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情绪对心电图的影响
2018-02-11梁嘉麟黄东娣
梁嘉麟,黄东娣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电图室,广东广州 510120)
心肌梗死是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大部分心肌梗死患者由于疾病、治疗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焦虑情绪,焦虑情绪严重时可伴有心慌、气短、胸闷等不适,进而对患者病情以及生活质量造成影响[1]。
为了更加深入地探讨焦虑情绪对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本研究就以67例心肌梗死患者为例,对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心电图进行分析,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情绪对心电图的影响,详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所选取的对象为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67例心肌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WHO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对照组中男19例、女15例,年龄40-69(47.9±3.1)岁,病程2-11(3.9±1.1)年。观察组中男18例、女15例,年龄39-70(48.1±3.2)岁,病程2-10(3.8±1.1)年。所有患者对本研究均知情,同意配合研究开展。排除有精神疾病、意识障碍、合并其他重大器官疾病、恶性肿瘤等患者。两组患者基础资料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采用SAS量表(焦虑症自评量表)对患者的焦虑情绪进行评判,SAS得分<50分为不伴有焦虑情绪的心肌梗死患者,SAS得分≥50分为伴有焦虑情绪的心肌梗死患者。对两组患者实施连续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采用计算机分析和人工诊断结合的方法按照心电图判定标准对患者进行诊断。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心电图指标,包括室颤、房性早搏、室性早搏、房室传导阻滞、短阵房性心动过速[2]。
1.4 统计学分析 选择SPSS 20.0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之间心电图指标对比 观察组患者中室颤16例(48.5%)、房性早搏13例(39.4%)、室性早搏15例(45.5%)、房室传导阻滞5例(15.2%)、短阵房性心动过速7例(21.2%),对照组患者中室颤3例(8.8%)、房性早搏10例(29.4%)、室性早搏7例(20.6%)、房室传导阻滞1例(2.9%)、短阵房性心动过速2例(5.9%),观察组检出率均比对照组高(P<0.05)。
3 讨论
心肌梗死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临床症状包括气短、出汗、恶心、心跳异常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很多患者由于对疾病的恐惧、紧张、担忧等,再加上治疗的影响,容易产生心理情绪,心理疾病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普遍存在[3]。而当患者产生焦虑情绪,那么不仅会影响到心理健康,同时还会对疾病产生影响。就心肌梗死患者焦虑情绪对心电图的影响来看,伴有焦虑情绪的心肌梗死患者,室颤、房性早搏、室性早搏、房室传导阻滞、短阵房性心动过速方面的检出率要更高。由此可见,焦虑情绪的存在很容易加速、加重心肌梗死的发生。因此,心肌梗死后是否存在焦虑情绪也可以作为预测其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
本研究结果中,两组之间心电图指标对比,观察组在室颤、房性早搏、室性早搏、房室传导阻滞、短阵房性心动过速方面的检出率均比对照组高,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这是因为焦虑情绪不仅会影响到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同时还会对交感神经造成刺激,使得血液中儿茶酚胺浓度升高,进而导致心率、血压升高。焦虑症状严重情况下,容易造成心动过速,形成血栓,从而导致患者心肌梗死症状进一步发展[3]。所以伴有焦虑情绪的心肌梗死患者在房室传导阻滞、短阵房性心动过速方面的检出率要高于未伴有焦虑情绪的心肌梗死患者。对于心肌梗死患者而言,在疾病和焦虑情绪的双重影响下很容易形成恶性循环,对此,就需要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焦虑情绪,及时给予患者正确的引导,使患者能够以正确的心态面对疾病,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情绪对患者心电图有着较大的影响,患者焦虑情绪与室颤、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等有着紧密的关系,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对于心肌梗死患者应该加强心理干预,防止对治疗结果造成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