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后图书馆服务创新思考

2018-02-09谭寅汉

肇庆学院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应用型文献图书馆

谭寅汉

(肇庆学院 图书馆,广东 肇庆 526061)

近年来,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导致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发迫切。2000年前后通过“专升本”等方式新建的地方本科院校原有的培养模式也越发显得与形势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脱节。为因应这种变化,政府部门通过政策、法规引导等手段,促使这类地方本科院校办学定位向应用型转变[1]。随着学校的转型发展,读者对图书馆服务需求也产生了变化,图书馆服务亦要相应变革。当前,转型后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图书馆服务研究不多,服务方式方法大多还停留在已有模式上,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因此,转型后地方本科院校图书馆服务创新已成为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课题。

一、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后图书馆服务需求的变化

高等教育学家潘懋元教授结合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ISCED-1997)以及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认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属于ISCED中的5A2,以教学为主,同时开展应用性、开发性研究,以面向地方办学为主[2]。《教育部关于“十三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教发[2017]3号)也提出,“我国高等教育总体上可分为研究型、应用型和职业技能型三大类型。应用型高等学校主要从事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本科以上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并从事社会发展与科技应用等方面的研究”[3]。由此可见,地方本科院校主要是应用型高校,着重从事应用型人才培养及应用性等的研究。

2000年前后新建的地方本科院校,初期基本都是参照传统的本科院校模式进行,专业设置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专业建设主要以知识传授和学科发展为主,重知识和理论传授,轻学生应用性能力培养,实践教学比重较低。这种模式与应用型本科高校定位不符,偏离了地方本科院校建设、发展目标,不同程度上存在与社会对应用性人才需求脱节的现象,越来越不适应地方对应用性人才的需要。

因此,无论从政府部门政策法规要求上,还是从自身发展角度出发,地方本科院校均有必要转型回归本身所属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定位。而作为应用型本科高校,主要体现在:一是在专业设置、学科专业建设、科研方向等方面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与地方、行业需求紧密结合。二是重视实践实验教学体系建设,增加实践实验课时比例,提升学生的应用实践和创新能力。当然也关注专业基础教学体系建设,使学生专业基础知识掌握与实践、创新能力提高得到协调平衡发展。三是根据国家和地区、行业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学校实际和生源状况,走多样化的人才培养之路,着重实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及开展相应的应用性科研。

基于应用型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和面向地方、行业应用性社会服务的特点,该类型院校图书馆除已有的服务项目、服务内容、服务对象之外,转型后还存在以下有别于以往的服务需求:

一是应用型高校专业设置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导致所设专业增、减变化相对较大,需要图书馆及时提供与所设专业相关的文献资源支撑。

二是对实践教学的重视,要求更多的应用、实验、实践、实训、认证类文献资源作保障。

三是数字技术的发展需要图书馆提供多样化的服务方式才能吸引读者到馆,提高空间、设备、文献信息等资源的利用率。

四是应用型高校重视为地方服务,并以为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和产业尤其是小微企业发展服务为主,服务形式主要还是以应用性开发、研究成果产业化、技术改造以及历史文化资源整合、调研报告等为主。基本上都是实践类研究项目,必然需要与应用性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源以及提供包括科技查新等服务项目在内作为研究前提条件。

五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确立走多样化人才培养和应用性项目研究之路,主动与校外政府企事业机构合作共建协同创新育人(科研)平台,亦需要图书馆各项服务上的配合,以强化相互间的融合程度,从而发挥各自优势。

六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图书馆本身作为专业服务部门,也存在为地方各类图书馆提供专业服务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这些需求,与读者及地方、行业发展需要息息相关,围绕这些需求为用户提供服务更是地方本科院校图书馆存在、发展的目的。

二、地方本科院校图书馆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000年前后组建的地方本科院校图书馆经过近20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随着网络与移动设备的普及以及学校的转型发展,图书馆服务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

一是馆藏纸质书刊借阅量呈现逐年降低趋势。如广东高校2016年107所高校馆借出书刊1 179.8万册,2015年106所高校馆借出1 340.8万册,2014年91所高校馆借出1 434.6万册[4];又如,笔者所在的肇庆学院图书馆借阅量,2017年为11.48万册,2016年为13.79万册,2015年为14.797万册。

二是实践应用类馆藏文献数量较少,占馆藏比例过低。如随机检索肇庆学院图书馆、惠州学院图书馆和东莞理工学院图书馆这3家2000年前后组建的地方本科院校馆藏书目系统,截止到2018年5月16日,实践、实训、实验、实务、案例类图书种数占馆藏分别约3.8%,4.3%和8.9%,比例均较低[5-7]。

三是图书馆对主动为地方尤其是为小微企业服务认识不足,服务意识薄弱,满足于本校师生对文献资源的需求。即使有少量的社会服务,基本停留在被动为部分校外读者提供纸质借阅服务上。

四是以传统服务模式为主,服务项目、内容单一,吸引读者主动到馆的措施不多,空间、设备等资源没得到充分利用。

之所以存在上述问题,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因素。其原因主要有几方面:

其一,网络和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促使数字资源的大量出现,读者在移动设备及台式电脑即可达到阅读的目的,改变了已往单一的纸质阅读模式,导致读者借阅纸质书刊出现下降趋势。

其二,读者阅读兴趣不高,阅读吸引力有待提升,主动到图书馆借阅图书以充实自已知识基础的需求降低,借阅率增长乏力。

其三,传统本科院校重理论、轻实践的人才培养和科研模式对实训教学和应用性研究不重视,使转型前图书馆轻视实践、应用类文献资源建设,导致馆藏该类资源缺乏。

其四,转型前地方高校主动为地方服务不多,以满足于学校内部教学、管理正常运转和科研上纵向课题申报、研究为主。图书馆受此影响,加上社会服务动力缺少,致使主动为地方服务也较不多。

其五,学校重视及资源投入不足,服务创新动力欠缺,习惯于传统服务模式、服务项目运作,求稳思想较严重,开拓创新意识有待提高。

三、地方本科院校图书馆服务创新对策

转型后图书馆服务需求既然有了新的变化,而服务现状又因多种原因存在一定的问题,那么,在原有借阅等服务基础上应该设法创新服务方式,拓宽服务领域,挖掘人力、文献、设备、空间等资源潜力并使之得到充分利用已成为必需迈出之步伐。

(一)转变习惯性思维,增强服务创新动力

长期以来,地方高校对图书馆的重视没落到实处:一是学校实质上没将图书馆作为业务部门管理,馆管理人员选聘上按学校职能部门选聘方式为主,馆员参与性少,没法激活专业人员积极性。二是学校对图书馆发展的目标明确性欠缺,考核措施不到位。导致服务创新动力不足,维持传统、习惯性服务的观念较强。

为改变这种状况,首先,学校要确认图书馆工作的专业性,按照教学单位选聘行政领导的模式从图书馆专业技术人员中推荐、选聘馆行政领导成员。这样,有利于选聘到既熟悉业务知识,又得到本馆员工认可的行政班子成员,也可大大激活图书馆专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其次,学校在确定图书馆一定时期发展目标的同时,要规范、细化对图书馆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考核办法,既要完成任期内应完成的基本工作任务,还要有包括社会服务等在内的服务创新加分条款,更要有奖励、惩罚措施。从而激发馆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工作潜力,破除维持现状、不思进取思想及开拓、创新意识不足的弊端,增强服务创新动力。

(二)优化文献资源建设,夯实服务基础

首先,既要加大专业应用类文献资源建设力度,提高在馆藏中所占比例,突出馆藏应用型文献资源特色,又要考虑本科生要求掌握一定的专业基础理论的需要,并保障各类型本科院校师生员工对馆藏文献的共性需求。故要稳定思想品德教育、通识、娱乐休闲类馆藏比例,适当减少专业基础理论类比例,提高专业应用及其发展动态以及专利、技术标准等的比例,使三大类纸质文献馆藏比例逐步分别达到并稳定在25%、40%、35%左右[8]。

其次,文献资源建设必须紧密结合学校专业设置和科研实际开展,适时增加或减少相应类别的资源,并有适当的超前性,避免专业设置的滞后性影响为社会服务而开展的研发和地方历史文化挖掘、整理等工作的开展。

第三,强化电子资源建设,处理好纸质文献和电子资源经费比例,以达到协调发展的目的。一是确立本馆采购思路。二是结合学校转型后的需要,着手采购实训、案例、认证等类型资源。三是主动与学校二级教学、科研单位商议共建共享专业性强的电子资源。四是设法收集非市场化却适合本校师生利用的培训、案例分析等视音频资源。五是建立专业应用实训类视音频数据库拍摄、录制等自建问题进行协商的制度,包括与校内外相关单位商定分工合作及自建资源共享等问题[8]。

第四,主动和参与学校各类教学、科研协同合作平台建设的校外企事业机构联系,设法建立相互间良好的沟通渠道,洽商以双方优势互补的方式,共建共享相关专业文献资源及信息服务。

(三)创新阅读推广方式,吸引读者利用文献资源

阅读推广是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之一。传统的阅读推广方式,主要是以纸质、实物介绍等单向传播为主,与读者互动性不足,缺乏灵活性,难以提升读者的吸引力。而《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第三十二条也提出“图书馆应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积极采用新媒体,开展阅读推广等文化活动”[9]。为此,需要结合实际,运用新技术,创新推广方式,强化馆与读者间的互动,从而提高读者的粘度。

一是建设基于互联网技术的阅读推广平台,打造可快速嵌入图书馆主页及微信公众号等的具有互动功能的“互联网+阅读推广”模式。读者既可通过电脑,又可通过微信、各类移动终端等访问该平台参加各类活动并自主参与互动。

二是通过平台举办书评、文摘、数据库评论、朗诵、演讲、书刊推荐等多种多样的比赛项目,以吸引尽可能多的读者参与活动,推广图书馆的各类馆藏资源及各项信息服务。

当然,定时或不定时开展讲座、培训、展览、电子资源推广、读书交流以及新生入馆培训、每年4月的读书节等已有活动也是必要的,能使读者加深对图书馆文化教育功能的认识,了解馆藏资源情况,掌握必要的检索技能,增强其对图书馆的向心力。

(四)关注热点问题,举办主题活动

高校学生是思维最活跃的群体之一。应用型高校更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和实践能力。因此,图书馆既要关注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等当前发展的热点问题,又要了解学生相应兴趣社团活动情况,从中选择适合的主题邀请相关领域专家或熟悉该主题的专业人员不定期主讲并与参会的爱好者互动,激发、加深参与者对此课题、项目的热情和创新、创作意识。如了解到部分学生对游戏开发兴趣浓厚,图书馆可邀请对此有较深造诣的专业人员主讲,线上线下同时互动进行。通过这种活动方式,能激发读者的兴趣,增加他们利用图书馆文献资源和空间资源的可能性,逐渐提高其对图书馆的认识和归属感。具体来说:一是调研、了解与学校专业设置和科研活动相关且实践性强的项目发展现状,并与相关学生社团联系,提炼活动主题。二是主动与学校教学科研单位和校外相关企事业机构联系,了解他们单位专业人员及其研究、开发方向情况,便于物色适合的主题主讲人。三是利用“互联网+讲座”运行模式,发挥移动终端等设备功能,提前预告活动主题、时间、地点、主讲人及其行业、专业业绩情况,尽可能多吸引学生参加。主讲和互动时,采取线上线下同时进行方式。活动结束后及时编写包括文字、图片等在内的详细的活动报告挂于馆网和馆微信、馆微博等互动性媒体上,使每次活动的价值得到充分发挥。

(五)再造图书馆空间,提升空间利用功能

传统高校图书馆空间布局以满足纸质文献资料存放、排列、借阅及读者自修为主。近几年来,随着数字资源和移动阅读的发展,读者入馆人次和纸质文献借阅率不断降低,而读者对图书馆服务的多样化需求却逐年提高。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怎样才能吸引更多读者到馆,提高到馆率和资源的利用率已成为高校图书馆界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我国部分高校如华南师范大学图书馆等在学习境外高校图书馆经验基础上,结合本馆实际率先调整馆藏布局,将腾出的空间改造为各类研讨室及学习、创新、文化空间,设法汲引读者到馆,提高空间利用率,受到读者的欢迎。处于省会以外中心城市为主的地方本科院校,其经费、实力虽较不足,但读者对图书馆的空间资源需求是相类似的,且转为应用型本科高校后,学校对学生创新创业尤为关注,故读者也希望得到具有必要配套设施的空间支持。因此,地方本科院校图书馆也有必要依本馆实际调整馆藏布局,尽量腾出部分空间按照简单、朴素、实用、便利的原则改造为多间研讨室和创新、共享空间供师生使用。这不仅满足师生多样化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能吸引读者主动到馆,充分利用馆的文献资源及空间、设备设施,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六)面向地方小微企业提供服务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图书馆为社会服务所面向的是多方面的,但重点则面向地方小微企业服务。其原因主要有:

一是地方小微企业一般规模小,资金、人才、技术支撑力量不足,对获得生产技术改造、产品及服务优化等专业支持潜在需求大,但如何在本地快捷得到所需专业对口支持不甚了解,有的只好通过私人渠道盲目打听,存在较大的信息交流盲区。

二是小微企业是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增企业中占的比例最大,对国民的就业、生活等影响重大,故政府部门对其发展极为重视。例如,2015年,我国新登记的企业中,96%属于小微企业[10],国家也不断地为此类企业减税、提供税收和融资优惠政策等[11][12],以促进该类企业的健康发展。

三是地方本科高校聚集着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并贮存着一定的科研成果有待推广应用,但囿于需求信息不畅,难以直接服务于社会。作为地方本科院校信息服务部门的图书馆,既有可能,又有必要主动搭建学校专业人才、科研成果与地方小微企业专业技术需求的信息交流平台,充分发挥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功能。尤其是转为应用型高校之后,学校更重视为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和产业服务,因此图书馆更应承担起相关信息服务职能。

而图书馆面向当地小微企业服务,搭建信息服务平台,基础是建立相应数据库。一是与学校科研管理部门、教学科研单位合作,将学校专业人才及其实践性强的研究方向、科研成果等内容收集输入数据库,并按专业分类排列。二是通过地方科协、社科联、中小企业管理机构、工商部门等汇集本地小微企业信息输入数据库,图书馆有针对性地向相关企业推送对应的服务内容。并尽可能搜索本地小微企业需求信息入库,及时与校内相关的专业人员对接。三是提供空间,组织有需求的企业与对口专业人士直接会面,由他们双方具体商谈合作事宜。

条件成熟时,图书馆可在此平台基础上与学校相关部门共建小微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直接为小微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新产品研发、产品测试、科技转化与推广、服务模式优化、企业员工培训等服务。

当然,小微型企业如需查询、文献资源之类服务,图书馆更应快速提供。

(七)构建与地方图书馆合作平台,服务于本地图书馆行业

地方本科院校,大多处于省会以外地级中心城市,一般所在地的图书馆主要有市、区(县)公共图书馆和为数较少的普通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图书馆,且各有自已的馆藏特色。其中,除少部分地市外,2000年前后组建的本科院校图书馆相对规模较大,高级职称专业人员较多,文献资源较丰富[13]。鉴于此,此类地方本科院校图书馆可根据地缘便利条件,牵头与本地市、区(县)公共图书馆和其它高校图书馆筹组合作平台,通过共同努力提高本地图书馆业务水平,并以资源互补模式,更好地服务于读者。

一是发挥本地本科高校图书馆专业人员优势,推荐有一定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及实践经验的高中级职称人员围绕行业发展状况和从实践中提炼的问题为当地图书馆员工开设相应专业知识讲座,便于合作馆员工既了解行业发展及具体业务工作的情况,又共同完成年度继续教育任务,也促使讲座主讲人不断更新自已的专业知识及提高解决工作问题的能力,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二是收集各馆工作中好的经验做法以及存在的问题,不定期组织各馆相关专业人员交流、研讨,以便共同提高业务水平。同时,还可组织合作馆相关专业人员到有需要的图书馆开展帮扶活动,协助他们解决问题。

三是共享文献信息资源。地方各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均有自已的馆藏特色。如公共馆,一般收藏所在地的地方文献相对较多,而本科高校馆的专业性纸质书刊及数字资源则相对丰富。为此,可建立合作馆资源共享网页,便于各馆读者根据资源特点,通过馆际互借、网络直接利用、文献传递等方式共享它馆资源,以达本地文献资源共享目的。读者亦可到公共馆办理借阅证,直接利用其资源。

地方本科院校转向应用型高校,其教学、科研重心转向应用型人才培养和为地方实践服务,引发图书馆服务需求的变化,促使馆服务内容、服务方式的变革。图书馆也只有扬弃原有服务模式,创新服务思维,挖掘服务潜力,探索符合应用型高校图书馆服务实际的运行路径,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猜你喜欢

应用型文献图书馆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图书馆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园林生态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应用型本科院校商科教学改革与实践
纷享销客:应用型公司生态梦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