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曾国藩的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2018-02-11陈龙涛李滢君范妙然刘玉平

关键词:曾国藩传统思想

陈龙涛,李 佳,2,李滢君,范妙然,刘玉平

(1.吉林师范大学,吉林 四平 136000;2.吉林大学,吉林 长春 130023)

曾国藩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被后辈们尊为“立言”“立功”“立德”三不朽的“千古完人”[1,2]。其学识之精深,学问之广博,修身育德,为官治家,领兵治军之成就一直被后人推崇、研究和效仿,开国领袖毛主席曾说“吾之近人,独服曾文正”。他主笔的《曾国藩家书》时至今日仍福荫后代,以致世人皆评“曾家虽历五代二百余年,无一废人也”。他的修身之法,为官之道,治军之方更是启迪其生前身后多个领域中的无数人才。他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良德育因素“程朱理学”与西方近代资本主义文化教育巧妙结合,整合出独特而又实用的顺应时代发展变化的集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及教育方法在内的整套完善的教育思想体系。为发展培育大批优秀的军政人才、加速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 曾国藩的教育理念

(一)曾国藩的教育目标——“隆礼”

曾国藩认为“古之君子之所以尽其心,养其性者,不可得而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则一秉乎礼。自内焉者言之,舍礼无所谓道德;自外焉者言之,舍礼无所谓政事”[3]。曾国藩先生指出,只有恢复礼治,才能重新唤起人们心中的仁义道德,达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理想状态,必须重新遵守三纲五常,维护封建统治的正途,由此才能挽救清政府统治岌岌可危的局面,使清朝重新回到“康乾盛世”时期的繁荣与强大。对此,他以《十三经》《四史》《通鉴》《十子》《文选》等古籍为参考教材,总结了一系列“以礼化民”的方法,在镇压太平天国的运动过程中具体实施,提出“日教民以孝悌仁义之经”,把义理之学放在化民的首要位置,向“暴民”灌输封建礼治思想等操作方案,以期达到传统文化中“以礼自治,以礼治人”的境地。

(二)曾国藩的教育内容

1.家庭德育思想。曾国藩家庭德育思想主要来源于对儒家传统家庭观念、中国古代家训思想以及传世曾氏家风等诸多优秀古文化精神遗产的总结借鉴、研究应用及传承与创新。他的家庭德育思想主要包括“孝悌为本”“习劳养廉”“以和为贵”等基本准则;“父慈子孝,兄友弟悌”“睦邻持家,与邻为善”“勤俭治家,行道妻子”“修身立德,乐天知命”等一系列具体的治家方法,以及“为国持家,齐家治国,心怀天下”的终极治家目标。在此过程中,曾国藩深受曾氏传统“耕读家风”的影响,将“孝悌”二字放于治家齐家的首位,他曾在家书中这样描述自己的“孝悌”理想:“仆之所志,其大者盖欲行仁义于天下,使凡物各得其分,其小者则欲寡过于身,行道于妻子,立不悖之言以垂教于宗族乡党。”[4]他不仅能以孝待上,更能以悌对下,对自己的弟妹及亲眷进行孜孜不倦地教化,他曾在家书中如此告勉自己的弟媳“孝敬以奉长上,温和以待同辈,此二者,妇道之最要者也。”[4]劝诫她要“常习劳苦,恪守妇道,并要持之以恒。”他的一系列治家思想、历程及主要成就载于扬名后世的《曾国藩家书》之中,直至今日仍对后世有着巨大的影响价值。著名学者唐浩明曾评价此书说:“《曾国藩家书》是一个思想者对世道人心的观察体验,是一个学者对读书治学的经验之谈,是一个成功者对事业的奋斗经历,更是一个胸中有着万千沟壑的大人物心灵世界的袒露。”曾国藩一直致力于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并维系严明有序的家庭秩序,他对家中的子弟、妻妾进行经常性的教育及劝诫,关注他们的思想并进行及时的训导,为子孙后代的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2.育人思想。曾国藩的育人德育思想主要是对当时官场投机钻营、任人唯亲、拉帮结派等现象的警醒与反思,为此他主张传统儒学思想中的以诚识人,继承修身为本的育人理念,总结出一套完整的识别、使用和教育的经验,主张秉承“立志高远,持之以恒”的育人观念,致力于培养新一代有高尚追求的人才队伍。他认为:“凡将相无种,圣贤豪杰亦无种,只要人肯立志,都可以做得到”[5],鼓励学生“立长志而非常立志”。要有自己为学、为官等方面的人生信仰,并为此不断努力奋斗。提倡学生“立志高远,志于报国”,将个人理想与国家民族的振兴富强结合起来,杜绝立志为己、片面追求功名利禄与荣华富贵的世俗思想。他结合自身的思想历程并现身说法:“予自三十岁以来,即以做官发财为可耻,以官[宦]囊积金遗子孙为可羞可恨,故私心立誓,总不靠做官发财以遗后人。”[6]并曾以树木生长为例阐述了立志对于人才成长的重要作用,“譬之树木,志之不立,本则拔矣。是知千言万语,莫先于立志矣。”[6]他认为想要成才,在立志之后便应该持之以恒的为之奋斗,不可有一日懒惰懈怠,要为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时刻努力。此外,他提出:“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二者缺一不可。”“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6]并对自己的学生及弟侄提出了殷切希望:“望尔等于少壮时,即从有恒二字痛下工夫。”希望他们能严格要求自己,尽早意识到立志有恒对自己修身、为学、为官的重要性,并积极地付之于实践之中。在识才育人方面,他坚决摒弃自古以来“天命论”的说法,认为人的天资并不是能否成才的决定性因素,只要志存高远,修身冶性,不断积累学识,完善人格,努力充实自己,注意方法,即使天生资质平庸的人也可以成为栋梁之才。因此,他求才不遗余力,选才不重亲疏,用才“慎用,勤政,严绳”,始终强调立志有恒是成才之基,道德修养是衡量人才的第一标准,无论寒门贵族,只要有真才实学,他都全力培植,使其早日成才,为国家及民族的繁荣昌盛做出贡献。

3.为学思想。纵观曾氏的众多思想,无不有着“修身为本”的烙印。他将修身立业置于为学德育的首要位置,提出“吾辈读书,只有两事:一者进德之事,二者修业之事”[7]的观点,认为首先要立德修身,其次才是立业成事。可以说“立德修身”是曾国藩成名立业的基石。由此,他在指导学生为学态度和德育认知的过程中都渗透了“修身为本”的思想渊源。

曾国藩的为学德育思想与其他各类思想同源而不同形,既汲取了传统儒家“程朱理学”“王阳明心学”的思想精髓,又吸纳极具地域特色的“湖湘文化”,将二者融合为一,形成了别具特色的 “立志高远”“清廉俭朴”“持之以恒”“清心寡欲”等为学德育风格。其修身的主要内容可以简单概述为“八德”“三戒”“三治”。“八德”即“勤、俭、刚、明、忠、恕、谦、浑”八种基本的道德品质。他说:“余近年默省之‘勤、俭、刚、明、忠、恕、谦、浑’八德,曾为泽儿言之,宜转告与鸿儿,就中能体会一二字,便有日进之象。”[8]“勤”, 指兢兢业业、持之以恒、绝不懈怠。“俭”,指节俭、朴素。“明”,指穷经达理、精明强干、有自知之明。“孝”,为孝顺、孝敬以及恪守孝道。“信”,指诚信、忠诚。“谦”,指谦虚、谨慎。“浑”,指处世圆融。曾国藩将这“八德”作为修身的道德标准和规范,认为只有持之以恒地践行才能形成修身之道。“三戒”指态度戒骄、生活戒奢、作息戒逸。他告诫自己的弟子们说:“世家子弟,最易犯一奢字、傲字。……京师子弟之坏,未有不由于‘骄奢’二字者,尔与诸弟其戒之。贤弟欲戒子侄之骄,先须将自己好议人短,好发人覆之习气,痛改一番,然后令后辈事事警改。”[9]虽然曾家已然是大户富庶之家,但曾国藩在治家的过程中仍然秉承着戒奢戒逸的准则,对此他说:“吾家现虽鼎盛,不可忘寒士家风味,子弟力戒傲惰。”[9]“三治”即治心、治身、治口。曾国藩认为:“治心之道,先去其毒,阳恶曰忿,阴恶曰欲。”[9]他提出:“古人以惩忿窒欲为养生要诀。惩忿即吾前信所谓少恼怒也,窒欲即吾前信所谓知节啬也。”[9]认为修心即去除内心中的忿恨,私欲。唯有如此才能达到身心协调,修身养性的目的。关于修身立德的重要作用,他在家书中提到:“古来圣贤,胸怀极广,而可达天德者约有数端,如笃恭修己而生睿智,程子之说也;至诚感神而致前知,子思之训也;安贫乐道而润身睟面,孔、颜、曾、正之旨也;观物闲吟而意适情恬,陶、白、苏、陆之趣也。”再一次说明了坚持修身之路的意义所在。

(三)曾国藩的教育方法

1.“中体西用”的二元教育法。曾国藩东西结合思想鲜明地体现在由其主导的洋务运动之中,而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之一就是他一直主张的“经世致用”之学,所谓“经世致用”,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理论联系实际。曾国藩在教育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创新,结合西方近代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成果,逐步突破了我国延袭几千年来的科举弊病,改革“八股取士”等僵化束缚的制度体制,注重为学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曾氏教育方法。他指出:“苟通义理之学,而经济该乎其中矣,义理与经济初无两术之分,持其实功之序,详与体而略于耳。”由此可见“经世之学”在曾氏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曾国藩东西结合思想另一方面体现在新式学堂的开办和留学生的对外派遣。1871年,他与李鸿章合奏上书朝廷:“选聪颖幼童,送赴泰西各国书院学习军政、船政、步制造诸书,约计十余年,业成而归,使西人擅长之计,中国皆能谙悉,然后可以渐图自强。”[10]新式学堂主要教育方向是“文化”和“技术”两大方面,以培养外交人才和专业军工技术型人才为主要办学目的。曾国藩提议,设立专门学馆教授各国语言文字,为优秀外交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同时开办科学技术学堂和军事学堂,聘请外国专家,学习先进的西方现代技术,培养科技、工程、制造及军事等方面专业人才。通过此举不仅丰富了传统教育的内容,同时为现代化教育的实施和开展提供典范,是符合社会和时代发展潮流的伟大创新尝试,也为中国近代化教育人才的培养起到了先导性的作用。

2.“注激励,重风气”的正面教育法。清朝末期,社会动荡不安、政府腐败无能,无法为有识有志者提供施展才能的平台,大量人才因空有抱负却无法施展而愤然离去,或归隐田园,或远走他乡,从此不问政事,不涉朝堂。当时活跃在朝堂之上、君臣之间的无非是一些只会投机钻营、溜须拍马、空无实才的官僚主义者。对此,曾国藩沉痛指出:“窃观自古大乱之世,必先变乱是非,而后政治颠倒,灾害从之。屈平之所以愤激沉身而不悔者,亦以当日是非淆乱为至痛,故曰: 兰芷变而不芳,荃蕙化而为茅。”基于对此现状的警醒与 反思,无论是军队将领的提拔与培养,或是官场幕僚的提携与教化,曾国藩自始至终都不遗余力地秉承着“注激励,重风气”的正面教育,耐心地通过细致观察来访寻,发现人才。他认为,人才以陶冶而成,随风气而转移,应以身作则地带头转变社会风气,由此,他曾自述道:“治世之道,专以致贤养民为本。其风气之正与否,则丝毫皆推本于一己之身与心,一举一动,一语一默,人皆化之,以成风气。故为人上者,专重修身,以下效之者,速而且广也。”[6]他从自身的言行规范做起,经常“三省己身”,与官场的不良风气划清界限,努力为弟子做出良好的示范,从而为人才的大批涌现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公平竞争的氛围。此外,他还特别注重对后辈的鼓励提携,主张“宏奖以育才”,把“宏奖人才,诱人日进”作为人生的三大乐事之一。大力选拔任用优秀的军事行政人才,鼓励后辈,提携后生,为晚清的政治军事舞台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二 曾国藩教育思想的时代特征与当代价值

(一)曾国藩教育思想的时代特征

1.继承性。教育观念具有阶级性、时代性,同时也具有普遍性、继承性。曾国藩作为晚清的封建官僚,难以避免的具有主动维护传统教育的本性,但他在形成自身教育理念和施教实践的过程中对封建教育是有判断和取舍的。他推崇传统儒家教育中的礼治与德教,强调修身育德对人才培养的基础性作用和社会等级秩序对维护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意义,充分体现了其教育观念批判性继承的时代特征;同时,他根据自己的科举和从政经验,又批判封建教育制度中的人才选拔方式,认为八股取士“实无益也”,积极主张废除科举制,注重实践型人才的选拔和任用。教育自己的学生不要沉溺于八股文,要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对自己性格的培养上。

2.开放性。作为近代 “开眼看世界”的洋务派大臣来说,曾国藩的教育思想还具有很大的开放性。中西结合的“经世致用”思想是其教育理念中最具活力的部分。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以维护封建礼治为目的的士大夫来讲,曾国藩能认真审视西方的近代科学教育,并将其纳入到自己的思想教育体系中是尤为可贵的,他根据清末社会革新的需要,力主学习西方的先进科技文化,兴办洋务:“使彼之长,我皆有之”。同时,依托厂矿企业,兴办技校,培养新型科技知识分子,“不以科举取人才,不以孔孟育门生”,为中国近代科学教育的发展起了很好的奠基作用。时至今日,由于东西方文化发展和历史背景的不同,东西方教育方式仍有巨大的差异,中国历来以“重理论,重人文”的儒学传统为正统,而西方则一直推崇“重实践,重科学”的自由学术之风,但这并不能阻碍东西方在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交流与互进。

3.实用性。相比于大多数的晚清士大夫,曾国藩并没有简单地把传统理学定义为“修身养性之学”,而是讲求实际,积极探索传统儒家理论应用于现实的多种可能性。他强调“修身”的目的不仅在于“冶性”,更在于以“修身之德”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实际目标。对此他提出,小至“自身修德”大到“齐家治国”都要“不说大话,不好虚名,不行架空之事,不谈过高之理。”更加明确其思想服务于现实,具有实用性的特点。同时,曾国藩不仅积极倡导“体用结合,经邦济世”的教育理念,而且在为官为师的过程中积极实践,不断探索创新。为扭转清政府内忧外患的局面,他对内整顿军备,训练新军,创立“湘军”,以镇压农民起义;对外兴办洋务,习夷之长,以抵制帝国主义的资本入侵。虽为一介儒生文臣,却绝不止于泛泛空谈,闭门造车。他为剿灭太平军,打击帝国主义做出的积极历史贡献同样也是其思想实用性的具体表现。

(二)曾国藩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1.家庭德育思想价值。“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教育来源的主要途径为家庭、学校及社会。在这三者之中,家庭教育是影响受教育者价值体系形成的最初根源。因此,家庭教育中,父母能否进行正确的价值引导是尤为重要的。曾氏教育中“孝悌为本,习劳养廉”的家庭德育思想对当前独生子女家庭普遍、父母溺爱过多的家庭教育现状来讲是具有深刻学习与借鉴价值的。当今的受教育群体,特别是青年人,普遍存在缺乏坚定的理想信念及执着的品格追求、眼高手低、不切实际、缺乏社会责任感。因此,“立志高远,持之以恒”的教育理念是提升受教育者思想意识及面对挫折与失败所能承担的必备条件。同时,社会氛围与成长环境影响着性格的塑造,甚至决定着前途发展。环境对于受教育者的塑造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言传身教的力量远胜于枯燥的说教和强硬的灌输。为人父母者更应以身作则,为子孙后辈的成长树立榜样,发挥引导作用。同时,通过积极地鼓励和肯定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并及时提出表扬,有助于让孩子更好的认识自己、肯定自己、从而增强前进的动力。

2.育人思想价值。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教育事业不断进步,教育内容、方法、手段和观念等都在发生变革。新兴教育理念和形式的出现有其优势也必有其弊端,应试教育的诸多弊病,诸如僵化的“教条主义”与“填鸭式”教育以及受市场经济影响的急功近利的学术风气和不择手段的“学术潜规则”等,这都足以引起我们对现今教育现状的的深刻反思。在此背景下,研习并利用曾氏教育思想引领当前教育改革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成人是立业成功的基础,思想道德教育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教育的目的不是生产模板刻印的学习机器,而是培养德才兼备的新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修身为本,立德成业”所体现的正是这种教育的人文精神。这就对教育者在施教的过程中如何将其精髓渗透其中,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引导,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3.为学思想价值。曾国藩在为学之路上始终坚持“以修身育德为根本”。自律严己,堪称为学者的典范,他告诫自己的门生弟子不要被官场中的不良风气和科举中的不正之风所左右。为学应务实,做学问要踏实勤恳,不违背自己的本心。这都为当今学术界乃至社会各界的为学者们树立了楷模和典范。目前我国正处于现代化工业社会的转型时期,在重功利的市场经济冲击下,我们的教育环境与方式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师德缺失、学术造假、争名夺利、贪污受贿等道德失范问题日益严重。造成这种局面,一方面是我国的法制建设还不完善,某种程度上讲在教育领域没有形成强有力的惩罚机制;另一方面是礼法道德教育的缺失,为学者缺乏基本的道德敬畏和传统的为学观念及为学美德。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仅注重知识的灌输而没有与礼法道德相结合,对受教育者的人生观及价值观没有起到足够的引导与纠错作用,导致素质教育和道德教育的缺失。因此,构建与现阶段教育体制需求相契合的素质与道德教育是时代发展的新需求。在此背景下,研究和继承曾国藩“礼教”的教育思想,对提升受教育者的品德素质修养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三 曾国藩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借鉴意义

(一)是现代德育教育创新与发展的历史源泉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思想智慧结晶,凝结着独特的中华民族精神、民族价值观和民族行为规范,是中华民族之魂。推行创新教育发展机制,必须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依托,温故知新,推陈出新。2016年12月7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主席发表重要讲话强调:“高校育人工作的重点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11]在曾氏教育理念中,无论是与时俱进的思辨教育法还是具有继承性、开放性的时代特征都能为我们推行创新教育发展的机制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照。传统的儒学教育是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培养自身健全人格、思想为载体和教育目标的。这无疑是改善当今应试教育弊端的一剂良药。在现代教育的发展模式上我们大可以借鉴洋务运动时期“中体西用”的思想,将人文道德教育与自然科学教育提高到同样的认识层面上来。让传统的儒学文化引领当代思想道德教育的方向,为现代教育改革提供动力,为受教育者形成独特的中华民族价值观提供文化支撑。

(二)是传统文化教育与道德教育融合的基础

曾国藩教育思想之精髓就在于“修身育德”四字,这也是他为人、为学的根本,处世、授业的准则。现代教育发展至今,社会上普遍存在受教育者道德教育缺失,人文教育缺位的现象。这不得不引起我们普遍的反思和重视。构建传统文化教育与道德教育融合体系更加刻不容缓。而传统儒家思想中的“修身”观念是两者融合相通的一个桥梁和重要突破口,也是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理论基础。思想道德素质培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品德培养方面,曾国藩家庭德育思想中的“孝悌为本,习劳养廉”可以为当今受教育者家庭美德的培养提供教育方法的参考。而其“为国持家,齐家治国,心怀天下”的终极治家目标与传统文化中提倡的“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社会责任感”达成了高度的一致性。此外,其“立志高远,持之以恒”的育人观念,也对如何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社会主义伟大信仰纳入到学生道德发展目标蓝图中有着重要的启示。鼓励学生立志有恒,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在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同时,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民族的文化,把握民族精神,了解中华文明。

(三)是应对文化全球化对我国传统文化消解的现实需要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文化全球化伴随着经济全球化随之而来,对我国的传统文化和高校的思想道德建设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各种价值观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充斥在当代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环境之中。文化全球化在带来西方自由、民主、法制,平等等先进思想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程消解了我国传统的文化信仰和道德观念。例如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历史虚无主义”“民族虚无主义”“拜金主义”“享乐至上,金钱至上”等错误价值观。过度强调自由,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个人品格发展不完善,国家意识、民族意识观念淡薄;传统道德精神缺位,传统知识匮乏等问题在大学生群体中也频频出现。解决由文化全球化而引起的一系列负面问题的根本方法在于增强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文化自尊和文化自信,从而最终实现本国与他国文化的平等交流与相互融合。这一点主要体现在曾国藩教育理念中以“隆礼”为主的教育目标上:重新定义传统儒家文化在现代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将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渗透于道德建设过程之中。唯有如此,才能有效地防止不良价值观的渗透和腐蚀,实现真正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

[1]董根明.试论曾国藩的史学思想[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6,24(4):140-144.

[2]左鹏军.曾国藩的通俗诗文创作与文体创新意识[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6(6):18-27.

[3]周善菊,刘清凤.试论曾国藩教育思想[J].教育文化论坛,2013,21(2):21-25.

[4]刘铁铭,曾长秋.曾国藩家庭德育思想研究[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8(1):139-142.

[5]荆世群,邹彩娟.曾国藩自我教育观初探[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95-98.

[6]彭大成.曾国藩的树人育才之道及其当代启示[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32(4):65-73.

[7]李晓蕾.曾国藩教育思想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6):91-94.

[8]江海洋.曾国藩的官德修养思想及其现代启迪[J].江苏社会科学,2014(2):127-132.

[9]许丽英.曾国藩修身养性之道与大学生个人品德建设[J].船山学刊,2013(2):68-72.

[10]岳麟.浅谈曾国藩家教思想及对当代教育的启示[J].教育现代化,2016(30):357-358.

[11]张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01).

猜你喜欢

曾国藩传统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跟曾国藩学修身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思想与“剑”
曾国藩 左宗棠 互掐互粉,相爱相杀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