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患者对护理人文关怀需求的调查与研究
2018-02-10王洋刘婉露刘敏
王洋 刘婉露 刘敏
[摘要]目的通过调查与分析,了解住院患者对护理人文关怀需求的情况,探讨能满足住院患者护理人文关怀需求的有效途径,为医院进一步开展护理人文关怀活动提供一些科学的依据和看法。方法查阅相关文献并进行实验设计问卷,对调查的结果进行科学描述与分析。结果住院患者的需求排在前四位的分别是住院的基本需求,护理关怀照顾需求,心理、社会支持以及健康教育的需求,且不同性别、年龄、学历的患者之间对护理人文关怀的需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住院患者对护理人文关怀的需求较高,因此,医院护理管理者应重视对护士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从而满足患者对疾病护理与关怀护理的需求。
[关键词]住院患者;护理;人文关怀;需求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616(2017)17-131-04
随着医疗模式与护理理念的转变,人们在关注疾病和接受治疗的同时,更需要护士对其实施人性化的关怀与护理,包括生理情况、心理状况以及社会支持等各个方面。护理的本质就是关怀和安慰患者,护理是最能体现人与人之间关怀情感的一种活动过程。随着“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服务不断推进,满足患者的需求俨然成为医疗护理服务中的重要任务。护理管理者主要是通过住院患者对护理服务的反馈意见来持续改进医疗护理工作质量,从而提高护理服务水平。本文旨在通过调查与分析,了解住院患者对护理人文关怀需求情况,探讨能满足住院患者护理人文关怀需求的有效途径,为医院进一步开展护理人文关怀活动提供一些科学的依据和看法。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与资料收集
以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爱民区1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16年8月1~31日所有住院患者为一个研究总体,按随机抽样的方法从内、外、妇、儿4个大科室43个护理单元中,随机抽取287名住院患者作为调查研究对象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在发放问卷之前应征得患者的同意,采用不记名形式,现场发放,当场收回。共发放问卷287份,回收问卷287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1.2方法
查阅相关文献,自行设计问卷进行现场调查,问卷内容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一般资料情况包括性别、年龄、学历与职业等方面;第二部分:为住院患者对护理人文关怀需求情况调查,总共32个条目。问卷的效度检验,邀请8位工作10年以上与护理相关的临床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育、护理科研等方面的护理专家对设计问卷进行逐条的审核,并对问卷效度做出定性评价,得出问卷内容效度参数值为0.820(参数值大于0.700),说明该设计问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问卷信度检验:经统计学软件计算得出,调查问卷表Cronbaehs Alpha的值为0.784(大于0.700),说明该设计问卷的内容一致性较好。
1.3统计学方法
经Excel2007统计学软件录入数据后,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描述与分析,分别对不同年龄段,不同学历和不同职业住院患者对护理人文关怀需求的平均值进行q检验,并进行比较,P<0.05表示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一般情况
共287名患者,其中男性166人(57.8%),女性121人(42.2%),年龄为51.19±21.03岁,学历:小学及以下47人(16.0%),高中或以下124人(43.2%),中专或大专82人(28.6%),本科32人(11.1%),研究生3人(1.0%),职业:学生20人(7.0%),工人39人(13.6%),农民66人(23.0%),专业技术人员39人(13.6%),公务员25人(8.7%),军人2人(0.7%),其他96人(33.4%)。基本情况见表1。
2.2住院患者对护理人文关怀需求状况
绝大多数患者对住院基本需求、护理关怀照顾需求、健康教育需求及心理支持需求的程度为“非常需要”,详见表2。
2.3住院患者对护理人文关怀需求比较情况
调查对象中,不同年龄段、不同学历、不同职业的患者之间对护理人文关怀需求的差异,见表3,<35岁有77人,36~55岁有87人,56~75岁有73人,>76岁有50人,小学及以下47人,高中或以下125人,中专或大专81人,本科31人,研究生3人,职业:学生20人,工人39人),农民66人,专业技术人员39人,公务员25人,军人2人,其他96人,但经q检验,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3.1住院患者对护理人文关怀需求的现状
本次调查结果表面:大部分的住院患者对住院的基本需求、护理关怀照顾的需求、健康教育需求以及心理、社会支持的需求程度都为非常需要,由此可见,住院患者对护理人文关怀的需求較高,他们不仅需要临床护士能够解除其疾病的痛苦,更多的还是需要临床护士能够给予其精神和情感层面的需要。此外,不同年龄段、不同学历、不同职业的住院患者之间对护理人文关怀需求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虽然患者年龄、学历和职业不同,但对临床护士护理人文关怀需求是相同的,他们都希望能在良好的医疗环境中还能够得到更加人文的护理服务。医院是一个最需要人文关怀和体现人文关怀的一个区域,只有在医疗护理工作中融入人文关怀,才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创建文明和谐的医院,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因此,作为一名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努力了解不同患者的个体需求,主动发现临床护理的主要问题,“帮病人所需,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不断满足住院患者对疾病和心理的双重需求。
3.2重视对临床护士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
自2010年国家卫生部在全国范围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以来,越来越多的医院强调将“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融入到对患者的护理服务中去,医学的进步与发展、护理职业的性质都要求临床护士应具有人文关怀的崇高品质和能力,“医乃仁术”,在当代医疗环境下,重视对护士人文关怀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护理人文关怀的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经过教育和引导,理念的熏陶和经验的积累才会逐渐形成。有研究表明,我国护理人员人文关怀能力略低于国外,目前,我国护理教育存在只注重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而较少注重对学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在在职培训中,也较少涉及人文关怀相关知识,以致于我国护士对人文关怀知识了解甚少,对人文关怀知识缺乏。大量的研究表明,住院患者对医院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取决于护士其对护理人文关怀的程度,由此可以看出,护理管理者应定期临床护士开展人文关怀理论知识的专题培训,树立护理人文关怀典型模范,鼓励临床护士向典型学习,增强临床护士人文关怀意识,提高其人文关怀能力。鼓励全院临床护士将人文关怀融入到临床护理工作中去,从而改变护士的品格及工作态度,使其热爱护理工作,从而有效的促进临床护理满意度的提升。
3.3加强对临床护士人文关怀理念的培养
人文关怀的基础与核心是患者,在临床护理中融入人文关怀的理念,注意以人为本尤为重要,随着临床护理理念的转变和患者需求的提升,建立以人为本,满足患者护理需求的现代护理模式是现代护理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在临床护理中高度关注患者的需求才能构建和谐护患关系,护士不能单纯的执行医生的医嘱,还应在临床护理服务中融入人文关怀理念,并运用护理专业的知识与技能,从生活、心理以及社会等诸多方面为患者提供优质全面的护理服务,应注重加强对临床护士人文关怀理念的培养,从根本上要让护士认识到融入护理人文关怀是多方面受益的行为活动,不仅有利于提高护理服务质量,还有利于构建和谐护患关系,减少医疗/护理纠纷的发生,培养临床护士人文关怀的价值观念,增强护理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营造充满关怀与关爱的护理文化氛围,从而推动护理服务事业的迅速发展。
本研究进一步明确了住院患者对护理人文关怀需求是十分迫切的,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服务不仅要“以病人为中心”,更重要的是在护理实践中融入护理人文关怀理念,树立人文护理精神,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提升护理专业内涵,实现护理服务的价值,从而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构成和谐、向上、文明、积极的护理文化氛围。
(收稿日期:2017-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