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疾病预防与控制管理现状评价及改革策略

2018-02-09连妍洁赵珂锐刘思娜杨世驹张曦文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年10期
关键词:职业病病区传染病

连妍洁 赵珂锐 刘思娜杨世驹 张曦文

(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北京 100029)

1 疾病预防与控制管理的意义

疾病预防与控制管理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通过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组织卫生资源,科学地组织制定预防控制对策,对影响人群健康的重大疾病采取有效措施,并保证这些措施得以有序、高效地实施和落实,消除或减少其对居民健康的影响,提高人群健康水平的过程[1]。疾病预防是指防止疾病在人群中发生;而疾病控制是指减少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生;预防是指在疾病未发生前执行的一些动作;而控制是指疾病在人群中发生后采取的一些措施。

对疾病进行有效的预防控制,可以创造健康环境,维护社会稳定。疾病预防与控制管理的工作做好了,可以有效保护好劳动力,保障国民经济平稳迅速发展;还可以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相反,若疾病失去控制,则会对国家财产以及人民安全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疾病预防与控制管理工作,于国于民,都意义重大。

2 中国疾病预防与控制管理的现状

2.1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现有成就 1949年以后,中国加强了疾病防治机构和专业队伍建设,强调了预防为主方针,建立和完善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管理体系。随着科技的进步,不断研究、开发、推广、应用适宜的技术和方法,强化了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技术力量,建立起了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体系,从而消灭和控制了一些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如天花、鼠疫、霍乱、流行性斑疹、伤寒、黑热病等。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通过接种牛痘消灭了天花,2000年实现了无脊髓灰质炎目标,2008年实现了消除丝虫病的目标,2012年消除了新生儿破伤风。2004年以来,中国传染病疫情形势总体平稳,甲乙类传染病年报告发病率、死亡率分别控制在272/10万和1.25/10万以下[2]。

2.2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不足

2.2.1 疾病控制人员配备不足 以广西为例,据2006年9月的调查数据,广西各级疾控中心为满足工作需要自报的理想编制数为7689人,而实际核定编制为5335人,需增编2354人。按卫生部省级疾病防治中心 (CDC)人员编制标准,以辖区人口数的1/10万配置,广西CDC理想编制数应为493人,而定编人数355人。不仅编制不足,各级CDC中非专业人员占编比例仍较大[3]。从现有的疾病控制和妇幼保健机构来看,中央、省和地市级的人员基本按编制配备到位,但越到基层配备越缺,且工作人员普遍学历低。前几年,即使通过机构整合、统一调度、挖掘潜力,实际工作中人力和财力资源还是存在很大缺口,原来由卫生监督部门兼管的公共卫生监测、食品卫生、环境卫生等职能均要移交至疾病控制机构,使原已不足的人员配备更显捉襟见肘。

2.2.2 职业病处于高发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私营企业的日益发展,职业病防治的任务十分突出,但由于职业病预防投资较大,企业普遍不重视职业病预防控制工作,致使全国职业病患者数量逐年上升,每年都有新发职业病患者和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发生。提高工作场所有害因素检测率和作业工人的健康检查率是预防控制职业病发生的有效措施,但是许多城市每年有害有毒作业场所检测率、从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都十分不足。报告显示,在2014年报告的职业病中,职业性尘肺病26873例,急性职业中毒486例,慢性职业中毒795例,其他职业病合计1818例。从行业分布看,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和开采辅助活动行业的职业病病例数较多,分别为11296例、4408例和2935例,共占全国报告职业病例数的62.52%[4]。

2.2.3 传染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率仍居高不下 虽然作为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传染病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近几年来有些传染病还是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霍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性肝炎、结核病等一些 “老”传染病的发病人数还相当多,肺结核发病率居高不下。2014年,中国新报告感染者和病人达10.4万例,较上年增加14.8%。尽管全国艾滋病疫情整体保持低流行状态,但部分地区流行程度较高。而且从艾滋病毒感染绝对数字看,中国是世界上感染人数最多的15个国家之一。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近年中国年轻男性感染率上升,女性感染者比例上升,各地艾滋病传播危险因素依然广泛存在[5]。

近些年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也成为了威胁中国国民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在中国15岁以上慢性非传染病死亡人口中,慢性病的死亡率是传染病的4.5倍,全国每天约有1.4万人死于慢性病。与70年代相比,慢性病在总死亡人数中的比例从60%上升到80%[5]。

2.2.4 地方病疫情重范围广 地方病是指相对局限于某些特定地区,在特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因素的作用下,因长期暴露于有致病因素的环境中而经常发生或造成地方性流行的疾病。

我国地方病70余种,是地方病流行较为严重的国家,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不同的地方病发生,有的地区可多达5~6种,受威胁人口高达4.2亿多。

31个省 (区、市)不同程度地存在地方病危害,主要有碘缺乏病、水源性高碘甲状腺肿、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砷中毒、大骨节病和克山病。我国外环境普遍处于缺碘状态,除上海市外,30个省 (区、市)都曾不同程度地流行碘缺乏病。水源性高碘病区和地区分布于9个省 (区、市)的115个县 (市、区),受威胁人口约3000余万。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分布于13个省 (市)的188个县 (市、区),受威胁人口约3582万。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分布于28个省(区、市)的1137个县 (市、区),受威胁人口约8728万。饮茶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分布于7个省 (区)的316个县 (市、区),受威胁人口约3100万。燃煤污染型地方性砷中毒病区分布于2个省的12个县,受威胁人口约122万。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病区分布于9个省(区)的45个县,且在19个省 (区)发现生活饮用水砷含量超标,受威胁人口约185万。大骨节病病区分布于14个省 (区、市)的366个县 (市、区),受威胁人口约2197万。克山病病区分布于16个省 (区、市)的327个县 (市、区),受威胁人口约3225万[7]。

3 疾病预防与控制管理改革策略

3.1 重视疾病预防和控制管理工作的人才建设 重视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人才建设,需在法学、社会学、医学、生物学、化学、心理学、卫生管理学、统计学等各方面建立高效人才队伍,进而加快人才培养,对现有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在职或者脱产培训,提升专业技术技能;加快速度引进预防医学等专业的硕士和博士等高层次、高学历人才,改变专业人才匮乏、学历及专业结构不合理这一状况,特别是要针对于当前社会中较为常见的新发传染病、非传染性疾病、环境污染、生物恐怖、食物中毒等疾病的控制工作进行人员配备和调整,从而不断提高中国疾病控制中心在控制预防方面的管理能力,以达到并符合适应当前疾病预防控制事业的发展要求。

3.2 职业病防护与控制管理

3.2.1 完善防治系统 建议各级政府加大对职业病防治的投入, 在每个县市、区都至少设有高资质的职业性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和职业性健康体检机构各一家,以保证职业病的防治工作顺利开展。各卫生部门也要及时将已掌握的职业病发病情况和健康监护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向安全监管部门通报。

3.2.2 监督检查生产环境 对生产环境进行监督检查,其目的就是判断是否可以施工、投产或使用,以及事先可采取哪些预防措施,另外还应对存在于生产企业的生产现场中有害因素进行监测检控,提出改善劳动条件的建议,并且对生产工人的安全健康加强监护。

3.2.3 加强卫生保健 在防治职业病的工作中,卫生保健措施占据很重要的位置,它既包括对接触有害因素的职工定期进行身体检查,以便尽早发现职业病,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和相应的治疗办法;也包括就体检当中发现的职工身体上的异常变化和多发病并发症,进行动态观察以分析其与生产性有害因素的关系,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3.2.4 及时做好调查 通过做好劳动卫生的调查,了解生产工作中有害因素产生的原因和发展的方向,结合对接触者身体状况的调查,分析并判断生产环境被污染的程度及接触者健康的危害程度。综合以上材料,并最后向基层企业及各主管部门,提出改善劳动条件和劳动状况的建议和要求。

3.3 加大传染病和慢性非传染病防治力度 开展传染病和慢性非传染病的早期筛检、卫生宣教和干预试点等活动。做好传染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工作对消灭疾病有着相当大的作用和非常好的效果。对于传染病的防治和诊断,可以从社区抓起,社区不仅是大众生活的地方,也是传染类疾病最容易滋生和传播的密集地,日常生活中保持社区环境卫生的干净整洁,是预防传染病的主要措施之一。尽可能降低传染病发生的概率,流动人员也应积极配合,加强防护和监控,做到社区环境不留死角。对于难以管理和控制的流动人员,主动了解其基本情况和流动信息,对于传染病的预防也意义重大。

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工作中, 应及时发现患者并查出病情, 定期进行卫生调查和专项筛查,例如周期性的健康体检等。建立随访管理及转诊制度,及时了解患者病情并评估其治疗情况和恢复状态。慢性病随访应要有全科医生、社区护士以及专业的健康管理人员组成服务团队,负责分工调控,进行相关指标的检查和监测,并开展健康思想教育和患者的自我管理疏导,以利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3.4 加强地方病防治力度

3.4.1 重视地方病防治的领导管理工作 设定防治规划并采取具体措施,加强专业防治机构的建设和管理,运用各种方法手段保证防治措施的落实和执行。

3.4.2 加强群众性的防治工作 通过宣传方式提高广大群众的防治意识,使其主动参于和配合需要开展的各项防治工作。重视普查普实,争取对患病群众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早康复。

3.4.3 积极发展防治措施 大力开展各项爱国卫生活动,改善环境卫生和居住条件,发展经济,普及文化知识。对于那些病因尚未明确的地方病,为了减少其发生,我们应当逐一采取简要并且可行性强的防治措施。

3.4.4 加强对地方病的科学研究工作 探索病因未明的地方病,提高防治工作的理论水平,做好科学技术的指导工作。

[1]方小衡,李正直.卫生事业管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184.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进展(2015年)[R].北京: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5:97.

[3]董柏青.基层疾控形势依然严峻[N].健康报,2008-02-14(003).

[4]宗和.国家计生委发布2014年全国职业病报告[N].中国矿业报,2015-12-08(002).

[5]陈青.我国艾滋病疫情仍很严峻[N].文汇报,2015-11-19(007).

[6]郭清.卫生管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203.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卫生部等部门全国地方病防治“十二五”规划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2,59(4):42-42.

猜你喜欢

职业病病区传染病
抗组胺药在皮肤科病区的应用现状分析
《传染病信息》简介
传染病的预防
PDCA循环法在基层新冠肺炎定点医院隔离病区职业防护中的应用研究
3种传染病出没 春天要格外提防
人人都有职业病
如何发挥工会在职业病防治中的作用
父亲的职业病
闭环管理在儿科病区医院感染防控中作用研究
我可爱的职业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