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宁对引火归元的理解及临床应用
2018-02-09林元理陈体进
林元理 黄 宁 陈体进
(福鼎市中医院富民中医二病区,福建 福鼎 355200)
笔者作为福建省基层老中医药专家继承人,跟随黄宁老师日常门诊,经常得到黄师的教诲,通过黄师的指导以及自身不断地学习经典及阅读相关医案,对临床上多种疾病的治疗深有体会,其中黄师应用 “引火归元”法治疗口疮、咽痛、不寐、腰痛等疾病颇有疗效,体会深刻,笔者遵其理念,每遇口疮、咽痛等,循其法而治,疗效显著,现将黄师对 “引火归元”的理解及治疗经验概括如下。
1 引火归元法的概念及形成
引火归元也称引火归原,又名导龙入海,是治疗元阳浮越、肾火上升的方法。引火归元的 “火”,又称“相火” “命门之火” “龙雷之火” “浮阳” “浮火”等,引火归元的 “元”,主要指肾、命门。 “相火”一词源于 《素问·天元纪大论》,是运气学说的一个基本术语。命门相火学说是引火归元的理论基础,历代医家在 《内经》的基础上,开创及逐步发展命门相火学说,刘河间首创命门相火之论: “左肾属水,右肾属火,游行于三焦,心衰之道由此也。故七节之旁,中有小心,是言命门相火也”。朱丹溪承袭刘河间、张子和、李杲诸家之学,著 《相火论》,提出相火既为肝肾两脏专司,复分属于心包络、膀胱、三焦、胆等诸脏腑的观点。张景岳则发展了朱丹溪的相火论,提出了“引火归元”法,其称 “相火当在命门”与 “命门居两肾之中,即人身之太极,由太极以生两仪,而水火具焉,消长系焉,故为受生之初,为性命之根本”。并根据 《黄帝内经》 “从阴引阳”和 “从阳引阴”的法则创阴阳相济的治疗原则,把相火理论推向了新的高度,形成了命门相火理论体系。清代叶天士集诸家之成,将引火归元赋予新的含义: “引火归元,因肾水不足,虚火上亢,用滋阴降火之法,少加热药为向导,引之下降,使无据格之患”。从中可以看出,叶天士所谓的引火归元实为针对肾水不足、虚火上亢而施,改变了以往只有用桂附才是引火归元的局面,是对引火归元理论的重要补充和发展[1]。
2 黄师对引火归元法的理解
黄师比较认同 “引火归元”法的广义、狭义说法,广义的火不归元指的是阴虚之火,此火多为真阴亏损,水不制火。狭义的火不归元指阳虚火浮,即元阳败竭,火不归元,临床上又可分两种情况:一是肾阳虚,是疾病的本质:面色 白,腰膝酸软,形寒肢冷,尤以下肢为甚,神疲乏力,遗精早泄,五更泄泻,或小便频数、清长,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等;二是虚火,是疾病的假象,如 《景岳全书·火证》所云: “寒从中生,则阳气无所依附而泻散于外,即是虚火,假热之谓也”。临床上此类虚火又可分为三种,即戴阳和格阳、失位之分。戴阳是指虚阳上浮,虚火上冲,症状偏于头面五官局部诸疾,以口舌生疮、牙痛齿浮、喉痹喉痛、头痛眩晕、口渴咽燥等症为主;格阳指虚阳外越,症状偏于全身,以发热、发斑、面赤、肿块、汗出等症状多见;失位指阳虚火浮还陷于下者,见小便热、痛或拘急、大便窘迫不畅等[2]。
古人应用引火归元法常治疗危重证候,黄师认为引火归元反映在多方面,用药的方法也是多样的,治疗的病症不应过于局限,根据诸多文献和资料,其可广泛用于内科、外科、五官科和妇科等,包括眩晕、视弱、耳聋、牙痛、目痛、口糜、舌疮、失眠、惊悸等多种病症。黄师认为应用 “引火归元”法时应看透疾病本质,辨证施治,阴虚火浮时应在滋阴治法的同时加入少许的补阳药,阳气少火升腾肾水以上济克制心火、肝火等上焦之火,阳虚浮火在温阳的同时配伍滋阴的药物,才能使温阳之要药安居于下,使浮越之火归于元阳。正如 《景岳全书·阴阳篇》: “阴阳原同一气,火为水之主,水即火之源,水火原不相离矣。”又言: “阴根于阳,阳根于阴,凡病有不可正治者,当从阳以引阴,从阴以引阳,各求其属而衰之,……引火归源,纳气归肾。”另外,引火归元的用药,当有很多方法,如用附子末、吴茱萸末醋调敷涌泉、丹田或足心,治疗虚火上炎之口疮、头痛及脏痛寒闭等证[3]。
3 病案举隅
3.1 口疮 陈某某,男,46岁,于2016年10月就诊。主诉:舌痛1周。现病史:1周前出现舌痛,舌尖、舌边口唇四周出现多个溃疡点,舌痛而不欲进食,伴口干舌燥,喜饮水,双目干涩多见分泌物,面赤,牙龈出血,腰酸乏力,小便短赤,大便略结,寐欠佳,舌红少苔,脉细数,院外诊疗后症状未见明显改善。既往无重要病史。辨证属邪火上炎。治疗以滋阴清热,引火归元。处方:人参叶30 g,生地黄20 g,熟地黄20 g,知母15 g,黄柏10 g,石斛25 g,天花粉15 g,水牛角20 g,黄连6 g,肉桂3 g,生黄芪20 g,生甘草6 g。服药5剂后患者口腔溃疡及牙龈出血等证明显好转,再服5剂巩固疗效,2016年12月10日复诊,诉舌痛、口腔溃疡痊愈,稍口干,腰膝酸软,盗汗,夜间潮热感,以知柏地黄丸随症治之,之后随访半年,情况良好。
按:此例患者因之前喜食辛辣烫食物,就诊时症见口腔溃疡、牙龈出血、口干舌燥等症,观其舌脉象,考虑阴虚为本,实火为标,肾阴亏虚,阴虚生内热,火不归元,虚火与实火相合上炎口腔、头面所致诸症。治以滋养肾阴为主,并配伍黄芪托疮生肌,天花粉、石斛清热生津,水牛角、黄连清泄实火,少许肉桂引火归元,全方滋阴清热、引火归元、攻补兼施。
3.2 咽痛 薛某,女,38岁,于2017年1月就诊。主诉:咽痛2周。现病史:患者2周前因受凉后出现咽痛,自觉身热,伴头痛、干咳,当时就诊于卫生院,监测体温37.9℃,诊断为 “急性扁桃体炎”,予中草药及输注抗生素治疗 (具体药物不详)后,咳嗽、发热均好转,但咽痛仍时有发作,遂就诊我院门诊,诉咽痛口干,喜饮热水,稍咳,形寒肢冷、腰膝以下为甚,舌淡,苔薄白,脉沉,证属下焦阴寒、虚阳上越,治以温阳散寒、引火归元,方用金匮肾气丸加减。处方:熟地黄20 g,山药15 g,山萸肉15,茯苓15 g,干姜8 g,附片6 g,肉桂(后下)3 g,桔梗10 g,百合15 g,生甘草6 g。服药4剂后患者咽痛好转,未再咳嗽,复诊原方去桔梗、百合,再服4剂,随访上述症状均好转,咽痛未再复发。
按:此例患者初起见咽痛、身热、头痛、干咳等证,辨证多以表邪为主,但就诊我院门诊时兼见形寒肢冷、喜饮热水等,黄师认为其病之初起为阳虚兼外感之证候,此时若单纯治以解表清热,恐更伤阳气,虽外邪可治而阳虚更剧,现表邪已去,故黄师治疗以温阳补肾为主。其中干姜、附片、肉桂温阳补肾散寒,又引火归元,使浮越之阳火下归肾元,故火势自息;百合、桔梗止咳润肺利咽,以养浮火所伤之肺阴而咳嗽自止。此阳虚发热只宜温热,大忌清凉,正如赵养葵所说: “火可以水折,唯水中之火不可以水折,故必择其同气招引归宇,则火始不上浮而下降矣”。
3.3 不寐 周某某,女,52岁,于2017年2月就诊。主诉:失眠3年,加重1个月。患者有失眠病史3年,多次院外就诊,服用多种镇静安神药及中成药,效果不佳,症状时有反复或加重,现就诊我院门诊,症见:心烦不寐,偶有心悸,时有头晕,手足心热,潮热盗汗,口干欲饮水,舌红少苔,脉细数。证属肾阴亏虚、心肾不交。方用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加减。处方:熟地黄20 g,山药20 g,山萸肉20 g,泽泻15 g,茯神20 g,牡丹皮10 g,黄连8 g,肉桂3 g,生龙骨15 g,琥珀10 g,生甘草6 g。服药5剂后患者诉睡眠较前改善,余症均有好转,嘱其坚持服药1月余,期间随症加减,之后随访,睡眠可。
按:此例患者为肾阴不足,阴水不能上济于心,心火独旺,心肾不交而见上述诸症。正如徐东皋言:“有因肾水不足,真阴不升,而心阳独亢者,亦不得眠。”故在治疗上以滋补肾阴的同时,合以交泰丸,一则清独亢之心火;二则温肾助阳、引火归元。黄连、肉桂合用,使心肾相交,阴平阳秘,再加龙骨、琥珀、珍珠母之品重镇安神以增疗效。
3.4 腰痛 黄某,男,62岁。主诉:反复腰痛3年,加剧1周。患者有腰痛病史3年,既往多次住院治疗,经相关检查考虑 “腰椎间盘突出症”,经药物治疗后,病情仍反复,1周前腰痛加剧,腿足酸软无力,不耐久行,腰部以下冷凉感,喜温细按,劳累后症状加剧,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证属肾阳虚。方用金匮肾气丸加减。处方:熟地黄20 g,山药20 g,山萸肉20 g,泽泻15 g,茯苓15 g,牡丹皮10 g,肉桂3 g,制附片9 g,杜仲15 g,桑寄生20 g,鹿角霜10 g。服药7剂后患者诉腰痛较前改善,腰部以下冷凉感较前改善,仍有疲劳感,复诊予中成药金匮肾气丸长期口服,1个月后复诊,诉腰痛基本好转,无余不适。
按: 《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载: “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肾主骨,开窍于耳,内脏元阴元阳,水火之脏,先天之本,肾藏精,精能化气,肾精所化之气即为肾气,肾气又称 “肾阳”或“元阳”,是全身阳气的根本,为人身一切机能活动的原动力,所以肾内藏元阴元阳。 《素问·脉要精微论》载: “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说明腰痛病与肾之关系,金匮肾气丸又名桂附地黄丸、八味地黄丸,此方来源于东汉张仲景所著的 《金匮要略》一书,为助阳补肾第一方,是经典名方,其方药组成是在滋阴降火的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入桂附以温补肾阳而引火归元。此例患者观其症状、舌脉象,属肾阳虚,是疾病的本质,故治以金匮肾气丸为主方,加桑寄生、杜仲补益肝肾,加鹿角霜助补肾阳之功。
[1]高琛,张晓燕.浦家祚教授对引火归元的理解及应用 [J].光明中医,2014,29(12):2505-2506.
[2]王勇.“引火归元”辨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1,17(10):1068-1070.
[3]邓先立.引火归元法及其应用[J].河南中医,2014,34(1):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