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就BIM谈设计跨界的价值

2018-02-09范天竞

卷宗 2018年3期

范天竞

摘 要:通过对设计跨界行为的本体性思考,在对设计跨界的收支的初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BIM对于设计跨界的意义,探究设计跨界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成本和产出;设计工具;跨界价值

1 设计跨界的成本与产出

设计跨界作为资源整合,产品创新的方法,可以看作是一种特殊的生产方式,会耗费与传统生产方式不同的生产资料,并付出相应的劳动时间,而作为回报,则会以产品创新的形式实现产品价值的提升。

1.1 设计跨界成本的构成内容

一般产品的生产需要耗费三方面的成本:劳动对象,包括原材料、能耗费用等;劳动资料,即生产工具的折旧费;劳动时间,即劳动者的工资或奖金。以生产一个玻璃杯为例,首先预备相应的原材料,进行除铁处理,其次需要一套完整的生产线或是熟练的手工艺人实行熔制、成型、热处理等生产流程,在此过程中的能耗费用以及工人工资都包含在最终的生产成本之内。

而设计需要损耗的成本则有所不同,設计的目的不是直接获得物质性的产品,而是获得物质性产品的造型、功能或是生产方式等设计方案。在这一劳动过程中,几乎不需付出原材料或是折旧费,绝大多数成本都在于设计师所付出的劳动时间。以设计玻璃杯为例,需要经过调研、草图、建模以及多次反复的方案修改等流程,设计师才能获得较为完善的设计方案,这些劳动时间就是设计所付出的主要成本。

设计跨界作为特殊的生产方式,需要付出传统设计之外的附加成本,这一附加成本的包括:设计师进行跨界研究所付出的额外时间;设计团队同其他专业进行跨界交流的额外时间;应用其他知识产权所付出的额外费用。

1.2 设计跨界成本的形式特征

设计跨界的成本主要由传统设计之外的劳动时间组成,这一劳动时间凝结着设计师所付出的调研成本、以往的受教育成本以及行业间的交流成本。其具备两个层次上的特性:一是劳动时间数量上的平等性。假定一个项目公开竞标,不论是否进行跨界设计,同一项目的截止时间是不会改变的,对于投资方来说,所有竞标者的劳动时间都是一致的。二是劳动时间价值上的差异性。还是同样的项目公开竞标,对于希望进行跨界设计的设计方来说,意味着需要付出额外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设计,而这一额外劳动时间的成果则凝聚成等量的劳动时间的附加价值。

设计跨界的成本根据跨界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类,个人跨界的成本主要由设计师个人的受教育成本和跨界调研成本构成,而这一受教育成本存在较高的下限,需要一定高度的专业素养和一定广度的知识层面作为支撑,可以将这一类成本称为“精英成本”。团体跨界的成本则有所不同,主要由设计团队之间的交流成本构成,团队成员自身不需要特别的博闻强识,仅须具备应有的专业素养就可完成设计跨界,可以将这一类成本称为“交流成本”。

1.3 设计跨界产出的构成内容

如同多数精神劳动一样,设计产出的是某种特定产品的设计方案,这一设计方案通过物质载体承载,并作为产品生产所需的生产资料参与下一步的生产环节。以建筑设计为例,最终的工作成果将以设计图纸,方案图册等形式呈现,而建筑方案也是下一步的建筑施工所必须的生产原材料。

设计跨界作为特殊的生产方式,最终产出的依然还是作为知识产品的设计方案,同不进行跨界的设计相比,二者的区别不在于承载方案的物质形式,而在于在中的设计成果的精神内涵。这一精神内涵表现在两个层次:一是设计层面,多为通过相似领域衍生结合,而在形式与功能上的产品创新;二是机制层面,表现为通过资源整合,实现了设计的价值延伸。

1.4 设计跨界产出的形式特征

设计层面的跨界产出以产品创新的形式呈现,提升产品的附加价值。

机制层面的跨界产出以资源整合的形式呈现,通过设计跨界,可以减少未来的资源消耗,发现更合理的工作方法,开创全新的跨界产业类型等等。

设计跨界产出的形式多种多样,但其具备共同的特性:衍生性,跨界设计意味着寻找设计领域外的参照,而这一参照与原本的设计思路结合,从而实现产品创新与资源整合。这一衍生性既是行为层面上的,可以从设计方法上分辨,也是结果层面上的,可以从设计方案上看出。

2 BIM——设计跨界的工具

设计跨界是特殊的生产方式,其途径是同设计之外的领域的交流,而交流的方式则形式不一,BIM作为新的沟通设计、施工、运营等诸多建筑设计领域的工具,对设计跨界有其独特的影响,也存在着更进一步的可能性。

2.1 统一信息载体

设计跨界的交流途径通常为语言或文字,但往往图像才是表达设计思想的直接载体,因而跨界需要进行从语言文字到直观图像的转换。以建筑设计为例,这一转换的过程涉及设计方、施工方、运营方以及其他项目相关方,每个专业领域有各自的表达方式,只有转换为建筑设计语言才能表达设计思想。

通过BIM,所有建筑设计相关领域所提供的专业信息都应用于同一载体,即建筑信息模型,模型中的每一块砖,都包含其尺寸、工艺、造价等相关信息,这些信息能够直接为设计所用,从而统一了跨界交流的语言。

2.2 生成跨界平台

对设计相关领域而言,设计与其往往有流程上的连续性,设计的产出用作相关领域的生产资料,其交流通常是单向的。以设计和施工为例,设计方案是施工图绘制的基础,但如果不跨界交流,当施工因设计方案遇到困难,会反过来重新调整设计方案从而影响整个项目的工作进程。

BIM通过集成建筑设计各方的相关信息进行设计,各方的工作成果实现了实时的共享,这一系列的实时共享信息以建筑信息模型为核心形成设计跨界的交流平台,跨界平台的产生意味着打破跨界交流的单向循环,施工方、施工方从始至终参与设计,得以实现设计方案的延续性,而设计也有据可依,可以省去大量的调研时间。

2.3 减少交流成本

设计跨界需要与其他领域交流,包括设计相关领域和项目相关领域。交流的实质是信息的传递,影响交流成本的两个主要因素是信息载体与传递方式。BIM通过统一信息载体,生成跨界平台从而降低了交流成本,促进了设计跨界的发展。

制约设计跨界两大要素就是额外的交流成本与精英成本,而类似BIM的跨界工具可以大大缩减交流成本,随着跨界工具的发展,交流成本的降低,跨界设计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这一新的发展阶段中,设计相关领域进一步整合,设计团队的工作方式将发生转变,设计前与设计后的产业将更多的参与设计之中,并逐渐消除产业间隙,提升流程间交接效率,并为产品价值提升创造更多机会。跨界工具的发展是降低跨界成本的重要因素,也是设计跨界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3 设计跨界的价值

设计跨界的产出主要形式为产品创新和资源整合,前者主要表现其文化、艺术价值,后者则表现为其经济价值,此外,设计跨界对促进学科融合、产业创新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则表现了设计跨界的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

3.1 降低生产成本

产品生产的成本按阶段可以划分为:调研成本、设计成本、生产成本、运营成本等。设计跨界会在设计阶段产生额外的交流成本,但可以在设计阶段解决或避免其他阶段的问题和错误,从而减少设计完成后因项目衔接所产生的不便,即降低产品生产的总体成本。

3.2 提升生产效率

设计跨界可以优化生产方式,提升生产效率。以BIM为例,通过实时共享的工作方式,设计、施工、运营实现一体化的交汇,从而提前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加快项目的整体进程。

3.3 创造附加价值

设计跨界通过借鉴产品相关的外部参照,提升产品文化内涵、科技含量等,即实现产品创新。产品创新能够创造不曾被发现的附加价值,但这一附加价值并不具有稳定性,其价值高低受用户评价以及市场规律的影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