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疗法》在学校情境中对小学生的运用研究

2018-02-09樊锐张志雄

卷宗 2018年3期
关键词:阅读疗法疗法小学生

樊锐+张志雄

将阅读疗法引入学校情景,贯彻于小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之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同伴之间的合作交流,使学生更好的与阅读材料产生互动,深化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对阅读材料内容产生认同、净化、领悟。一方面在经历这些过程中释放负面情绪,对他们目前所遭遇的困难有新的认知与体会,进而解决自身遭遇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在这一过程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增强自己的精神力量,使自己拥有一颗强大的内心,更好的推动自身的发展,达到读书育人的良好效果。

1 背景意义与必要性

小学阶段是促进智力发展,形成和谐个性,培养良好心理品质与行为习惯的好时机。6~ 7岁到12~13岁这一时期是小学生的心理处于快速、协调发展的时期,他们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他们在学习、生活、自我意识、情绪调适、人际交往和升学就业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扰或问题。

儿童入学以后,社会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与教师和同学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长,在与教师和同学的相处中,儿童学习与人相处、与人合作及竞争的一些基本技能技巧。师生关系及同伴关系对儿童的学校适应有重要影响。这种关系的质量既影响到儿童对学习的兴趣,对班级、学校的归属感,也影响到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小学阶段也是个体自我概念逐渐形成的一个重要时期,儿童学业成败、社会技能、来自教师及同伴的社会支持,这对其形成自信或自卑的个性品质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在小学开展一些与小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相适应的心理学习活动势必会对儿童产生积极地引导作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2 主要研究开发内容

在小学开展阅讀课,不失为引导儿童形成良好品质的较好、较实际可行的方法之一。

创设阅读情景结合儿童心理发展规律以情景剧的方式具体有效的开展阅读疗法----以安徒生童话《丑小鸭与白天鹅》为例。

阅读疗法是一种藉由阅读图书或接触其他信息材料,帮助读者解决问题、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进而使他们从目前遭遇的问题中成长、发展;同时,阅读疗法也是一种藉由与材料内容互动,达到促进心理健康的方法。儿童进入学校以后,学习开始成为主要活动方式,开始大量的接触书籍,阅读逐渐成为孩子们主要的活动,因此,在小学进一步开展阅读疗法,探索阅读疗法的规律和方法,对引导儿童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与行为习惯具有重要意义。

在小学开展的阅读课不是简单的教给儿童认识字词,掌握阅读的技巧等语文学习方面的技能,而是依据阅读疗法的内涵,使儿童在自身阅读或在老师带领阅读的过程中对书中人物、事件,经过自身的理解从而产生新的感悟,进而转变个人态度,形成正确的行为方式,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3 方法

(1)以教育学,心理学,阅读学、图书馆学等知识为前提,以图书馆现有的资源以及一机三小现有的资源为依托,建立阅读指导团队,对每一位小学生进行个性对应指导阅读服务,发现阅读问题,进行整体探讨研究,进而形成系统化整体服务思路,对学生进行个别针对性的情境心理指导服务。

(2)采用问卷调查法,扩大情境导读范围和层面,采取归纳法进行整合,并构建网络化导读体系和发展“订单式”导读方式,形成借鉴的一手资料,进而深化情境导读研究工作。

(3)确定日常工作内容;进行宣传(网络上),以便扩大导读影响。(利用图书馆网页进行宣传,办阅读讲座,行调查问卷)

(4)倡议教育局给小学生提供基本阅读书籍并创设情境导读室,进行科学的有针对性的阅读指导服务。

在小学创设阅读服务,进行科学的、有针对性的、多样的阅读指导导读服务,营造阅读氛围,提高学生阅读兴趣,使儿童在自身阅读或在老师带领阅读的过程中对书中人物事件,经过自身的理解从而产生新的领悟,进而转变个人态度,形成正确的行为方式,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建议小学教育层面,建立情境导读团队,评选优秀的导读老师,在各自的导读实践中逐步摸索出一系列适合小学生身心健康发育的导读经验和方法,对小学生进行科学的有针对性的阅读指导服务。建立小学生阅读访谈录,形成科学的心理导读体系。最终希望有利于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为形成健全的人格奠定基础,使其从小树立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为社会和谐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阅读疗法原理》王波 傅新 《图书馆》 2003-06-30

[2]《阅读教学情景创设的艺术性及时效性》 赖春梅 《语文天地》》2014-07-25

[3]《巧设多样化情景导入 奏响阅读教学前奏曲》俞明娟 王明芬2014-07-15endprint

猜你喜欢

阅读疗法疗法小学生
早泄的房中术行为疗法
放血疗法的临床实践
阅读疗法应用研究的发展与干预模式分析
我国阅读疗法领域著者队伍研究
多联疗法治疗面神经炎3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