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信息化支撑体系建设研究
——以江西工程职业学院“工、商融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例
2018-02-11李汉平郑金胜
李汉平,郑金胜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江西 南昌 330046)
一、高职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概念
复合型人才一般是指多功能人才,是指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专业技能的知识复合、能力复合、思维复合的综合型人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所接受的信息量急剧增加,而且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信息的高度综合性也要求人们处理信息的能力越来越强。社会发展对信息处理能力的高要求也逐步体现在对岗位能力的要求上,单一专业知识的结构已不适应快速社会发展对岗位的要求。社会发展要求人们逐步淡化某些专业概念,在工作岗位上,除具备基本的专业知识储备外,还要具备其它专业学科知识,才能完成规定的任务,胜任岗位需要。鉴于此,高职院校应该以当前的社会形势及其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为依据来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教授的技术知识要符合社会岗位的基本要求,而且要构建与学生的本专业知识和技能密切相关的其他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体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能够快速适应未来不同专业或不同学科领域的工作研究。高职教育复合型人才培养目的在于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二、“工、商融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缘起
(一)市场经济体制期待“工、商融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高等职业教育是教育与经济之间的桥梁与纽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决定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方向,但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发展也需要高等职业教育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持。一方面,高等职业教育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人才,既是高等职业教育生存需要,也是高等职业教育价值体现。脱离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培养人才,也就背离了高职教育为社会发展服务的宗旨;另一方面,高职教育毕业生所需要的岗位能力要求,受制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尊重的“灯塔”和“风向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高职人才培养的期待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依据。
随着《中国制造2025》提出,中国要由制造大国向智造大国转变,对高职毕业生的能力要求也将变化,“工、商融通”是其适应市场经济转变的有力途径,它需要高职毕业生既要有“工”的技能,又要“商”的头脑。“工”是立足的基础,“商”是发展的前提。“工、商融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是针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高职人才的期待,培养既有一技之长又有商业头脑的综合素质全面的人才。
(二)产业转型升级期待“工、商融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我国提出要建设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创新型国家,各行各业都在进行转型升级,经济结构也在不断调整,新产品、新技术、新行业也层出不穷。在这种产业经济转型背景下,高职教育培养人才的结构和规格也要逐步跟上这种调整。高等职业教育多年来也逐步在培养“高技能”特色的人才,但其毕业生单一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最重要的是思维结构不适应这种经济转型的要求,社会上仍然存在着对高技能人才的要求与个体职业发展能力不符的矛盾。要解决这一矛盾,只有从根本上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的要求,一方面强化学生对基本技能的要求,另一方面,改变学生单一知识结构,构建多知识体系结构,解决高职毕业生就业能力与岗位需求不相匹配的矛盾,增强学生实用性、实践性、多样性,与产业转型对接,与企业需求对接,与岗位要求对接。这就亟需要改革目前的人才培养模式。
由此可见,社会在期盼着高职教育以社会需求和学生需求为决定性导向进行人才培养,办人民满意教育,解决职业教育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增强高职教育吸引力。“工、商融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就是为应对产业转型升级,培养具有素质全面、岗位迁移能力强、创新思维活跃的综合型技术人才。
(三)国内外已有实践成果为“工、商融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借鉴
国外职业教育深受重视,不少国家把职业教育当作本国教育体系的“中流砥柱”。国外职业教育是伴随着西方国家工业化、社会生产化、现代化而生,历史悠久,拥有与工业史同步的发展历史,而且各国发展情况不一,形成了多样化的职业教育模式。国外典型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分别为CBE模式、双元制模式、MES模式、单元制模式、CBET模式五种模式。国外多年的职业教育发展历史,有效地促进了本国工业的发展,也使其各种人才培养模式都比较成熟,办学机制比较健全,办学成效也比较良好,办学形式也比较多样。具体采用的形式包括专业主辅修制、选修课制、开放式培养以及综合专业培养与综合实训培养。
国内部分高职院校进行了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虽然在形式上与国外职业教育大体一致,但在开放程度和校企合作深度方面还是存在一定距离。
三、“工、商融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形式
“工、商融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在借鉴国内外先进职业教育理念和复合型人才培养经验的基础上探索的一种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它主要采取四种形式,即:“工科、商科专业互开选修课程”“专业+专业方向”“主修专业+辅修专业”“专业大类+实训项目”。
(一)“工科、商科专业互开选修课程”制度
普通的“选修课制”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在国内本科院校都是为了适应学生的兴趣、爱好及劳动就业的需要而开设课程,供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自由选择。“工科、商科专业互开选修课程”的形式与这种普通“选修课制”一样,也是让学生自由选择。但同时,这种“工科、商科专业互开选修课程”选修课制又与普通选修课制不一样,“工科、商科专业互开选修课程”制度规定:每个学生在校期间必须选修一定的公共选修课,数量至少是三门。在学生选择选修课的时候,必须结合自己专业,工科类专业学生必须选修一门商科类课程,文科、商科类专业学生必须选修一门工科类课程。每学期发布相应课程,选修课占到所有课程的10%左右,学生自由选择。授课形式是传统授课方式与网络在线学习相结合,网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相结合。各专业还可根据专业和行业需要制定专业选修模块,模块课程可以是本专业前沿课程、相近专业课程或跨科类专业课程。制度还特别规定:学生创新创业、职业技能比赛和双证书教育成果,根据换算标准可转换成学分,替代相应的选修课程学分,架起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之间的“立交桥”。
“工科、商科专业互开选修课程”使学生在所学专业的专业上学习其它学科课程知识,增加了学生知识面,培养了学生专业知识和能力上的复合,提高了学生综合素养。
(二)“专业+专业方向”制度
“工、商融通”的“专业+专业方向”制度主要采取两种形式:一种是在某一传统专业基础上增设某一新的相近专业方向,其实质是开设某一新的专业。之所以采用这种形式,主要是因为:如果新增一个专业,教育行政部门审批的周期相对较长,而市场对这一人才的需求又非常紧迫,等到批复可以招生,机会已经失去。因此,既是迫不得已而为之,也是大多数高职院校的通行做法。目的是为抢抓市场,培养社会急需人才。一般,这种“专业+专业方向”中的两个专业同属于一专业大类或两个专业的培养形式基本一致,如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开设物联网应用技术方向就属于同一专业大类,旅游管理专业开设高铁服务和空中乘务方向属于培养形式基本一致。第二种是两个传统专业的交叉融合,目的是为满足学生跨专业学习需要和提升学生就业能力而精心设计的,两个专业之间没有必然的相关性。如工程造价专业开设会计专业方向,即工程造价(会计方向);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开设市场营销方向,即汽车检测与维修(市场营销方向);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商务方向)等。
“专业+专业方向”制度是目前跨专业交叉培养人才的一种重要方式,对于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增加学生相关就业技能,能使学生迅速适应岗位需要。
(三)“主修专业+辅修专业”制度
“工、商融通”的“主修专业+辅修专业”制度规定,学生在学院入学以后,二年级的时候必须参加“主干专业+辅修专业”学习,主干专业是其高考录取专业,辅修专业在学院开设所有专业中任选一个专业,辅修专业学分为15学分,计入主干专业学分,主干专业学分修满即可毕业,未修辅修专业学分不得毕业。毕业时颁发两个证书,即颁发高考录取专业毕业证的同时,也颁发学院“工、商融通”辅修专业结业证书。
(四)“专业大类+实训项目”制度
“专业大类+实训项目”制度是指以某一专业(专业群)或专业大类学生为单位,引入真实实训项目,通过师父带徒弟的方式,进行“一对一”“一对多”或“多对一”“多对多”的培养。“师父”在全校范围内专兼职老师中遴选,一个实训项目可以是一个师父或多个师父,可以是一个徒弟或多个徒弟。实训项目由“师父”自己定,如“手机软件开发”“会计记账”“VR技术开发”“BIM技术应用”等实训项目。培养时间为一年,从第三个学期开始,培养结束后,由学校组织专家根据培养目标对“徒弟”进行“验收”,验收合格颁发相应合格证书并支付“师父”相应报酬。
四、信息技术支撑“工、商融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一)网络课程开设的需要
要实现“工、商融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四种形式,需要大量网络精品课程。这些网络精品课程的开发、管理没有必要的信息技术支撑不可能实现。知识结构合理、整体优化、反映本校教学特色、适应行业需求的课程内容体系需要信息技术的展现,同时信息技术也能对每一个知识点提供不同教学环节的教学资源,如教学大纲、教学实施方案、案例教学、电子PPT、课程录像等。信息技术手段的使用,在网络精品课程建设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二)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
信息技术教学,包括大量的音像、视频、案例和电子讲稿,丰富的教学内容能使学生博览资料,多样的教学形式能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为重要的是,能使学生学习主动性增强、学习积极性增加,使学生产生学习需求,从而取得良好学习效果。
同时,信息技术让学生自主学习突破时空限制,创设适于学生的学习环境,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经过自主探索,都有所思、有所想、有所得,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发展。
(三)学生管理的需要
在“工、商融通”大量选修课程中形成了许多“虚拟班级”,这种“虚拟班级”的管理需要借助于信息技术进行管理。所有课堂教学活动的课堂互动,如课堂签到、抢答、选人、测验、投票、互动、讨论、课堂报告等都需要信息技术来实现。
五、面向“工、商融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信息化支撑体系建设
(一)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含两部分,一部分为核心设备,如网络、服务器、存储、安全设备等,一部分为终端设备,如监控系统、无线AP、信息发布系统、录播教室等。
1、建设中心机房。中心机房是信息化建设的核心,运行着大量的服务器、计算机、存储设备和网络设备,为教学数据信息提供传递、处理、存储与管理。机房建设严格遵从相关标准进行设计规划,一期资金用于建设整体核心机房、精密空调、核心交换机、汇聚交换机、接入交换机、楼宇综合布线、UTM、无线校园网、无线终端访问平台、WEB应用防火墙、IPS入侵检测、多媒体会议系统。
2、建设一流的校园无线网络环境。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工、商融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对计算机网络的要求不断提高。要求提升网速,扩大网络覆盖面。在建设过程中,要建设覆盖所在教学场所的无线网络,方便进行移动教学和移动教学管理。
3、建设教学监控系统。教学监控系统的建设主要用于三个方面:教学督察(听课)、考场监考(巡考)、直播课堂。监控系统主要由摄像机、视频监控管理平台、硬盘录像机、流媒体服务器、LCD单元和电脑组成。根据教室大小和功能建设分为三类:全向麦高清(可录制声音/双摄像机)、高清摄像机(双摄像机)和标清摄像机,根据以上不同标准建设相应教室。
4、录播教室。建设包括一体化控制设备、自动录播编辑器、图形图像工作站、摄像机组、定位系统、视频剪辑和视频点播系统的功能性教室。
(二)数字化校园平台建设
数字化校园是以数字化信息和网络为基础,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上建立起来的对教学、科研、管理、技术服务、生活服务等校园信息的收集、处理、整合、存储、传输和应用,使数字资源得到充分优化利用的一种虚拟教育环境。“工、商融通”复合型人才培养中网络课程和教学管理过程,都要通过实现从环境(包括设备,教室等)、资源(如图书、讲义、课件等)到应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的全部数字化,在传统校园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以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提升传统校园的运行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业务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从而达到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的目的。主要包括三大平台:
1、统一身份认证
建立统一用户管理、授权管理和身份认证体系,使用户身份可查、可管、可控,通过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实现对应用系统的使用者进行统一管理,提高数字化校园应用系统的安全性。
2、数据中心
学校大量信息必须建设一个存储中心,通过存储中心可以保证数据的准确一致,同时实时更新,为学校决策、教学提供有利数据分析支撑。
3、统一信息门户
建立一个课程信息和学生管理信息的集成平台。各种资料分散在学校各个部门,各种数据也分散在各个不同的地方,信息资源没有整合,造成巨大浪费,效率低下。通过建立一个统一入口,使各种数据资源得到各种利用,能够起到无缝对接作用。
(三)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教学管理系统建设
“工、商融通”复合型人才培养中,学生选修网络课程,人员分散。针对课程选修特点,利用移动互联网的优点进行教学管理就显得非常重要。建设一个适应“工、商融通”复合型人才培养教学特点的系统,就能与实际教学相得益彰。
1、移动教案
系统可以根据教师的需要,随时随地的提前发布学习资源,也可在系统进行签到、问答、抢答、投票等教学活动。还可进行教材、作业、考试、通知、学生管理等移动教学功能,支持教师进行移动教学。
移动教案功能可以让老师在课前轻松完成课堂上准备进行互动的教学内容。让教师轻松发布准备好的各种教学资料,并利用系统进行很好的移动课堂互动。
2、课堂签到
课堂签到功能是系统方便教师进行课堂点名的功能,学生可以扫描教师在移动端发布的二维码进行签到,有利于保证移动课堂教学效果。
3、问题抢答
为方便教师在移动课堂上进行提问,系统也设置了学生抢答功能。学生既可以根据教师的问题进行抢答,教师也可以随机抽取学生进行回答。
4、随机选人
教师发布随机选人,移动课堂互动系统会自动在已经签到的学生中随机选择学生。学生可以在系统按照老师要求作相应行为。
5、课堂报告
教师可以利用此功能进行课堂记录,生成课堂报告。通过报告,教师可以进行课堂分析,对移动课堂效果进行总结,并对移动课堂效果进行反思。
6、互动讨论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发布问答,进行编辑问答后发布到学生端,学生可以个人回答问题并提交,也可以任意组合展开小组讨论,教师可以实时查看学生提交结果。类似于微信的师生互动界面,极其简单易用,师生可以在里面非常方便的进行及时交流和各种课堂互动。
六、小结
面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信息化支撑体系建设是一个长久的过程,既要立足于高职学院的实际情况,根据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所需要的课程建设和学生管理的需要出发,又要立足于技术发展的现实,不墨守成规,也不盲目从新。信息化支撑体系建设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改革的一个重要基础,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改革提供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