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批评体系的建构
——评《网络时代的文学引渡》
2018-02-11王芳
王 芳
(山西医科大学,山西 太原 030001)
媒介变革,商业、文化因素刺激下,网络文学“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遍布神洲大地。它在这缤纷灿烂的文学场内一路驰骋、凌空高蹈。网络文学在主流价值观的阈限内,承载了民众无数的大希望与大幻想。适逢媒介千年之变,我辈需对网络文学的定义、性质、评价标准,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建立一套新的批评方法,才足以从容应对大变革时期文学创作的新动态。
邵燕君的力作《网络时代的文学引渡》,试图带领我们亲历文学媒介的分野、交锋、整合的变局。网络时代,批评者怎样顺利地把读者们引渡过来,是每个身处象牙塔内的研究者需要思考的问题。邵燕君团队认为要通过掌握一套新的批评方法,以拳拳赤子之心置身网络文学中,挑选出经典之作来引导读者阅读。
这是一本给人很多启发的书。也是作者课堂讨论的成果结集。伴随着21世纪中国网络文学的兴起,众多网络文学的评论著作纷纷面市,随着时间的涤荡,有的早已湮没无名,大浪淘沙,唯有真知尚存。此书并没有复杂的结构,而是以问题意识著称,淡入浓出、抽丝剥茧地详述每一个问题。作者通过观察、撷取、开掘,基本上形成了关于网络文学的理论体系,对福柯异托邦理论,亨利·詹金斯的粉丝文化,布迪厄的文学场理论,中、韩青年研究者的理论资源,都有所借鉴。
一、传统文学批判力并未减弱
作者没有孤立地去谈网络文学,而是把它放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宏阔思想版图中。虽然关注的是当下的流行,但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精神遗产进行了必要的思考和反省。首先作者提出现实主义文学、新文学传统面临深层困境。她认为当今现实主义文学出现衰落征兆,源于批判的力度减弱。这到底是理想主义的破灭还是盛世批判的钝化?布迪厄曾说,批判性文化需要一定的生存条件,而只有国家能提供这种条件。21世纪的我们比起20世纪60至80年代逐渐富裕、文明了。人们置身于消费主义的镜城中,大多数安于现状。现实主义文学近些年来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从1980年代至20世纪末,由于拒绝反思,告别革命的立场选择,知识分子中很少有人关注阶级事实。这涉及到一个关键性话题“启蒙的绝境”。在中国,包括“今天世界上每个大洲都处在某种极端的危机情势当中,但问题是,我们不再相信可以改变,我们不再相信有一种更理想的生存状态。”[1]
为了解释这个问题,邵燕君提到一本书,美国学者福山的《历史的终结和最后的人》。历史终结意味着在现代文明国家中不再有战争、偏见、血腥革命。人与生俱来的渴望获得认可的优越意识,将通过茶道、园艺、X光印刷技术、征服高山或高风险的休闲运动来表达。如今在现代文明国家中生活的人们丰衣足食、安全得到了保障。对现状较为满足,不关心其他人是否过得比自己好,作为人事业是否有成就,或者在世界某个遥远的角落还有人在遭受饥饿、流行病的侵袭。人们多少有些麻痹了,因此富有娱乐精神的文学大行其道。以揭露、批判为灵魂的现实主义文学悄然隐退。作者认为这恐怕是传统文学批判力减弱的根本原因。这是网络文学兴起时的整个文坛背景,也是近20年来中国的文学生态。
在这里,作者对传统文学的批判力减弱的相关论述占了大量篇幅。涉及到“新文学”传统失落、启蒙价值解体的部分写于2012年,但是自从迈向新世纪以来现实主义文学明显出现了升温态势。如“底层文学”自2004年发轫以来,得到广泛响应。曹征路《那儿》《问苍茫》、孙慧芬《民工》、尤凤伟《泥鳅》、雪漠《大漠祭》、刘庆邦《车倌儿》《神木》、陈应松《马嘶岭血案》、王祥夫《找啊找》、阎连科《黑猪毛 白猪毛》、石一枫《世间已无陈金芳》、方方《涂自强的个人悲伤》,佳作可圈可点。2010年,自从《人民文学》开始设置“非虚构”栏目,并发布征稿启示以来,非虚构写作也迅速流行起来。梁鸿《中国在梁庄》、阿来《瞻对:一个两百年的康巴传奇》、慕容雪村《中国、少了一味药》、萧相风《词典:南方工业生活》、周闻道《暂住中国》、郑小琼《女工记》等,这些小说、散文拟或诗歌,它们或多或少地呈现出作者的忧患意识。重回文学反映现实,紧跟时代的路向。也许这时正是现实主义大行其道的好时机,给消费主义文学降降温。如果要说近些年现实主义文学背后缺乏价值体系支撑的话,那么这种匮乏,是建立在某种世界观和关于左翼信仰基础之上的。而70、80年代出生的作家梁鸿、慕容雪村、萧相风、石一枫,估计受这种世界观影响不大。其他作家虽是40、50、60后,有着那个年代铭刻的精神胎记,但他们所写的题材实则涉及了多重矛盾:一个是阶层矛盾,贫富之间的差异以及生活方式的不同酿成的悲剧;另一个是城乡矛盾,城市里的市民与农民们处于不同的位置,所思所想有很大的差异;还有权利阶层与普通民众之间的利益纠葛;另有斜逸旁出中心话语的少数民族生存状况。这些冲突摩擦不是哪种主义可以单纯涵盖的。他们表达了一种迷茫的情绪,企望探究这个世界究竟是怎样的。这种写作表明作家在关注、思考社会问题,是知识分子走进公共领域的表征。
二、新的批评方法有待成熟
对于网络文学批评方法的思考,作者新见迭出。她认为对于新的研究对象,批评家要转变身份,作为爱好者亲自融入网络文学的粉丝圈内。主动去接触精英粉丝、经典作品。运用传统文学的研究经验,深入领会新媒介语法,最终形成新的评价体系。在网络文学的思想性方面,探索怎样将主流价值观植入快感机制中。在网络各种类型文中挑选出经典作品进行文本细读,发现它们的意义价值。好的小说都有意义价值,好看文学的提出就是为了消泯雅俗之别,寻找它们吸引读者的共同之处。网络文学之所以有那么多人看,那么多人付费,就是因为它的存在,它的文本有着独特的美,我们大可抛去成见,剖析它的结构肌理,体悟它的美感,做文本细读式的感兴批评。
另外,邵燕君为此专攻了亨利·詹金斯的粉丝文化,按照她的说法,粉丝们很热情,粉丝的帖子会影响到作者的情绪和思路,这恐怕有些理想化了。但是粉丝文化对文本创作的影响究竟有多大?有待更细致的考量。网络作家猫腻曾说:“在《间客》的后期,我就已经跟读者说明,我以后再也不去看书评区、贴吧,论坛我也不去。”[2]大概源于很多评论很水,缺乏言之有物的东西。据笔者观察,评论区有的只是简单疏阔的几句点评。估计只有新的写手会看吧,看几次,为了不受干扰,也许就不看了。精英粉丝也是有的,但谁来过滤那些信口开河的辱骂或嘲讽呢。大略分析一下网络文学的评论,就可看出比起豆瓣的文青来说,他们基本上说不到点子上。有调查显示网络文学的阅读者大多文化水平并不高。他们对创作的影响目前只能存而不论,但粉丝经济效益确实是很大的。订阅、投票、打赏、评奖、点击率,能为作者增加战斗力。粉丝经济是可以经营的,毕竟粉丝是供养人。
作为网络文学的研究者,我们在发表观点时,比较容易左顾右盼,起初对新事物持赞同的态度,论述的过程中却有可能不由自主站回到至高点上指摘,那是法兰克福学派精英意识的惯性作祟。精英意识不时冒出,前后评论缺少一致性,在本书中也出现过。《传统文学生产机制的危机和新型机制的生成》中谈到的网络一代需要警觉的危机,蕴含着可疑的精英意识。作者成书时有意保留了这一节,大概是为了体现研究前期思考的踟躇进程。持续的观察让邵燕君老师开始欣赏网络文学,加之吸收青年学者的意见。她改变了法兰克福学派的精英立场及时将自己的立场转回到支持网络文学的道路上了。其实,成熟观点的形成在于大量的资料积累,和多种意见的交融淬炼。有了厚实的研究基础,才有利于我们做出准确判断。在研究初期有一些不成熟观点是正常的。
三、价值观的发现
对网络文学的研究要建立在广泛阅读网络文学的基础上,这注定是一项广种薄收的工作。由于网络文学充斥着小白文(思想性不足,情节以套路为主的网络文学),所以以往的宏观研究被认为是无效的。作者抛开文化研究的路数而大胆的采用文本细读方法。邵燕君团队选中一些网络文学做全方位的解读、评析。对于典型性的文本进行思想艺术上的分析。
文化产品的核心是价值观念。网络文学作为一种文化产品也不例外。虽然它一向以娱乐性为重要特征,但毕竟是现代人用现代思维思考的结果。从网络文学中也可管窥到现代人思想上的现代性、超越性。邵燕君团队总结出网络文学的“亲我主义”价值观。即“爱自己、爱家人、爱朋友”[3]。这种价值观听起来并不恢宏玄奥,它是建立在一种朴素道德观基础上的。与我国传统的儒家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团队对于网络文学的经典有明确的指向——情怀。因之使网络文学研究具有了深刻之义。以往外围研究者总是要与网络文学保持一定的距离,以此将自己研究的对象和研究成果的价值分开。这源于对网络文学文学价值的不相信。邵燕君团队认为其中包含情怀。从而打破了当下外围研究的怪圈。回到每一个经典文本分析其复杂的思想内涵。
作者发现新文学的启蒙传统无法继续发挥作用后,挖掘出网络文学的补偿作用。爽,YY机制在网络文学中盛行。当代世界仍然以获得世俗的成功作为认可一个人的普遍标准。阶层日益固化,资源分布不均,加上下层青年自身的弱点,他们很难在现实生活中实现理想。在壅塞的板结状态下,纯文学中的主人公大多自怨自艾,顾影自怜。而网络文学坚持以弱者为本位,让屌丝一路逆袭,在幻想的胜利中过一把瘾。这一定程度上保持了在现实生活中受压者的心理健康。得不到爱神眷顾的女屌丝也不会被网络文学冷落,总裁文,穿越小说,为弱小的女主人公架构起了破壁之旅,从而在文本中实现人生辉煌。霸道总裁总是被单弱的女主迷住,倾其所有为她遮风避雨;身为普通白领的女主人公因意外事件穿越回古代,用历史知识、现代思维武装自己变身为人生真正赢家。还有一类穿越小说把对大国崛起、民主建制的幻想作为它的诱人内核。使得生活在此世的人们,可以将梦想寄托在远方。作者将福柯的异托邦理论引入对此类穿越小说的分析,异托邦是虚构的实在,写手们自主创造了一个一个与现实世界同在的空间建造自己的乐园。既然没有被主流世界接纳,不如在边缘世界中自己找乐。诸如此类,生动的主体欲望被网络文学具形,写手们在这全新的思想版图中纵横驰骋。
四、媒介之变
多年前,邵燕君曾带领北大学生做过几年传统文学的期刊研究,长期的执拗关注,抵不过文学历史的改弦更张。他们得出结论,文学期刊的读者流失很多,圈子化比较严重,一定程度上批评家是在自说自话。作者一时间感到文学批评进入了瓶颈,不知道前方的道路在哪儿。直到她接触到网络文学,发觉文学没有死,它只是在别的地方继续存活着。从而转向研究网络文学。邵燕君对网络文学是抱着接纳、欣赏的态度的。在新媒体时代,文学的本质到底变了没有,网络文学是否是一场革命?这几乎是每一个入场研究者都会面对的问题。当然答案也不是唯一的。邵燕君运用麦克卢汉的理论说明,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有着质的不同。媒介革命带来的是千年之变,是深刻的文化民主革命。她对网络文学的定义、性质、评价标准,甚至研究方法都做了详细阐释。
邵燕君团队对网络文学的研究重点落在“网络”二字上。认为网络的普及引发了文学创作的革命。注重媒介的变化所带来的文学书写的变化。著作中通篇是新媒体入主时代的天翻地覆的变化,频频闪现“小白文”“爽”“YY”“同人”“耽美”“黑暗森林”等网络专用词汇,研究紧跟时代潮流及文学现状。
居安思危,作者根据媒介的发展前景,产生了前瞻性的危机意识。网络文学虽然是新崛起的文艺力量,但在调动起各种感官的媒介环境中,它同样有可能随着媒介革命的深化而让位于漫画、游戏、影视。这是一场走在前面的研究。IP运营会产生更多的价值。根据作品的类型、特点,可以让漫画、游戏、影视陆续上线。不断进行更多的运营手段尝试,聚集多种类型的用户,扩容大量的忠实粉丝。进行授权等商业化探索,通过动画,游戏,舞台剧,网络剧,周边等多种形式,发展出更多更广泛的付费用户,这时媒介成为超级权利。作者认为随着媒介革命的深入发展,“纸媒文学”“网络文学”都将成为更具有形象性的ACG(ACG:Animation漫画、Comic动画、Game游戏)的内容、作者、粉丝的支持资源。一部流行作品可以在各媒介形式间转化。比如流潋紫写了网络小说《后宫甄嬛传》,拍成了电视剧《甄嬛传》,观众反应热烈,又改编为话剧在全国巡演。接着一款由之改编的《熹妃传》的橙光手游又在女生中流行起来了。
作者早年做过编辑,深谙整个文化产业的运作环境。她坦言自己用的是戴锦华老师的研究路数。并沿用了之前做杂志研究时对于媒介环境关注的态度。不仅关注文本,在这里需要的是研究者跨学科的视角。把网络文学放置在媒介甚至整个文化产业中,对其现状及未来会发展成什么样做一次展望。对资本的动向、作者的创作心路,网络写手的生存状态,她都倾注心力去了解。她不满足于远距离的观察,而是去亲身体验,与学生们成立了微信公众平台“媒后台”,作为网络文学创作与评论的实践基地。在热闹、纷繁的现象背后,指出官方、资本、媒介力量的缠绕交织。一一陈列网站兼并后的利益分配,权利格局;梳理盘根错节的利益关系。这种对网络生态的整体俯瞰姿态,帮助读者看明了各种力量的博弈状态。
结语
此书所做的是一种建立在欣赏和认同立场上的研究,如作者所言是作为“学者粉丝”的研究,虽然不是所有读者都赞同网络文学,但此书引导我们思考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看似表面在研究网络文学,贯穿全书的隐蔽线索是中国文学的未来将向何处去?我们处在一个时代的转折期,当很多人都在趋之若鹜地抨击商业化、市场化、媒介的负面影响的时候,也有人沉潜下来认真钻研变革时期文化生产、传播方式变化的合理性一面。以今日之非证昨日之是,追忆传统写作方式的经典性,极易成为批判家们熟悉、惯用的路径。相较而言,解释当下的文学现状则困难的多。我们需要辨清时代的土壤,认识我们所面临的转折。写当代评论是需要敏锐的眼光,力排众议的勇气的,何况网络文学在当代文学研究中还处于比较边缘的位置。邵燕君任外界风雨飘摇,我自巍然不动的研究气魄令人肃然。可喜的是,他们的这种批评方法已经渐成体系,并且在媒后台获得了一定程度的运用。同时,它也在应用试错中不断发展。形成批评的自洽体系和改进批评方法尚需时间和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