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语文课堂养成思考的习惯
2018-02-09商中萍
商中萍
21世纪是信息发达的时代,网络社会带给人们越来越多的方便,人们渐渐习惯了有问题找“度娘”,上“搜狗”,一切问题的答案来得毫不费力。各大公众媒体平台,也每天提供着越来越多的资讯和观点。更多人的头脑,变成了别人想法的跑马场,于是,盲目跟风、人云亦云的现象屡见不鲜。很多人在网络的汪洋大海中迷失了方向,丢失了自己的想法和判断,渐渐地,人们不会思考了,也不善于思考了。
这种病症开始蔓延到了校园和课堂,年少的孩子们,本来思想就不成熟,在网络社会的浸染下,学生们变得更懒于思考懒于发现了。洛克说过:“思考才使我们阅读的东西成为我们自己的。”洛克威尔也说过:“真知灼见,首先来自多思善疑。”爱迪生认为:不下决心培养思考习惯的人,便失去了生活中最大的乐趣。
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在新时代新形势下的网络时代,多了一份使命,那就是培养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思考,可以使智慧得到磨练,可以点燃勤学好问、渴求知识的火焰。思考,可以使各种知识信息相互碰撞,产生智慧的火花,并使故知发生转化,达到创新的目的。只有让学生拥有了思考的能力,才能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导者和创造者。
一、鼓励学生质疑
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只有不断思考,才能活跃思维,才能学会明辨。牛顿说过:“我一直在想,想,想,想……”一个人的思维能力,思维水平,思维习惯,是从学生时代开始积累形成的。如果学生一直停留在书本知识,遵循着“拿来主义”,那么,渐渐地,他的思维会僵化,失去了独立创新的土壤。我们的教育,不是要培养聪明的人,而是要培养智慧的人,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人,这才是符合现代社会对人才和教育的要求。
教师在课堂上,必须鼓励学生质疑。教会学生凡事看问题都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多问自己几句“还有别的答案吗”。好奇,是人类的天性,更是孩子的天性。让学生对事物保持好奇心,能不断激发他们的潜能。笔者经常在课堂上,让学生对课文提出疑问。学生提出的问题五花八门,如“史铁生为什么要在秋天怀念他的母亲?”“三味书屋的私塾先生为什么没有回答鲁迅提出的问题?”“《猫》这一课的结尾为什么作者说至此,我们家永不养猫?”教师对于学生的质疑,应该给予鼓励和赞赏。笔者借托这些学生的质疑,让学生们展开讨论,并交流想法。课堂变得气氛热烈和谐,大家的思维也变得开阔起来。教师不吝赞赏的态度,会让学生更为大胆,思想更为活跃。
二、留出空白,给学生思考空间
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就是以生为本,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早已经由传统的传授者变为组织者、引导者。初中的语文课堂,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满堂灌。填鸭式的教育,和现代教育理念是背道而驰的。
课堂上,学生应该是主人,一切教学活动的主体应该是学生。语文上的专业素养,都应该放手让学生自主磨练形成。教师总是追求所谓的行云流水式课堂,在提问环节中,总希望和学生互动得比较完美成功,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再问学生再答,似乎这样的课堂才是完美的。殊不知,过于完美的课堂,其实是不完美的,过于顺利的问答,其实是不顺的。教师在课堂上,尤其是提问环节,都要有“留白”,给学生留出时间,让他思考。不要急于提醒他,更不要打断学生思路。孔子云:“不悱不发。”学生在站起来回答问题的时候,大脑飞速运转,同时还要组织回答的语言,所以,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师要把握珍贵的时间,提出有效问题,提问有代表性的学生,教师做出指导性意见,这对所有学生的思考都有促进作用。
三、创设情境,逼迫学生思考问题
教师的讲解不宜过细。过细的弊端比较多:课堂的重点就不够突出,浪费时间,不利于学生对本课精华留下深刻印象,不利于形成知识框架,不知道什么是基本规律,甚么是对某种情景的具体结论,而不具有普遍性。
初中学生渐渐开始打开思维之门,语文课堂是最容易创设情境的。现在的初中生,接受网络信息的能力比较强,独立思考的能力比较弱,教师有时候不得不“逼迫”他们去思考问题。这对激发学生求知欲,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促进他们学习主动性,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例如,笔者经常开展一些活动,给学生营造一个温馨和谐、却又激发思考的环境。在阅读课《西游记》中,笔者让学生分组比一比,哪个小组对故事情节概括得最好。在学习《皇帝的新装》时,笔者让学生说一说,让学生给故事续上结尾,看谁的想象续尾最合情合理。在诗歌教学《天上的街市》中,笔者让学生思考,每一小节中哪个词要重音读,哪个词要缓慢读,为什么这么读。在教学《秋天的怀念》一文时,笔者让学生思考,课文中反复出现的“菊花”有什么作用,能否换成“梅花”“玫瑰”等其他花,含义有什么不一样等等。学生严肃的表情,紧缩的眉头,继而讨论、交流,这样的语文课堂,让学生沉浸在思考的情境中,培养了他们的能力。
思考的习惯,还应该从细节着手。对于语文课本,某字的读音、某词的意思、某个句子的含义,教师应该让学生养成习惯去彻底弄通。
学生通过思考,获得答案,同时也收获了心理上的愉悦和满足。另外,教师也要允许学生暂时的“想不通”,“想不通”是为了以后的“想通”作铺垫,从想不通到想通的过程,正是学生思考的过程,也是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的过程。