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高血压给予社区全科治疗的效果研究
2018-11-10杨义芳尹立红
杨义芳,尹立红
(广州市荔湾区东沙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广东广州 510382)
原发性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疾病,具有发病率高、并发症严重、治疗周期长等特点。在治疗过程中,临床均以降压药治疗为主,通过改善患者血压水平来达到控制病情及治疗的目的。但对于患者而言,长期服药不仅会影响其生理状态,也会使其出现焦躁、恐惧等负性心理,外加部分患者对疾病认知存在缺失,无法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开展,使治疗效果受到严重影响[1]。因此,临床有必要采用有效治疗措施干预,确保治疗顺利实施。本院就3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社区全科治疗干预开展研究,现整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于2017年8月-2018年4月收治的7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纳入标准:(1)患者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疾病诊断标准;(2)研究方案拟定后送往医院伦理委员会,经审核批准后实施;(3)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脏器衰竭疾病;(2)抵触或抗拒治疗开展者;(3)参与其他研究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各39例。试验组男22例,女17例,年龄57岁-79岁,平均(68.4±1.5)岁;参照组男21例,女18例,年龄56岁-78岁,平均(68.2±1.2)岁。两组基线资料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参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采用社区全科治疗干预,具体内容如下:(1)健康宣教:社区干预人员对患者病情进行观察,并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联盟指南委员会分级标准建立档案,详细记录患者个人信息及疾病情况,针对不同等级患者制定与之对应的治疗方案。同时,由于临床多数患者对高血压疾病认知存在缺失,故有必要及时针对患者开展健康宣教,有关高血压治疗、防治等相关信息对患者进行讲解,提高患者对自身的认知,并能够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及内容开展;(2)药物使用及不良反应预防:谨遵医嘱以正确方式指导患者服药,包括用药剂量、服用方式、服后禁忌等,确保药效得以充分发挥;同时,干预人员将服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对患者进行说明,协助其建立正确治疗意识,一旦出现不良反应立即通知医师进行处理;患者服药后,干预人员对患者服药情况进行观察,并为其营造良好舒适的休息环境,尽可能减少外界因素对患者自身造成的影响,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3)饮食及生活习惯干预:干预人员对患者生活及饮食习惯进行了解和观察,协助其建立正确健康的生活及饮食习惯,针对患者生活中存在的不良行为习惯,将其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及对病情造成的影响进行说明,并协助其进行改正;对于饮食应结合其病情制定干预计划,严格控制每日食物摄取总量,确保膳食摄取均衡,减少对胃肠道及肝脏造成的负担,逐步提高抵抗力及免疫力,确保干预效果。
1.3 研究指标 观察记录患者治疗依从性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测定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水平,采用疾病知识掌握评分、焦虑评分、自护能力评分对患者心理及生理状态进行评定。
治疗依从性以我院自制的调查问卷进行观察,记录患者治疗过程中配合情况、自主用药情况、健康知识理解情况等,满分100分,≥85分为十分依从;60分-84分为部分依从;≤60分为不依从;治疗依从性=十分依从率+部分依从率。
健康知识掌握评分采用我院自制的调查表作为评判标准,满分100分,分数越高表明掌握程度越高。焦虑评分采用HAMA量表作为判定标准,HAMA总分29分,分值越低表明焦虑状态越轻。自护能力评分以自我护理能力测量量表为判定标准,总分172分,分值越高表明自我护理能力越强[2]。
1.4 统计学处理 采取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依从性对比 试验组治疗依从性为97.44%(38/39),参照组治疗依从性为71.79%(28/39),其中试验组十分依从33例、部分依从5例、不依从1例,参照组十分依从21例、部分依从7例、不依从11例,试验组与参照组相比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77,P=0.005)。
2.2 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13%(2/39),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3%(13/39),其中试验组呕吐腹泻1例、头晕乏力1例,参照组呕吐腹泻5例、头晕乏力8例,试验组与参照组相比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54,P=0.004)。
2.3 干预前后收缩压及舒张压指标对比 试验组收缩压和舒张压与参照组及干预前相比明显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4 疾病知识掌握评分、焦虑评分及自护能力评分对比 试验组疾病知识掌握评分及自护能力评分与参照组相比要高,焦虑评分与参照组相比低,均有明显差异(P<0.05)。见表2。
3 讨论
原发性高血压在临床中是指无法通过诊断发现确切病因的高血压类型,占高血压患者的85%-90%。以往临床中针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多采用常规治疗,即通过采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来对其血压水平进行控制,硝苯地平缓释片为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能够选择性抑制机体钙离子进入心肌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跨膜运转,同时对钙离子从细胞内库中释放进行抑制,但不改变血浆钙离子浓度,进一步抑制心肌收缩、减少心肌耗氧量,并舒张外周阻力血管,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2]。应用于临床虽然具有较好治疗效果,但是长期使用则会诱发呕吐腹泻、头晕乏力等不良反应,外加疾病具有治疗周期长、难治愈等特点,极易导致患者出现负性心理,并出现抵触或抗拒治疗等行为,大大降低治疗效果。因此,临床有必要辅以更为合理有效的治疗措施进行干预,实施治疗的同时改善患者生理及心理状态,从而确保干预效果[3]。
社区全科治疗是一种新型干预措施,社区医师能够通过对患者血压指标进行观察,对其病情划分危险等级,结合其个人自身特点制定治疗方案,同时在治疗过程中给予其实施健康宣教工作,将疾病相关信息对患者进行讲解,协助其建立正确健康的生活及饮食习惯,给予其科学有效的管理,进一步提高其自我保护意识,积极配合治疗内容开展,从而对治疗效果提供保障[4]。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13%,明显低于参照组的33.33%,血压、负性心理及生理状态均得到有效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后,患者依从性处于较高水平,试验组仅有1例患者出现不依从,通过进一步了解观察,该患者年龄较大,听力存在障碍,无法理解干预人员的语言,导致不依从情况发生。
综上所述,给予社区全科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具有显著效果,能够准确对其血压水平进行控制,值得应用于临床。
表1 干预前后收缩压及舒张压指标对比(Mean±SD, mmHg)
表2 疾病知识掌握评分、焦虑评分及自护能力评分对比(Mean±SD,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