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周恩来思想探索历程对大学生成长的启示
2018-02-10殷成志
殷成志
(淮阴师范学院,江苏 淮安 223300)
周恩来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共产主义战士,是公认的共产党人的精神名片。周恩来青年时代对于共产主义信仰的追求历程易于唤醒当代大学生感受他的痛苦、觉悟、成长、见解和价值观;能够品读他不屈不挠的个性和奋斗精神;能够看到他“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深刻责任感;能够了解他思想的来龙去脉——不仅是为了救中国,更是为了解救工农阶层和劳苦大众。周恩来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注重学习,虚心请教,积极汲取马克思主义的营养,注重在实践中接受考验,经受锻炼。周恩来青年时代的思想探索历程对于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确立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和参照价值。解读周恩来青年时代的思想及其探索历程,有助于大学生深入、客观的了解共产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帮助大学生建立自信,纠正大学生的不良心理,以良好的姿态来面对未来的社会生活,从而促使大学生在周恩来思想引领下茁壮成长。
一、周恩来青年时代的思想探索历程
青年时代的周恩来具有崇高的理想和远大的抱负,纵观其思想探索的经历,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1、觉悟阶段(1917年--1919年)
周恩来于1898年出生于淮安,时值中国外患日逼,内忧日重。戊戌变法后,西方列强逐渐分割、蚕食中国,人民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1917年9月,19岁的周恩来东渡日本,写下了“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的壮丽诗篇。同年周恩来在日本接触马克思学说,并由此对中国的未来发展产生了新的认识。1919年4月,周恩来带着新的思想回到了祖国,参加并领导天津爱国学生运动,参与发起成立觉悟社,至此,周恩来的思想政治觉悟不断提高,对真理的追求日益迫切。
2、成长阶段(1919年--1920年)
1919年5月4日,象征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五四运动”正式揭开帷幕,当时作为天津学生代表的周恩来积极投入了革命运动,在天津成立了革命团体“觉悟社”,并出版了革命刊物《觉悟》。1920年1月,天津爆发了大规模的学生示威运动,周恩来被捕入狱。在被羁押期间,他认真反思与批判了中国民主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新村主义”等空想社会主义思潮,向往马克思主义,按照他自己的说法,就是思想颤动于狱中。
3、确立阶段(1920年--1924年)
1920年11月周恩来自上海乘船前往欧洲,期间大量接触马克思学说,通过推究比较最终确立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并于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此时的周恩来已完全成长为一名共产主义战士,他的目标极其坚定和明确,他的理想已和构建共产主义社会的伟大蓝图融为一体。1922年,周恩来参与领导中共旅欧总支部工作,无疑在建党、建团早期都发挥了积极作用。到1924年,周恩来以全新的面貌回到祖国,投身于轰轰烈烈的革命事业,从此掀起了他生命中新的篇章。
4、升华阶段(1924年--1927年)
1925年,周恩来先后领导了第一、第二次对军阀陈炯明的讨伐斗争。在此期间,他进一步认识到军阀、地主武装是阻碍共产主义社会建设的“毒瘤”,他们所谋求的是自己的利益。要实现共产主义,就必须要扫除一切障碍,其中不仅包括军阀和地主武装,同时还包括对共产党、国民党中的反动分子。1927年,周恩来领导了南昌起义,至1928年,《坚决肃清党内一切非无产阶级的意识》、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已成为周恩来的向往与追求。
二、周恩来青年时代思想探索的现实观照
青年时代的周恩来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他的思想个性与道德品质和其是非观是分不开的。从他旅日、参加五四运动、旅欧、领导第一、二次东征及领导南昌起义等一系列活动中可以看出,周恩来青年时代的思想个性具有四个显著特征。
1、刻苦好学,奋发图强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正值周恩来在沈阳、东关模范学校读书,此时他开始关注国事。当时周恩来的家庭正开始走向衰落,其生活状况已经极为艰苦。就在这样的情境下,周恩来阅读了大量的革命书籍,关注时事的发展,通过接触劳苦大众参加社会实践,逐步认识到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的前途命运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从而树立了“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伟大理想。1920年周恩来旅欧,开始了勤工俭学的生活。在艰苦的生活条件下,他为天津《益世报》撰写了25万字的稿件,将旅欧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思想向国内各界宣传;他在“无以为家”的境况下,仍然一心探索真理,通过反复推究比较,最终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信仰,以青年的抱负和思想立志担负“国家将来艰巨之责任”。周恩来在青年时期养成的刻苦学习、奋发图强精神一直伴随他一生。在革命战争年代,虽然工作很忙,但一直坚持看书读报,了解分析判断革命的形势,有效引导革命工作。建设时期,仍然手不释卷。他的伟大与其刻苦学习、奋发图强的努力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2、勇于进取、锐意求新
五四运动后,1919年11月日本侵略者制造了“福州惨案”,周恩来率领天津学生举行示威活动,最终却被拘捕入狱。在狱中,他以勇于进取的奋斗精神反思了民主主义的弊端,同时宣传马克思主义,在学生中间造成了较大的影响,间接推动了马克思学说在中国的发展。1920年后,周恩来以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先后组织了第一、第二次东征,领导了八一南昌起义,而他的初衷以及他的作为,并非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千千万万的贫苦工农。无论是东渡日本前的“邃密群科济世穷”、五四运动中“革心!革新!”还是初到欧洲时的“研究主义”都体现出他求知求识、锐意求新,勇于进取的精神。刚一建国,他面对苏联模式的影响,坚持提出了“以农业为基础”适合中国实际国情的发展道路、他用创新思维鼓励李四光到祖国东部找到石油、针对人民大会堂的设计提出一个站在海边望天空的设想、1956年末提出的政治体制改革方案等等,体现其勇于创新、锐意求新的精神,这种精神贯穿于他的辉煌一生。
3、注重调研,坚持真理
青年时期周恩来在拯救国家、振兴中华的执着探索中既注重理论倡导,更注重调查研究。旅欧期间,周恩来对欧洲社会发展状况进行了实践调查,通过历史和现状的深刻分析,体会到工人阶级内部蕴藏的巨大力量和资本主义的尖锐矛盾,撰写并发表《欧战后之欧洲危机》《西欧对俄对德之方略》等多篇考察通讯文章,深刻分析了西欧各国社会矛盾。此外,周恩来深入系统研读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通过调查研究,对各种社会思潮、政治主张进行了辨证推演,最终确立了共产主义信仰。他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的方法对中国革命的依靠力量、革命对象、革命道路进行科学分析并用于指导革命的实践,进一步论证和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真理和价值的统一。周恩来确立共产主义信仰后,积极参与实践并为宣传马克思主义而奔走不息,先后撰写《列强共管中国的步骤》《再论中国共产党加入国民党问题》等文章对国家社会主义攻击共产主义和共产党的言论进行了有力批驳。他通过《宗教精神与共产主义》《俄国革命是失败了吗?》等文章对无政府主义者进行了有力回击,并指出信仰与迷信最大区别在于所信的理论和方法是否能在实践中得到检验,能否合乎科学精神,从纯本科学精神中探索出来的共产主义与宗教信仰有着本质区别。
4、主动践行,勇于担当
周恩来从青年时代开始,凡是他倡导别人去做的,自己总是带头去做。他要求别人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在反帝反封建、拯救国家、振兴中华的斗争中讲究策略、勇敢奋进、坚定沉着、严守革命纪律等等,他自己都毫无例外去躬行实践,从而成为党的楷模。青年周恩来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观观察当时的中国国情,分析并推究出拯救中国、振兴中华的实业救国之路。他还根据人类社会不同于自然界的特点,特别指出社会主义代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绝不会自行实现,必须依靠无产阶级的共同的长期斗争。无论从南开学校主动承担多重角色的戏剧演出,还是投身革命在学生运动中始终走在前列,在狱中奋斗不息的斗志都充分体现出他勇于担当、主动践行的优良品质。青年周恩来关注民族大义、国家兴亡的伟大抱负,严于自律、勤于反思的个性品质,勇于担当、主动实践的奋斗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三、周恩来青年时代的思想历程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以青年周恩来的成长历程观照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思想精神现状,虽然存在着时代环境的巨大差异,但青年成长的精神实质却是超越时空而息息相通的,由此观照下的青年大学生思想状况,才能带来深刻的启示。
1、突出勤学笃行,明晰价值追求
青年周恩来生活于民族危亡、社会动乱、家庭衰败之际,于艰辛困顿、迷茫痛苦中历练成长,无论是南开学习期间的品学兼优,还是东渡日本求学、旅欧勤工俭学,他都始终把学习和实践相结合,刻苦努力勇于追求,体现了青年人强烈的危机意识和自由探索精神。所以当代大学生必须勤学践行,打好扎实的学习基础,树立为国争光,为国立业的远大抱负,自觉认同核心价值观。当代大学生要做到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就要认真学习和借鉴周恩来的价值观,深入了解他的是非观。每个大学生的心里都有自己的是非观念,但往往仅限于认识,而不能将其提升到行动层面。这就要求大学生首先要学习周恩来精神,无论做什么,怎样做,都要留下对社会和其他人有价值的轨迹,要让其他人能够通过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而有所收获,这才是价值观的核心理念;其次,要通过周恩来思想启迪让学生明确人生的价值事实上是个体贡献与社会需求之间的一种特定关系,人生价值的大与小,是由社会来评价的。因此,努力为社会多做贡献,价值观的树立才更有意义;再次要通过周恩来的思想启迪能够投身于火热的生活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青年周恩来在欧洲学习时看到了英国工业革命的成就,却发现资产阶级革命方式不符合中国的国情,于是通过马克思学说来探寻中国发展的路径,这就需要我们青年人在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过程中,要注重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
2、突出责任意识,提升精神面貌
透过周恩来青年时代的思想,可以看出他坚强的个性、刻苦耐劳的品质和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而这些,都是时代精神的重要构成部分。一个民族要想在世界先进的民族之林中保持屹立不倒,就必须有优秀的精神品质。作为当代的大学生,应弘扬时代精神与民族气节,时刻使自己保持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同时,像周恩来那样以坚强的个性和坚韧的性格来面对学习和生活,来增强自己的责任意识,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亮剑,做一名优秀的时代青年,以彰显自己的青春活力,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诚然,当下青年学生的生活时代有所不同,但“匹夫有责”这句话仍可以成为很多当代大学生的座右铭。当代大学生必须明白这样的道理:是一代代革命先烈和前辈们的打拼与奋斗,才换来如今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才赢得当下令人瞩目的国际地位。但是,大学生必须清晰认识到我国当前的国情现状和严峻形势,要实现中华民族全面复兴,实现中国梦,仍然会面临各种严峻的挑战和危险。要通过学习周恩来精神而树立起对国家、对社会的归属感与认同感,激发以国家建设为已任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将周恩来精神与时代精神植入心灵深处,引领自己走上维护国家利益、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光明之路。
3、加强道德修养,培养高尚情操
作为社会关系的一种产物,思想道德在不同阶级和社会呈现出了不同的体系特征。周恩来精神,是对当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以及政治文明之间和谐发展的本质性和灵魂性的内容进行的揭示,而高校大学生精神塑造和道德建设的重要部分就是要让大学生在学习周恩来精神中寻找启示。同时,大学生也应当从学习周恩来青年时代的精神中学会对自己的思想道德进行综合评价。首先,以周恩来精神为指导,大学生应时刻保持对自己道德素养的高度进行衡量,包括在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表现;于当前复杂环境下的自我判断和辨别;面对各种诱惑时的坚持和抵制等。学习并借鉴周恩来精神对自己加以规范和引导,使其成为检验大学生道德素养的“试金石”,提升大学生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其次,以周恩来精神为指导,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年周恩来思想为大学生确定自己的价值取向,判断自身的行为得失立起一面鲜明的旗帜,将“荣”、“耻”放在同样重要的位置,通过正反对比,使大学生为自己的理想人格选择一个正确的坐标,使自己为自己的言行规范、品质砥砺树起一杆新的道德标杆。当前和平与发展的主题日益突出,作为新时期大学生面对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必须埋头苦干、身体力行,要凝聚中国力量、讲好中国故事、继承爱国主义传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时刻铭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中国梦,追求“知行合一”,做到学习、实践和价值追求相统一。
青年时代的周恩来思想发展历程是一面光辉的旗帜,他指导着大学生不断前进,具有崇高的精神地位和时代价值。学习周恩来精神,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有一定的推动和展示作用,对振奋大学生民族精神具有强大的凝聚作用。学习周恩来精神,是为使当代大学生能够更好的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成为共产主义社会建设的主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