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

2018-02-09热比娜阿依肯朱瑛

卷宗 2018年3期
关键词: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热比娜?阿依肯+朱瑛

摘 要: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国家和民族地区的优秀人才,其担负着维持社会稳定和区域发展的历史重任。目前,国际格局一体化趋势的出现,各类风险元素开始不断涌现,因此加强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已势在必行。引导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新时代,新疆地区的稳定与和谐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

项目名称:新疆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策研究

课题编号:16SZJY02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也指出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1]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疆高校作为意识形态斗争领域的主阵地,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作用,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指南,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生活学习中已尤为重要。人是环境的产物,长期生活在一定文化环境下,个体就很容易被环境所影响,因此新疆高校根据区情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进校园文化建设的每一个领域,使少数民族大学生真正理解、认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对于维系国家的稳定,新疆地区的团结与发展,和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的成长成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 新疆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迫切需要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少数民族大学生同样作为大学生群体中的一部分也肩负着建设国家的重要任务,要使少数民族大学生最大化的发挥出其创造力,更好的投入到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中去,就要加强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使其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对于新疆高校而言是一项义不容辞的任务。

1.1 错综复杂国际环境问题的挑战

目前,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着纷繁复杂的变化,前景十分光明,但挑战也十分严峻。在风云变幻的大国环境下,新疆面临的不稳定与不确定性问题也日益突出,新疆高校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反渗透斗争的形势向来是复杂的、突出的,“三股势力”不断处心积虑的把自己的势力范围向新疆高校内部介入。打着民族的旗号试图分裂,破坏校园和谐以及新疆地区的稳定。西方反动势力与国内分裂分子相互勾结,利用民族与宗教问题进行分裂渗透。而少数民族大学生正是他们要染指利用的对象,这些严峻的国际国内局势都会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产生影响。

对于国家来说,新疆的稳定才能使社会主义建设更为迅速。党的十八以来,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新疆工作,不断强调新疆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特殊的战略地位。新疆高校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培育践行的重要阵地,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不全面,就会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产生不良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否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是影响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关键因素之一。

对于新疆高校来说,新疆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是新疆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新疆高校有超过百分之四十的在读少数民族大学生,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是新疆高校民族团结与和谐发展的根基。面对现今社会生活中良莠不齐的各种思潮的冲击,新疆高校只有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通过正向引导使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能够增强辨别力、提高洞察力,理性面对各种文化和意识形态,来保障校园安全。让更多的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自主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益于引领高校风气,使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觉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扬者,为更好的坚守价值观领域这块阵地,确保意识形态安全提供保障。

1.2 教育对象的复杂性

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现有价值观的改造和重塑。由于地域、民族、宗教等因素影响,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较为复杂。新疆高校由于地缘政治的特殊性,使得民族成分居多,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新疆高校学生数量比重较大,而不同民族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程度不一,民族文化交流水平参差不齐,汉语掌握程度不一致,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新疆高校迅速有效践行有了现实上的阻碍。新时期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他们对价值问题和社会认识总是存在些不确定性,由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年龄上趋于成熟和心理阶段的特殊时期,他们面对新鲜事物和不同的社会思潮总抱有好奇感和探知欲。复杂的教育对象,确实为新疆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加强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立足于新疆特殊区情,贴近新疆高校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实际生活,与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同向同步,形成教育合力,牢固民族团结的根基,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效性。

2 培养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现实需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内核体现,在当代中华民族的整个价值体系中处于核心主导地位,起着指引与统率作用。因此,在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用社會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处于多元文化的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价值追求。

2.1 新疆高校价值观引导的迫切需要

当下我国正处于发展转型期,一些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矛盾问题不断涌现出来,面对这样的新常态,必然一些负面影响和社会问题会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价值观带来巨大冲击。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种西方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全面袭来,一些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政治信仰模糊政治立场不够坚定,缺乏集体主义意识;甚至少数民族大学生会全全把注意力转向自我,忽视社会发展需要,缺乏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随着社会转型期的持续,在这段时期内必将是新疆高校坚守意识形态领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长期复杂过程,需要不断对在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价值观进行长期社会化,迫切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以强有力的引导。endprint

2.2 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价值观正确养成的现实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个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剩余的扣子都会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2]可见,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价值观的正确养成至关重要。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本就处在价值观念逐渐形成的过程中,他们社会经验短缺,价值辨别能力有限。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能系统科学的从理论指导、精神支撑、道德准则和目标奋斗等方面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提供价值上的指引、取向和评判标准,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价值观养成确立了根本方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少数民族大学生校园生活中,可以帮助他们科学系统的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从内心认可价值观,并自觉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指导自我实践,不断修正、完善自己的价值行为。

3 提升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甄别能力和理性思考的实然需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必然选择。开展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高等教育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也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战略需求,对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立志成才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陶行知认为: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新疆高加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将核心价值观融入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之中,并不断把握他们心态的形成、变化及发展规律,可以有效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事物的科学研判能力和理性分析能力。

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基本上都是“90后”,他们思维活跃、勤于思考,善于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但同时因社会经验不足,判别能力有限,在分析和观察事物时难免会有偏差且容易受外在因素困扰,在认知、情感、信念、意志和行为上存在的缺点,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认识。新疆高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多半来自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他们对外界的开化程度和发展进度没有过多的了解。在大学生活中遇到的与其他外来同学生活之间的贫富差距,会在主观上引发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认同。甚至有些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汉族有着抵触心理,认为汉族有明显的优越感等。这都对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是一个难以评估的风险。

还有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发展不成熟,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对事物的克制能力和分析能力还存在一些缺陷。当他们在面临环境变化和新鲜事物、思想的时候,往往会感到难以抉择,无所适从,忧郁苦闷,甚至导致迷茫、紧张、自我否定等不良心理,这些内在心理因素都威胁并侵蚀着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完整性和牢固性。他们的心理是否健康,价值观是否正确,不仅影响他们的学习和健康成才,而且对整个社会都至关重要。少数民族大學生只有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和科学的理论,才能进行正确的选择和决策,更加有效地认识环境,更好的融入社会,发展自己。

伴随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已是刻不容缓,任重道远。为全面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引导广大少数民族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4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现实诉求

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新时代青年,有着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光荣使命,他们能否在这种复杂的国际背景和社会环境中坚持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将对民族和国家的未来产生重要的影响。我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少数民族大学生有着较强的民族认同,这是实现国家认同的前提与基础。因此,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是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关键,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经之路。

社会主义核心值观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稳定器,构建具有强大凝聚力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有广泛的价值共识和共同的价值追求。[3]少数民族大学生既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后备军,其价值取向和道德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本地区和本民族形成强大的树范作用和辐射效应。只有持续加强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巩固各族人民团结奋的共同思想基础,才能日益筑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支柱,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力量。

参考文献

[1]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18(09).

[2]习近平.广大青年应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北京晨报,2014-05-05.

[3]孙业礼.核心价值观是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论述 [EB/OL].

http://www.qstheory.cn/dukan/qs/2014-10/01/c_1112660005.htm.

作者简介

热比娜·阿依肯(1991-),女,哈萨克族,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6级在读硕士,马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朱瑛(1965-),女,汉,浙江金华人,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endprint

猜你喜欢

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新疆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研究分析
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写作偏误分析及对策
关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调查研究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推进新疆高校纪检监察工作“三转”的路径分析
新形势下加强新疆高校校园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途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