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的人学困境及应对策略*
——基于马克思主义人学基础视角的考量
2018-02-11周振兴
周振兴
(莆田学院 土木工程学院,福建 莆田 351100)
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遵循六大原则。而在这六大原则中,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被放在了首位,成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和落脚点。这关系到我国今后能否顺应新形势的要求持续创造性地发展的根本问题,回应了人民的诉求和社会的期盼,应当被视为对“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这一马克思主义理想的坚守和延续。袁贵仁指出: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从关于人性的理论开始,以人的发展为归宿。[1]韩庆祥也曾指出:马克思人学的基本价值可以简要概括为关注现实人的生存境遇与发展命运,注重个人自由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和谐一致。[2]马克思主义人学对于社会志愿服务理论研究到底有何价值和意义呢?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一文指出,应当把人“既当成剧作者又当成剧中人物”。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决定了人的实践性和人的需求。参与志愿服务,是提升人的主体精神境界的重要体现,是实现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实践性的统一,为社会奉献实现集体利益和个体价值的最大化的重要途径。不论是现实的个体还是群体社会,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利益是志愿服务存在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同时社会志愿服务在个体的需要实现中起着调节作用。立足于上述认识,马克思人学理论则可以看做是志愿服务实践的理论源泉。
一、 志愿服务的重要性及其人学困境
首先,志愿服务扎根中华民族乐善好施、济贫扶困的优良传统文化土壤中。追本溯源,中国传统人学思想强调兼顾人与己、理想与现实的中庸之道。从古代儒家的“仁者爱人”的“入世”处世态度,到墨子兼爱,再到佛教“布施”以及道教“无为无不为”道德理论等等,诸如古代养老、育婴、义学、施医、施衣、施粥等救济活动。近现代,从白求恩“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的共产主义品德,到发扬雷锋“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的螺丝钉精神。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多次提到学雷锋,他说:“雷锋精神是永恒的,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生动体现。”[3]这些志愿服务精神既扎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又对其极大地丰富发展。其次,社会志愿服务代表了中华民族的心理、性格和特征。中国文化推崇和谐,认为和谐是最好的秩序和状态,为了达到“和”的理想,推崇“中庸”的处世原则,强调群体的和谐,人们对群体或集体怀有强烈的归属感;近现代,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影响下,中国共产党带领最团结的民族-中华民族不断完成革命、建设和发展任务,回应了“为了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首先是无产者”历史困扰。因为只有无产者解放了,广大人民群众当家作主,整个人类的解放才有可能真正实现。志愿奉献精神已然成为中华民族道德的基因和性格特征。最后,社会志愿服务有利于提升公民道德素质,彰显公共服务体系的精神价值追求。志愿服务没有过高的标准要求,而是人人都可为。志愿者以多种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帮助那些处于困难和危机中的群体。对于困难群众来说,一次及时的雪中送炭就有可能改变整个家庭与个人的命运;对于社会而言,志愿服务事业有利于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弥补政府公共服务的不足,促进公共服务的效益充分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工作,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进步的人际关系,实现国家善治的现代化和人自由的全面发展。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局势更加复杂,呈现出三期叠加的新常态,也带来较为深刻的思想观念激荡,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和开展社会志愿服务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由于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在社会志愿服务建设过程中,出现新的形势与困境,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志愿服务主体遭遇生存实践的新困境
美国著名新马克思主义者戴维·哈维(David·Harvey)在《后现代状况》一文指出:“发展中国家由于实行赶超战略和跨越式发展,会在比较短的时间里走过发达国家在很长历史时期里走过的路程,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似乎时间和空间都被压缩了。”[4]全球化视野下造成时空的高度压缩、全球性风险加剧的客观现实。时空压缩理论给我们生存实践带来双重启示:首先,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得益于充分发挥了后发优势和制定改革开放战略,改革解放了生产力和人们的思想,使人们走出被禁锢和封闭的状态,使中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并融入世界文明发展进程,巨大发展中蕴含着人民群众和集体的主动性、能动性、创造性。其次,当代中国的发展是压缩传统性、现代性与后现代性时空中,发展面临着国内外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社会急剧转型的严峻挑战,在感受和表达时空方面人们遇到新的挑战与焦虑,以及由此引起的社会、文化和政治上的诉求。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主体成了屈从于现存社会制度的单向度的人,屈服于外界压力,习惯于将个体的生存实践置于稳定的社会关系中来确定自己的身份和生存目标。当前志愿服务领域所形成的治理主体长期仍以政府为单一主体,形成了“命令—服从”单一治理模式,缺乏体系化安排,出现了行政化、强制性等特点的模式,而一旦参与志愿服务的组织和个体带有某种目的性、功利性,造成志愿服务精神和公益行为扭曲变形,就有违志愿服务自愿性、无偿性和平等性的本质。例如志愿服务管理方式的简单化;有的志愿服务管理部门把志愿者当成廉价劳动力使用;高校有的学生为了增加学分和完成小时数、还有的为了简历镀金好看;还有些人参与志愿服务是“被志愿”,服务热情不高,质量很难保证[5],或是在物质利益的驱动下去从事志愿服务等等。
(二)志愿服务的人学基础面临历史割裂的严峻形势
志愿服务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西方志愿服务起源于十九世纪西方国家宗教性的慈善服务。到了20世纪60年代,构建多元化主体的公民社会、培育富有德性的公共精神、让公民参与公共管理决策等等成为了西方国家政府缓解社会矛盾的重要途径。西方人学理论注重人的独立性与自由意识,而东方文化则保留下“家国同构”的历史传统,体现了一种于世俗生活中寻求终极价值实现的入世智慧,传统社会的志愿服务深受历史、政治、宗教和区域文化的深刻影响,带有强烈的东方民族文化情愫,在传统群体道德文化中强调群体至上,忽视个体的价值。因此基于西方价值观主张背景的人学理论不是万能“灵丹妙药”,志愿服务的人学理论必须基于本国的文化传统、价值主张和历史发展路径。当前西方国家加紧策动“颜色革命”,宣传西方中心论和历史终结论,甚至谋求话语霸权并主导全球化进程。近现代志愿服务历史传承同样面临历史虚无主义与新自由主义思潮挑战,主张否定中国道路、制度和理论,要与中国传统志愿服务人学“断裂”,这无异是一种变相的文化征服,欲将传统文化全盘否定。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数典忘祖,就割断了历史精神命脉,让自己的头脑成为西方价值观的“跑马场”。一方面,近年来志愿服务领域有了杂音、噪音,伴随着网络的普及、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多种价值观的相互碰撞,志愿服务榜样和偶像的力量开始消退。例如出现诋毁雷锋形象和污蔑雷锋日记造假,志愿服务无用论等等不良现象。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境外志愿服务团体涌入中国,以传播西方价值观为主要目标,诋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当前不断凸显产生的各种问题入手,全面渗透到各个领域,这些境外志愿服务机构背后带有西方国家政府背景,具有很强的政治企图。例如以所谓“Human Rights Nows”人权非政府组织为例,该组织以“光照人权”为口号,通过多种方式插手中国人权问题。在香港“占中”活动中,该组织在2015年多次在官网发表声明“抗议”,诱导日本民众支持“占中”[6]。
(三)志愿服务陷入利己与利他动机说的思维窠臼
功利主义的奠基人杰里米·边沁(Jeremy·Bentham)曾指出:不懂得什么是个人利益而去谈论社会利益是徒劳的。同时他认为,人们之所以做出利他的举动,不过是出于利己的动机。“理性的人之所以善待他人乃是因为他认识到受惠者的回报对他有利,社会生活中的人类要彼此相助实现自己的需要,且开通的人觉悟到只有合作精神才能保全自我利益”[7],利他是利己的理性博弈的结果。虽然边沁的功利主义是以理性的、自利的个人为出发点,但所倡导的道德原则“增进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也具有积极的意义。志愿服务体现了自助、互助和助人的利己利他双重原则,是广大民众主动参与社会治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如果片面追求志愿服务的利己,忽视合作利他,有违志愿服务的公益性与公平特点;反之,片面强调利他,忽视个人利益保障,也就不会有高效率和持续的志愿服务活动,同时会陷入道德理想主义之中,以高标准的道德理想代替底线的道德要求。马克思以一句形象的“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会使自己出丑”,深刻阐释了人类社会关系的本质。利己与利他之争背后是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冲突。极端利己或利他行为,都不利于社会进步和志愿服务进程,最终将损害志愿服务中各方利益。极端利己主义者进入到志愿服务领域,就会出现损人利己的现象,进而违背志愿服务的奉献精神,例如有些利己型的志愿者或是志愿服务机构,容易追求极端个体和部门利益,比较看重虚假政绩、个人升迁、物质享受等等方面,而对于真正关乎受助者切身利益的事情却是熟视无睹。反之,极端利他主义者,表面上慷慨地给予他人和社会以帮助,实际上损害其他公民的利益,往往对现状毫无帮助,甚至走向极端与泛滥,产生种种失范行为。例如有些环保志愿者收养流浪猫狗过多,可能根本无力照顾这些动物,同时导致臭气熏天等环境问题。还有的志愿者无法正确处理外界压力,不愿意倾诉和舒缓情绪,甚至产生“微笑型抑郁症”等心理问题。
二、 志愿服务所体现出的马克思人学思想属性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8]人生活于各种社会关系之中,需要通过为他人和社会服务方可体现出自身价值。社会越是现代化,对人的这种要求就越强烈。志愿服务及其精神实际上是按照人的本质来塑造健康的人格,从社会属性上回答了为谁而活的问题,即为人民而生,同时人的负责任的选择是作为个人的最基本要素,以期形成合作精神和社交能力,最终服务社会的整体利益和幸福。马克思主义人学的主体具有社会历史性、直接现实性等显著特征。
(一)体现出人的社会历史属性。每个人都以社会成员的身份和角色参加社会活动。随着人类集体活动频繁,合作、互助和服从等成为集体需求。如果社会上所有的人(或者大多数人)都具有某种有利于协作关系的属性,社会发展会更加稳定和健康,那么这个属性就是社会性的。任何一个社会都会对其社会成员的社会性提出很具体的要求,并且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来培养和保证人的社会性。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的价值选择,使得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从理想走向现实。毛泽东同志指出:就不能只顾一头,必须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个方面,也就是我们过去常说的“公私兼顾”。[9]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并不互相矛盾,集体主义是个人主义的组织,个人主义是集体主义的细胞。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国家、民族和个人的命运从来都是紧密相连的。就像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把自己的事业与民族、国家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最有力量。只有集体利益维护好了,个人利益才有保障,个体才能得到全面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人学体现人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现实性指一切包含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是事物和现象的种种联系的综合。志愿服务实践不是仅仅停留在意识范围内的精神的观念的活动,是通过志愿者主体与客观世界的实际的相互作用而引起客观世界的变化的活动,是人与世界之间的实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过程,人是一种以实践为本性的存在。[10]志愿服务不是抽象的简单的个人与个人的关系,而是只有进入到志愿服务这一社会关系领域中的个人真正进入现实生活,才是现实的个人,个人实现了自己的社会价值,才能找准自己角色定位。志愿服务通过让渡自身劳动奉献和对社会的帮助进而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一方面应注重志愿者个体发展和成长,另一方面又充分尊重受助者心理需求和受助诉求。实践的直接现实性体现于人类认识的全过程,贯穿于人类认识的始终。我们判定志愿服务理论认识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随着西方普世价值观、西方公民社会理论和现代人本主义思想向全球传播,凸显出间接的经验灌输或西化思想渗透背景,因此充分考虑到中国国情现实和传统文化土壤根基,进而开展符合自身认识的志愿服务实践活动,是志愿服务得以持续、健康发展的强有力现实保障。
三、以马克思人学指导志愿服务的有效途径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马克思人学是通过具体的人保证使其目标得到具体实现,社会志愿服务过程既是获得人性的过程,也是推心置腹并乐于助人的服务过程。最终是保证个体的全面发展,保证个体的全部才能得以发挥,从而为社会的繁荣发展服务,并构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一) 志愿服务主体维度:由单一向由单一主导下的多元化主体转变。志愿服务包含两个方面:服务的主体和客体,即志愿者和服务的对象。马克思人学志愿服务者和服务对象都是现实的个人,强调人的自我意识的特点,即自由自觉性。因此,人的状况如何,其综合素质的高低,都直接地影响着志愿服务的水平和质量。首先,志愿服务治理主体从单一化走向由单一主导前提下的多元化。我国过去在对志愿服务的管理中,管理主体呈现单一化。当前,发挥多元主体在志愿服务的作用,形成治理合力是必要的,但应对多种风险,包括国外NGO团体的政治渗透、国内出现抹杀中国传统慈善文化和消解社会主义志愿精神等现象,必然要有强大的核心领导组织和顶层设计思维,志愿服务顶层设计终究是需要人来做的,这些人在本质上应该超越各种利益并明确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因此,多元化主体中务必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和领导者主导,因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坚持无产阶级立场、代表国家大多数人利益的政党。其次,多元化应积极调动社会主体的参与热情。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积极培育社会大众的主体意识,积极调动社会主体的参与热情,使其介入志愿服务工作中,帮助社会相对弱势的主体,化解社会不同利益主体间的矛盾和冲突。最后引导和发挥志愿服务群众自治组织的先天优势。共青团、工会、妇联、其他各类NGO等社会组织往往代表特定人群的利益诉求,它们在实现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有效沟通与合作方面起着桥梁与纽带作用,应对可能的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从而使社会生活能够有序进行,降低社会转型的风险。要建立健全相关志愿服务社会组织,在执政党统筹下协同治理,营造“好人好事人人夸”良好的参与志愿服务氛围。同时要防范非法的志愿服务活动,凡是有损于国家安全、有损于社会公共利益和其他公民、其他组织利益的事情在中国决不允许,坚决抵制和防范境外NGO组织以各种方式对我国进行渗透与破坏。
(二)志愿服务历史维度:从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道德汲取智慧和力量。社会历史性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规定性和根本使命,我们历来重视我们历史的和理性真实的信仰,构筑了中国特色文化的历史积淀和现实维度。从时间纵向上看,我国志愿服务有着悠久的历史,源于古代的民本思想,到近现代融合了西方人道主义、人本主义等多种思潮影响。当前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之所以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志愿服务的指导思想在于把人从神的统治下解放出来,志愿服务主体不再是神化对象或是抽象的人,而是把志愿服务放在特定生产关系的实践活动中来历史地把握,强调人类是自由全面发展并形成命运共同体,志愿服务的历史是由人创造的,能够充分激发主观能动性和道德伦理。针对志愿服务领域产生污蔑雷锋日记造假、历史虚无主义、志愿服务唯西方中心论等现象,本质是各类唯心主义世界观在作怪,用片段的、局部的、极端的、静止的眼光来看待志愿服务的过去和现在,源于道路和文化不自信。因此,首先对中国特色志愿服务文化要有自信和底气,自信来源于广大人民群众智慧,相信社会主义生产力高度发展必然产生社会关系深层次变革,人与人的和谐相处,不是由人性使然,而是历史批评性传承、生产力高度发达和共产主义制度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不能用一种自卑的心态去看西方的宗教志愿服务和慈善文化,这样容易产生照抄照搬、崇洋媚外的倾向。其次,西方人道主义和人权高于主权具有很强的迷惑性和危害性,对中国来说,最根本的是维护本国利益,毕竟全球化无法取代民族化,现代化也不能否定传统的志愿服务优势,讲述中国故事,树立中国形象,提升国家软实力,促进中国志愿服务在与世界交融中发展进步[11]。
(三)志愿服务的实践维度:明确理想和现实的实践边界,坚信理想必然走向现实。志愿服务实践,既是一种现实的活动,又是一个理想的追求,遵循马克思主义人学规律:每个个体自由全面发展的可能性都将得到实现的状态,现实的具体的人通过实践从理想走向现实,在实践中实现理想。当理想自我的形成建立在理性和社会规范的自由自觉上时,理想自我可以在现实自我和社会理想之间起很好的调节作用,指导现实自我积极地适应社会环境并实现社会理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循以人为本的社会规律,作为社会理想和目标,可以很好解决志愿服务当中社会与个人、理想与现实、利己与利人之间的矛盾,志愿服务具体的阶段性的社会理想是以不侵害他人正当利益作为志愿服务服务底线,达到扬善抑恶的道德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理念,进而实现共产主义的最终理想。首先,志愿服务实践从人的角度出发,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就是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需要发扬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集体主义精神,集体主义要求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自觉树立大局意识,团结合作,从单赢到双赢、多赢、共赢的转化,以期推动国家社会和谐发展。其次,当前的志愿服务要将法制底线和道德高限结合起来,对于全体志愿者和受助者而言,志愿服务中“人皆可以为尧舜”,每个人都可以有利他和利社会的理想,都有对好生活的追求的权利,理想要与现实紧密结合,思想在应然与实然之间摇摆,但目前仍不能用应然取代实然,志愿服务行为要与个体的能动性结合,以免使理想取代现实,造成走极端的错误。就像前面收养流浪猫狗的志愿者一样,有爱心我们都欢迎,但是不能损坏他人的正当利益和超越人际交往边界,影响到了公共秩序和环境卫生。
四、结语
深入开展社会志愿服务活动,要紧紧抓住马克思人学这个根本,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人民群众既是志愿服务的主体,又是服务的受众,人的存在论是马克思人学理论的出发点和基本前提,人的本质论是马克思人学理论的核心,人的发展论是马克思人学理论的落脚点和归宿[12]。树立起服务大众、顾全大局、无私奉献、助人自助的良好道德风尚,切实维护集体利益和个体利益双重方面,推动中国特色社会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群众基础和思想保障。
[1]袁贵仁.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3.
[2]韩庆祥.马克思开辟的人学道路[J].江海学刊,2005(5).
[3]刘德中.弘扬雷锋精神是真正的文化自信[N/OL].解放日报,2017-01-21,(10).[2017-03-30]. http://www.jfdaily.com/journal/2017-02-21/getArticle.htm?id=9914.
[4][美]戴维·哈维(David·Harvey).后现代的状况[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230.
[5]陈世海.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联动机制研究[J].教育评论,2014(1).
[6]孙成昊.发展中国家防控西方NGO[N/OL].2015-03-30,(3).[2015-03-31]. http://news.xinhuanet.com/herald/2015-03/31/c_134113295.htm.
[7][澳]J·J·C斯马特,[英]B·威廉姆斯.功利主义:赞成与反对[M].牟斌,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19.
[8]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7.
[9]毛泽东选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275.
[10]高清海.哲学的奥秘[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273.
[11]顾朝曦.发展志愿服务组织壮大志愿服务事业[J].求是,2016(18).
[12]潘玉腾.论思想政治教育的马克思人学基础[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