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溃疡穿孔10例临床诊治体会
2018-02-09董天雄
董天雄
(海南省东方市人民医院,海南 东方 572600)
0 引言
消化性溃疡是常见的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是最常见及最严重的并发症,严重可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因此早诊断、早治疗疾病非常关键[1]。在本研究中,对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10例消化性溃疡穿孔患者诊治情况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0例患者均为急诊入院患者,发病到就诊时间在5~45h,平均(16.6±2.1)h。患者中包括男性6例,女性4例。年龄28~71岁,平均(51.6±2.3)岁。穿孔部位:胃窦前壁穿孔5例,十二指肠前壁穿孔4例,十二指肠后壁穿孔1例。
1.2 临床表现
10例患者均为突发剧烈上腹痛,继而弥漫全腹,5例伴有恶心呕吐情况,2例患者伴发热及腹胀。X线检查显示隔下游离气体7例,3例行腹部CT显示气腹。
1.3 治疗方法
6例患者行单纯修补术治疗,3例行开腹修补,3例行腹腔镜探查+穿孔修补,均予大网膜填塞在穿孔灶的周围,术毕应用生理盐水冲洗腹腔并放置引流管;4例患者行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主要行毕氏Ⅱ切除术,冲洗腹腔及放置引流管;术后均予抗感染,抑酸,营养支持等治疗,出院后继续口服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及胶体果胶铋,联用4周。
2 结果
本组6例患者行单纯穿孔修补术及4例行胃大部切除术治疗均治愈成功,无死亡情况,仅1例出现切口脂肪液化,经多次换药后也痊愈,腹腔镜修补术有一定的优势。
3 讨论
消化性溃疡穿孔的起病往往较急,同时在发病后患者病情发展也往往比较迅速,如果不能第一时间诊断与治疗疾病,会让患者出现感染性休克及死亡情况。消化性溃疡穿孔患者多有慢性上腹部疼痛史,但多数患者均未在意,甚至未做系统诊治,且有年轻化、发病急、病情重的特点,而年老患者基础病多,对病情反应及敏感性差,若不能第一时间得到诊治,则会发生严重后果。因此,针对消化性溃疡穿孔疾病,及早诊断及有效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3.1 诊断
针对消化性溃疡疾病,大部分的患者有典型的表现,但是小部分患者表现不明显,因此单凭临床表现诊断疾病效果不佳,所以临床中常配合以下疾病诊断方法:(1)X线检查。应用X线检查,如果发现患者膈下出现游离气体,可以证实患者为上消化道穿孔。(2)腹部CT。显示气腹。(3)腹腔穿刺。该方法是基层医院中常用的诊断方法,穿刺并抽吸液体呈黄色、浑浊并且液体中含有食物残渣或者胆汁,可考虑为消化性溃疡穿孔[2-4]。然而,在临床中需要重视的是,部分患者无溃疡史可能出现穿孔情况;不可能每一名患者均出现板状腹,比如肌肉松弛、年老体弱及肥胖等均可导致腹肌紧张;不能过分强调检测腹腔中游离气体[5-6]。
3.2 疾病治疗
在消化性溃疡穿孔的治疗上,常规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两种。保守治疗适用于空腹穿孔、腹膜炎情况轻者,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随时做好手术准备但多数以手术治疗为主,消化性溃疡穿孔的手术治疗中,手术方法主要包括单纯穿孔修补术、胃大部切除术两种,其中传统穿孔修补术的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常用于危重患者的抢救中,不适用于确定性手术病患中[7-9],随着质子泵等药物的应用,消化性溃疡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故对于年轻患者,穿孔较小,无明显恶变;梗阻患者,更多采用穿孔修补术,我院尝试给予3例患者行腹腔镜修补术,术后患者疼痛症状及下床活动,病情恢复时间及切口感染并发症明显优于开放者,但是穿孔修补者存在漏诊恶性病变,有行二次手术可能,但术后均嘱咐1~2个月后行胃镜检查明确溃疡性质。而对于胃大部切除术者则适用于:(1)既往有出血与肠梗阻史的患者;(2)穿孔时间短及腹腔内污染及组织水肿轻的患者;(3)快速病检结果为恶性的患者;(4)术中发现溃疡严重及穿孔大的病例。胃大部切除术也存在较大缺陷,如并发症高及创伤大等[10]。所以在消化性溃疡穿孔的治疗中,临床中选择手术方法治疗疾病可获得良好的效果,但是具体选择哪一种手术治疗方式,需要医院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及医院手术条件,选用合理、熟悉的手术方式,进而达到有效治疗疾病及改善患者预后的目的。
总之,消化性溃疡穿孔属于外科中常见的急腹症,对于该疾病,根据病史及体格检查,结合采取腹部X线、CT及腹腔穿刺等方法可有效诊断出疾病。针对轻症疾病患者可给予患者保守治疗,而患者病情一旦加重,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患者行单纯穿孔修补术及胃大部切除术治疗,以尽可能挽救患者的生命,以改善患者的预后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