑蚕养殖史,因此可依托青山、绿水、花卉、水田等生态元素大力发展诸如流溪河湿地公园、桑基鱼塘湿地公园、原生态漂流体验区等民俗生态文化旅游项目。另一方面,以节日文化为主轴,创造一台民俗生态文化盛宴。在南粤大地,元宵花灯、粤剧、粤菜、广雕、广绣、除夕花市、岭南醒狮等民俗繁荣发展,是岭南文化的优秀代表,也是岭南民俗生态旅游的重要看点,所以政府要以重要节日为契机,通过重点举办一系列如广州除夕花市、小榄菊花盛会、端午龙舟赛、元宵灯会等具有全国乃至国际影响力的高质量、高品位的岭南民俗旅游活动,从而吸引众多五湖四海的游客前来品尝民俗生态文化盛宴。
[1]陈红兵,唐长华.生态文化与范式转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163.
[2]叶春生.岭南民俗文化[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
[3]黄婷.今年广东投入3200万元用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EB/OL].2017-10-12[2017-10-28].http://news.ycwb.com/2017-10/12/content_25580839.htm.
[4]关溪莹,杨秋.论岭南民俗文化的特征与发展趋势[J].中华文化论坛,2008(3):118.
[5]郭杰.地域特征 民族本质 世界背景——岭南文化研究的三个维度[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